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電影文化圈子,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討電影藝術和文化。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1
《國王的演講》講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George VI)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Lionel Logue)的故事。喬治六世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國王的弟弟。二戰前夕,希特勒野心勃勃,風流成行的愛德華為了娶辛普森夫人棄國家于不顧,政府威脅集體辭職,愛德華退位。于是喬治六世(約克公爵艾伯特王子)非常不情愿地被推上了國王的寶座。但是喬治六世半輩子一直活在父親與哥哥的陰影下,還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非常吃力,卻無法逃離公共人物的命運。幸運的是,賢惠的王后伊麗莎白經人介紹,為丈夫找到一位與眾不同的語言治療師萊羅格。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國王的口吃大為好轉,與羅格兩人也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友。二戰爆發之際,喬治六世成功發表了那篇著名的圣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看完了《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頗有感觸,我想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觀感。
第一個方面,我想探討一下國王口吃的原因。這部電影中沒有講述喬治六世的成長經歷,也沒有分析喬治口吃的成因。但是從電影中的一個場景可見一斑。老國王去世的當天,喬治和語言治療師談話,提到自己今后的打算,說道:父王對自己還是比較賞識的,但是母親對自己不好,很恨她,還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之類的話,可見母親對喬治的不公正待遇是刻骨銘心的,這給喬治幼小的心靈留下了創傷和陰影,這可能就是喬治口吃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方面,我想談一談這部影片中所展示的矯正口吃的方法。我注意到有以下幾個方法。
1、錄音。喬治第一次去見矯正師的時候,情緒很低落,也很絕望,認為自己說每一句話都很困難。當他第一次聽到自己的錄音時,發現原來自己也能流利地講出一句話。這對喬治增強說話的信心很重要。
2、呼吸和發聲訓練。當喬治躺在地毯上,矯正師把手放在喬治的小腹上,喬治一吸一呼,矯正師的手一起一伏。其實,這是在練習腹式呼吸。喬治站在窗前,大聲發“a”,引得鄰居把窗戶關上。這是在練習以氣推聲。
3、輔助發音。喬治在和矯正師談話中提到,自己的母親沒有撫養自己,而是拋棄了自己是說'She wouldn't feed--me--, far -- away -- ',是唱著說出來的,這就是變調法輔助發音。還有就是通過肢體動作輔助發音,比如喬治對'F'音難發,就通過抬尖跟發音'F--actory'。
4、自言自語練習。喬治從矯正師那里回來的路上,在車里,自言自語到“前方還有170英里”“前方還有160英里”,還問太太“晚上想吃什么?!边@些都是沒話找話的自言自語練習。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熟能生巧。
5、積極的自我暗示。喬治在正式發表圣誕演講之前,對著麥克風,喃喃自語“我一定行”“我一定可以”以此來鼓勵自己,增強自信。
第三個方面,我想談一談這部電影給我們的啟示。
《國王的演講》之所以能獲得奧斯卡大獎,我想主要是其體現出來的精神。喬治明知自己口吃,但是還是執意要發表圣誕演講。因為這對于鼓舞士氣,穩定民心,戰勝法西斯德國很重要。看起來只是一篇演講,其背后體現的是國王的國家責任感。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喬治在排練圣誕演講的時候,矯正師故意坐在幾任國王坐過的椅子上,來挑戰喬治的價值觀,讓他看淡。喬治被激怒了,后來矯正師站起來說“你有高貴的品格,過人的勇氣,我相信你會稱為一個好的國王”。這句話讓我很受觸動。如果想做成一件事,不一定品格多么高貴,但是要具有良好的品格。推而廣之,口吃者的心理不是很健康,人格也不是很健全,但是可以通過努力,使得自己心智成熟起來;通過努力,使自己的人格健全起來,這樣就會有勇氣去擔當。無形中就會有一股力量來促使著你,幫助著你把事情做好。不管是誰,克服內心的恐懼,面對不完美的自己,戰勝自我,很多時候,就在于堅持。
