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范文
英雄兒女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戰士王成陣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1
唱不盡英雄的贊歌,講不盡英雄的故事,道不完英雄的美名……星期五下午,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一部關于時代英雄的電影--《英雄兒女》。影片中王成和王芳兄妹倆的感人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我。
《英雄兒女》這部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戰士王成雙手緊握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戰死沙場。妹妹王芳含淚寫下《英雄贊歌》來歌唱英雄、贊美英雄,并發揚哥哥王成的精神為戰士服務,也走進了時代英雄的行列。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地被王成同志的英勇行為震撼了。
讓我最難忘的是主人公王成奮勇殺敵,最后壯烈犧牲的場面。只見王成孤身一人抵抗著像潮水一般向山上涌來的美國兵,不斷地用機槍向他們掃射,不時地將一個個手榴彈用力向敵人扔去。我在心里默默地為他捏了一把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知道,要是守不住無名高地,敵人可就贏了這場戰斗,這將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帶來多大的損失啊,可王成你一個人能行嗎?
王成一面打擊敵人,一面用步話機指揮著我軍的炮火。“向我開炮!向我開炮!”他居然要把自己當成活把子!我感到我的呼吸都要停止了,我的眼睛眨也不眨了:他的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擲完了,赤手空拳的他就用石頭砸。幾個敵人已經爬上了山,可又被王成打退了!我內心在祈禱:王成,加油!加油!你不能倒下!支援的軍隊快來吧!
正在敵人蜂擁而上時,王成忽然發現地上插著一個爆破筒,立即把它拔了出來。只見王成一手舉起爆破筒,一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把那些美國兵嚇得目瞪口呆……他要干什么,啊,他不會要……還沒等我想什么,只見他縱身向敵群跳去,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震撼著大地,只見滾滾的硝煙彌漫著群山。英雄王成與敵人們同歸于盡了!
這次戰斗終于取得了勝利。可王成卻長眠在無名高地地上了。看到這一幕,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熱淚。
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時,請想想這美好的生活從哪里來;當我們在公園里安逸地曬太陽時,請想想這和平的日子從哪里來;當我們駕著小車馳騁在祖國美麗的原野時,請想想這現代化的發展從哪里來……這正是革命烈士犧牲自己的生命才換來的呀!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熱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我們一定不辜負他們的囑托,成為當代中國的棟梁之才。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2
去年一個星期天的中午,我吃過午飯不知不覺想起了電影有一部叫《狼牙山五壯士》的影片,我看了以后,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我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淚。
1941年的秋天,日寇為了霸占我國領土,向我軍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轉移,最后,真的沒有退路了,英勇跳崖犧牲。
在其中班長馬寶玉的一個“走”字,表現出了班長馬寶玉態度之堅定、決心之果斷,包含了五位戰士高昂的斗志和對人民深切的愛,從而表現出了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和革命精神。
1937年~1945年,中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戰爭。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的盧溝橋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帝國主義已經霸占我國東北三省,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為止,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國的抗日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反法西斯主要戰場。
在近8的抗戰中,中國抗日軍民共消滅日軍130萬余人,消滅偽軍118萬余人,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但是中國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軍民傷亡達到了2100萬人。
雖然這些英雄已經壯烈犧牲了,可這充分體現出了這些英雄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的忠誠與熱愛。這種愛與恨,是這五位戰士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力量之源,是黨所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們的力量之源,也是敵后抗日根據地的英雄兒女的力量之源。
我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被這五位戰士熱愛祖國,不怕犧牲,戰斗到底,那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因此我對他們充滿了崇高的敬仰和無比的自豪,但我最后在這里默默的祝福這些光榮的狼牙山五壯士為我們中華兒女做出了豐功偉績,你們的犧牲永遠留在我們中國人的心里,永遠也活在中國千千萬萬的同胞的心中,你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祖國不會忘記你們,你們的犧牲精神將永遠永遠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3
我們看了《英雄兒女》這部影片。在戰場上,王成所在的連隊為了拖住敵人,堅守537號高地,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延緩了敵方占領重要據點,為我軍最后勝利,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在寡不敵眾被敵人重重包圍之中,王成毫不畏懼,用報話機向我軍指揮部高喊:“快開炮!向我開炮!為了勝利,對準我的陣地開炮!”隨即拉響爆破筒,俯身沖向敵群,大義凜然地與敵人同歸于盡
