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對電影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這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1
現在有一個電影特別火,那就是《八佰》,暑假快結束時,這個電影上線,隨后就掀起了熱潮,人們無時無刻都在談論這部電影,我也想看看這部電影,昨天晚上,寫完作業,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了抗日時期,上海被日軍轟炸,只有上海租界沒有被炸,日軍想進入上海租界,可卻被四行倉庫里的四百名國軍守著(文中說八百),四百對幾萬,多大的差距,人們說他們守不過半天,可是他們卻守了四天,最后他們的長官下達命令,讓他們進入上海租界,放棄堅守。
這是一部抗戰劇,也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不難想象那時有多困難,在第三天時,日本揚言要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日本立馬發起猛攻,日本為了打破墻體,組成了一個鐵皮陣,也就是日軍頭頂一個大鐵皮,讓國軍槍打不進去,手榴彈扔不到。這時一位國軍做出了自殺的舉動,他身上拿著好幾個手榴彈,跳了下去,成功炸到了日軍,其他幾個國軍見到之后紛紛效仿,最后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賴活,能活為什么要死,可有這樣一群人,不怕死,困難來臨之時,沖殺在最前面,他們就是抗日軍,如果不是他們,我們泱泱大國早已淪陷。
讓我們銘記歷史,從慘痛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好好學習,報效中國。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2
因為疫情,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進電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媽媽觀看了2020年的第一場電影——《八佰》。
通過觀影介紹,我得知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歡的演員鄭凱和俞灝明,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
對歷史沒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媽媽的初步講解當中,大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這部電影由管虎導演執導,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報出虛假人員800人,這才有了“800壯士”之說。在生與死的決擇中,“800壯士”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上海,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
電影的開頭是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借,河這邊斷壁殘桓,滿目蒼夷;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升平,影片一開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進入,這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自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團。
這些人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卻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軍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條,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了這場戰斗。
“兄弟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東北淪陷,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段臺詞,簡直將現場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淚點激發到了極致,全場充滿了嚶嚶的抽泣聲,中國正是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強大。
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悲痛的情緒中默默地離開,這樣的場景是我沒有見過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沒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沒有真正的英雄,畢竟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只是凡胎肉體,是父母細心呵護養育長大的。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讓自己更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吾輩應當自強自立!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3
今天是8月22日,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是《八佰》,這是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7:10分開演,我們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后,我們大家都熱血沸騰。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十分復雜,全程神經緊繃,一秒都不想錯過。蘇州河隔開的是“兩個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但中國人抗日的熱情是一樣的,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開,只會更加緊緊相連。這場電影讓人震撼人心的戰爭場面很多,當敵人發起進攻時,為保衛倉庫,戰士們腰纏炸藥跳到樓下的日軍中,一個接一個,讓人看的熱淚盈眶;還有升旗時,為保護戰旗能夠矗立不倒,幾個軍人也獻出了寶貴生命,還有民族英雄謝晉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撤軍時內心的掙扎感,讓我們大家看著很揪心,能感受到軍人的血性,但又能在他對下屬的關懷中看到身上熱血浪漫的一面。
歷史上10月27日至30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硝煙彌漫,六層樓鋼筋水泥筑,墻厚樓高,易守難攻,有糧食、牛皮和絲繭,準備持久作戰。敵人放的毒氣,要過橋,水戰,空襲,遞送電話線,步步逼近,以小化大刻畫了一張張生動的臉。在年輕戰士身捆炸藥跳下樓的片段我們大家都熱淚盈眶。
看完后,我感覺抗日英雄不畏強敵,視死如歸,我們大家要向他們學習,這一場電影讓我們看的振奮人心,一會興奮,一會緊張,一會悲痛。抗日戰爭進行了很多年,最后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最終打敗了日本人。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會活得有尊嚴。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4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聲色霓虹的天堂,另一邊卻是戰火紛飛的地獄;一邊是刀槍火海的四行倉庫,一邊是紙醉金迷的洋場。這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憾,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交雜的心靈撞擊。
《八佰》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于上海四行倉庫的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君血戰四行倉庫”展開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余人,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佰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電影中的壯士,雖身處地獄,卻萬丈光芒。他們沒有逃跑,沒有放下槍支,沒有放棄四行倉庫!他們從絕望中站起來了!他們舉起了槍支。不惜一切代價,以八百人的身軀,八百人的血肉,以八百人的生命支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他們是驕傲的,他們是勇敢的,他們是輝煌的!
電影中也有許多的細節感動人心,其中有兩個細節深深地震憾了我的心靈!