作為一個國王的成長故事,所有跌宕起伏的經歷終將在皇家外表的金碧輝煌中沉淀下來,成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而對于外界的所有評價,無論褒貶與否都只是過眼云煙。所要在乎的,唯有自己有否曾經真正努力,去戰勝從前那個不成熟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對《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的觀后感,謹以此文與大家探討,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2
《國王的演講》講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GeorgeVI)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LionelLogue)的故事。喬治六世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國王的弟弟。二戰前夕,希特勒野心勃勃,風流成行的愛德華為了娶辛普森夫人棄國家于不顧,政府威脅團體辭職,愛德華退位。于是喬治六世(約克公爵艾伯特王子)十分不情愿地被推上了國王的寶座??墒菃讨瘟腊胼呑右幌蚧钤诟赣H與哥哥的陰影下,還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十分吃力,卻無法逃離公共人物的命運。幸運的是,賢惠的王后伊麗莎白經人介紹,為丈夫找到一位與眾不一樣的語言治療師萊羅格。經過一系列的訓練,國王的口吃大為好轉,與羅格兩人也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友。二戰爆發之際,喬治六世成功發表了那篇著名的圣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看完了《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頗有感觸,我想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觀感。
第一個方面,我想探討一下國王口吃的原因。這部電影中沒有講述喬治六世的成長經歷,也沒有分析喬治口吃的成因。可是從電影中的一個場景可見一斑。老國王去世的當天,喬治和語言治療師談話,提到自我今后的打算,說道:父王對自我還是比較賞識的,可是母親對自我不好,很恨她,還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之類的話,可見母親對喬治的不公正待遇是刻骨銘心的,這給喬治幼小的心靈留下了創傷和陰影,這可能就是喬治口吃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方面,我想談一談這部影片中所展示的矯正口吃的方法。我注意到有以下幾個方法。
1、錄音。喬治第一次去見矯正師的時候,情緒很低落,也很絕望,認為自我說每一句話都很困難。當他第一次聽到自我的錄音時,發現原先自我也能流利地講出一句話。這對喬治增強說話的信心很重要。
2、呼吸和發聲訓練。當喬治躺在地毯上,矯正師把手放在喬治的小腹上,喬治一吸一呼,矯正師的手一齊一伏。其實,這是在練習腹式呼吸。喬治站在窗前,大聲發“a”,引得鄰居把窗戶關上。這是在練習以氣推聲。
3、輔助發音。喬治在和矯正師談話中提到,自我的母親沒有撫養自我,而是拋棄了自我是說'Shewouldn'tfeed--me--,far--away--',是唱著說出來的,這就是變調法輔助發音。還有就是經過肢體動作輔助發音,比如喬治對'F'音難發,就經過抬尖跟發音'F--actory'。
4、自言自語練習。喬治從矯正師那里回來的路上,在車里,自言自語到“前方還有170英里”“前方還有160英里”,還問太太“晚上想吃什么?!边@些都是沒話找話的自言自語練習。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熟能生巧。
5、進取的自我暗示。喬治在正式發表圣誕演講之前,對著麥克風,喃喃自語“我必須行”“我必須能夠”以此來鼓勵自我,增強自信。
第三個方面,我想談一談這部電影給我們的啟示。
