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
寫觀后感是一種情感釋放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讓我們更加平靜地面對生活。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本文為你提供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寫作技巧和示例!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1
《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我在上學期看的,在《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中,講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癥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并且獲得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數(shù)學家。這是一個由真實的故事拍成的電影。這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叫做納什。納什的行為在其他人的眼里是極其古怪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言語。納什是一位非常天才的數(shù)學家,在天才如云的普林斯頓大學里面,特別在數(shù)學系里面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他喜歡解決一些折磨人的數(shù)學問題。正因為他在數(shù)學方面有著獨特和過人的理解,為他在數(shù)學方面的陳舊奠定了基礎。
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人的心靈起到的'強大作用。你可以身體殘廢,但是你不可以精神殘廢,身體上的殘廢,那是生理上的一種阻礙,只要你意志堅強,你的人生一樣可以活得很精彩,你的生活一樣可以充滿陽光。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四肢發(fā)達的人,然而因為一件小事情而患上精神病的話,那么你的人生從此被你涂上了黑暗,是你把自己給填埋了。相信自己,這個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心靈枷鎖。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2
在短暫的生命旅程中,我們會走過鋪滿鮮花的平坦大道,也會穿過荊崎叢生的崎嶇山路,有外在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于內(nèi)心的不平衡與迷惘,它們讓我們的心中充滿陰霾。面對生命中不可治愈的精神疾病,《美麗心靈》中的主人公約翰布什遭受到了常人不可想象的痛苦與折磨。盡管如此,他仍然選擇了與之對抗,以其超常的毅力克服了它,并最終取得了1994年諾貝爾經(jīng)濟獎。
無庸置疑,這又是一個偉大人物傳奇的一生,他的偉大之處正是面對挫折時不屈服的精神,試想我面對這種不可克服的困難,我可能會放棄,不僅不會對社會、世界做出什么貢獻,相反可能會成為家庭、社會的負擔。約翰布什的世界中沒有虛幻與現(xiàn)實之分,但一顆美麗的心卻讓現(xiàn)實一直存在他的心中,換言之,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任何一點小的困難都會將我們擊倒,而好的心理狀態(tài)卻可以支撐我們沖出任何大風大浪。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約翰布什患精神分裂的原因多少與他很少與人交際有關,一個人無法獨立地生存于世,長期的孤獨與思考讓他與社會脫節(jié),期盼與人交往卻缺乏交際的能力,在現(xiàn)實與心靈的沖突之下,他漸漸產(chǎn)生了幻想,營造了一個個人的小世界,以致無法自拔。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懂得作人的道理,其中與人交流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有人窮其一生去研究交際的藝術,就是因為它確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人際關系也應該是健康向上的,面對名種各樣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心理調(diào)適。
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也曾有過困惑與迷惘,從高中繁重的課業(yè)中一下子進入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世界一下子變得空洞現(xiàn)而虛幻,缺少充實感與成就感,在學與玩之間徘徊,以為吃喝玩樂可以解脫,其實帶來的卻是更大的失落感。浪費生命絕對不是一名正常大學生該做的事情,惟有知識才能填補空虛的心靈,從學習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不為過的說:一個人的心理決定了他的一生。人的一生有很多轉(zhuǎn)折點,就像走鋼絲,心理就像是我們手中的平衡稈,為了平穩(wěn)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們必須時時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只要心中裝滿陽光,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心理,外界再大的風雨也不會讓我們感到寒冷。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3
上帝果然是公平的,它給了約翰納什超人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同時也讓他受盡精神分裂癥的折磨。但是,這并沒有成為納什成功的絆腳石。因為,他有著堅強的意志,有美麗的天使般的妻子,有給予他幫助和鼓勵的朋友。他們都有無比堅韌而美麗的心靈!
