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我不是藥神》
電影內容主要反映的是白血病患者群體的生存狀況以及進口正版藥貴,盜版藥盛行的社會醫療問題。
在這部影片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那位老婆婆拉住警察說的話,她說:“警察同志,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嗎?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那種祈求和無助的眼神,讓所有人不忍,流下淚水。
另一個片段是一年后走投無路的呂受益老婆找到程勇,說呂受益因為沒錢沒藥而割腕自殺,幸虧搶救及時,此時呂受益已經病入膏肓,高昂的醫療費只能拖累這脆弱的家庭,看著老婆在病房走道抱著幼小的孩子時,他決定放棄生命,不再拖累他們了,于是跳樓自殺了。對于患者來說,痛苦的不止是承受苦難的病體,更是親眼看著親愛的家人因為自己陷入水深火熱當中的自責。
這部電影最讓人揪心的地方是,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無奈。站在病人的立場,自己患了病,家里又窮,但是窮就可以違法嗎?可是吃不起正版藥的患者不吃仿制藥就會死,為了活下去就只能吃效果相同的仿制藥,他們僅僅只想活下去,這難道有錯嗎?
站在藥品生產商的角度看,一種藥從研制到上市要經歷數年甚至數十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只有在投入市場后才能盈利。
再從法律的角度看,觸犯法律就是要接受審判,法律就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其職能就應該是嚴格依法辦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雖然程勇站在了道德的最高點上,但法不容情,對于走私藥品這種罪行,終將接受法律的制裁。
這部電影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思考,也有太多情節讓我們感動,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有白血病,還有不計其數的各種癌癥,病痛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痛苦,也只有在醫院里才能看到社會最真實的無奈,那里有嬰兒的啼笑,也有失去親人的悲痛,仿佛生與死都在這里更替。我們生而平凡,對在醫院忍受著病痛的人群來說,這種平凡確是最可貴的。
感恩我們擁有的寶貴生命和健康。感恩為這個世界的美好負重前行的每一個人。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2
20年9月26日,電影《我不是藥神》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讓這部曾經一夜之間占據各大熱搜榜,上映三天票房超過十億,十多年來第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這部國產電影,重新火了起來。
電影是取材于一個真是的故事,講述了一個通過走私進口抗癌藥,救活很多患者,但最后被司法處理的爭議人物與爭議故事。
這部電影為什么這么火?因為他觸動了中國人最敏感的神經,揭示了一個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悲慘和幸福的距離只是一場病,中產和底層的距離只是一場病,一個北京中產的流感故事已經觸動了一次國民的神經,這次大家的小心臟再次有點受不了,是不是感覺到脖子后面在嗖嗖地冒冷氣?
進口抗癌藥國內的價格是國外的數倍,我們可以解釋各種稅呀費呀如何如何,但患者要的是實際結果,我們的外匯儲備超4萬億美元,進口一些國內患者需要的救命藥是毛毛雨呀,我國的財政收入在13年就超過了10萬億,放棄了救命藥的那點稅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其實拋開進口藥來說,即使很多正常的治療費用又何嘗不是天價?那年北京的中產一次流感已經證明,你辛苦半生,你小有成就,一場病就會將你打入地獄。
還有多少患者由于無法支付醫藥費被拒之醫院門外,又有多少患者被終止治療,在得知孫子患病消息后,患病的爺爺選擇自盡來為孫子省下醫藥費,這樣的故事起止是心酸可以形容的!
