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好的地方,同時也要提出不足之處和看法和建議形式。優秀的怎么寫電影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怎么寫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1
“如果我能看得見,
就能輕易的分辨白天黑夜,
就能準確的在人群中,牽住你的手。”
裕翔三歲就失去了光明,上帝給裕翔的眼睛關上一扇窗,但是卻給了他敏銳的聽覺音樂天賦。他獨特的音樂天賦使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開明的家庭環境也讓裕翔享受到不一樣的童年。媽媽送裕翔去臺北念大學時一路上兩人沒有說話,裕翔耳邊一直充斥著城市的鋼筋水泥,裕翔知道他就要離開媽媽了。裕翔的獨立讓他想要自己從宿舍走到琴房。媽媽抓著他的手一個一個臺階、一根一根柱子教他觸摸,然后終于能站在他身后看著他完成。這也暗示著媽媽能放心裕翔一個人上大學了。
“我能看得見,
就能駕車帶你到處遨游,
就能驚喜的從背后,給你一個擁抱。”
小潔是個普通的女孩,雖然時常臭臉,但是一旦跳起舞來就仿佛墜入天堂。小潔雖然熱愛舞蹈,但是家里不讓她念書,于是她擱置了舞蹈的夢想。裕翔和小潔的第一次相遇是裕翔大學報到那天,小潔在學校發傳單,那時小潔沒看到裕翔,而裕翔沒有聽到小潔的聲音。第二次相遇是在社團招新上,阿清問裕翔他喜歡什么樣的女生,裕翔就聽見小潔的聲音了,而小潔還是沒看到他。第三次相遇裕翔在車水馬龍的路邊,熱心的小潔停下車來幫助裕翔,這一次小潔看見了裕翔,并且在慧心小學里看到裕翔的琴技,他們成為了朋友。裕翔和小潔說如果不去試試,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哪,正是這句話鼓勵,讓小潔日后能重拾舞蹈。裕翔和小潔回家鄉那段中,在花房里成片的文心蘭,象征著舞者,這令小潔深受感動,裕翔雖然看不見,但也一定能感受到文心蘭的美麗。
小潔帶裕翔去海邊,平軟的沙子讓裕翔卸下了對未知的恐懼,更是因為小潔的引導,他才敢放心去觸碰無邊的大海。我強烈要求這邊要放《很靠近海》啊!
“如果我能看得見,
生命也許完全不同,
可能我想要的我喜歡的我愛的,
都不一樣。”
裕翔和小潔都在為各自的夢想而努力著。在一幫“損友”的幫助下,裕翔最終沾上了青年鋼琴比賽的舞臺上,他也戰勝了一直縈繞在耳邊的惡魔。當整個世界都暗下來,裕翔仍然流利地彈過黑白琴鍵,一束光照下來,裕翔成為了焦點。自此,裕翔成名了。
小潔去參加了國際舞團的甄選,她沒有錄伴奏帶。但是平行時空下里裕翔的琴聲給了她力量,讓她猶如天鵝般,慢慢體驗舞蹈的魅力。小潔失敗了。但是可喜的是她重返校園了,并加入了芭蕾舞社,至少她離夢想又進了一步。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
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
因為你是我的眼,
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
影片平實之中又帶著勵志,溫情中又來點幽默。對于寶島電影的現狀,太多的小清新片講述的是青春里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逆光飛翔》算是一種“另類”,但又固守著寶島本土的優勢,再加入黃裕翔真人真事還親自出演實屬不易。
“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即使眼睛看不見,心還是能感受到夢想的遠近。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2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著屬于自我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一樣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感情和夢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供給幫忙后,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么是真實?梅教師說: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泰戈爾說: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走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們應當不顧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我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她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我,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可是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樣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我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之后美國來中國支援并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里,躺在軟沙發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此刻。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3
生活的悲傷與快樂,只隔了一層窗戶紙。——題記
之前,也曾對《三傻大鬧寶萊塢》有所耳聞。出于好奇去看了一會,卻對片中的印度歌舞煩悶不已,便沒有看下去。
五一假期,語文老師布置了親子觀影作業。在媽媽的陪伴下,我再次走進這部電影,全然拋開了之前的偏見,打開了這部電影的哲理大門,當然,只有一點點。
毫無疑問,很多人會把目光聚集在主人公蘭徹的光輝下,也有可能會有有心人發現了拉朱的特點,但很少人會去注意貫穿影片始終的旁白——法罕。我想,導演把法罕放在開頭,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法漢是整部影片中最像-一個“人”的人。
蘭徹是影片的主人公,自然有“主角光環”。但他似乎被神化了,無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熱愛學習,為別人考取學位,淡泊名利,敢于反抗應試教育....他的成就太多了,以至于他不像是一個普通人。拉朱,家境凄慘,父親癱瘓,母親幾年沒有買過新衣服,姐姐嫁不出去,生活就像是黑白電視,沒有絲毫彩色的快樂。所以,他一心求神,畏首畏尾,害怕面對生活,但這似乎又太慘了點。而法罕是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亦是臨界點。他家境平凡,不是太富有,也不是太貧窮;既不聰明也不笨;父母健在沒有大病。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他卻是影片中我們所有人的化身,活出了一眾普通人的模樣。
既然是普通人,他當然經歷過我們所經歷的一切--被父母設計了好了未來,隱藏自己的夢想。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不僅僅是“中國制造”,還是“世界制造”!