其實,納什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復雜。在課堂上,他獨自在角落里思索著什么,他是孤獨的,太不合群。在宴會上,他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尼爾森領帶上的線條有數(shù)學上的合理解釋。他有點自大:說馬丁漢森得兩份初稿都沒有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性。他很有耐心,努力地研究,期待有所突破。他有著不能容忍失敗的個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失敗:和同學對弈圍棋,他一敗北就神經(jīng)質(zhì)的倉皇而逃。這些最初的認識讓我不知道他究竟是以怎樣的人。
在同學紛紛有所成就的時候,他渴望自己也快些有所突破,于是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數(shù)學研究上。他忽視了與周圍人群的相處,思維成為了他生命的主體,也就是說,思維遠多于情感。壓力漸增,思維突破了理智,占據(jù)了意識,理智被排擠到無意識的領域。他思維中的東西便由妄想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從而導致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癥。
納什幻想了一個室友。納什孤獨、寂寞,害怕失敗并希望得到人們的認可。查爾斯便充當了一個為他解除孤獨、寂寞并不斷地認可、鼓勵他的人物。查爾斯這個幻想的人物說明了納什在潛意識里希望擁有朋友,得到認可。在我看來,查爾斯是背叛納什理性的另一個自我,也是他在研究生時唯一的朋友。查爾斯性格開朗,當納什談到她神秘的數(shù)學是,查爾斯說:“數(shù)學永遠不能領導你找到更高的真理,想知道原因嗎?因為它太枯燥無味了。”而這也是納什在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會出現(xiàn)的想法,然而理智告訴他,數(shù)學是美好的,他應該熱愛并執(zhí)著于此。當納什談到他還沒寫出論文時,查爾斯問他:“你多久沒有約會了?”這表現(xiàn)出,納什的內(nèi)心還是幻想有個女朋友的。查爾斯?jié)M足了納什對成功的渴望,對自我的認可,對失敗的抵觸,對現(xiàn)實的逃避。同時又在納什懼怕失敗的孤獨時光里給了他勇氣和快樂。1952年,在美蘇對峙時,納什解決了地方的密碼,為國防做出了貢獻后他渴望成功,希望有所作為的思想更加地加深了。
于是他又幻想出一個國防部官員——威廉帕徹。威廉說:“據(jù)我所知,你沒有家人也沒有好友……妙的是,由于你缺少人際關系,在這里卻成為你的一大長處。”這樣的言語,意味著納什想肯定自己的弱點——人際關系并不會成為自己的阻礙。那是一種阿Q精神是的自慰吧。威廉交給他一個“任務”,這個“任務”關系到15萬人民的安危和國防安全。于是,納什沉迷于解決報紙、雜志中的密碼。在此,他的心靈深處的理想和欲望得到了滿足。幻想中的人物往往與其本身有著沖突性。當納什了解到了危險后想要退出該“任務”,但在威廉的威脅下,他一次次地妥協(xié)了。
愛情上他是幸運的!在他已經(jīng)患上精神病但不很嚴重時,美麗姑娘艾麗西婭出于美女愛英雄的情愫,接納并愛上了納什。在納什發(fā)病并威脅到她的生命安全時,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棄不離。她理解丈夫不愿意去精神病醫(yī)院治療的擔心,把丈夫留在身邊,在住家休養(yǎng)中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她頂住巨大的精神壓力支撐著一個家庭走過憂患。“不管你怎么決定,羅森有一點說對了,你不能留在這里,我可能會傷害到你。”當羅森說了“沒有人能憑意志力至于精神分裂癥的”之后,艾麗西亞仍然堅持留在納什的身邊,“羅森說如果你想殺我的話,就馬上打電話給他。”我認為這是這部影片中最感動人心的對白!