問題是,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富強了,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20年我們外投資已經超120億美元,我們的飛船已經上天,我們的航母已經下水,我們確實已經不是40年以前的中國了。
我們的醫療資源也是很豐富的,我們造房子的的能力世界第一,多造幾個醫院應該不是問題吧,我們的醫學院在校人數400萬,每年畢業生超100萬,醫療人員也不應該缺吧,我們生產的藥物及醫療器械還能大量出口創匯,20年我國醫藥出口達607.99億美元,20年我們的醫療器械出口達217.03億美元,保證自己國家的患者享受這些資源應該不是問題了,老百姓的生存權是壓倒一切的。
值得欣慰的是,這部電影以后,我們終于實現了很多種抗癌藥進口零關稅,并將大量抗癌藥納入醫保,這些進步的取得,不能完全否認沒有《我不是藥神》的功勞。
《我不是藥神》的火爆已經超出了電影本身,不是因為它的藝術成就,而是因為它讓社會產生了共鳴,并推動了一些變革。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3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我不是藥神》,一般2D電影我很少會去影院看,因為得益于網絡的發達,大部分2D電影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資源,但3D還是需要在影院才會有更好的觀影體驗。可以說這部影片的宣傳做的很到位,還沒有踏入影院就引起我濃厚的興趣,也許是我很喜歡徐崢導演的作品,又或者是這個故事很吸引人,總之在看之前,就對這部影片抱有極大的好感,而它也不失所望,讓我看完就有寫觀后感的沖動。
我不是什么專業影評人,只是在學生的角度寫寫這張電影票讓我學到了什么。徐崢導演的電影是非常典型的商業電影,劇情的發展遵循一定的套路,在劇本有一定模式的情況下,選題的角度就很重要了。我認為相較于之前的人在囧途系列,這部影片從各方面來說都更加成熟了。《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貼近生活,人物形象飽滿,都是受生活所迫的小人物,近幾年非常火這種小人物的故事,我在觀影前了解了下這個故事的真實事件,劇本在二次創作后,更戲劇性,比原故事更加飽滿,跌宕起伏,下次創作劇本時,可以參考對比原故事和創作后的劇本設計情節。這個片子值得拉片研究。
讓我非常喜歡這個電影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秉承了徐崢導演作品的一貫風格,在歡笑中思考。(當然這是我覺得,人家可沒這么說過。)徐導作品的搞笑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很有生活氣息,不刻意不做作,和劇情相輔相成。比如影片開頭的上海話,讓人感覺很接地氣,非常合理又有新鮮感。還有他們斗地主,黃毛放跑了地主,都是一些可以從觀察生活得到的笑點。笑過之后還是要跟著主人公回到現實的煩惱中去,我喜歡這種深刻的主題,反應社會現實,我總覺得這才是我們做片子的意義所在,不管電影還是短片,我總希望能通過影片表達一些什么。可惜能力不足會讓這樣的抱負夭折,比如我面臨最現實的問題,雖然通過拉片室的學習,我對類型電影的情節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我卻不知道怎樣把它運用到3到5分鐘的短片里去。不過慢慢來,可以先從《我不是藥神》的學習中,確定選題,再去考慮具體表現手法。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4
這幾天被《我不是藥神》電影的推文刷屏,都說口碑不錯,今天是周末,抽空去看了。記得上次去影院還是《后來的我們》,說實話,看完了之后,我也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為什么?我總結為,輸出正確的價值觀。
我最被這部電影感動的一幕,就是當程勇被警車帶走的時候,沿途有很多的病友來送他,我相信這一刻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會產生共鳴吧。讓我聯想到歷史課本上,周恩來總理的故事,出殯時候,沿途有約10萬民眾送行,我相信這不僅是金錢能夠驅動的,而是一種價值觀的認同。這種價值觀是什么呢?是為了別人,或者說解決了別人的某一個問題,在病人當中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能夠延續生命。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5
《我不是藥神》是難得一見的寫實電影,暴露出了我國法律在如何認定“假藥”的問題上,存在許多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
根據《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凡是未經我國藥監部門批準進口,或者未經檢疫部門檢疫的,一律被推定為假藥。這意味著,即便是在國外合法上市的真藥,擅自在我國銷售也可能涉嫌犯罪。
