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通緝》紀實片觀后感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腐敗犯罪是人類社會的毒瘤,侵蝕著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發(fā)展成果,《紅色通緝》紀實片,自播出以來,廣受贊譽,那么有哪些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彩內(nèi)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色通緝》紀實片觀后感1
2019年1月10日起,中紀委制作的電視專題片《紅色通緝》在電視上播出,講述了__大以來我黨開展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彰顯了黨中央“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tài)度。
以案說法,是一種最直接、效果最明顯的方法。從受賄貪污的原廳長楊秀珠,到侵占公司資金的原公司董事長閆永明,再到貪污挪用資金的原銀行行長,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第一次以這種紀實性電視專題片的形式展現(xiàn)在國人面前,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高度關(guān)注,效果相當顯著。
《紅色通緝》展現(xiàn)了我黨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對逃往他國的犯罪分子進行國際追逃,是我黨反腐敗斗爭從國內(nèi)向國際的延伸。腐敗分子侵蝕國家財產(chǎn)、損害人民利益,卻帶著巨額的非法所得在其他國家過著快活日子,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外逃犯罪分子逍遙法外,這更是對我國法律尊嚴的一種踐踏。從發(fā)布百名紅通人員名單,到名單上的犯罪分子陸續(xù)回國接收審判,從加拿大到非洲,從歐洲到南美,跨越全球的追逃,反映了我黨對腐敗分子零容忍的態(tài)度,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
《紅色通緝》為所有的黨員干部敲響警鐘,有利于構(gòu)建“不敢腐”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曾經(jīng),腐敗分子心存僥幸,以為逃往他國,利用不同國家之間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規(guī)之間的差異性作為自己的護身符,但是隨著《紅色通緝》的播出,可以發(fā)現(xiàn)政治制度、法律法規(guī)無法阻擋我黨對腐敗分子堅決打擊的決心。無論是逃到任何國家,最終都會回到國內(nèi)接受審判,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在黨的__屆四中全會上,我黨就提出構(gòu)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紅色通緝》恰恰鮮明的展示了腐敗分子必定無處遁形的道理,對所有的黨員干部來說,是一次深刻的反腐教育活動,有利于黨員干部從自身抓起,架起“不敢腐”的思想紅線。
就在紀錄片播出期間,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再次為我黨的反腐敗工作指明新的方向。在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個必須”,再次強調(diào)“必須堅決同消極腐敗現(xiàn)象作斗爭,確保黨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堅決同腐敗作斗爭,鞏固發(fā)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永遠在路上!
《紅色通緝》紀實片觀后感2
有句幾乎人人皆知的古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句本來是在古代戰(zhàn)爭中敵我雙方實力懸殊的時候,為了保全自己而采用的戰(zhàn)術(shù)。后來被一些人活學活用,用來逃避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句在戰(zhàn)爭中被累次使用,并產(chǎn)生較好效果的名言,后來變成人們在生活中處理一些難事的智慧。但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辈皇菍λ惺虑槎歼m用的,比如逃往國外的腐敗分子。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攝制的五集電視專題片《紅色通緝》正在央視首播,剛播出就給所有人一個很深刻的警示:天下沒有避罪天堂,逃跑是沒有用的。
在第一集《引領(lǐng)》中,2003年4月出逃的__省建設廳原副廳長、百名紅通頭號嫌犯楊秀珠首先出場現(xiàn)身說法,這位外逃13年零7個月,曾經(jīng)揚言“死也要死在美國”的腐敗分子說:“在外面,這個苦楚,你們在國內(nèi)的是領(lǐng)受不到,我們在外邊的是知道的?!?/p>
就算她后來潛逃到被好多人認為是中國貪腐官員“避罪天堂”的美國后,楊秀珠也基本上是在監(jiān)獄度過的。回國自首后,楊秀珠由衷地告誡外逃貪官:“逃忘的人抓緊回來,沒有必要了。反正一個事情,該認的罪就認?!?/p>