故事仍在繼續(xù),妻子為了支持丈夫,決定用自己的愛來拯救正在忍受痛苦的丈夫。同時,納什也在做最大的努力,他忍受著別人的譏笑和嘲諷,他開始克制自己不和那些虛幻的人說話,他把那幾個人當成是他的過去。最終那幾個人,也只能遠遠地看著他。他憑借自己的意志在某種程度上治愈了精神分裂癥。1994年,此時的約翰已是白發(fā)蒼蒼,他一直沒停止他所熱愛的數(shù)學研究,也受到了學生的尊重。就在這一年,80歲的納什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癥做斗爭。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的數(shù)學理論也終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
所有的數(shù)學家都同時生活在兩個迥異的世界中:一個是柏拉圖式的冰清純凈的世界;同時他們也得生活在短暫、混沌,且需不斷順應變化的現(xiàn)實生活中。納什的生活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影片結束了,不知是什么力量,讓我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對納什的看法。他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力的人,他是一個想要保護妻兒的男人,他是執(zhí)著的,始終致力于數(shù)學的研究和教育中……似乎最初的糟糕印象都被抹殺了,這就是美麗心靈的魅力嗎?——————
約翰納什的一生交織著幸與不幸,他是世界聞名的數(shù)學家,發(fā)明了廣為人知的納什博弈論,解釋發(fā)展了諾依曼的博弈論,為數(shù)學界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天才是蕓蕓眾生中一個最為顯眼、卻又最為特殊的群體,上帝的恩賜賦予他們在某些方面無與倫比的卓越才能。然而在光鮮的外表之下,又有誰能切實體會他們獨有的孤獨、瘋癲、迷茫,以及困惑?納什就是一個天才,一個孤獨的天才。他的自負孤僻導致了他人生的悲劇。在他事業(yè)蒸蒸日上,如日中天時,他患上了精神病,被關進精神病院。從數(shù)學頂峰跌落的納什是幸運的,因為他還有愛他的妻子,有真心幫助他的同事,有一個愿意接受他的普林斯頓大學。這些幫助他盡快復原,重新攀爬數(shù)學高峰,直到登上諾貝爾獎殿堂。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4
大家都說《美麗心靈》看著真的不錯,又因為電一影里面的主人公是納什,現(xiàn)實存在的獲得1994年諾貝爾獎的普林斯頓大學著名數(shù)學家,因而愈發(fā)激起了我的觀賞欲,看了之后,感慨很多,最大的感慨就是——有一愛一,生活更健康。
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一愛一,生活更健康,這句話有那么一點熟悉,是的,是央視以前《親密一愛一人》的宣傳口號,說的是相當?shù)脑诶戆 ?/p>
納什一精一神分裂癥長期困擾著自己,但是艾麗西亞卻長期支持著他,普林斯頓大學也給了他一定的支持,當然,主要是他的一愛一人艾麗西亞,甚至在很多時候他都要把自己的老婆殺了,但是他的老婆卻一直陪在她的身邊,也正是這種力量,使納什走向諾貝爾獎。如今,均衡論和其他理論已經(jīng)在很多學科領域取得廣泛的應用。
電一影的拍攝技法、情節(jié)安排都是相當誘人的,這里就不多說了。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后面都有一個女人。
有一愛一,生活更健康。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5
約翰是個絕對的數(shù)學天才,在入學派對上,那些人就在天才的這方面對他進行了一番議論。在學校,他不去上課,很少外出,幾乎每天都在自己的宿舍里推算、論證自己的原創(chuàng)理論。可是,他屢屢遇到思路困境,這在其他人獲得一些社會成就而約翰自己連畢業(yè)論文都沒完成上可以體現(xiàn)。原創(chuàng)理論的困境、別人對他天才說法的懷疑、校方對他在學校糟糕表現(xiàn)的失望,對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早在離開新生派對,約翰在自己宿舍推論時他幻想的舍友“查爾斯“酒醉”狀態(tài)的出現(xiàn)(他當時是多么的痛苦,想借酒消愁),“查爾斯”拉他到天臺喝酒,幫他消除當時的痛苦。到后來約翰遇到各方壓力時,“查爾斯”通過把他辦公桌從窗戶上推下摔碎的方式解放了當時他的壓抑。在酒吧里,約翰找到了靈感,一口氣把他的原創(chuàng)理論問題解決(博弈論),自己也用這理論完成了他的《平衡論》,并因此獲得極高的榮譽。他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所工作的機會。
約翰被診斷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他總是在幻想,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他分不清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自己幻想出來的,他不接受除了妻子艾麗西亞外,為數(shù)不多與他相交甚歡的“查爾斯”、“帕徹”、“查爾斯的妹妹”是不存在的,僅僅是自己的幻想對象。他接受不了自己沒有朋友的情況以及自己那些為國家機關的努力的白搭。約翰完全不接受醫(yī)生羅森的診斷,他把羅森看做是蘇聯(lián)的間諜頭目,他為了保護自己完全不相信羅森的診斷。