《國王的演講》之所以能獲得奧斯卡大獎,我想主要是其體現出來的精神。喬治明知自我口吃,可是還是執意要發表圣誕演講。因為這對于鼓舞士氣,穩定民心,戰勝法西斯德國很重要??雌饋碇皇且黄葜v,其背后體現的是國王的國家職責感。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喬治在排練圣誕演講的時候,矯正師故意坐在幾任國王坐過的椅子上,來挑戰喬治的價值觀,讓他看淡。喬治被激怒了,之后矯正師站起來說“你有高貴的品格,過人的勇氣,我相信你會稱為一個好的國王”。這句話讓我很受觸動。如果想做成一件事,不必須品格多么高貴,可是要具有良好的品格。推而廣之,口吃者的心理不是很健康,人格也不是很健全,可是能夠經過努力,使得自我心智成熟起來;經過努力,使自我的人格健全起來,這樣就會有勇氣去擔當。無形中就會有一股力量來促使著你,幫忙著你把事情做好。不管是誰,克服內心的恐懼,應對不完美的自我,戰勝自我,很多時候,就在于堅持。
作為一個國王的成長故事,所有跌宕起伏的經歷終將在皇家外表的金碧輝煌中沉淀下來,成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而對于外界的所有評價,無論褒貶與否都只是過眼云煙。所要在乎的,唯有自我有否以往真正努力,去戰勝從前那個不成熟的自我。
以上就是我對《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的觀后感,謹以此文與大家探討,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多謝!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3
今天晚上,我組織全班同學在學校階梯教室觀看了勵志電影《國王的演講》。
電影《國王的演講》傲視群雄,以14項提名領跑今年的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壓倒此前呼聲甚高的《社交網絡》和《盜夢空間》等電影。最后,安靜穩重的《國王的演講》終于成功地阻擊了人氣更高的《社交網絡》,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故事情節很簡單。
艾伯特公爵因患口吃,無法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這令他接連在大型儀式上丟丑。賢惠妻子伊麗莎白為了幫助丈夫,到處尋訪名醫,但是傳統的方法總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慕名來到了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宅邸,傳說他的方式與眾不同。雖然公爵對羅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興趣,首次診療也不歡而散。但是,公爵發現在聆聽音樂時自己朗讀莎翁竟然十分流利。這讓他開始信任羅格,配合治療,慢慢克服著心理的障礙。喬治五世駕崩,愛德華八世繼承王位,卻為了迎娶寡婦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于弟弟?;伎诔缘陌嘏R危受命,成為了喬治六世。他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
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它是一件藝術品。電影里沒有視效,沒有美女,沒有硬漢,沒有華服,沒有恢弘的氣勢,更沒有火爆的動作場面。畫面鏡頭,仿佛夜半時分盛開的曇花,明明安靜而沒有高潮,每一秒每一分卻是映入你的眼簾,扣入你的胸膛。
這是一個大人物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卻讓看過電影的不少小人物產生了共鳴,很多幽默詼諧的臺詞讓學生們一直在發笑。作為勵志片,它沒有我們期待的那么激勵人心,沒有太多的艱辛努力催人奮進,但我們在片中看到了很多關于友情和友愛的表達,看到了作品對人物內心世界最真實的刻畫和和心靈歷程變化最生動的描寫。以人為本,以人性為本,便是《國王的演講》成功的關鍵。
面對當今的激烈競爭,只要你努力,沒有你做不到的事情。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國王也是人,我們人人都可以勝過國王。
面對緊張的學習,我們能有時間靜下心來看一場熱門的電影,學生們可能會終身難忘。今天看完了電影,也有任務。每位同學寫一篇讀后感,字數不限;然后在語文學習小組內交流,最后由一位同學聽取小組內其他同學的意見,匯總后寫一篇讀后感在教室內張貼并評選出優秀作品獎。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4
他天生并不是口吃,只是對自己過于自卑;他其實能夠改變,只是對自己的影子害怕;他是一個國王,但或許你會正因他的某些缺點而認為他領導不了這個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龐大帝國??墒聦嵅坏貌蛔屛覀兂姓J,他有潛質領導好這個國家,甚至能成功地引領這個國家走過危機,他就是喬治六世——當年的約克公爵。
