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如果讓你收集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你會收集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guān)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經(jīng)典名言
三十乘書
形容藏書豐富或?qū)W識淵博的典故。語出《晉書·張華傳》:“(張華)雅愛書籍,身死之日,家無余財,惟有文史溢于機篋。嘗徙居,載書三十乘。秘書監(jiān)摯虞撰定官書,皆資華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響,后人論書之豐富,也每以“三十”為數(shù),不一定必是“乘”或“車”。如果形容書少,則用“無乘書”。
枕中秘寶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貴圖書。典出《漢書·楚元王傳》所附“劉向”條:“上(漢宣帝)復(fù)興神仙方術(shù)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鴻寶》、《苑秘書》,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shù),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后人于是以“鴻寶”、“秘寶”、“秘枕書”、“枕函書”、“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書”等來指道術(shù)書或珍貴而不愿示人的圖書。
開卷有益
勉勵人讀書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文儒》:“太宗日閱《御覽》(指《太平御覽》,該書原名《太平編類》,因宋太宗曾經(jīng)通讀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闕,睱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陶淵明也有“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與子儼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寫成“展卷有益”的。
讀書種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讀書人象種子一樣播撒開去,衍生不息。語出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裴度常訓(xùn)其子云:'凡吾輩但可令文種無絕,然期間有成功能致身萬乘之相,則天也。’山谷(黃庭堅,號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業(yè),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dāng)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語,特(只不過)易文種為書種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書種”、“讀書種”。
束之高閣
比喻將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說新語·豪爽第十三》劉孝標(biāo)注引《漢晉春秋》:“是時劉乂(yì)、殷浩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貴也,常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議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書,但后來人們往往以此典來表示把書扔在一邊不再讀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閣”、“束閣”、“束置高閣”。
三墳五典
指稱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語出《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職名,倚相,人名)趨過(快步走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好好對待他)。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墳五典”、“典墳”、“墳典”、“墳籍”、“丘墳”等詞來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尋章摘句
形容讀書只顧及文中的片言只語而不深究其精神實質(zhì)。語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趙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學(xué)乎?’咨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jīng)略,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斷章取義
常指隨意摘取詩文中的一部分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時各諸侯國進行外交活動時,使節(jié)們往往以賦《詩》為表達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賦詩者與聽詩者可以對詩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詩的本義。此典的形式常有:“斷章取義”、“斷章取誼(古誼同義)”、“斷章載句”。現(xiàn)今還用,不過已轉(zhuǎn)為貶義之辭。
夢筆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進,文筆優(yōu)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因此,后人多以“夢花”、“夢生花”、“彩筆生花”、“筆花入夢”、“花從筆生”等比喻文思大進。
文不加點
形容寫文章一氣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語出張衡《文士傳》(唐徐堅等編《初學(xué)記》引):“吳郡張純少有令名,嘗謁鎮(zhèn)南將軍朱據(jù),據(jù)令賦一物然后坐,純應(yīng)聲便坐,文不加點。”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點”、“不加點”、“萬言不加點”、“不加點竄”等。
讀書的名人名言故事:魯迅嚼辣椒驅(qū)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xué)習(xí)。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xué)堂讀書,第一學(xué)期成績優(yōu)異,學(xué)校獎一枚金質(zhì)獎?wù)?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dāng)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qū)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xué)家。
讀書的名人名言故事:王亞南苦讀成才
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xué)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jié)果他年年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nèi)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杰出的經(jīng)濟學(xué)家。
讀書的名人名言故事:華羅庚的讀書方法。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jié)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dāng)你對書的內(nèi)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zhì)后,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jié)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注解,補充參考資料,那么,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讀書的名人名言故事: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xué),由于他勤奮好學(xué),使他的藝術(shù)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fēng),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讀書的名人名言故事:張廣厚吃書
數(shù)學(xué)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guān)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fù)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fù)復(fù)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jīng)常的反復(fù)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讀書的名人名言故事:高爾基救書
關(guān)于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摘抄
1. 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2. 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3.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山
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5. 青年是學(xué)習(xí)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盧梭
6. 現(xiàn)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艱苦嚴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學(xué)習(xí)和認識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對我來說,不學(xué)習(xí),毋寧死。——羅蒙諾索夫
7.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yīng)該是勤奮。——郭沫若
8.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9.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冰心
10.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美國)富蘭克林
11. 光明給我們經(jīng)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12. 讀書是我惟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美國)富蘭克林
13.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14.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5. 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李欣
16. 求學(xué)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佚名
17. 好學(xué)而不勤問非真好學(xué)者。
18. 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19.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0.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有關(guān)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精選
1.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yīng)新的情況,就得學(xué)習(xí)。——毛澤東
2.做學(xué)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陶鑄
3.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fù),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xué)問二字,“問”放在“學(xué)”的下面。——謝覺哉
4.古今中外有學(xué)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機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么事情都不應(yīng)該像“過眼云煙”。——鄧拓
5.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xué)習(xí)。下苦功,三個字,一個叫下,一個叫苦,一個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澤東
6.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xué)問的一個好方法。——蔡尚思
7.誰游樂無度,誰就沒有功夫?qū)W習(xí)。——諺語
8.圖書的作用,甚至在古代就已經(jīng)被挪威和瑞典人一諾爾曼人一所肯定了。他們認定,他們的魯恩(北歐古金石文字)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盧伯克
9.學(xué)習(xí)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巴爾扎克
10.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11.學(xué)習(xí)文學(xué)而懶于記誦是不成的,特別是詩。一個高中文科的學(xué)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朱自清
12.你們要學(xué)習(xí)思考,然后再來寫作。——布瓦羅
13.經(jīng)過大海的一番磨礪,卵石才變得更加美麗光滑。
14.懦弱的人只會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為燒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15.學(xué)會三天,學(xué)好三年。
16.牛不訓(xùn)不會耕,馬不練不能騎。
17.勤奮和智慧是雙胞胎,懶惰和愚蠢是親兄弟。
18.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
19.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學(xué),不知理。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