法漢并不是學工程學的料子,他愛好攝影,且攝影技術高超,有自己崇拜的攝影師。但他的人生,他無法做主,一切都在他父親的計劃之中。父親把家中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了他,他不敢辜負父親的期望。惟有違背自己的意愿,迫不得已學了工程學,盡管他一點都不快樂。后來,他辦到了我們所辦不到的事情。在蘭徹的鼓舞下,他與父親講和了,父親允許他去干自己喜歡的事業。“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太不可思議了!”相信很多人會這么想,但他真的辦到了。
后來,他拍攝出了很多精美的照片,出版了影集,過得很快樂。這就是法漢的結局,他沒有開設學校,沒有干驚天動地的事情,也不曾擁有巨大的財富,但是他卻有了最大的財富——快樂。
是的,生活的悲傷與快樂真的只隔了一層窗戶紙。請勇敢地去捅破那層窗戶紙,請相信一句話:“請用讓你快樂的方法活下去,一切都會順利的。”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4
人民飽受折磨!但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如同黑暗的中國重見光明,我們的革命也從此有了方向。
今天,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四周偶爾聽見一陣翻書聲和筆尖飛速滑過紙張的聲音。窗外是一片初春的景象,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快樂地生活、學習。回首中國當年所受的恥辱與不平,我不禁感到熱血沸騰。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親愛的祖國,她的身軀已是千瘡百孔,她的臉龐飽經風霜。作為中國人,沒有一個人不為此感到痛心。甲午戰爭、抗日戰爭,這一個個戰爭刻骨銘心。這其中,又有多少人民英雄犧牲!偉大共產主義戰士_曾說過:“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在獄中,_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浩氣凜然,堅貞不屈。面對敵
人的勸降,_痛斥他們:“讓我投降?休想!”劉胡蘭的事跡令我們痛心,毛澤東曾說劉胡蘭是“生的光榮,死的偉大”,她犧牲的時候和我們差不多大,而我們現在,也能像劉胡蘭那樣英勇不屈嗎?江姐說過這樣一句話:“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用竹子做的,而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這句話,令今天的我們感慨萬千,一個女同志,一個年輕的共產黨員,竟能說出這樣鏗鏘有力的話來,足以令全國人民敬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不怕流血犧牲,為了新中國,他獻出了自己僅僅十九歲的生命。
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國家,寧死不屈;總有那么一些人,在和平的今天,帶領全國人民走向繁榮、走向富強!這就是共產黨,這就是不屈的中國人!