陸勇代購國外抗癌藥被檢方不予起訴的案例,受到社會廣泛贊譽。但也有許多其他幫助代購國外抗癌藥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例,當事人至今仍被羈押。
生命權高于一切。藥品管理制度是為了促進并保障國民的生命健康。如果藥品管理制度導致病人失去救治的機會、導致有益于社會的行為反被追究刑責,那么就必須進行改革、完善。
對于真正的生產、銷售假藥,需要毫不手軟的進行打擊。但對于彌補國內藥效的國外真藥,我們的監管部門應當積極創造條件,讓這些藥更快更好地進入國內、造福民眾。
還是那句話,民眾的生命健康不止是生意和貿易。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6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電影,令我感受剖深。該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販,因一次偶然的機會開辟了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一躍成為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獨家代理,讓他擺脫了貧窮,同時造福了病友,但也觸犯了法律。它塑造了一位我們身邊真實的商販,他有小貪心,有脾氣,有各種小缺點,但正是這樣真切的人形象,當他內心的善良閃光時,那種光芒是耀眼的,會讓人淚水決堤很多次。
其實,當我看完他第一次販賣后,我對他并沒有什么好印象。首先,他賣的不是正版的格列寧,而是從印度販賣過來的禁藥“印度格列寧”;其次他不僅賣“印度格列寧”,而且還把價格增加到之前的10倍,盡管這樣的價格也比正版的格列寧便宜很多,但我內心還是對此嗤之以鼻;最主要的是,他明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但他卻還拉其它人下水,在最后分別時竟然說“這藥不會吃死人!”。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言語,足以證明他做這件事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錢。
然而,當我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中,我被深深地觸動了。影片的后半部分,程勇經過第一次販賣后,挖到了第一桶金,他改邪歸正,成了一個紡織廠的老板。原本可以安享后半生的他,有著一顆善良的心。所以當他看到他原來并肩作戰的好友因為買不起正版藥而不得不走上不歸路時,他悲痛欲絕,毅然決定重拾舊業。但顯然,這次他的目的不一樣了,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要拯救更多的生命。這一次,他不但不加價,而是把價格一降再降,做的全是虧本生意,只是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這么多人需要他,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他已經沒有辦法放棄那一雙雙渴求生命的眼睛了,他的善良、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對他肅然起敬。
雖說法不容情,最終他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法外有情,所有因他受益的病友都為他送行,而他的行為也為改寫高價搞癌藥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我明白了任何時候都不能以身試法,更讓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終極善良。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7
警車在慢慢地向前行駛,街道兩旁全是為勇哥送行的人……《我不是藥神》已經落幕了,可影里感人的片段卻不斷在我腦海里浮現。
陳勇是位賣印度神油的中年大叔,因為經營不善,他過得很潦倒,老婆也和他離婚了。正在他焦頭爛額的時候,慢粒白血病人呂受益找上門來求他去印度帶回一種叫格列寧低價特效藥,陳勇沒有同意,因為販賣假藥要坐牢。可是他老婆出國要帶走唯一的兒子,父親也因為病重住進了醫院,再不醫治將要離開人世,而且由于無錢交房租,房東把店鋪的門也給鎖上了,最終陳勇同意了呂受益的請求。他進來了藥然后賣給慢粒白血病人,賺了不少錢。但是假藥販子張長林威脅他,他只好將藥品代理權轉給了張長林。后來看到那么多需要便宜藥的可憐病人不斷死去,陳勇橫下心來再次販藥,最終落入了法網。
看完電影,我很難受,那么多人得了可怕的慢粒白血病,他們和家人承受著無法想象的痛苦和折磨,要是沒有病痛該多好啊。還好電影最后告訴我們,現在治慢粒白血病的藥已經進醫保了。
我喜歡電影里面的主角陳勇,他非常善良。他經營的保健品藥店生意不好,再加上父親得病也需要錢來醫治,所以就鋌而走險,從印度進了一些格列寧回來賺錢。可還是有些病人買不起,陳勇給病人都打了八折。很快,他賺了一些錢。可是賣假藥的藥販子張長林威脅他讓交出代理權,否則就要舉報,他只好同意了。后來已經成了服裝廠大老板的陳勇看到慢粒白血病人吃不起藥不斷死去,良心受到譴責就又販賣格列寧,但是這一次他不為賺錢,而是為了幫助病人。原本一瓶進價兩千塊錢的藥,他只賣五百元,然后自己倒貼一千五。最終陳勇因為觸犯法律被抓了。但是在警車押他去服刑時,所有幫助過的病人們都在馬路旁為他送行。
