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表達自己對某個電影或電視劇的喜愛或不滿,從而更好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態(tài)度。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參考,希望對大家寫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有幫助。
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篇1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導不會讓影迷們失望,無論是小人物題材的小制作,還在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歷史故事的大制作電影。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愿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
感謝管虎在和平年代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zhàn)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后,高樓林立的現(xiàn)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再一次看到管導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戰(zhàn)場中,留著鮮血的白色不倒駿馬,表現(xiàn)中國軍人毅力不倒的獻身精神和預示受盡欺辱的中華民族終將會屹立在世界之巔。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無論是正規(guī)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zhàn)斗,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個人建議是非常值得走進影院觀看,因為,震撼,感動,真實!
致敬那場戰(zhàn)役中犧牲的以及幸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
和平年代,國人,需要被喚醒這種民族精神。
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篇2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眾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測,《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20某某年的票房冠軍《戰(zhàn)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zhàn)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zhàn)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某攝影機拍攝的商業(yè)影片,本應該于20某某年7月5日全國上映,最后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jù)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zhàn)。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并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fā)生在淞滬會戰(zhàn)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后,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并據(jù)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于中國軍隊守衛(wèi)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只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后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xié)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第一天戰(zhàn)斗,我軍共消滅敵兵80余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 "皇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松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干,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采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八佰的歷史背景: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以后,中國軍隊第88師是最先進入戰(zhàn)場抗擊日軍的中國部隊。最初謝晉元是作為第262旅參謀主任,在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的樓上在最前線指揮戰(zhàn)斗。戰(zhàn)斗到9月中旬,第524團團附黃永淮在戰(zhàn)斗中身負重傷,第262旅旅長便 任命謝晉元為新任團附,指揮該團負責正面陣地的防守任務。因戰(zhàn)況激烈,該團先后補充了4次兵員,原來的老兵在戰(zhàn)火中不斷犧牲,補充人員主要來自地方保安團。戰(zhàn)斗至10月下旬,面對日軍的不斷增兵,中國軍隊發(fā)現(xiàn)如果死守閘北,將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于是下令中國軍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防守。但為了配合外交,給世人留下中國軍隊仍堅守蘇州河北岸抗戰(zhàn)的印象,于是決定讓第88師留下一部分部隊,作為中國最后的軍隊堅守。對于留下來最后堅守的軍隊,師長孫元良很清楚他們將面臨的結果,曾表示留置閘北守備最后陣地的部隊,最多是犧牲,最少也是犧牲。”最終 孫元良決定以中校團附謝晉元率第262旅524團固守原第88師師部所在的四行倉庫為據(jù)點,作為中國在閘北的最后一支部隊堅守蘇州河北岸。這便是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及所率領的部隊被稱為“四行孤軍的原因。孫元良親自向謝晉元在四行倉庫下達了率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后陣地的命令。之所以將最后兩支中國軍隊死守的陣地設在四行倉庫基于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易于防守,并容易掌握部隊。四行倉庫作為原第88師師部,糧食和彈藥都儲存了很多,而且為了防止自來水管被日軍截斷,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存。
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篇3
《八佰》這部新片上映于8月21日,在28日票房突破15億,講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軍人奮勇抗戰(zhàn)、奮勇殺敵的故事。
“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一句臺詞,引人深思……日軍轟炸上海在四行倉庫中駐扎的最后一支軍隊。日軍考慮到在倉庫中存放著大量的煤氣罐,怕煤氣罐爆炸傷到河對面的租界,所以日軍沒有動用重式武器進行轟炸,這對于我方來說是唯一的好消息了。可是他們只有800人,要面對的卻是對面的幾十萬日軍,日軍嚇退了100多萬國民黨軍隊,憑他們這僅僅800人可以擋下嗎?他們都知道,失敗是遲早的事,但是這800士兵沒有退縮。日軍想用鋼板陳讓工兵用手榴彈鑿墻放入倉庫,我軍無法攻破日軍的防御。戰(zhàn)士們就把炸藥包捆在自己身上,從二樓跳下去,使自己的人體炸彈炸破日軍的鋼板陣,這證明了我軍對這次戰(zhàn)爭的態(tài)度。
又是一天冒著被日軍空襲的危險,在黎明,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了屬于中國的國旗,日本的飛機在倉庫的上方對國旗和升旗班進行掃射。不光是士兵,在租界同胞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為了兩地更好的交流,租界的學生們想把電話線送往倉庫,可是日本人怎么會讓計劃得逞?上橋送電話線的學生都死在了日本的槍下,電話線最終送到了倉庫。
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他們是農民,毫無戰(zhàn)斗經驗,他們不知戰(zhàn)爭的殘酷,懵懂而又無知的加入了這只隊伍,起初的懦弱、膽怯,到后來的奮勇殺敵,誓死如歸,他們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軍人,他們的蛻變感染著我們。
他們本是平凡的人,卻做著不平凡的事,800勇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證明了中國人民頑強不輸?shù)木?
