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
通過寫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觀看電影或電視劇時的感受和反應。優秀的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1
電影開頭,劉培強和戶口的父子關系異常溫馨,十七年后,戶口心中一直責怪爸爸的過錯,從影片當中我們知道是迫不得已,可為什么不說出來解釋出來呢,如果早幾年解開心結,戶口怎么會倔強著出到地表,又怎么會發生這種事,看到韓子昂死去的片段真是超級心痛TT
最后成功的方案不是以色列科研團隊研究過并計算成功幾率幾乎為零的方案咩???
在全球播報流浪地球計劃已經失敗時,雖然知道后面有轉折,可莫斯所說的以色列科研團隊的智商難道比不過戶口一個人的回憶?
何況這是已經被否定的方案,僅僅各個行業的一個精英(可能算不上精英)加上最后救援的人們只需要出力量再加上一個“天才戶口”就能夠成為那零點幾的成功率,這一點我覺得實在太硬要科幻了……
中間與莫斯通話的時候,劉培強說了那么一段中國電影常用的話:我是一個父親以及省略一百字。這之后聯合國人員就開放了權限,這也太不負責遼…
同時,流浪地球計劃在聯合國竭盡全力的情況下實在無法繼續了,提出了新的方案計劃:火種計劃,空間站已經儲存了人類的精子以及所有動物物種以及億萬種植物種子,我認為是一個較為全面的計劃。
可是為了幾個人想拯救地球的熱忱,寧愿讓空間站存儲的所有東西毀滅,而去引爆木星表面,去實現幾率為零的“英雄理想”,主角光環還是肥腸強大的嚯(苦笑)
這一段可能是英雄主義的體現吧……
結尾的五個階段真的有人去實現嗎?
地表已經冰天雪地不成樣子,地下城里面在影片中并未交代糧食的來源,燃料的來源,當地球已經老化成這個模樣,還有資源能讓人們采取嗎?我想是很少的吧,那又有什么可以支撐人類一代又一代像影片中那樣在地下城過著滋潤的生活呢?
所以火種計劃是更能讓人類文明繼續繁衍下去的。如果選擇了火種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更好的未來呢?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2
大年初三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去銀河電影城觀看了正在熱播的影片——《流浪地球》。
這部電影是根據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改編而成的,雖然不及原著的內容豐滿,但是還是精彩的,尤其是其中的中國元素,特別打動人心。它主要講了太陽即將爆發氦閃,為了躲避災難,人類耗盡所有資源,建造了無數臺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飛向人馬座比鄰星,成為比鄰星的衛星。但是事情并沒有想象得那么順利,地球在經過木星軌道時,地球引力被木星捕獲,就在地球即將突破木星的洛希極限時,為了將地球推離木星,人們想到利用地球發動機爆炸所產生的熱量引爆木星,然后利用它的沖擊波將地球推離木星的方法。可是還差5000公里才能到達木星,這時主人公劉啟的爸爸劉培強不惜犧牲自己駕駛著空間站,用空間站里的500噸燃料引爆了木星,拯救了全人類的故事。在影片里,劉啟成長的17年里都沒有見過爸爸,所以他恨爸爸,覺得他從來沒有關注過自己,他也不配做自己的父親。然而,直到爸爸駕駛空間站沖進等離子光柱時,他才忽然明白,原來爸爸并不是不愛自己,而是為了全人類的幸福,犧牲了自己的小家。
這讓我想起了幾天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從學校上課回來,是爸爸來接我的,他一眼就看到我身上的墻粉,原本晴朗的臉一下子就陰沉下來,問我這是怎么弄臟的?可還沒等我開口,他的火氣就冒上來了,當眾訓斥了我。那一刻,我無地自容,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回到家后,他也不理睬我。我想他肯定永遠不會理我了。可是第二天,爸爸就給買了一雙新鞋子,還親切地招呼過試試看合不合適。然后又坐到我身邊,心平氣和地說了許多鼓勵我的話。這時,我才知道爸爸并不是不愛我,只是他希望我能在各方面表現更加優秀。
爸爸的愛是深沉的,是難以察覺的。它可能藏在訓斥中,也可能躲在某個你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地注視著你。爸爸的愛,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才能感受到。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3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游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于這類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制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并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于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后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4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游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于這類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制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并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于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后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5