電影演繹到此,可以感受到約翰的數(shù)學天賦、自己對自己的肯定甚至到自命不凡的程度、孤傲、內(nèi)心深處還有隱藏很深的自卑、對自己交際能力的自卑、面對眾人對自己眼神的自卑和恐懼、以至于自己在后面擴大的恐懼面前的全面淪陷。
妻子的那段鼓勵,成為了約翰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之后,約翰還是沒有真正之好精神分裂,自己幻想出來的三個對象始終在他身邊跟著他,但約翰選擇了直接面對這三個對象帶來的真與假的恐懼,他勇敢地面對這些強大到足以把人淹沒且兩度讓約翰淪陷的恐懼,他勇敢地選擇主動找方法解決這些恐懼,而不是逃避、迷茫、跟著三個對象走。最后,雖然,三個幻想對象從沒有在他身邊消失,但他重新振作起來、重新能夠分辨真實和幻想。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6
JohnNash精密的思維,內(nèi)向的性格,以及隱藏很深的好勝心。在天才的背后是潦倒的生活,糟糕的交際,極度自負的個性讓他瞧不起任何人。而之后逐漸開始變得老實,不再鋒芒畢露,開始講學,開始學會勤勤懇懇。產(chǎn)生大量幻覺,幻想自己是解密高手,在黑夜里潛進密室進行縝密的密電計算。甚至遇到要追殺自己的敵人,在演講中公然離席,在自己所能看見的世界里和多年的朋友形影不離。反抗和斗爭到最后還是在妻子的勸慰下開始進行心理治療。
影片的英文名是ABeautifulMind,當時就跟同學一起探討過關于翻譯的問題,為何是心靈而不是大腦。字典不可置否我們的翻譯是正確的,然而看過了電影之后發(fā)覺,電影所要反應的并不是主人公有多天才,大腦有多發(fā)達,而是在講述一個天才背后的生活,天才心里的世界。
電影所要表達的并非是一個聰明絕頂?shù)腵伙計如何由自負到潦倒,而是在講述他扭曲的心靈,對學術的高度要求以及對旁人目光的極端在意下,導致產(chǎn)生幻覺,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虛擬規(guī)劃,當他的智力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他的心智卻仍停滯不前,也就是說心靈無法帶動大腦,生活與現(xiàn)實脫節(jié)。
在看完整部電影的時候班主任告訴我們,他的意圖只是希望我們明白,先做人后做事。
在生活中沒有天才和蠢材之分,沒有精英和平民之分,不要因為盲目追求學術上的成就而脫離社會脫離生活,而片名所指的美麗心靈大概也是講心智成熟的人,重點在于是一個成熟的人而非僅僅是一具擁有超群智力的軀殼。
當你活著的時候,走在路上,你是一個平凡的人,而不是學術精英,不是天才,你過著和別人一樣普通的生活,要學會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敵人是天才,蠢貨的對手也是蠢貨,你永遠也別想打敗的人其實是你自己。你永遠也別想敷衍的其實是生活。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7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喜愛做做白日夢。比如想想如果自己中了500萬什么的之后生活會多么完美,比如想想如果哪天自己當了領到之后必須不能像某某領導那樣做事等等等等。而我們這些所謂的‘白日夢’,所想象的資料大多都要比現(xiàn)實狀況要更好。
推而廣之,我們也能夠看到,在《美麗心靈》這部電影中,納什的妄想資料同樣與切身利益、個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關。說白了,這是他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自己保護的功能。平時大家開玩笑的時候總是會說:“遲到了,提心吊膽的進辦公室,一邊默念:領導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這是一種自己安慰,讓自己能夠坦然應對心里壓力的減壓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如果使用過度,是否就真的會干擾自己的日常生活呢?其實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這樣告誡我們,不好總給人貼標簽,心理疾病和一些所謂的‘傾向’,其判定標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這些‘資料’是否會干擾日常生活。比如納什在影片的前面,他想想自己有個室友,于是他焦慮、苦悶的時候有個人傾訴,在自己不得志的時候有個人告訴他‘嘿,去喝杯啤酒吧!’。
其實在這個階段,那‘想象中的朋友’,給他帶給的更多是幫忙,并最終讓他創(chuàng)造出了了不起的理論。而這時納什并不滿足,當他期望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更多的為國家做出貢獻卻無法滿足的時候,他便開始幻想自己得到了這些滿足,也因此,他的幻想資料更加偏激和具有攻擊性,最終才會暴露出來。試想,如果他的妄想只包括室友和小女孩,而沒有正因戰(zhàn)爭而生的那位聯(lián)保調(diào)查局的人員呢?這樣下來,他的妄想依然停留在對自己的保護、安慰和鼓勵上。于是發(fā)現(xiàn),原來這不就是咱平時講的心里暗示的加強版么?
