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形式
《開學第一課》主題公益行動由中央電視臺與教育部共同舉辦,2008年,首屆《開學第一課》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的背景下,以《知識守護生命》為主題,對全國孩子們進行應急避險教育和生命意識教育。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形式”,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形式1
20__年開學第一課的第二節課主題為奮斗,在這一課中,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走上臺,分享了自己奮斗和成長的故事。他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學,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失敗,但內心的奮斗之火從未熄滅。他說,奮斗應該成為生命的常態,它是一種生活態度。
在世界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夢想。但是,為夢想而奮斗到底那種沖勁,總是能夠打動我們的心。今天,我在中國夢秀的舞臺上就看到了一位為夢想而奮斗的小伙。
那是一位不出名的演員,9歲離開父母,去武校練武,練了整整五年,才被推薦到北京的一所影視學校,學習了一年多。隨后,便一個人背著背包,大江南北地闖。最后,在橫店影視城落腳。
他所演的角色都是日本兵,而且都是“死”戲。他的各種“死”法征服了全場的觀眾。只見他左顧右盼,小心地打探著前方的道路。忽然一陣槍響,他眉頭一皺,臉上露出痛苦的標槍,之后“啪”地一聲,就倒在了地上。這樣摔來摔去,一個月得摔個三四百回,這種疼痛他是否早已習慣?
“今天,我來夢想秀的夢想是不要再演日本鬼子了,我要當個八路軍。”他堅定的聲音響徹整個演播廳,全場觀眾都起立為他鼓掌。主持人問他:“如果現在有家傳媒公司邀請你去上班,或者其他角色邀請你演出,你會怎么做呢?”他仍舊堅定地回答:“我要演一名八路軍,演好了八路軍再去演別的。”他的回答再次博得了大家的掌聲。最后他圓夢了,他終于可以不再演日本鬼子了!
是啊,每個人都有夢想。但只有敢于拼搏,敢于奮斗,敢于堅持的人,那才是一個真正擁有夢想的人。要想實現孟憲,就得努力。也許你的夢想是遙不可及的,但只要你可努力,夢想總會離你越來越近。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鐵杵磨成針不就是個很好的寫照嗎?只要你堅持,你愿意去打磨它,終有一天會成為一根細針。
有夢想,就有希望;堅持努力,夢想就會照進現實。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形式2
9月1日是我們開學的日子。晚上20點,我和爸媽一起準時收看了2020年《開學第一課》,這也是持續了12年、每年新學年開學的“同一堂課”。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北京、武漢同時設置了電視課堂。這次晚會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節目特別邀請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了抗疫精神。同時,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也為我們講述了北斗衛星的運用,向我們展示了科學的力量。
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曾經是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一家“方艙醫院”,今年《開學第一課》將課堂搬到這里,對武漢這座抗擊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意義非比尋常。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為“擔當”“團結”“科學”三大篇章,聚焦貢獻突出的專家院士,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聞令而動的人民解放軍,勵志向上的學生代表……晚會向抗擊疫情以來,每個平凡崗位的堅守者致敬。而這其中就有不少武漢人的面孔,他們把武漢人民面對疫情“不服周”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動人者人性美,最可貴者民族魂。回望在這場疫情里,醫者的責任情懷,志愿者的無私奉獻,學者的科研擔當無一不讓人動容。“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人們眾志成城、各盡其力,筑起了阻止病毒入侵的防護墻,盡顯凡人英雄的非凡本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持人,是大家熟悉的央視boys——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位主持人化身“老師”,帶領我們聆聽了溫暖人心的抗疫故事,也感受到了震撼鼓舞的抗疫精神。
開學了,一切都是新的,但我們不能忘記今年所發生的一切,更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好好學習,在未來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形式3
由于很愛練字的原因,《開學第一課》節日中讓我印象最深就是王寧老師講漢字的一段。
漢字,多么美的文字;漢字,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歷史最悠久的文字。漢字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我愛你——漢字。
漢字是讀法最優美的文字。從古代的詩文,到當代的文學作品,處處體現出鏗鏘銳耳、抑揚頓挫的美感,讀上去節奏鮮明、朗朗上口。