如今,已是21世紀的第20個年頭了。而中國,卻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各種資源嚴重不足。我們的科學技術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極其復雜。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新的陷阱和挑戰,而這些,正需要我們這一代去解決。我們的國家需要新的人才,就如同房子需要支撐它的房梁一樣。因此,我們就要做這一根根“房梁”。
在黨的_歲生日之際,我要把一個中國共青團員的心聲告訴我們偉大的黨!現在,我已成為一個光榮的共青團員了。共青團,是共產黨的有力后盾,是中國未來的棟梁。我立志要做一個優秀的共青團員,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再創輝煌!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5
今日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功夫熊貓》,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明白,這部電影其中有很多的寓意,下頭來看一看我講這件故事吧。
一個熊貓大俠,到處行俠仗義,一向想找到一個對手,當他跟五俠決斗時,突然聽到一聲:“快起床,不然要遲到了。”哦!這原先是一個夢。做夢的是阿寶,阿寶夢想成為神龍大俠,一天,烏龜大師要選舉神龍大俠,阿寶很想去看,好不容易來到了泰山,剛要進去,門就關了,阿寶很想明白誰是神龍大俠,他自我制造一個煙花椅,飛進了現場,卻陰差陽錯地被烏龜大師選中了。同時,天意,貍貓師傅派人去提醒關大龍的侍衛。卻因為貍貓大師派的人一個羽毛,卻把大龍放了出來,大龍出來奪到神龍秘笈,剛開始師傅認為烏龜大師選錯了,想把阿寶趕走,之后烏龜大師在死之前對貍貓大師說:“世上沒有意外。”貍貓開始相信熊貓是神龍大俠,貍貓發現他吃食物有功夫天賦,利用食物慢慢地訓練他,他最終練成了,五俠之首嬌虎決定獨自消滅大龍,其余四俠也跟隨嬌虎一齊去消滅大龍。結果失敗了,大龍來到了和平谷,貍貓想要阻止他,卻下不了手,大龍看到了神龍秘籍,什么也沒有,阿寶來了,他告訴大龍,神龍秘籍什么也沒有,其實就是你自我。阿寶頓時領悟,決定單挑大龍,拯救和平谷,最終最終勝利了。
有一處,我記憶尤深,就是烏龜大師說:“世上沒有意外。”對!世上也沒有巧合,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6
看完日本影片《人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部影片以震撼人類心靈的藝術,打動了千萬觀眾的心。這也是近年來少有的外國優秀影片。我覺得這部影片最感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以弘揚人性為目的、以真實的歷史遺留問題為題材,描寫和講述了二戰后發生在日本的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影片以無可比擬的藝術震撼力和血淚呼聲,控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生活造成的無法挽回的痛苦和不可平復的創傷。
有些人看完影片后說:“喬治的母親八杉恭子心太狠了,連親生兒子都不肯認,還將那把刀子扎在他心口上……”,我覺得這樣的評論未免太浮淺了。這難道單只是喬治的母親的罪過嗎?的確,當八杉恭子在公園和喬治見面時,將刀子捅進親生兒子喬治的胸口時,我的心劇烈地顫動了!難道這就是人類、這就是母親和兒子在忍痛分別二十多年后重見的結局嗎?是誰造成這樣的悲劇呢?不言而喻,是戰爭,是罪惡的戰爭!
人物的心理描寫與內心世界激烈的沖突以及真實的歷史場面在這部影片中被刻畫和演繹的淋漓盡致!八杉恭子的確心狠手辣,但是,僅憑這樣一個評語是無法揭示出促使她下此狠手的動機和深藏背后那沉重的歷史因由的。
喬治是一個本性天真可愛的、由二次世界大戰造就出來的美、日混血兒。在戰爭中,他的母親(日本人)八杉恭子在被一群美國士兵污辱之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當她決定以自殺來洗雪所遭受的人身污辱時,是喬治的爸爸,一個美國黑人士兵出于善良本性和同情之心,挽救了她年輕的生命。爾后,他們結婚并生下了由罪惡的戰爭所造成的畸形生命--他們的兒子喬治。
接著,由于戰爭的結束,老喬治不得不隨其所在的軍事基地撤回美國,這又造成了他們痛苦的離別。可是,二十多年后,喬治和他的父親因無法忍受美國種族歧視的迫害與非人待遇,加之在美國的喬治已長大成人,非常思念母親,于是老喬治通過撞車的方式用鮮血為兒子換來路費,讓他到日本尋找親生母親。
而此時的八杉恭子早已再婚生子,并成了赫赫有名的服裝設計藝術家。為了維護她自己的地位和家庭的名譽,八杉恭子竟然不肯認她的親生兒子。喬治感到絕望了,他那顆純潔、正直、年輕的心仿佛被踐踏在污泥之中。非但不肯相認,八杉恭子還要親手殺死來找自己的黑人兒子,當喬治把母親扎在他衣服上并不太深的刀子用自己的雙手奮力插進自己的胸膛,并痛苦地跪倒在地,在不斷流淌的鮮血中一步一步爬著去追趕他的親生母親時,我幾乎到了聲淚俱下的地步。而此時,伴隨曾記憶著他們母子深情的見證--那頂舊草帽從山崖上隨風而去的畫面,響起了那首永世不衰的《草冒歌》,更是把我已失控的情緒推向了情感的懸崖絕壁……這,才是對人性的終極描述、是電影藝術的顛峰之作和前所未聞的人性揭密!