與楊秀珠出逃遭遇相似的還有侵占公司1.8億元人民幣,2001年11月潛逃的吉林通化金馬藥業(yè)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閆永明和與他人相互勾結(jié)掩護,貪腐挪用4.85億美元銀行資金,2001年10月外逃的中國銀行廣東省開平支行原行長徐超凡等人,這些外逃貪官擄走巨額資金,本想找個“避罪天堂”享受這些不義之財,但最終還是沒有過上他們想過的幸福生活,相反如喪家之犬過上了擔驚受怕的日子。
電視專題片《紅色通緝》是一部斷送腐敗分子最后夢想的警示教育片,他告誡所有黨員干部,走正道才是安分,清正廉潔才是幸福。也告誡所有腐敗分子,不要心存幻想,世上沒有避罪天堂,逃跑只能自斷后路。
《紅色通緝》紀實片觀后感3
雖然自己不是想看這類內(nèi)容,在不經(jīng)意間,還是作為第三方看到,的確也看到了國家對貪污外逃一查到底的決心。
最臉熟的算是開平那個貪污二十億的那個行長,那個年代,普通員工的工資不過500到1000,二十億,厲害了。
看看一個個被播出來的角色,有男有女,卻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1.首先是位高,剛剛說了,那個年代一般的市井P民工資不過500,這個數(shù)量的金額,聽的都覺得,得有個幾百年不吃不喝的努力工作才有機會看到這個金額
2.權(quán)重,位子高不一定能貪腐,權(quán)重就厲害了,想辦事,人家一句話就能讓你跑斷腿,也能一句話,讓你輕松過關(guān),這類的人,周圍要表達敬仰之情的人基本是不需要贅述的。
3.學歷和資歷,眾所周知,很多相關(guān)單位,對人員的要求不斷在提升,提升文化素質(zhì),和知識相關(guān)單位的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在提升,工作年限也在上升,有學歷有工作經(jīng)驗,那都是人才。
看到這里,難免會覺得,都已經(jīng)3有了,很多人上面有2個都不錯了,為什么現(xiàn)在這些人如此狼狽又身陷囹吾?常聽到的一句口號叫做,把權(quán)力放進籠子里,總在想,籠子是什么,確定這個籠子不會和里面的老虎串通一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京的吉娃娃,
當?shù)氐睦习傩斩贾勒l貪,司法部門卻不之道,這個還真是個不小的諷刺,不過也不能怪司法,畢竟司法的人員敢和相關(guān)部門的人員對著來嗎?最有趣的應該是信訪辦,直接設置在相關(guān)單位的門口,雖然有相關(guān)的工作條例限制,不過你確定第一手的信息不會泄露給相關(guān)人員嗎?所以,我們才能在某些報道中看到,有人拍下給相關(guān)官員送禮的視頻,被相關(guān)部門逮捕,罪名是侵犯他人隱私權(quán)。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封建社會下,幾乎每過200年的一次社會,實證了人治是的起因,以德治國簡直就是個笑話,中國在開始璀璨文明的時候某些西方國家甚至還處在蠻荒時代,然為什么西方卻沒有每200年發(fā)生社會,是在是我們需要好好考察的。法制社會之所以被人治社會更文明,因為一切都有了規(guī)矩,法律的權(quán)威最高,一切都在這之下,從而結(jié)束了一個人的判斷影響整個國家,一個人的道德,危及整個民族,因為人人都在法律的規(guī)范之下,所以今天再看紅色通緝的時候,只是覺得,這真是一個文明國家會出現(xiàn)的情況嗎?再看所謂的交警騎車闖紅燈,就感覺如出一轍,一回事。所以,“我爸是李剛”真是一個人人不喜歡卻真實的道理,法律之下乃是P民,法律之上,乃是法律的執(zhí)行者和制定者,這樣的法律,要來何用,不過是另一種人治而已
《紅色通緝》紀實片觀后感4
近日,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了系列紀檢紀錄片《紅色通緝》。片中講述了__年中國向全球公布“百名紅色通緝令”人員名單以來,“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楊秀珠、5號閆永明、許超凡外逃追捕歸案的艱辛歷程,進一步向全國、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追逃外逃腐敗分子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志,彰顯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不停滯、不懈怠、不止步的韌勁。作為一名社區(qū)干部在看到播出內(nèi)容的同時,一種堅定信念、堅定使命擔當?shù)姆锤貏傩判脑谛闹杏腿欢?/p>
“在外面,這個苦楚,你們在國內(nèi)的是領(lǐng)受不了的……”第一集的第一個“角色”,“百名紅通人員”首號嫌犯楊秀珠對著鏡頭這樣說。武漢市城市排水發(fā)展有限公司拆遷協(xié)調(diào)部原部長蔣謙這樣形容自己在加拿大的日子是“完全就是行尸走肉,看不到希望。”趕在天亮前幫人鏟雪維持生計,為了節(jié)省開支吃了一年面條……
“紅通”4號黃玉榮,講述在美國十幾年里無數(shù)次想自殺的絕望;在外逃亡的日子遠遠不是我們想像過著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恰恰是如“貓鼠游戲”般的在國外過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逃盲生活。外逃并不自由,外逃并不安全,整天過著生不如死,恐慌不安的痛苦生活。自首才是唯一出路,如此現(xiàn)身說法,真可謂一部活生生的教材,發(fā)聾振聵,警示后人。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是對腐敗分子的最終懲罰,腐敗是全人類的公敵,我國政府和人民絕不能容忍腐敗分子逍遙法外。黨和政府作為人民群眾利益的的捍衛(wèi)者,對腐敗分子進行堅決打擊,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在全面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的新常態(tài)下,中國反腐無國界,外逃必追,無論分子逃到天涯海角,最終難逃正義的審判。