電影的背景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本應繼承王位成為英國國王的溫莎公爵,為了一個離過婚的女生而放下王位,他的弟弟——約克公爵不得不接過國王的權杖而成為喬治六世。一向以來,這位新任國王由于口吃總是無法在公眾面前進行演講,在妻子的幫忙下,萊昂納爾?羅格來到了他們的身邊,幫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并最終幫他完成了英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次演講——1939年的反法西斯圣涎演講。
國王的小名叫Bertie(伯特)——因此他也也叫艾伯特王子,羅格醫生總是這樣新切地叫他Bertie,以示他們之間的平等。在羅格醫生哪里,Bertie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完全不像一個國王,更像一個經常犯錯誤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暴露出很多普通人的缺點,國王的光環早已從他身上褪去。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并不是一個偉人成功的示范,更像是一個小人物的力爭上游的勵志故事。當國王的演講最后贏得全世界的掌聲時,我們為他祝福,向他致敬。
其實在很多時候,能勇敢地應對自己的短處就等于戰勝了自己,而戰勝自己就超越了一切,但是,戰勝自己的難度往往遠比戰勝一個敵人要困難得多。正因我們對自己的定位常常隨著自身的改變而放低要求,因此我們又應擁有一顆堅強的心去持續自己的態度不發生扭曲,這枯才不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中時刻想著戰勝自己,把自己當作最大的敵人,這是走向成功的法寶。
當然,Bertie的成功也離不開羅格醫生的幫忙,他們就像一顆螺母和螺圈,緊緊地靠著,互相作用著,為英國的根基裝上了牢牢的“保險”。
無論是勇氣、戰勝、堅持、發奮、朋友還是什么,他們就如同齒輪,咬合、旋轉,才帶動了駛向未來的方舟,才使英國歷史上出現這樣一筆濃墨重彩。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5
看完國王的演講,我的腦袋一下子冒出三個詞語:勇敢、自我、關愛。
的確,國王喬治六世很勇敢。應對父親的去世,哥哥只愛美人、不愛江山,戰爭的一觸即發,他勇敢的挑起重擔。他明白總要有一個人要挑起重擔,哥哥不愿挑,那就只好自我來。他明明白國王只是權威的象征,他不能裁決國家大事,說的難聽點,國王只是一個擺設。更重要的是當上了國王,意味著自我的一舉一動都得按照別人的指示以及受到別人的監督,也就是說自我的自由失去了。盡管如此他還是挑起了重擔,很勇敢地挑起了重擔。這勇敢的背后是職責,一顆職責之心。他說,民眾信任他。所以為了這個信任,他勇敢地承擔職責。
勇敢的背后必須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撐。民眾的信任,自我的職責,才是國王喬治六世勇敢地挑起重擔。
國王喬治六世從小就活在哥哥的陰影下,失去了自我,所以從5歲時就患了口吃。自我喜歡的小保姆卻喜歡哥哥,小保姆為了討好哥哥結果讓他的胃落下了病根。從小自我喜歡用左手,因為形象不好,被逼著用右手。由于小時候膝蓋內翻,被殘忍地夾上金屬板,強行矯正,只為換來一雙直腿。自我喜愛做飛機模型,因為“不務正業”被剝奪了這一喜好。總之自我的童年就被剝奪了,失去了自我的人,應對生活的恐懼,他的表現就成了口吃。幸運的是,在妻子和羅格的幫忙之下,他敢于應對自我,成功地完成了國王的演講。
敢于應對自我,不逃避,不膽怯,才能戰勝自我。自我解開自我的心結,才能釋放自我,從陰影中走出來。戰勝自我的第一步就是應對自我,逃避永遠只是弱者的表現。
國王演講成功的背后,我看到了王妃的關愛。她幫他找語言治療師,她一向陪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無論他在哪兒,無論他在干什么,她一向緊緊地拉著她的手,對他說:“我明白你能夠的."也正是王妃的關愛,不放棄,才使得國王在最艱難的時候,才能堅持下去。
沒有這樣的關愛,堅持如何實現。只因有愛,我們才能堅持下去,才能成功。
國王演講的成功,總的來說就一句話——牢記自我的職責,堅定自我的信仰,帶著他人的關愛,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6
和影片的片名一樣,《國王的演講》一開始給人的感覺是波瀾不驚,和好萊塢大片的氣質相去甚遠,與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對現代戰爭背景下的人性思考也十分不一樣。但波瀾不驚決不是清湯寡水,《國王的演講》仿佛一出內斂而精致的戲劇,在低調中醞釀出深厚,在深厚中鋪展出令人動容的力量。
