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擅長領域,從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寫好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1
今天是一星期一度的法制課,太喜歡上了,終于能讓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今天老班到班里表情很嚴肅,好像要舉行什么隆重的事情似的,果不其然,老師打開立體機,大屏幕上顯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吼......”這個歌聲好熟悉呀!汶川大地震中,這個歌聲響過......
開始了,主持人宣布頒獎典禮正式開始,開始以后,我還在寫作業,就是隨便看看,后來,第一位老科學家錢偉長與錢學森齊名講述了他這幾十年,從考到清華大學,而又放棄上清華的行為,去探救國的方法,讓我感到慚愧,來面對這樣一位老科學家,應給予最真摯的敬意,我竟然還在寫作業,真是悲哀,老人家講述在新中國成立前后,與三錢的研究的情況。雖然他已不幸長逝了,但他的忠精報國的精神讓人感到無限敬佩,雖然他的兒子已白發蒼蒼,但他這種精神不會消失的&39;。
一位位感動著我們的人物出現,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東林,他呀,是出于農民工頭,在臘月二十九那天,為了讓農民工拿到回家過年的錢,冒著大雪在公路行駛,最后發生車禍,妻子和兒子都在這場車禍中不幸去世,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到我自己,誠信在自己眼里到底算什么!必須要嚴以律己,才能取得成功。
面對這一場場用鮮血和眼淚換來的感動,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報答父母,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2
2020年5月17日晚8點,《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四川木里火災中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當地撲火人員、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顧方舟、浙江省嘉興市盲人中醫師朱麗華、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來鳳支行離休干部張富清等人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
感動一座城,感動一個國家,也感動了14億中國人,他們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實至名歸。大半生獻給莫高窟的樊錦詩,“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功業凝成糖丸一?!钡念櫡街?,載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劫難,何其偉哉!“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顆心愛國愛港,是美心,更是良心;從不放棄,永不言敗,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
《感動中國》節目被譽為“年度精神史詩”,就在于獲獎者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精神。無論愛國還是敬業,無論誠信還是友善,無論積極進取還是崇德向善……他們身上的價值追求,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坐標,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
看到那一幕幕細節,我們無法不感動。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嵐在濠江中學升起了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澳門回歸祖國當天,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放下拐杖親自升起國旗,把對國家的愛傳遞給澳門濠江中學的孩子們。再比如,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回鄉工作的黃文秀,主動選擇當駐村第一書記,從幫村里引進砂糖橘種植技術,到教村民做電商,帶領貧困戶脫貧,可惜壯志未酬——因遭遇突發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每位獲獎者都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動了我們,還溫暖、鼓舞和啟迪了我們。
我們有理由向他們衷心感謝?!皞ゴ蟪鲎云椒?,平凡造就偉大。”每位獲獎者都在所處的領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們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生活的社會更有溫度,讓我們更有動力前行。比如朱麗華,她因傷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運擺布,而是自學成為當地盲人中醫師,從事推拿工作30余年,開創了自己的診所,為100多名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貴的是,朱麗華堅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為希望工程捐款達373萬元。
恰巧,17日是第30個全國助殘日。朱麗華本身是殘疾人,靠雙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又為殘疾人提供了巨大幫助,不僅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發展,也讓這個社會更美好,可敬可贊。
我們有責任用感奮回饋他們。每位獲獎者身上都蘊藏著“精神富礦”,他們用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堅守,詮釋和定義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特別在當下,更有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力量。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面對這場大戰和大考,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舉世矚目。比如,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方面人員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同樣的邏輯是,從獲獎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們就更有勇氣走過苦難,走向勝利。
我們也有必要感悟人生。獲獎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點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們永遠無法企及,比如在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富清,再比如拿了十個世界冠軍的中國女排。但是,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他們的責任感,他們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義。換言之,我們達不到他們的高度,但可以像他們一樣頑強奮斗,可以像他們一樣把個體命運與國家需求結合一起。