影片中的外逃腐敗分子在繩之于法后,痛心疾首的懺悔是對廣大黨員干部的警示教育?!叭绻敃r主動向組織坦白和交代問題,一定會得到寬大處理,選擇潛逃是錯上加錯。在異國的日子,有苦無處說,有家不能回,有病不會看,過著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生活。都說美國是‘天堂’,現(xiàn)在我才知道,中國才是自己真正的家。逃亡的日子不好過,總歸是回家好。”甚至揚言“死也要死在美國”的“紅通一號”楊秀珠,自首懺悔說“對還在逃的人士講一句,千萬快回來!別再耽誤時間了。”一句句懺悔,道出了外逃人員心聲,歸案人員追悔莫及。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diào):“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薄安荒茏屚鈬蔀橐恍└瘮》肿拥摹茏锾焯谩?,腐敗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追回來繩之以法,五年、十年、二十年都要追,要切斷腐敗分子的后路?!薄袄匣ⅰ甭额^就打,“蒼蠅”亂飛也要拍,“狐貍”再狡猾,跑到哪里都要追。這充分說明,海外沒有“避罪天堂”,外逃沒有出路,近年來,“百名紅通人員”陸續(xù)給歸案,都彰顯了黨和國家對反腐工作的重視,反腐倡廉沒有結(jié)束時,只有進行時,追逃追贓絕無休止符,懲治腐敗永遠在路上!
《紅色通緝》紀實片觀后感5
孤掌難鳴!反腐敗國際追贓追逃離不開各國之間的通力合作。中國反腐敗國際追贓追逃工作的生動實踐,再次印證了那個老理:得道多助。
五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紀實片《紅色通緝》一經(jīng)播出,立即吸引了眾多的眼球。高潮迭起的案件情節(jié)、極具沖擊力的實景切換、當事人的現(xiàn)身說法、執(zhí)法人員的幕后揭秘,讓這部紀實片成為歲末年尾熒屏上又一道精神文化大餐,不少網(wǎng)友紛紛點贊:靚眼!圍追堵截,驚心動魄,片中追逃工作人員千方百計與腐敗分子周旋、對峙、較量,用信念、智慧和毅力一點點瓦解外逃分子心理防線,故事情節(jié)甚至比諜戰(zhàn)片還要吸引人。
點贊之余,更多人試圖解碼:中國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為什么能?答案并不深奧,因為我們不是在單打獨斗,而是一直在攜手合作。
唯有正義,方能“得道”。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進行的這一場正義戰(zhàn)爭,從一開始就占據(jù)了國際道義的制高點,也注定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__年以來,我國綜合運用引渡、遣返、勸返、異地追訴等多種方式,從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成功追回5000多名腐敗外逃人員,其中百名紅通人員就有56人,追回贓款100多億元。品讀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人們不僅感受到黨中央將反腐敗國際追贓追逃工作進行到底的決心,也堅信,有這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通力合作,贏得這場戰(zhàn)爭的徹底勝利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腐敗是全球的公敵,反腐敗符合全世界共同的價值觀。盡管各國歷史文化和現(xiàn)實國情不同,法律體系各有差異,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愿意成為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黨的__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論出訪,還是出席國際會議;不論是元首會談,還是接受采訪、發(fā)表演講,在各種重大外交活動中近百次談論反腐敗問題,一再闡釋中國的理念和主張。中國與聯(lián)合國、G20、亞太經(jīng)合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共同主辦或聯(lián)合舉辦的有關(guān)反腐敗合作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增進了彼此相互理解和支持。《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打擊跨國犯罪公約》框架下的多國合作,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權(quán)、合作共贏的基礎之上,加強執(zhí)法合作,使得追逃追贓這條路越走越寬。紀錄片中,即便與中國沒有建立外交關(guān)系的加勒比海島國,也在實踐中探索出了通過第三方介入溝通對話等有效路徑,為下一步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應該說,每一名外逃腐敗犯罪嫌疑人的歸案,都離不開其逃亡地所在國的支持和幫助,有的復雜個案涉及十多個國家,需要面對多個法律框架、運用多種合作模式,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大追蹤,極具挑戰(zhàn)性,但外逃犯罪嫌疑人最終還是被拿下。
事實一再證明:海外不是法外,觸犯公怒,無論走到哪兒,必是人人喊打!正如百名紅通第39號付耀波講的那樣:“認為自己給自己筑成了一個銅墻鐵壁,可以這么說,在國家的面前,真的是太脆弱了,不堪一擊?!?/p>
早日歸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