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篇4
從影片公布的信息來看,電影《八佰》耗資逾5億,于20__年底在蘇州拍攝,歷時230天。其中,劇組為1:1還原真實場景,挖了一條長達200米的“蘇州河”。論布景花費,《八佰》在近代華語電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雖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參與,但鑒于出品方華誼兄弟、影片題材以及戲份的關系,我們認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預算的大頭。另從影片預告來看,戰(zhàn)爭場面相當震撼,預算確實是花到了實處。
但是考慮到電影《八佰》臨時(因技術原因)撤檔,對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輯(為了過審)帶來的劇情缺失、立意表達不明確等風險,我們認為電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約在10億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預期,調整至20億元。
顯然,《八佰》是華誼兄弟的一步險棋。若是電影原版順利上映,從題材、制作、卡司班底來看,20多億票房基本沒得跑了。但是考慮到為了上映而進行的妥協(xié),確實是給片方帶去了一定風險。
因此,我們預計電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億元左右。若影片經過撤檔風波后依然沒有丟掉本來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沖擊20億朝上的票房成績。只是即使達到這個成績,對于華誼兄弟來講,也只有30%左右的利潤空間。畢竟5億成本太高,而且話題又過于沉重,還放在這個賀歲檔上映,想要票房超預期真是太難了。
另從電影《八佰》的拍攝歷程來分析,我們判斷該片的原預算應該在3億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長了影片的攝制周期,導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億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億的票房預期計算,華誼兄弟則有望收獲67%-122%的收益空間,而不是現(xiàn)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賺30%的窘迫境地了。
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篇5
沒有天生無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題記
告別半年的“冰封”狀態(tài),電影院復工已有一個多月了,近期《八佰》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疫情雖然讓人懼怕,但觀眾對這部《八佰》電影卻充滿了期待!上周我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佰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用智慧、勇氣和鮮血,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選擇自下而上的底層視角,以一群臨時并入阻擊部隊的非正規(guī)軍為主視點,講述了一群英勇無畏的熱血兒郎們也會眷家戀母,但為國捐軀但死而無憾,怕死畏戰(zhàn)的散兵游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的故事。
跳
“快,快給我砸!手不要停!找準點,給我砸!”這是四行倉庫里謝晉元發(fā)出的指令,日軍就在樓底下,只有砸開了這面墻,才能與日軍進行搏斗,那墻是用磚頭一磚一瓦砌成的,非常的堅固,想要用錘頭砸開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面對日軍的進攻,就必須要把它砸開!說干就干,陳樹生和老算盤一起用錘頭砸墻,你一錘我一錘,終于把墻砸出了一個洞來。以陳樹生為代表,一群戰(zhàn)士們義無反顧的將炸藥綁在自己身上,異口同聲的喊著:“綁緊點”!他們將炸藥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然后整齊的排成一字形,跳下樓去,與敵人同歸于盡。這種無畏生死、義無反顧的精神使我感動至極,淚珠在眼眶里不由得的打轉……
護
謝晉元在征求過大家的同意后,決定在天臺上升起旗幟。而這面旗幟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熱血希望,更是在向敵人們挑釁!果然旗幟還未到達頂端,日軍的飛機便飛來了,謝長官的第一個命令就是保護旗幟!戰(zhàn)士們紛紛跑上前去,不顧危險,死死地抱住旗桿。即使自己的身體暴露在外面,敵人的炮彈隨時會擊中自己,但他們的手,以及他們的保護旗幟的決心,并未因此而放開……
退
四行倉庫和安全區(qū)只有一座橋的距離,謝團長在收到指令后,決定當晚全員撤退。雖然橋并不長,但是這也相當于完全暴露了自己,果不其然,謝團長沖鋒在前,帶著幾個人先行上橋,被日軍擊中了。但他們并沒有倒下,而是用盡自己最后的力氣,為隊友打掩護。最后,他向后面的隊友們喊了一聲:“快過橋,活著就是勝利!”最終大家還是成功過橋了……
八佰壯士最后的堅守,極大地激發(fā)了河對岸所有百姓強烈的抗日情懷,猶如星星之火一般,卻可以燎原!