獲獎者中有一名美國人,名叫潘維廉,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后來成為福建省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的老外。潘維廉令人感佩之處在于,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他熱情地為廈門、為福建代言。他帶給我們的啟發是,無論在哪里,能夠做推動社會進步、推動國際合作的事,就是有價值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無盡的?!比绻f主流媒體發力道德模范宣傳報道,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體現了媒體責任,那么從中不斷獲取精神的力量,把這種力量融進工作崗位中,則是我輩責任。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3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時代楷模張玉滾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收聽收看,大家反響強烈,紛紛表示,一定要見賢思齊,在奮進新時代中作表率、當先鋒。
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當扎根深山十八載,愿做大山深處一顆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山區孩子們求學道路的張玉滾老師走上頒獎臺時,現場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張玉滾不僅是河南的驕傲,更是南陽的出彩。張玉滾的精神已成為方城教師隊伍愛崗敬業的一種新動力。
觀看后,老師們紛紛表示:今天晚上再次聆聽張玉滾老師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副扁擔。在大山深處,他肩上的扁擔,挑起的是希望,腳下的山路印滿的是擔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學習張老師的這種春蠶、蠟炬的精神,把張老師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張玉滾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山區教育發展,堅守擔當、甘于犧牲的精神再次感動著每一個人。清華園學校校長楊道權說,張玉滾同志除了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感動人以外,他在18年的鄉村教學實踐中,還摸索出一套科學、務實、管用的教學方法,更是令人敬佩?!皭凼堑慕逃?,我覺得張校長就是在用愛來做教育,用對孩子們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來撐起黑虎廟的明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共同把我們的教育辦好?!?/p>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4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會,看了以后,我非常感動。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教師張玉滾。教師張玉滾是山里走出的孩子,讀完師范大學后本來要去外面闖蕩,可是他兒時小學的校長卻親自找上門來,想讓他去小學當老師。當時張玉滾兒時的小學環境差,工資低,沒有人原意來,可是經過校長的3次親自登門拜訪,他還是決定留在村子里,當一名老師。
張玉滾回到了兒時的小學,卻發現這里的面貌和兒時并沒有什么兩樣,還是一樣的破,但工資很低,40塊錢一個月。由于環境差,工資低,沒有老師愿意來,老師少,張玉滾只好當起五門課程的老師,這個班的所有課程都是他教的。
每到新學期,張玉滾都要挑起扁擔,到1600開外的縣城去買教材。山路崎嶇,張玉滾只好步行,他每次往返都非常累,可是他沒有放棄,每學期如此。后來,張玉滾用自己的錢為小學建了一個食堂,可是并沒有廚師,于是他想到了在毯子工廠工作的妻子,讓她來做義務廚師,沒有一分薪水。沒有了妻子的工資,張玉滾一家的生活更加困難了,可是他沒有放棄,沒有抱怨。
有一次,有兩個新來的新同學沒有教材,他讓妻子騎著三輪車去買教材。由于他還要教書,只能把9個月大的女兒讓妻子帶著。可是都到了晚上了,妻子還是沒有回來。實際上這時候妻子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三輪車翻了,9個月大的女兒頭磕在石頭上,心臟停止了跳動……盡管如此,可是張玉滾依然在教書。
看了張玉滾的事跡后,我感覺自己雖然環境很好,但還是不滿足于現狀,還整天抱怨,不好好學習,我感到十分慚愧,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學習張玉滾的品質。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5
你把自己留給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們送上最絢麗的舞臺,你在這里出生,也在這里離開。山花爛漫,楊柳依依,為什么孩子的歌聲如此動人?因為你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202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有一朵美麗的馬蘭花兒,
在高高的鐵貫山上,
在潺潺的胭脂河邊,
播撒夢想的種子。
用滿腔的熱愛,
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用音樂喚醒馬蘭的春天。
2004年,已是花甲之年的鄧小嵐,
本可以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
卻毅然選擇了回到出生的地方。
她說:“我想讓老百姓知道,
從這里走過的部隊沒有忘了他們,
從這里出生的孩子也不會忘了他們?!?/p>
在這里,
為“馬蘭慘案”犧牲的19位鄉親修紀念碑,
自籌資金建設晉察冀日報展覽室,
呼吁村民改變衛生習慣,做好當地旅游,
下力氣修起民宿,帶動增收,
……
從北京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馬蘭村,
350多公里,
火車、長途汽車、公共汽車、步行山路,
來來回回,20多萬公里,18年風雨無阻。
她用溫暖的堅守和全部的真情,
回報這片土地的養育之恩。
一身藏藍色的外套泛著明顯的白,
袖口的松緊帶早就被磨得一塊兒一塊兒,
顯得有些“寒酸”,有些“吝嗇”。
她卻笑著說,
“我不愛買好多新衣服,
我夠吃了,我夠穿了,
我把這一點錢給村里買個樂器,
我這些孩子就能在這些方面有機會,多學好多東西?!?/p>
她募集樂器義務教孩子們學音樂,
親手為他們添上一對對彩色的翅膀。
她籌資為孩子們建設月亮舞臺,
在青山綠水間架起一座通向夢想的橋。
她頂著烈日彎著腰用鐵鍬鏟沙石,
為孩子們鏟出一級級連接希望的臺階。
……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一群來自大山深處的孩子,
站在國際的舞臺上,
用清澈的歌聲驚艷了世界,
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馬蘭花兒童合唱團”。
那是一朵朵被愛精心澆灌的馬蘭花兒。
2022年3月在籌辦馬蘭村兒童音樂節時,
她突發腦血栓,醫治無效離世,
生命被永遠定格在了馬蘭的春天。
1943年,她出生在馬蘭,
79年后,永遠地留在了馬蘭,
安葬在“晉察翼日報社革命烈士墓”旁,
以另一種方式守望著這片土地。
又是一年春來到,
不遠處的鐵貫山依然屹立,
胭脂河的水汩汩地流過。
“如果有一天,
你來到美麗的馬蘭,
別忘記唱一首心中的歌謠,
讓孩子們知道愛在人間,
情深的花朵,永遠的童年……”
清脆的童聲響徹在馬蘭的天空。
鄧小嵐老師,
您看到了嗎?