“請問你們一共有多少人?”電影中,來自洋界的記者問道“四百三……”一個士兵正想回簽,卻被山東兵打斷了“我們有八百人”。這六個字是那么的令人心酸!我們有八百人,我們有八百個兄弟,我們并肩作戰著誰也沒有離開誰!當看到這一幕,我心里泛起陣陣酸意,感動萬分。是啊,他們有八百人,他們不僅四百三十人,他們與那些犧牲了的兄弟站在一起,并肩守護著上海!還有一個畫面,同樣是令我感動落淚。
“娘,是孩兒不孝了!”畫面中,壯士陳樹生身上挷滿了炸彈,挺身站上了四樓,為炸開敵人的銅盾而毫不猶豫地往下一躍,“砰!”藥火炸開了一朵血紅的花。接著是更多為擊退敵人而犧牲的壯士。“湖北通城李滿倉!”“湖南瀏陽王金斗!”“俺叫孫守財!”……無數士兵在身軀上挷滿炸彈,大聲念出自已的名字而后縱身一躍。那一朵朵被炸開的血花,好像炸在我心上,帶來了滿腔的憤怒也帶來了無盡感動之情。那些伴隨著硝煙而消失的戰士,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影片最終停留有他們沖過蘇州河橋的一刻。雪花落下,漫天飛舞,輕輕地、悄悄地,像是掩蓋了四行倉庫,又像是湮沒了未停的槍聲。那些在電影中閃過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情節,都像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在黑夜中透露出那光芒的希望。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5
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舍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里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并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占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么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6
斷垣殘壁,鮮血狂涌。沒有什么風花雪月,生死就在一瞬間。真正的生離死別,沒有纏綿的告別,沒有長亭古道,太陽依舊升起,只是有人留在了昨天。
前段時間觀看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八佰》,深深撼動了我的心。八佰,四萬萬,十四億人的……中國!八佰而非八百,他是鮮活靈動的生命!千瘡百孔的城墻上是刻有那年代的熱血浪漫!國恥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一條河為界限,橋的那邊是紙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天堂,橋的這邊卻是血沫橫飛的地獄。他們鐵骨錚守四行倉庫,保衛自己的同胞,保衛租界的人民。為贏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三千五百萬人以上。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遠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何為中國?糜爛與繁華被揉碎,撥開年代上的腐朽古老的蛛網,從容不迫的戲腔和優雅綿長的外語歌喉化為震耳欲聾的戰士嘶吼出的“沖啊!”,凝聚空氣中的血霧最后匯成了東方大地頂天立地的一根錚錚鐵骨。這,就是中國!
吾輩自當強。總是在說現在的孩子是溫室里嬌貴的花朵,我們該長大該獨當一面,要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擔起時代賦予少年的使命。九年沉淪書海,英雄志在揚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有我們的擔當勇于砥礪前行,應讓青春在家國中綻放,我們自強不息勤奮勇敢,面對新時代的浪潮要舉起傾斜卻從不會倒下的國旗,我們是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少年!刺向咽喉的刀是烙在骨子里永遠的傷,這盛世終不負英雄血淚,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敬那些為祖國犧牲的英雄。愿你們來生生世世活在陽光下,看中國繁榮昌盛,看人民安居樂業,看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知識,聽朗朗書聲。沒有戰爭,沒有死亡,沒有絕望。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7
今天去看了《八佰》,看完后心情既沉重又感動。
在戰爭中,死亡是司空見慣的,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死亡離我是遙遠的,絕不是我每天要面對的事。所以我對于片中人物的死亡,是不習慣的,心情壓抑的。
戰爭的殘酷可能遠超出我的想象。只是簡單的交火,在短暫的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傷亡,戰士們在這短暫的時間內結束了短暫的生命。死神盤旋在戰場上每個人的頭頂,不論年齡。這讓我想起故事的主角端午和小湖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直面大量的死亡,如果不是戰爭,死亡離他們是遙遠的。但是沒有如果,戰爭無情,或者說是侵略者無情,在這樣的環境下死亡之神離他們是如此的近。
正是這種民族團結凝聚的精神讓我感動。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就像面對戰爭,有人沖鋒陷陣,有人臨陣脫逃。但在危難之際,大多數人的心都在一起:中華民族不亡。這樣自發的凝聚力讓我感動。
不止于此,每一位在戰爭中盡職盡責的將士都值得我的敬佩。正如片中所說:你們是英雄。他們在保護著我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抗日戰爭最終的勝利,離不開他們的犧牲。從短期來看,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國軍連走麥城,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但從長期來看,到了抗戰勝利,便就有了意義。沒有他們的堅持付出,就沒有后來的勝利。后來的后來,也許都不一樣了。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
戰爭早已結束,電影也已結束,但斗爭還沒結束,國際上依然不寧靜。美國帶頭制裁抹黑中國屢見不鮮。弱小不一定挨打,但被打了就一定打不過。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予以還擊。
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希望我能見證新時代的到來。
電影八佰電影觀后感篇8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看電影了。聽爸爸說最近有一部國產抗日片電影《八佰》很火,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后心里對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雄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意。
爸爸說這部影片是由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的尾聲戰役改編而成的,主要講了“八佰壯士”實際只有四百多人的一個臨時組成的連隊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圍到租界的故事,場面非常的震撼。
影片中有很多讓人感動的地方,觸動我的淚點是一位位戰士把炸彈綁在身上,拉開引線往樓下跳。因為當時日軍要用炸彈炸樓,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倉庫就全沒了。然而日軍他們有盾牌舉在上面,手榴彈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戰士們只能這樣從高空跳下去。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戰士犧牲,且在跳樓前還報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兒不孝了!”徹底讓我忍不住眼淚流下來,他們也是有爸爸媽媽的孩子啊!但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我們那份愛國的精神和那顆愛國心是一直不變。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那些為國犧牲的英雄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