看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我覺得陳勇是個善良的人,他雖然是個商人,卻比那些為了賺黑心錢的商販高尚很多。他為了幫助病友倒貼錢,為了幫助病友鋌而走險,他盡了他最大的能力在幫助那些病人。我想,如果世界上多一些這樣的人,我們一定會覺得更加溫暖,更加幸福的。
勇哥,你雖然是個普通人,卻是那樣的善良,在我的心中,你就是一個大英雄!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8
《我不是藥神》上映幾天了,影評不錯,不過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對社會還很懵懂。也是第一次來北京正式加入北漂一族的一個南方小菇涼。因為剛從學校保存出來,大家好像都是膽子不大,脾氣不小;個子不高,要求不小;所以室友因為比我早在北京待四個月給我的建議是要我先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我正在找工作每天都焦頭爛額的。但最后我一個人還是看了這部電影。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年的社會的打磨你終于也要變得世俗,你也會因為錢做你認為你一輩子不會做的事情。劇中的程勇就是起初也是一個世俗的人,賣著不怎么賺錢也可以勉強過的保健品,但現實就是這樣,你明明這樣渾渾噩噩過著可能覺得也不錯的時候突然一根棒子重重的打在你身上,劇中程勇因為妻子離婚、長輩生病需要錢的時候他終于被現實打敗了。
起初他對白血病患者好像也沒什么概念,目的就是賺錢。所以他走上了法律不允許的也就是犯法的路上,但他的目的是賺錢。對于犯法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是不愿意的去觸犯的,劇中的程勇也一樣。所以他賺夠錢收手做個正正經經的良民多好,不用每天提心掉膽,也沒有要當大英雄這么大理想。對就是現實把我們變成外觀看起來最好的自己。雖然人性被成長的歲月磨平但并不會消失,
所以只要還存在在骨子里他依然會被喚醒。程勇因為看到自己兄弟經歷病痛折磨而死的過程終于還是在風口浪尖上為了這些遭受病痛折磨而吃不起高價藥的患者放棄自己所有世俗的東西鋌而走險了。也許在法律的角度程勇觸犯了法律,但是他做的事情已經超意義的存在,甚至可能已經影響到法律甚至相關部門的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患者可以勇敢并快樂的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最終是美好的。
這只是我代表個人從某個角度的看法寫的,文筆不好請見諒。最后想說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所以我們應該謝謝編劇可以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告訴我們大家。
觀后感《我不是藥神》篇9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許多人被慢粒白血病折磨,又買不起天價藥“格列寧”時,你是會袖手旁觀,還是冒著犯法的危險,去印度購買便宜很多的“格列寧”,走私銷售呢?
程勇應呂先生請求,前往印度購買“格列寧”。印度人要求他一個月內賣完這批貨。剛開始,程勇和呂先生四處尋求卻無人購買。隨后,他們找到了思慧,她幫助他們在她的多個病友群里賣完了藥。程勇又在教堂里說服了教父劉先生,幫助他與印度人用英語溝通,最終他們獲得了大量的錢。同時,那些買不起天價藥的病人也因此得到了救治和生的希望。
一次,他們的藥被一個“黃毛小子”搶了三瓶。追回之后,程勇也讓他加入了“走私團伙”,一起賣藥賺錢。他們在順利發展的過程中,卻遇到了騙子張長林,隨著張長林被通緝,程勇意識到了危險性,開了散伙會,遣散了所有人,不再賣藥。
一年后,程勇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當他陪客人去酒店吃飯時,遇到了呂先生的妻子。她請求他繼續賣藥,因為呂先生因無錢買藥,病情惡化,差點兒就自殺了。程勇因有客人,沒有及時去看呂先生,沒幾天,呂先生就自殺去世了。程勇去看呂先生的時候,看到門外有許許多多的病人,心里難受,決定再次賣藥。這次,他不再為了錢,也不在乎自己一個月要賠幾十萬元,毅然走私賣藥救人。
他兒子的舅舅本是負責這件走私案件的刑警,看到這么多病人可以通過購買廉價的走私藥來維持生命,于心不忍,向上請辭不再負責此案。可是,最終程勇還是因為走私藥品而獲刑。“黃毛”為保護他也失去了生命。他本來過幾天就要回家了,可惜卻再也回不去了。
在程勇被送往監獄的途中,大波大波的白血病患者紛紛摘下口罩,沿路送行。警察也特意將車子開得很慢很慢,能夠讓大家有時間多看程勇幾眼。送行的隊伍中,有患了白血病的教父劉先生、有女兒患者白血病的思慧,甚至已經死去的“黃毛”和呂先生也出現了。
看到這里,我不禁落淚:這真是一個好人!在大眾危急時,挺身而出。不顧自身危險,為大眾服務。這樣的人,能不受到人們的熱愛和敬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