漢字字形優美。目前在世界上,只有漢字有一門書法藝術,并且古代的一些書法作品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現在都成了國家的無價之寶。
漢字是一種十分好記的文字,每個字都有它其中的含義。比如“鮮”這個字,當時,南方人認為魚最美味,北方人認為羊最美味,那么如果合起來,就會更加鮮美。這就是“鮮”的來歷。
每個漢字都有故事。比如“明”就有這樣一個故事:唐代曾有個人叫武則天,她做了皇帝后,想取個新名字,卻又覺得現有的文字都不足以表達她的光輝。于是,她想要給自己造個字。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的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像日月一樣高掛天空,所以就有了“明”。
有些漢字在網絡中也有著有趣的含義。比如“頂”表示喜歡或同意,“踩”表示討厭或回訪。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時尚、流行迷失了雙眼,一定要讓真正的漢字代代相傳。
漢字具有宇宙精神,靠近源頭,接近自然,充滿了景象,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原始的驚奇,充滿了繽紛,百門大開,從中飛出誘惑,泌出芬芳,吐出黎明,即使空白,也具有無限的生命,我驕傲,我擁有漢字!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形式4
昨晚通過手機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雖然有點卡,但還是堅持看完了。今年是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引領中小學生感悟創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義。
我們都有夢想,大到中國夢,小到我們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夢想,成龍從“跑龍套”到“中國名片”,用他的執著和拼勁完成了他的夢想;攝影師謝海龍為我們分享他和他的夢想的故事,用了十年的時間走了兩萬多公里,歷經26個省128個縣,讓鏡頭去關注農村的孩子們,感人肺腑;俞敏洪老師用他的經歷給我們詮釋了夢想。節目里出現的每一位嘉賓,都給我們帶來了一節生動的追求夢想的教育課,它不僅鼓勵著孩子們去鍛煉實踐能力和培育創新精神,讓孩子們勇于追求夢想,也在告訴我們每一個觀看節目的人,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小夢想,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是啊,當我們抱怨生活對我們的不公時,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成就偉大事業和做出偉大貢獻的人他們是做了多大的努力和犧牲才有今天的成就,當你感到夢想遙遙無期的時候,你可曾知道,那些成就夢想的人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成龍的演藝生涯經歷了生死考驗;俞敏洪,高考三次才考上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他正在地里種菜,創業初期一次次失敗、但他堅持不放棄,都成為他的生命一路走來最寶貴的財富。我們想要有所作為,一定要腳踏實地付之于行動。
作為一名小學的英語教師,我做大的夢想就是希望孩子學好英語,為初中的學習做準備,讓孩子們對應于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因為未來的時代不僅是信息的時代,更是學好英語走天下的時代,無論什么時候英語這門語言都很重要,所以,我要努力認真的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位學生,讓我的夢想成為現實。
所以說《開學第一課》不再是中小學生的節目,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觀看的節目,它不僅振奮人心,還會鼓勵我們前行,引領我們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形式5
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逆行醫療工作者們的艱辛,強忍著病患持續工作。他們是沒有硝煙戰場上的英雄!還有我們身邊的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們,為我們能有一個的安全環境生活學習,不思辛苦任勞任怨!還有我們可愛的老師們,為我們的網上課堂準備了精美的課件,讓我們快樂的學習!
難道“逆行者”們不怕死嗎?難道“逆行者”們不想在這春節之際和家人團圓吃個年夜飯嗎?難道“逆行者”們就不想躲在家中遠離病毒嗎?不,他們也害怕,他們都有家有室,是他們的不畏犧牲精神,他們的醫者仁心,他們的責任心使命感支撐著他們。
我昨天看了一個視頻,被訪者是一位女醫生。她哭著說,她也很害怕,她也很怕被感染,她也很怕再也見不到家人朋友了。采訪者問她,都這么害怕了,為什么還能堅持?女醫生立馬穿上了手上的白大褂,抹掉了眼淚,勇敢又自豪地說,就是因為這個,穿上了它就有了一種使命感,正是這種使命感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短短幾句,沒有多么華麗的修辭,卻那么讓人動容,為之潸然淚下。同濟大學第二批志愿者又前往武漢支援,他們宣誓“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更是讓人淚目……
我們如今能安然地待在家中,不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畏犧牲的英雄嗎?正是有了他們在前面沖鋒陷陣,我們才得以還能和家人團聚,歡度春節。
讓我們心懷感恩,向英雄致敬。
開學第一課個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