其實就比每一天早上對著鏡子大喊三聲‘加油’多了個影像版,然后自己騙自己說,瞧,這是別人告訴我的,我就是挺強的。而這種所謂的‘病’,感情也沒那么神秘,其實只要你身邊多個真的堅信你、鼓勵你和愿意安慰你的人不就得了么。
只要有個真人告訴你你行的,你又何必去堅信那些子虛烏有?于是納什最大的幸運也基于此,正因他有一個愛他、堅信他、愿意陪伴他的愛人。擁有一份真正的心靈上的慰藉,比多少藥丸都要有效,不是嗎?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8
我是冒著害怕走出了這一步,也是很久未嘗試的通過文字將我的內(nèi)心完全開放給我的世界,給我身邊的熟人。
小時候,一個人寫過一些文章。但都造詣不高,也未能獲得家人或者朋友的賞識,倒是有幾次童年的作文記憶讓我至今難忘。滿懷欣喜地拿著稚嫩的作文稿,投向吉林街小學打印店。投稿這個舉動,到底對于現(xiàn)在的時代,有多么遙遠,只能在懷舊感里慢慢找尋了。
說回這部片電影,實在是讓我的孤獨與另一個世界的孤獨相通,在電影里我得到了現(xiàn)實世界得不到的認同感與喜悅感。相信這也是電影為什么如此受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青睞的原因。不止于時代,不止于國家,不止于心靈的距離,文學的魅力大概就是將人們的心靈聯(lián)系在同一個世界。而我的世界,我的孤獨,也只能通過文學找到慰藉。因此,不得已通過它來打開我自己,不感到那股無法抗拒的孤獨。
說回影片,主人翁是約翰·納什一名傳奇的數(shù)學家。
生平簡歷大家可以通過百度,或者相關傳記電影《美麗心靈》了解一下。
約翰?納什先生是數(shù)學家,對于我們英專生而言數(shù)學可能是我們無法超越的一個領域。
我也如此,雖然高中數(shù)學敗在它的腳下,復讀一年也曾成魔一樣的執(zhí)著于計算的精準度,最后的失敗,讓我徹底放棄了這門學科。并非因為不理解,數(shù)學的原理,而是計算的過程,精準的如此美妙,對于那種美,很可惜我只能通過文學意義上的感知去理解,難以觸及其實景,可以通過想象來彌補。或許這成了我最終進入,文學的世界的一個轉(zhuǎn)折點。數(shù)學領域因為計算的精準無法掌握之后,我一頭是扎進了中國文學的世界,由古文至現(xiàn)代散文,說明文,到最后小說,和較難的雜文都開始自己研讀。無法理解這種與生俱來的求知感,但是十分感謝,并且為之癡迷。或許,我和納什先生有著相似之處的偏執(zhí),對文字的情感難以控制,如同他對數(shù)學的癡迷一般。但為何害怕,是因為我看到了他的故事,導致的不幸,讓我連忙寫了此文。
主人公的特點是智商超群,說話容易得罪人。其實還好啦,我也沒覺得納什先生能冠以“智商超群”這么夸大的名號,但卻是讓觀影的影迷們,尤其是對數(shù)學懷有感情的人,甚至是曾經(jīng)被數(shù)學拋棄的我們,領略到數(shù)學的精妙之所在。如果需要提及,對于這門學科它教會我的,可能是放棄。我是一個常常,把放棄掛在嘴邊的人,但心里很難真正釋懷。心口不一的特點,也并非只被賦予多愁善感的女人。我也不太理解為什么,自己會染上這樣的心理特征。影片將納什的不同尋常之處,是通過男性女性的吸引表現(xiàn)出來的,似乎在偉大的數(shù)學家科學家也難以逃脫性別的魔掌,這也應證了部分代表最后都是以同性戀結束一生的,還好本作品的納什不是如此。他是再正常的不過的男性,甚至通過對他不諳世事的語言描寫,超越了世俗的束縛,以異性之間無以言表之事(我們中國尤為明顯吧),脫口而出,展現(xiàn)了作為數(shù)學家的他的獨特與直率。我倒也是與他相似,生活里直率到有時候難以與人相處。害怕被冠以孤僻和異于常人的名號,無奈被迫收斂,隱藏想法,我打算今后都用作文,暗藏在字里行間,表述出來,這可能是我最后的自尊與幽默了。