片中有多個觸人心弦的時刻,其中最讓我戳淚戳心的一幕,源于一個看似平常的對話場景:跟隨方記者進到四行倉庫的外籍女老師詢問戰(zhàn)士們,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還這么拼命抗爭,有什么意義?
一位戰(zhàn)士回答:“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八佰》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xiàn)歷史真實事件的戰(zhàn)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我們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舍生取義”的意義。
此刻,我想起片頭打在銀幕上的那句話:“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向所有為保家衛(wèi)國貢獻過力量甚至生命的烈士們致敬!
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篇6
電影還沒開播就受到了很多的爭議,一個叫“平原公子”的一篇“為什么要抵制《八佰》?”的公號文章對電影先開炮。文章論述核心是88師師長孫元良是個逃跑將軍,行為不點,企圖強奸前來慰問四行倉庫的女學生,而且他還大發(fā)國難財,把一部分慰勞物資變成現(xiàn)金轉給他老婆。然后管虎放著真正英雄謝晉元的后人不管,去拜訪孫元良之子——秦漢,被作者視為惡臭營銷,要堅決抵制《八佰》。這篇文章反響極大,閱讀量十萬加,底下的評論也是一路喝彩,仿佛是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之后作者又相繼寫了一系列文章,“淞滬會戰(zhàn)為什么慘烈”、“依舊反感《八佰》”等,以示態(tài)度之堅決。揭開底褲,每個人都是臭的。
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國民黨軍隊是不是抵抗了4天?是。
陳樹生是不是抱著手榴彈跳向日軍?是。
戰(zhàn)斗期間,四行倉庫是不是升起了青天白日旗?是。
這就夠了。如果是抱著看記錄片的心態(tài),那不用看了。如果是看我們民族歷史的一部電影,那真心推薦你,不要錯過。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寫淞滬會戰(zhàn)末期,國民黨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420人留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為壯聲勢,對外號稱800人。
上海四行倉庫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里燈紅酒綠,賭場、戲院正常營業(yè),街道上熙熙攘攘。河對岸團附謝晉元告訴大家,這里是我們最后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墓。
謝團長接到上峰的命令,要死守四行倉庫,倉庫的對面就是英法租界。死守的目的就是死給你看,換取英美等國際勢力的同情。戰(zhàn)斗很慘烈,英美也很同情中國,各大國際報紙的記者紛紛架起設備在對岸拍攝,報導戰(zhàn)況。同時更多的是河對岸的中國看客。他們把戰(zhàn)斗當戲看。而我坐在熒幕前看著他們,我心里怒斥這些看客。然后電影里飛艇上的外國觀察員指責中國看客的冷漠。
這400人并不是想當英雄,也不想撐英雄。四百壯士英勇抵抗日軍,意思沒錯,但進到歷史現(xiàn)場確不是這樣的。他們有些是農民,稀里糊涂被抓來當兵。張譯演的文職軍官也只會打算盤,不會打槍。他們心念的是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國軍隊在槍斃逃兵。
懦夫經過戰(zhàn)火的洗禮變成戰(zhàn)士這是基本套路。對岸觀戰(zhàn)的大學生看到國軍應勇戰(zhàn)斗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們,他們對戰(zhàn)爭有著浪漫的想法和期待,他們眼中的戰(zhàn)爭是一些書本上的傳奇。當見到強大的敵人,槍火紛飛,尸橫遍地時,這種浪漫就消失殆盡了。真正見過戰(zhàn)爭的人是不相信英雄那一套的。姜武飾演的老鐵,不管你怎么罵我,羞辱我,老子就是怕死,就是不想死。看到身邊兄弟受傷,他也生惻隱之心要去救人。等他付諸行動時,戰(zhàn)爭馬上就給了他教訓,讓他負了傷。
最后他們奉命撤退。上面知道繼續(xù)表演沒有意義了,英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慮不會支援中國。謝團長希望戰(zhàn)斗能重新激發(fā)戰(zhàn)士們對戰(zhàn)局的信心。
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上海淪陷大局已定,七十萬國軍都沒干成事,你們四百人能成。
謝團長還不甘心,希望這場戰(zhàn)斗能激發(fā)對岸群眾的戰(zhàn)斗熱情。
黃曉明冷冷回到,他們的熱情馬上就會消退,這些人的熱情改變不了戰(zhàn)局。戰(zhàn)爭的背后都是政治。
這個真相是告訴特派員告訴謝團長的,也是導演想告訴觀眾的。