看完這部電影,我心里很不平靜,好個“為了祖國,向我開炮”,開炮,意味著粉身碎骨,但為了祖國這一崇高目標,王成心甘情愿。這里沒有一點私心雜念,真可謂“生命誠可貴,祖國價更高。”正是有了這種精神的鼓舞,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專家、學者如水流千里歸大海,紛紛回歸祖國,與祖國同甘苦共患難,為四化大業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英雄的畫面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想,如果沒有千千萬萬個像王成一樣的英雄,就沒有我們偉大的國家,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王成只是一名普通戰士,但他對黨無比忠誠,對人民無比熱愛,對敵人無比仇恨。在最危難的時刻,寧肯與敵人同歸于盡,也不讓敵人得到一寸土地!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大公無私,是因為他有一顆為祖國為人民的赤膽忠心,是因為他隨時隨地做好了為理想獻出青春和生命的準備。我們的國家剛進入建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事業正在艱難起步,我們的國家和歐美強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我們每一個人做好,才能讓祖國變的更美好。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4
這部電影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戰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戰場,王成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壯烈犧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忙下以哥哥的精神為榜樣,為戰士服務,最終她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了的事情。
而我最記憶猶新的是王成所在的連隊為拖住敵人,堅守高地,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連隊的傷亡十分慘重,最后陣地上只剩下身負重傷的王成。他,一面阻擊敵人,一面用步話機向指揮部報告戰情,終因寡不敵眾,被敵人團團圍住。王成卻毫不畏懼,他用對話機向我軍指揮所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就意味著粉身碎骨,但為了祖國這一崇高目標,王成心甘情愿。”隨即拉響了爆破筒,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為我軍大反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為了中朝人民的安寧與和平,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英雄兒女》后,我感到悲傷而激動,是的,他倒下了,但是無數向他一樣的人民志愿軍站起來了。爺爺告訴我他六七歲的時候,正是抗美援朝的時候,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形象在他心中永遠的站立。而王成和他們是多么類似啊,他雖然是電影人物,但是他卻在我心中站了起來,像所有的人民志愿軍一樣!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在那里,我想起國歌中的一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像警鐘一樣敲響在我的耳邊。如今,中華民族未必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但是,類似釣魚島事件這樣的事在時刻提醒我們每個人。想到那里,我心中明白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然而我在學習上缺乏堅強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時還個性貪玩,碰到難題不能像英雄們那樣千方百計的去解決,多么不就應啊!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5
這部影片是由巴金爺爺的小說《團圓》改編而來的。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并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英雄兒女》觀后感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這才知道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朋友王復標的兒子。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后雙方失去了聯系。
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并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后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后,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影片的經典片段——王成背著發報機,看到敵人已把自己包圍,對“延安”說:“為了戰斗的勝利,向我開炮!”然后就拿起一個爆破筒,拔掉導火索后英勇地跳下陣地,與美國鬼子同歸于盡。
看完電影,我的感受很深。戰士王成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雖然中彈了,但對美國鬼子的仇恨讓他把疼痛放在腦后,繼續單獨與眾多敵人作戰,直至壯烈犧牲。
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有多少戰士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光榮犧牲。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又有多少父母,兒女,妻子,在背后默默流淚……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6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明白哪兒去了……”隨著《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的結束,《少年英雄》這部影片開演了。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中住著一個名叫王二小的孩子,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之后,二小被八路軍收留了,加入了兒童團,學到了許多知識,對日本侵略者充滿了仇恨。一天,敵人又開始掃蕩另一個村子,二小看著敵人向著村民們轉移的方向前進,便故意引起敵人的注意,鬼子見是個小孩,就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后,用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二小摔在石頭上……
在中國,像王二小這樣的愛國英雄成千上萬:勇敢機智的小英雄雨來;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敵人斗爭到底的小兵張嘎……為了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無數的革命先輩在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這些勇士們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奮勇前進,應對敵人的槍口毫不畏懼、視死如歸,這種愛國之心是多么可貴啊!這些英雄們憑著頑強的精神,寧死不屈,與敵人拼搏到底,支撐著他們的是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勝利。想到那里,我不禁深思:他們為了祖國能夠勝利,是用命去與日軍作斗爭,但他們難道沒想過,他們自我死了,不就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了嗎哦,我明白了,當他們全力抵抗入侵者時,他們想到的不是自我,而是祖國,而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他們那舍己為人的品格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個光榮的少先隊員,一個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應當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我們應當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小努力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長大后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而二小,若出身在新中國,他就能向我們一樣,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學習,在和平里生活,不會再有可惡的硝煙子彈,和平之花將開滿全世界。
