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
在寫觀后感時,需要對作品或場所進行深度思考,從而加深對作品或場所的理解和認識。寫好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供大家參考。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1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一樣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為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并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中國女排是一個團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歷程,135分鐘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能夠拍5部電影。如何取舍,如何更準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舍。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杯,中國女排在最終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但影片并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
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上世紀60年代,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調教下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中國隊能在大阪從霸主日本隊身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對提升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說,“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你們后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鞏俐稱出演女排英雄壓力與挑戰并存。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2
在萬眾矚目的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排山倒海的加油聲響徹小馬拉卡納體育館,無數面五星紅旗匯成氣勢恢弘的中國紅,郎平率領的中國隊在先失一局的情景下力挽狂瀾,戰勝勁旅塞爾維亞隊,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
“致敬!”“她們配得上所有的贊美”“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從深夜的里約到午間的北京,從電視機前到網絡空間,融為一片歡樂的海洋。13億中國人分享著勝利的榮光,感動于拼搏的精神。從小組賽2負3勝的坎坷磨難,到強敵環伺下的背水一戰,女排姑娘們以蕩氣回腸的逆襲征程,不但為中國代表團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激蕩起無數中國人深埋心底的愛國情懷,奏響了超越自我、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的時代強音。
奧運之美,綻放在體育健兒們勇攀高峰、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中。總書記深刻指出:“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高手云集的奧運賽場上,沒有“一分一分咬牙頂”的頑強堅持,何來女排沖出“死亡之組”、勇奪冠軍的驚喜與奇跡;缺少了迎難而上、追求卓越的進取意識,“大男孩”孫楊也無從克服困難奮力摘金奪銀。從女將鐘天使和宮金杰為中國實現自行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到乒乓球隊包攬四金傲視群雄,拼搏精神激勵著奧運健兒們奮勇向前,不但構成賽場上一道閃亮的風景,也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奧運之力,流淌在愛國主義的樸素情感中。競技場上,總有一種力量穿越時空、跨越國界,激勵著運動員全力以赴、爭創佳績,那是對祖國發自內心的熱愛,那是為國爭光的自豪與幸福。科威特選手阿爾哈德尼勇奪金牌,卻因本國奧委會被“禁賽”無法升起國旗潸然淚下;難民代表團無處安放的愛國之情,更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可貴。無論何時何地,祖國都是體育健兒最堅強的后盾、最溫暖的家園。獨自代表中國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華天最大的夢想是“讓中國的國旗飄揚在里約上空”,舉重選手龍清泉奪金感激祖國:“這股力量是祖國給我的”……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國歌回蕩在賽場內外,我們為勝利鼓掌歡呼,更體會到愛國主義的深沉力量。這是凝聚起所有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這是我們心中澎湃不已的情感暖流。
正如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所說,此刻這個社會需要一種精神,不論是球場上還是生活中,都需要打出中國人的精氣神。不管時代情境如何變化,女排精神永可是時,愛國主義和團體主義精神永遠是我們開拓前進的力量之源。今日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巍然屹立,但我們依然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臨發展征程上的諸多問題和挑戰。身處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改革攻堅期,步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發展陣痛期,應對脫貧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硬仗,我們更加需要以“蠻拼的”勁頭迎難而上,用釘釘子的精神勇毅篤行,匯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在國家發展、民族提高的競技場上續寫中國奇跡,創造新的輝煌。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3
在去年,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奪得世界杯冠軍,從而第一時間獲得里約奧運會入場券。正式進入奧運年之后,中國女排作為“三大球”中唯一有希望奧運摘金的球隊,再度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而在年前,郎平教練組公布了女排集訓26人大名單,其中只有12人能進入正式的奧運陣容,這份榮譽歸在誰的頭上,也是關注度較高的一大懸念。
夠資格參加里約奧運會的女排隊伍只有12支,目前已經確定7支,分別是東道主巴西、世界杯冠軍中國、亞軍塞爾維亞、中北美冠軍美國、歐洲冠軍俄羅斯、南美冠軍阿根廷和非洲冠軍喀麥隆。剩下的五個席位,要通過今年5月歐美落選賽暨亞洲資格賽決出,日本、韓國、荷蘭、意大利等強隊都枕戈以待。
按奧運會蛇形分組的賽制,中國得以避開巴西,被確定分入B組,與美國隊同組相撞。中美近兩年的'數度大賽交手,多以美國隊取勝告終,郎平該如何帶隊邁過“老東家”這道坎,極具看點。
另外,根據已知條件列出的數種分組預測,塞爾維亞被分入B組的可能性在六成以上,荷蘭和意大利被分入該組的可能性也不小,這意味著中國女排極有可能陷入“死亡之組”包圍圈,突圍的難度不小。即便中國女排殺出重圍,與東道主巴西的會面也很難避免——自2009年以后,巴西女排保持著對中國隊的不敗戰績,競爭者太多,而冠軍只有一個。
作文網為你精心推薦: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4
觀看完電影《奪冠》后,深深為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登奧運巔峰,讓我再次熱血沸騰,更為女排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團隊協作精神、艱苦奮斗精神、自強不息精神而肅然起敬。
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如何理解女排精神?我認為“團隊協作”是最適合不過了,這是我們一巴團隊應該擁有的精神。如果我們擁有,那該何等的精銳和強悍!