選擇希望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當啟動發動機計劃失敗后,劉啟、李一一等選擇的是用火箭發動機點燃木星氫氣的計劃,當這個計劃也實現不了時,劉培強選擇的是犧牲自己用航天器燃料來點燃氫氣的計劃,正是因為對希望的堅持,對希望的不放棄,最后才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地球上的人類。
回家
家是溫暖的港灣,是我們大多數人愛的出發地和歸宿,對家的留戀是每個人都有的情懷。在得知地球將要毀滅的時候,劉啟和朵朵唯一的念頭就是“我要回家”,許許多多的救援隊員,他們也選擇趕回家中去陪伴親人。對家的愛、親人的愛必要時可以用生命去換回。社會是眾多家庭元素的集合,為了地球人類這個大家,劉培強不顧兒子的反對,犧牲自己的生命,義無反顧地駕駛航天器點燃氫氣,使得地球獲得重生。
安全教育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這句臺詞在電影中數次清楚地播報,縈繞在全國觀眾的耳邊,可見安全意識要成為我們工作的第一意識。學校須重視學生的安全工作。
文化教育
影片中有大量的硬科技,電動汽車、AI、離子發動機、領航員空間站、先進的武器、點燃氫氣推動地球等科技文化知識會激勵更多學生學好當前文化知識,為將來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規則意識
影片中的人物有諸多情節無視規則,弄虛作假,一意孤行。哥哥劉啟為了和妹妹升上地面,擾亂公共秩序,制造停電混亂;韓朵朵逃課;韓朵朵邊聽課邊吃泡泡糖;劉啟制作假的身份卡片、保暖服通過安檢;劉啟冒充姥爺韓子昂無證駕駛卡車;劉培強違反空間站的規定,非法喚醒,用酒瓶破壞并燒壞空間站設施。這些做法缺乏規則意識,未成年人觀影后會受到負面影響,可能會效仿其中的做法,對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不能起到正面的影響,學生觀影后有必要加以引導和教育。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6
未雨綢繆,人類才有希望!
太陽日漸衰老,氫核聚變逐漸停止,陽光的減少導致地球進入新的冰河時期。最終,隨著太陽的爆炸整個太陽系都將不復存在,人類被迫帶著地球去尋找一個新的類太陽系來獲得新生,這就是《流浪地球》的大概劇情。
顯然,帶著地球去流浪,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人類在這一災難到達之前,必須要完成各種準備工作:制造出能夠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實現太空遨游的動力系統,找到足夠的能源,還得有抵抗宇宙強輻射,躲避隕石碰撞和大型天體引力陷阱等等各種“天方夜譚”式的技術和能力。
或許,地球根本不需要去流浪。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能夠捕獲宇宙中的新能源,直接加注到太陽上去,來延長太陽的壽命,或賦予太陽新的生命。但這都需要我們人類孜孜不倦地去認識世界,以利用宇宙中的資源來拯救我們的家園。
當然,你可能會說,那還不知道是多少萬年,甚至是千萬代以后的事情,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杞人憂天。那,我們可能就大錯特錯了!人類只有未雨綢繆(mou),有備無患,才會有持續繁榮發展下去的.希望。
小朋友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也只有一個太陽,她們都很脆弱。我們不只是需要從自身的小事做起,不丟垃圾,保護環境,熱愛和平,我們更需要仰望星空,學習研究科學技術,為地球的未來,為人類的未來,貢獻我們的智慧!
最后,我強烈推薦小朋友們去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不過,里面提到了許多科學術語。比如,大天體引力、板塊位移、行星發動機等,還提到了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些科學巨人。所以,我建議小朋友們,平時要多讀科學類的書,多學科學知識,不然可能連這部電影都看不懂了!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7
"在這個世界上,希望和鉆石一樣珍貴."如果你選擇希望,你就有理由堅持生活。
《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是太陽進入老年,地球上的人們帶著地球去尋找新的家園以求生存。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光輝和災難來臨時人們之間的真摯情感。
故事中的人有勇氣去做,因為他們選擇了希望。如果它們不努力工作,而是舒適地等待滅絕,結果會完全不同。即使前面的過程很困難,但未來是美好的。后者,即使過程簡單,也注定要滅亡。這是希望的力量。
鉆石很珍貴,因為它能反射成千上萬種顏色的光。希望,給它一束人類的光輝,它一定會給你一個多彩的成功世界,所以希望像鉆石一樣珍貴。
小說中有一個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叛軍想把堅持在地球上游蕩的5000名士兵凍死。但是5000名士兵中沒有一個人屈服并乞求憐憫。他們說:“讓人類永遠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們選擇了全人類的希望,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死刑執行一小時后,氦閃爆發,太陽開始死亡,所以5000名士兵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的選擇拯救了人類。這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有很多選擇希望的例子,比如“豬很強壯”。如果它沒有選擇希望,如果它在廢墟中堅持了九天的希望,它今天怎么能過上舒適的生活呢?還有最美麗的老師張麗麗,她為——個孩子的未來選擇了更高的希望。她繼續努力,把三個學生從疾病中解救出來,給了他們生命和健康。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真誠的情感,但它能帶領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我們應該像他們一樣選擇希望嗎?