影片的故事情節十分簡單,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最終,在萊昂納爾的治療下,最終克服口齒,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這個簡單樸實的故事之所以會產生那么大的戲劇張力,首先就是因為細小的事情發生在了重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身上。時值二戰,作為一國之象征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口吃治療就變得尤為重要,細小的事情變得茲事體大。
國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為整部影片最大的戲劇張力,一向到最終,在萊昂納爾的"指揮"下,喬治六世最終完整進行了戰前演講,觀眾才會舒一口氣。影片的張力還來自于國王和治療師本身,這是兩個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個是國王,一個只是普通的治療師,國王的性格不僅僅內向,還容易憤怒,總有居高臨下的氣勢。
這種因為身份差異帶來的個性碰撞也成為影片的亮點。治療師萊昂納爾的主角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顯得尤為出彩,他并沒有因為治療對象是國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國王打破常規,到自我簡陋的治療室來理解治療,一副"我的地盤聽我的"的架勢,他用自我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誠懇,最終打開了國王堅固的心扉,找到了國王幼年的心理陰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國王,讓國王流利地說出罵人的話。而正是這種不卑不亢的真誠交流,讓萊昂納爾獲得了尊重,國王也把他當成了一生的好友。
與此同時,影片對國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種平視的鏡頭,國王雖然有著崇高的地位,但同時有著普通人的缺點,影片把喬治六世飽受口吃之苦的情狀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別人以為當眾說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喬治六世那里,卻是一件艱難無比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國王的演講》也是一部勵志片,并且因為是國王克服內心困境的努力,勵志的力量就顯得更大。當國王在麥克風前憋得滿臉通紅,痛苦萬分,但最終完整做完演講,影片的勵志力量也讓人生出了綿長的感動。
網上有人提議陳凱歌導演看看這部影片,這個提議真是恰當得很。一拍國王,我們總是忍不住宏大敘事,但《國王的演講》卻在一個普通和細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奧斯卡的評委們肯定明白,感動人心的力量不必須個來自于宏大的命題,國王的口吃,同樣能讓人思索良多。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7
今天看完了《國王的演講》,不得不佩服湯姆·霍伯對電影的把握,情節、人物、環境、氛圍……還有科林·費斯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把一個受過傷害的、自閉的、脾氣暴躁的口吃王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很震撼!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糾正口吃的教育片子,這里面有親情:嚴厲的父親,慈愛的母親,還有兄弟之間的情誼……這里面有愛情,哥哥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放棄王位,雖然從某些方面來說他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國王,但是他至少忠于自己的感情,有選擇的勇氣;喬治六世的妻子雖然不喜歡王室的生活,可是為了自己的心愛的男人,努力做著他的后盾;醫生萊恩和妻子之間和諧的氣氛和對彼此深入的了解讓人覺得溫暖……