你們這么做到底值不值,后人會如何評說。八佰的幸存者楊養(yǎng)正晚年在接受鳳凰衛(wèi)視采訪時說,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個軍人,為國家打日本。
真實的八佰歷史是,英國人不想得罪日本,士兵們過橋后就被關押起來,謝團長在租界被刺殺,八佰的幸存者們一直也未得到公正的待遇。還好有這部電影,結果電影一出來又被小粉紅們圍攻,也還好有這部電影,他們不會被忘記。
觀看電影八佰觀后感反思篇7
時值抗戰(zhàn)勝利75周年之際,各大媒體對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進行了多方面的歷史追尋,讓我們對那段血與火的歷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加了我們對于親歷那段歷史的抗戰(zhàn)老兵有了更加崇高的敬意。
抗戰(zhàn)老兵是抗戰(zhàn)歷史的見證人。抗戰(zhàn)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中國人民在歷經磨難后浴火重生,擺脫了列強的欺辱,脫離了內部的戰(zhàn)亂,建立起嶄新的國家,開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征程。而抗戰(zhàn)老兵們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和親歷者。在他們的青年或者少年時期,遭遇了空前的國難,但年少的他們沒有猶疑地參加了烽火連天的歲月,加入到了轟轟烈烈的抗戰(zhàn)中,他們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在危急關頭的擔當,見證了中國人民在苦難中的奮爭,見證了侵略者的殘忍與猖狂,見證了中國軍民的頑強與堅忍。有人否定這段歷史,掩蓋侵略者的罪行,有人戲說這段歷史,歪曲英雄的形象,這些都是歷史虛無主義史觀的表現(xiàn)。然而歷史就是歷史,無法抹殺也不容篡改。這些歷經戰(zhàn)火的老兵就是歷史的鐵證,沒有人比他們更加了解歷史的真相,沒有人比他們感受更加深刻,他們的經歷向世界表明了一個真實的抗戰(zhàn)歷史:中國人民以貧弱的國力,薄弱的軍力歷經十四年的抗爭,以巨大的代價贏得了這志勝利。
抗戰(zhàn)老兵是中華民族崇高精神的典型承載者。他們勇于擔當時代的重任。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綿延不絕,是因為一代代人的努力創(chuàng)造和忠心的保護。每一個時代都會賦予人們當代的責任。當日寇入侵,國難當頭,當年的抗戰(zhàn)老兵們勇敢地擔當起了時代的重任,走向戰(zhàn)場,成為中華民族的中堅力量。生死存亡的考驗,顯現(xiàn)出了他們的英雄本色。有人賣國求榮,有人忍辱偷生,但他們沒有,以積貧積弱的國力對抗強敵,用血肉之軀筑起長城。他們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在血與火的戰(zhàn)場上,是對祖國和人民的滿腔熱愛。讓他們在苦難中不退縮,在生死決擇時不含糊,在戰(zhàn)斗中不畏懼。他們來源于人民群眾中,植根于人民群眾中,為了保護人民群眾,他們愿意犧牲自己的一切。正如他們所說的“這樣的祖國值得我守護,這樣的人民值得我犧牲。”他們有鋼鐵一樣堅韌的民族氣節(jié)。抗戰(zhàn)老兵們經歷過生死考驗,經歷過失去戰(zhàn)友,經歷過征戰(zhàn)的困難與艱辛,面對強敵,他們沒有動搖信念,沒有對勝利失去信心,保持了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無數(shù)的戰(zhàn)士犧牲了,留存至今的抗戰(zhàn)老兵更加稀少,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當年戰(zhàn)場上的殘酷,感受到了他們崇高的精神節(jié)操。
歷史是一個民族成長的足跡。一個民族從脫離叢林,進入人類社會,是一步一步地改變自身的自然屬性,一點一點地積累文明星光的過程。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就如同一個人忘記自己從哪里來,就是背叛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忘記自己的弱小和幼稚,就是拒絕成長。無論我們怎樣否認,歷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只有以唯物主義史觀,客觀地看待歷史,才能讓我們的文明前進步伐更有力、更快捷。如今日本首相安倍說二戰(zhàn)后的日本人已不用為戰(zhàn)爭道歉,這是典型的割裂歷史的行為,前輩們創(chuàng)造的歷史,并不僅僅只是光輝燦爛,還有成長中的曲折。后人只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不重犯同樣的錯誤。在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們要向老兵們敬禮,一是不忘記他們的的功績,珍惜今天的和平共和幸福生活。二是傳承他們的精神,建設好我們的祖國,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