影片前半段講納什對數(shù)學的癡迷,可能只有數(shù)學專業(yè)的他們才能懂,但真不知我會哪來的想象力理解那些理論。或許是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奧妙之所在吧,將現(xiàn)實的世界,真實的數(shù)據(jù),以抽象數(shù)字加以歸納總結得來的定律,那一條不是象征著絕對的真理呢?而真理的推翻,又是要多大的偏執(zhí)與誠愛才有勇氣于世俗對抗。直到劇情步入懸疑于緊張的國家危機,納什先生的出名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最成就數(shù)學家,名譽與權威鋪天蓋地在了他的世界,因為執(zhí)著走向數(shù)學的神壇,卻也因執(zhí)著進入精神世界的幻象。一人觀影的我,或者任何一名觀眾,相信都會無法辨清他的世界于現(xiàn)實世界的真假虛實,影片很詳盡的描繪出了其情景,我的語言能力若是能達到將整篇電影的精髓寫出,我想我也該出名了。
說到底名聲這個東西,是我對該電影的側(cè)向理解。作品也描述的很隱晦,納什先生因為可怕的對數(shù)學的執(zhí)著,大概是產(chǎn)生了強迫癥。但絲毫不像是有該疾病的模樣,所以他所患的倒也不是強迫癥,是真正的精神疾病幻想癥。三個幻想出來的角色,國家政局掌權人,大學摯友和其侄女,充斥在影片的后半段。如果對于精神疾病缺乏了解的朋友,可能會無法理解,我之所以害怕,也正是因為自己不知道為什么知道了一些別人不該知道的東西。。我的小姑碰巧是位精神病患者(如果對我有了解的同學,可能要感到恐懼了。。),要知道我略微還會比你們更怕一些,因為是發(fā)生在我的家庭。小姑和她的丈夫離了婚,在我老家過著貧苦的日子,但每年逢年過節(jié),我爸爸會邀她來吃年飯,她也對我疼愛有加,紅包與話語的關心,從來未比父母之情淺到哪里去。她的病情是得到控制的,我能感受到她那個時代的局限性,給她帶來的苦難,而我的家庭碰巧就是在她身邊,我呢,則實屬幸運,出生在了我父親的家庭,過著較寬裕的日子,但是也經(jīng)歷著這個人間絲毫不會憐憫的磨難。數(shù)十年的讀書之苦,家庭無人關心與鼓勵的冷淡,其實可能每一個人都在經(jīng)歷,只不過當這些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便尤為敏感罷了。
電影的結局則是一般觀眾能夠感受到的最強烈的情感,愛與純凈。純凈的知識追求,讓納什先生陷入了精神幻想,通過妻子對他的愛,走向真實的世界而屏蔽幻想,克服它們的存在。影片結尾,也將此種精神上的難以擺脫,同理化到每一個人的記憶世界中,都有那么一些無法忘懷的獨家記憶。自我封鎖,可能會陷入地精神痛苦,如同納什一般,害怕的我寫下了這篇觀后感,語言還是并沒有一位真正作家的成熟與深度,只希望能夠通過寫作來作為自己心靈的窗口,解除恐懼罷了。
關于電影美麗心靈觀后感篇9
剛剛看了“美麗心靈”,男主人公生性孤僻,言語不多,拒絕社交,與其他同學的生活格格不入,即享受在自己的數(shù)學世界里,又矛盾的活在別人的眼里,希望得到認可,孤傲、自命不凡;追求成功,追求榮譽,他的情感被這欲望深深地占據(jù)著;恐懼失敗、不接受自己的失敗;潛意識中又希望自己可以灑脫、奔放的生活,可以成為英雄拯救世界。恐懼失敗、人際交往障礙、愛情的迷茫,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不平衡、糾結困擾,這是促使他精神分裂的原因。美麗心靈讓我感慨萬分,人類的一切文明都是人類自我制造出來的精神枷鎖和囚籠!世間百態(tài)源于欲望……人們都覺得自己是正常人,可是做著各種瘋狂可笑的事兒,看看微信里的各個群,為了欲望、名利……跳梁小丑般周旋,恬淡虛無 精神內(nèi)守 如此而已……一瞬間為自己這些想法有些惶恐,擔心自己會一下子看破紅塵……轉(zhuǎn)念想看破紅塵也沒有意義、經(jīng)歷才是重要的,大膽經(jīng)歷沒有恐懼和彷徨,隨心所欲的生活只要喜歡、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