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國王喬治六世與醫生萊恩的友誼,萊恩不畏權威,勇敢的遵守著自己醫生的責任,護衛著自己的朋友,幫助他克服一切困難,幫助他戰勝膽怯的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君王,而自己,只是遠遠地看著他,看著他的改變,為他高興……最后萊恩的微笑不知道感到了多少人,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樣感動于這樣一份真摯的友情,超越權利,超越地位……
最令人感動的是國王喬治六世不斷戰勝自己的毅力和勇氣,還有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去描繪這個人的心理,只覺得讓人敬佩,讓人折服,最后那一段演更是讓人熱血沸騰,我想,那個時候的人們一定覺得滿是信心,因為他們從國王的演講中聽到了一個民族誓死捍衛自己疆土的決心,看到了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最后,我不禁反思,我們中國可不可以拍點這樣的電影呢?哎……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8
昨天觀看了電影《國王的演講》,感覺影片內容并不難理解,感受也并不淺。
影片主要內容為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約翰遜)從四五歲時就說話結巴。因為是公爵的緣故,他因為演講時不能流利吐字而倍感失望。后來在羅格醫生的持續幫助下,他在繼承王位后第一次面向公眾的關于二戰的重要演講中表現出色,克服了此缺點??偟膩碚f,此影片所展示的主題主要是在困難面前要敢于面對,敢于克服自身缺點。
影片開頭就展示了約翰遜演講時的困窘及治療時的種.種無奈,這些讓他內心十分困惑。后來他妻子幫他找到了語音矯正專家羅格。開始時他也是不能適應,但當他聽到所錄制的自己受到音樂干擾時讀出的流利語言時,開始配合羅格治療。從此他按照羅格的指示每天做繞口令及放松肌肉的練習達一個小時。但是后來因為父親的離世,他因為繼承王位等問題與哥哥大衛鬧了矛盾,說話又開始結巴了,不過這次他同時與羅格產生了矛盾,自己的治療也停止了。不過后來因為充當國王的重要角色,自己再次請羅格幫忙,并完成了重要演講??v觀影片,我們或許認為約翰遜并沒有完全克服缺點,而僅克服的那些不過是羅格的功勞罷了。其實不然,國王約翰遜的成功在于他自己的敢于面對及持之以恒。在他知道羅格的治療確實有效果時第一時間放下身段,積極配合治療。最后他演講的成功其實不是羅格的現場指導,而是他持之以恒練習的結果。正如他的父親在臨終時的遺言中說的一樣,伯蒂(約翰遜)是他的兒子中最為勇敢的一個。他有著十足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最終成為一個好國王實是眾望所歸,而克服口吃的缺點當然也不在話下了。
總之,約翰遜以他的勇氣及持之以恒克服了自身存在數十年的缺點,也給后人做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們或許能夠從中獲益。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范文篇9
歷了兩個半小時之后,我們看完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沒有像其他電影那樣大起大落,以豐富的劇情來吸引觀者。它的精彩之處全在于細節,縱使整部電影下來,很平淡,很生活;即使伯蒂口中多次吐出臟話,但是整個觀看下來仍然是有那么一絲絲感動、
第一個感動之處在于當伯蒂聽著自己從萊諾那兒拿來的錄音,本來懷著嘲笑一下那個江湖騙子心情時,當他突然聽見了那一番流利的莎士比亞名言時,他震驚了。也許他從未聽過用自己的聲音如此流利地說出這么一番話,也許正是從這一刻開始,他覺得自己有救了,終于有人能將他從口吃的深淵中拯救出來。
第二個感動之處在于因為伯蒂的哥哥的執著,最終伯蒂不得不接過重任,成為王國的國王時。那個時候的他,依然口吃,他依然不能在大眾面前流利地演講,雖然他心中不愿意,甚至忍不住在妻子面前流淚,但是他還是承擔了這份責任。因為這個國家需要他,所以他會站出來。
第三個感動之處在于伯蒂和其妻子的感情。當伯蒂遇到困難,想要放棄時,從始至終,他妻子就沒有離開過她。這個女子實在不容易。當她說起多年以前的事時,當她向喬治六世說,自己多次拒絕他的求婚就是因為不愿意被王室的生活束縛,而她又富有感情地為喬治六世的口吃感到慶幸,因為這可以讓他們遠離政治的紛爭??稍旎?,最終喬治六世成為了國王,她也不得不當上了王后時,她沒有逃離,而是和丈夫一起承擔了那份責任。那種不理不棄的感情真的很美好。
電影之外,我百度了下這段歷史,電影拍得很好,絕大部分尊重了歷史,也經得起大家考究。無論是伯蒂和萊諾的感情,那種亦師亦友的情感,還是伯蒂與其妻子的感情,都讓人十分感動。還有便是伯蒂那份堅持,其實世界上的事物本就沒有難度,只是要看你能否堅持,如果你堅持下來,那么一切難題就會解決!
帶著恐懼上路,以便于更好的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