一朵朵馬蘭花兒在茁壯成長。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6
今天,望著這題目,我不由的想起,在今年發生了一件令我感動的事,那是從書上看到的,可我仿佛就在現場,使我難以忘記。
那是佳佳上幼兒園時,佳佳吃過晚飯,便去附近的工地上去玩,哪知,“人有旦夕禍?!?,一不小心,佳佳的手被一輛手推車的車條狠狠的擠了一下,再看時,右手無名指鮮血淋漓,連骨頭都露出來了。佳佳“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這時,小路上過來一個騎自行車的叔叔,聽到佳佳的哭聲,刷地跳下了車,然后三步并作兩步跑了過來,檢查了佳佳的傷口,便抱這佳佳,奔向醫院。
到了醫院,叔叔便忙開了,上樓,下樓,取藥,交款……都已經人的速度進行著,因此,佳佳很快被治療了,可叔叔卻累得滿頭大汗。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7
周五,我們看了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其中最讓我為之所動的是程開甲 。
既默默無聞又鼎鼎大名的兩彈一星元勛,一生奉獻的程開甲,于無聲處起驚雷,一片赤誠,科技報國,他的心愿就是國家強起來。我們都希望祖國早日強大,唯有努力學習,辛勤付出才能為祖國強大助力—回到祖國,為祖國做貢獻是他最幸福的事。生命的價值在于貢獻,對人民貢獻,對國家貢獻,這才是一片赤誠,一生奉獻,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
我們要好好學習,讓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為社會程開甲是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試驗中作出突出貢獻。給我最大的感動是程開甲說的一句話: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我要為了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我也要向程開甲爺爺學習,努力和奮斗的一切都與祖國緊密相連!,為祖國,做貢獻程開甲默默無聞,不記榮譽,一心為國,為了祖國的強大、不落后,不顧自身做研究。正處于青春大好時光的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發奮圖強,做祖國的棟梁,努力!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8
錢九虎是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是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
上世紀60年代,他以優異成績從國外軍事工程學院畢業,懷揣許黨報國的堅定信念,回國投身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50多年來,他勇攀科技高峰,建立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制定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創建我國防護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防護工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退休后,仍活躍在國家戰略防護工程建設前沿,積極為川藏鐵路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論證建言獻策,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助貧困學生,捐款650萬元支持武漢抗擊新冠疫情。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的作文篇9
“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的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盡綿薄之力!”這是黃文秀zz年在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時所保持的初心和夢想。她義無反顧地選擇當一名定向選調生,回到自己的家鄉廣西,扎根基層,服務自己的家鄉父老!
回首黃文秀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30歲的年華,美好而又絢爛,但黃文秀的人生卻永遠定格在了30歲。
“我是一名黨員,是來自白色革命老區的壯家兒女,將革命先烈們奮勇前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我們青年一代責無旁貸!”zz年3月,她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主動請纓,成為樂業縣新華鎮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在百坭村,黃文秀撲下身子,吃住在村,穿村入戶了解民情,下田幫扶體察民意。短短一年她帶領全村88戶417人脫貧,完成了屯內1.5公里的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的新建,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6.38萬元。這一組組數字就是她的執著和堅持換來的脫貧成效,就是對她工作最有力的肯定,就是對她辛苦付出的無上贊揚!
“截至目前,全村還有15戶56人未脫貧,百坭村的基礎公共服務還有待建設完善,如何推動產業發展還需繼續謀劃,面對這些,我充滿信心?!睂τ诖謇锏那闆r她如數家珍,對于村里的脫貧攻堅她胸有成竹!
“我們百色是脫貧攻堅的一個主戰場,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有信心我們會大獲全勝!”滿腔熱血的黃文秀扶貧攻堅之路確不幸戛然而止。20__年6月16日晚,擔心村里會因為暴雨受災,黃文秀看望了身患癌癥剛剛手術完的父親后,連夜驅車趕回駐村點,途中遭遇山洪,所乘車輛被洪水卷走,不幸遇難,年僅30歲。
黃文秀走了,她帶著她未完成的初心和夢想離開了她熱愛的工作崗位,但是黃文秀又沒有離開,因為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還有百余萬的同路人,他們每一個都是“黃文秀”,他們用無悔的青春和炙熱的初心將“共產黨員”這一身份重新定義!
按照黃文秀的北師大碩士的學歷和能力,她本來可以選擇留在北京或者出國深造,按照流行的“成功學”,可以有“更燦爛的前程”,可是,她還是非常堅定地回到家鄉,這里面的確有桑梓情結,有樸素的回報感,但可能更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年輕的她有著自己的堅定信仰。
青年共產黨員就是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就是要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的鉆業務,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將“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共產黨員的決心繼續踐行前進!
“有的人死了,但她還活著”。黃文秀把生命奉獻給了百坭村,她永遠活在百坭村群眾的心里,也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