我想是的。當生活、學習和工作不令人滿意時,我們應該選擇希望并堅持下去。每當我穿過峽谷,沿著崎嶇的小路行走時,一片綠蔭出現在我面前,我的心突然變得清晰起來。如果你選擇希望,希望也會選擇你,給你帶來光明的未來。
我想,在這個世界上,希望比鉆石更珍貴!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8
在年前我就聽說有一部電影叫《流浪地球》一聽到它的名字我就十分好奇。地球為什么要流浪?流浪地球到底是什么?于是它剛上映沒幾天,我就帶著種種疑問去觀看了這場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在未來太陽快速老化,劇烈膨脹時,科學家們預測人類再過三百年將會滅亡,為了讓人類生存下去,聯合政府決定讓地球遷往另一個星系,以使人類可以繼續活下去,這個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
接著講述了主角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為了執行流浪地球計劃要離開他的兒子17年,所以把照顧劉啟的任務便交給了他的姥爺。同時由于地面溫度急速下降無法使人們存活,聯合政府就在各國地下建立了地下城,并在地下城的上方建造了行星發動機,以供地球飛行另一個星系時能夠產生足夠的動力。
漸漸地劉啟長大了,長大后的他非常憎恨他的爸爸,錯誤的認為他媽媽的死就是因為他的爸爸造成的。有一年春節劉啟帶著妹妹朵朵去地面玩時,突然行星發動機停止了,他迫不得已的要和救援隊一起給行星發動機補充能源……在地球快與木星相撞時,我看到了他們團隊的協作精神,敢于嘗試,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成功的希望。
當看到劉培強最后一次和他兒子對話的情景時,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深深地父子之情再次打動了我。讓我突然也想到了我和爸爸,我們也是好久才能見到一次,在我的記憶里爸爸從來都沒有打罵過我,但他的每句話我都牢記在心,我以后再也不埋怨爸爸陪我的時間少了,爸爸我愛你。
在這部影片中更突出的是他們對家人之間的那份親情和關懷。我很敬佩劉培強一家和救援隊的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在生命垂危時刻仍然想著要保護地球這個家及世界上的所有人類。還讓我看到了世界各國人民在地球危難時刻,團結一心,堅持到底的決心。
我以后也要像影片中的劉啟一樣,敢于嘗試、不怕困難、深愛家人,做一個品行優秀的人。
銘記影片中的一句話: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700字篇9
今年寒假,我大半時間都在老家。剛從老家回來的時候,爸爸笑著對我們說:我們一起去看電影《流浪地球》吧!這一部是吳京演的,肯定特別好看。”我們高興地連聲說好。
《流浪地球》開始演了。只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需抓緊時間離開地球,去另外尋找生存的空間,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但這推進器需在兩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達新的家園。在此期間,人類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簽的人們才能住進去。聯合國在太空成立了空間站,將此計劃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兩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過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場災難,許多城市的發動機停止運轉了,在三十多個小時后地球將會撞上木星,導致地球自行瓦解。他們的車被臨時征用為救援隊,和CN7-11救援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救援,當人們把全部發動機重啟后,聯合國和空間站宣布放棄人類,并播報:在七天之內,可和家人團圓,并進行最后的告別,空間站將會開始火種”計劃,即帶著三億精子卵尋找新的家園。所有的人類都準備回家團圓了,但是兩位主人公和CN7-11隊想到了一個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點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動會將地球推理軌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韓朵朵向世界動員,叫靠近他們的救援隊盡快趕來幫忙,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劉培強所在空間站的犧牲,地球被推離了木星,地球終于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擔心著主人公的擔心,萬一地球真的被毀了,那我們怎么辦?當事情得以解決,地球得救了,我的懸著的心才放下來,才覺得回到現實中來。雖然這部電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讓我知道了要對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要愛護地球,做只有善沒有惡的人類,就算是真的被放棄了,但是我們只要出一點點力,說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