團隊協作是成功的保證,不重視團隊協作的集體是無法取得成功的。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唯有團隊合作才能取得勝利。我們一巴這個團隊必須要匯聚每個人的力量,工作中如果班組員工齊心協力,互相團結,那就無所不能。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即使再完美,也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只有將個人追求跟團隊追求緊密結合,樹立與團隊風雨同舟的信念,才能實現個人更大的發展。
“團隊協作”還要重視我們員工間的關系是融洽、單純、溫暖、健康的團隊氣氛,這樣才稱得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團隊。工作中生活中的快樂郁悶、工作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難大家都來想辦法,主動自覺要求進步,力爭向團隊里的先進員工看齊,像女排他們那樣為團隊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團隊協作”還要重視自身的信心樹立。“你不用成為別人,你只要成為你自己”!這是郎平在賽前發給朱婷的短信。每個人都有想成為的那種人,但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經歷不同,想要真正成為某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人就像是樹葉一樣,每一片都有著不同的形態,你自己就是那個唯一,沒人可以復制。如果工作中的我們認定好目標和理想,那就努力奮斗,只有自己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擁有洞穿巖石般的堅強意志,加上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就能和團隊一起成長,體現出價值,人生就沒有遺憾!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5
10月8日晚,我與媽媽一起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奪冠》。
剛開始是在1978年,中國全面改革開放,我們也組建了屬于自己的女排。
真的很震撼,在最早的排球訓練館中,沒有燈,沒有高科技,只是兩筐球,一張網,幾個杠鈴。當時的訓練很苦,球員們訓練完回到宿舍后,基本倒頭就睡。其實教練也是有苦衷的,因為當時中國科技并不發達,于是,為了防止其他國家通過計算機來得到自己隊員的實力信息,他不得不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使隊員們在賽場上爆發出最強的實力。由于這樣高強度的訓練,才使得我們的女排在日本比賽時,面對著既是東道主,又是東亞魔女的日本女排,我們中國憑借自己的努力,險勝。
我覺得如果把《奪冠》這部電影總結成一句話,那一定是“努力終會有回報”。比如說當時的郎平,教練讓她舉重100公斤后再碰球。這其實就是教練在刻意練她的臂力,因為在球場上臂力與技術同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她才會成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帶領女排走上世界舞臺,成為世界第一。
努力終會有回報,努力、堅持、不放棄,也是女排精神。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6
1986年,女排寫就五連冠偉業,但隨著主帥變更、名將退役,中國女排青黃不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一沉寂,就是17年。
直到2001年陳忠和上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淘汰上一代名將、提拔新人,在他的運籌帷幄下,中國女排隊伍煥然一新。
陳忠和指導繼承著老女排精神,最終帶領中國女排贏得了久違的勝利!2003年第9屆女排世界杯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闊別了17年的世界冠軍獎杯,最終回來了!