這部影片不僅僅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還給了我們一個學習的榜樣。影片設置得既合理,又吸引人。如二小與敵人巧妙地對話時的從容贏得了同學們的鼓掌;感人的場面總是同學們流下了眼淚;但有的場面卻十分搞笑,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起來。總之這部電影擁有豐富的感情色彩,使人更深地體會到王二小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7
70年前的事情也許離我們太遠了,那時我的爺爺奶奶才出生不久,為了尋找那段久遠的歷史,我找來了抗美援朝的戰爭歷史紀錄片。當我們回望那段對我們遙遠而又陌生的歷史時,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在《鴉片戰爭》的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軟弱和腐敗的清政府向國外列強的屈從,一再的賠款和割讓領土,在《南京大屠殺》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毫無人性的任意殘殺和侮辱,但在《抗美援朝戰爭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志愿軍為了保家衛國,英勇頑強的戰斗,把當時世界上號稱最強大的美國軍隊和聯合軍打得一敗涂地,我們的自愿軍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向世界宣告:中國是不可戰勝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為他們的后代我們不應忘記這段歷史,更不應忘記這些可愛可敬的人。
在影片中我們結識了那些最可愛的人:用年輕的身軀為沖鋒部開辟道路的黃繼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戰斗小組長”呂松山……他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生命中最輝煌的篇章,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對他們無比的畏懼和佩服:美第八軍軍長范佛里特對志愿軍的評論是:“以個人而論,中國士兵是一個頑強的敵人。他們沒有防彈背心,沒有鋼盔。他們只穿上軍服,戴上軍帽,踏著一雙帆布鞋。但是,他們永遠是向前作戰,奮不顧身的,令我們束手無策。”
美國《安斯凱頓研究室》首席研究員偌布斯?弗蘭克評論:北韓戰場上的中共軍隊,除了軍事裝備上不如美國聯軍,而其他無論斗志、勇氣,都是美國難以想象的高……當時,中共軍隊可以說無論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塊陣地,獨擋一路盟軍。
中國志愿軍用他們的頑強而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也震懾了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是窮國打敗富國、弱國打敗強國創造歷史奇跡的戰爭;是中國軍隊打出國威、打出軍威、打出骨氣、揚眉吐氣的戰爭;中國自愿軍譜寫了中華民族戰爭史上最光輝的一頁,他們不愧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們中國人,100多年來一個失敗接一個失敗,幾千個外國入侵者、一兩萬個外國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們首都殺人放火,你們就得割地賠款。后來你們出兵朝鮮,把美國人從朝鮮半島北面壓到了南面,我才感覺中國與過去相比不一樣了,看來中國人是真的站起來了。”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志愿軍,是他們讓世界從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衛祖國的領土與祖國的強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愿軍們,不辜負祖國都對我們的悉心栽培與無限期望。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愿軍吧!
英雄兒女觀后感作文8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人民戰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看完影片后,英雄王成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吼聲仍回響在耳邊。“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當他面對“像螞蟻一樣包圍過來”的敵人,以一人之軀堅守“851”高地時;當他雙手緊握爆破筒,怒目圓睜熱血涌,并最終與敵人同歸于盡時,我仿佛看到了千千萬萬個王成把他們的鮮血灑在了異國的土地上,用他們那年輕的生命守住了陣地,保衛了祖國,履行了“革命戰士要像條龍不要像條蟲”的壯志。
英雄的妹妹王芳在得知哥哥犧牲時,堅強地化悲痛為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創作中,譜寫出一曲激勵和鼓舞著全軍斗志的英雄之歌,用鏗鏘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詞來銘記英雄哥哥;不僅如此,她還不顧槍林彈雨去掩護炊事員,而自己卻身負重傷,她也是不折不扣的英雄!正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平凡英雄”王芳支撐著后方,才使得前線戰士無后顧之憂地浴血奮戰。
影片中的兩位父親同樣平凡而偉大。他們平凡,因為他們一個是普通的工人,一個是普通的軍人;他們偉大,因為他們一個站在建設國家的最前線,一個站在對敵斗爭的最前線。正是這千千萬萬個偉大組合起來,才形成了一股強勁而堅不可摧的戰斗之勢。
同樣值得銘記的是朝鮮老大爺金正泰等人冒著槍林彈雨搭著擔架護送王芳過江的畫面。這固然只是影片中的一個小插曲,但卻彰顯了中朝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他們同樣是英雄,舍己為人的英雄!
猶記得影片插曲當中的那段朗誦:“我們的王成,是毛澤東的戰士,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的豪邁氣概從哪里來?因為他寄托了對朝鮮人民無限的愛,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在中國人民志愿軍里有千千萬萬個王成,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驕傲和光榮!”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了將近60年,無名高地上的炮聲已經遠去,朝鮮半島上的硝煙也消散殆盡,但王成的故事仍在繼續。在抗洪搶險中,在抗擊“非典”中,在汶川震災中,涌現出一個又一個王成、王芳。雖然戰場不同,時代不同,但是大無畏精神一直在傳遞,愛國熱情生生不息,他們是英雄的兒女,他們是我們的英雄,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