他一手締造了“黃金一代”,是與郎平相當的冠軍教頭。
2008年,陳忠和指導率領中國隊,郎平坐鎮美國隊,兩方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交鋒,“和平大戰”轟動一時。
陳忠和教練的扮演者不止一位,之前已經曝光年輕版的陳忠和由彭昱暢飾演,而任教期間應對舉國上下的期望和瞬息萬變的戰局,始終笑對一切的傳奇教練,黃渤當仁不讓。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7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征程上奮進供給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著“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于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鼓舞著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向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系在一齊,并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舍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日,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向在豐富內涵,一齊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8
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現役中國女排球員走上銀幕演自我,中國女排球員們過了一把電影癮,但令人震驚的是她們的演繹超越了演員,或者說她們真實再現了她們自我,幕后故事直擊淚點。
朱婷演朱婷自我,來自農村的她其實內心比較自卑,剛進國家隊就是不愛說話,在場上更不會招呼隊友,十分悶,這在影片中真實再現。朱婷自我都直言:“我第一次演電影,這也是對我的一次再教育。當初,就是父母家里孩子太多,自我如果打不出來,就可能去廣東打工。”朱婷身體單薄,郎平給她營養粉完全屬實。為了讓朱婷能夠釋放自我,郎平不斷鼓勵朱婷在場上大聲地說話,朱婷還是悶。坐下來,郎平用話去刺激她,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在隊里都一樣,朱婷急了,“你別說了!”郎平說:“我需要的就是這股勁兒。”尤其是郎平問她為什么打排球,朱婷最終說話:“為了我爸媽!”再問,朱婷再說:“為了成為你!你滿意了吧”現場鴉雀無聲,朱婷爆了。郎平靜下來說:“那你就錯了,你永遠都不會成為我。”影片中,朱婷痛哭的那場戲完全超越了表演,因為這就是朱婷自我。就在與巴西隊里約奧運會14決賽決勝局,郎平對著朱婷直言:“朱婷,你要成為你自我!”從過去到此刻,朱婷成為中國女排隊長,成為世界頂級球星,有多么不易。
還有一個人,記者根本沒有想到電影會觸動這一點,那就是2016年著名球員曾春蕾無緣里約奧運會出征大名單。拍這一點,需要直面矛盾的巨大勇氣。更讓人吃驚的是,由鞏俐飾演的郎平和曾春蕾本人的對手戲相當精彩,全國花蕾粉絲團會找到鼓舞人心的答案,曾春蕾的淚水與倔強真實感人,那簡直不能說在演,而是帶血的釋放,為何曾春蕾無緣里約,真的是因為傷病嗎那是曾春蕾長久的傷疤,她到底如何承受電影給你答案。
奪冠觀后感作文模板萬能篇9
19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導演陳可辛,監制張一白與主演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出席,分享拍攝故事傳說。
電影《奪冠》的故事傳說跨越35年,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__年重返世界之巔,致敬幾代功勛,再現中國女排這支王者之師一路的荊棘與榮光。
在導演陳可辛看來,《奪冠》是一部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帶有使命感的電影。什么是女排精神?陳可辛用郎平的話給出了答案,“郎導一直說,女排精神是不一定贏,但是明知道自己輸,都會一分一分贏回來。”
陳可辛介紹,在拍攝80年代女排戲份時,劇組搭建了一個實景的漳州訓練基地,“我們把地板一塊塊從福建漳州搬到北京。這些地板上都是當年女排運動員的.血、淚和汗。”
最早,對于出演郎平,鞏俐一度覺得擔任不了這個重擔,因為郎平在她眼里,是全世界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為了演好郎平,鞏俐曾翻閱了大量資料,也去比賽現場觀摩。黃渤也坦言:“我們的隊員全都是真的職業排球運動員,但我們并不是排球專業的人,你要對一位專業人士進行指導、指示,這太難了。”
首映禮觀影結束后,不少觀眾都給予了高度評價。81歲高齡的資深解說員宋世雄激動地說:“我又想起我們中國女排所走過的艱難歷程,特別是1981年世界杯的場景歷歷在目。這部影片反映了中國女排的精神,我向創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謝意,謝謝大家!”
那英則“后悔”沒帶紙巾,感慨電影喚回了她對女排的熱情:“80年代女排奪冠時我才十幾歲,電影喚起了很多年沒有的那種熱淚盈眶。”從小看女排比賽長大的馮紹峰表示,鞏俐的表演非常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