《人證》,多么真實感人的描寫,多么震撼人心的藝術!這不單單是喬治的母親向親生兒子捅了一刀,更是罪惡的戰爭和無情的社會將他_到了人性的死角、向他捅了致命的一刀啊!
影片中,東京警事廳的偵探棟居的形象也是十分感人的。他的鮮明個性,對自己祖國人民的愛以及他那掩蓋在剛毅、果敢的性格背后的深深的同情心,無時不在我的心里激起強烈的反響。特別是最后,當另一個偵探宣布逮捕八杉恭子時,他攔阻了他的助手,而讓八杉恭子自己憑著僅存的一點人性和尚未完全泯滅的良知去懲罰自己。這個情節安排的多么合乎邏輯,多么合情合理和富有人性!在良心的拷問和倫理道德的譴責下,八杉恭子最終駕車向霧靄迷濛的山巒飛馳而去,她用盡力氣把手中的草帽拋向山谷,自己也縱身跳下了懸崖。麥秸草帽在山谷里飄落、飄落,山谷里又響起了喬治關于草帽的歌聲……那深情悲泣的音調,那感人肺腑的歌詞讓人聽著如撕心裂肺般的難受啊!
看了影片《人證》,我的思緒在不停地翻滾,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動!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那頂舊草帽的故事,插敘的如此貼切、到位!加上那首催人淚下、包含血淚情感的歌曲Mama,do you remember,that old stra what……,永遠回蕩在我的心中。我堅信,只有看過《人證》這部電影的人,才能夠完全理解歌詞中所飽含的一個兒子對親生母親的眷戀和可以用生命相隨的深厚感情、也才會感受到血的洗禮和心靈的震顫!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首《草帽歌》!它如泣如訴般向世人展示出:當人世間最珍貴的情感被無情地揉碎之后,隨之而來的一定是無法解脫的痛苦與無奈和必然的人生悲劇的大結局。
看過《人證》我在反復思考,在這個世界上,究竟什么時候,以何種力量,才能鏟除那制造人類無比痛苦的悲劇根源??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7
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看完《滿江紅》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再一次感慨信仰的力量。
岳飛深陷囹圄直至身死,遺志猶存,“精忠報國”亦存。
電影里面直至最后階段才揭露了整個事件的最終目的,不是刺殺秦檜,是要回岳飛的遺書,證明岳飛的.清白,澄清事實。張大他們籌劃多年,以命設局,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推動一環又一環,十分壯烈。
《滿江紅》這首詞一出,真的淚目,一個鐵骨英雄面對誣陷仍心系國事的無奈與憤懣。
是啊,細數歷史上的奇跡,都是信仰帶來的能量。近有新中國成立以來飛速的發展,遠有秦陳勝、吳廣農民起義,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怎么寫電影觀后感篇8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電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實沒看太懂,近3個小時,看得腦袋發脹。半夜睡不著,便坐起來重看原著和影評,才算有那么一點撥云見日,不吐不快。
原本為了應對危機的措施,成為了危機本身。
這是流浪地球計劃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煩。也是整部電影的矛盾點。想必過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國倡導的方舟計劃,讓極少數有地位有錢的人得以逃離,絕大多數人留在地球等死,很顯然,中國科幻界所要追求的價值觀是一定要帶著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幾代人受苦受難的代價,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濟寧老鄉的導演郭帆是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當下生活的質量,去應對一場可能百年以后才會遇到的危機?還是選擇活在當下,享受這片刻的愉悅?
如果有一天告訴你,要讓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類文明的延續,你愿意犧牲你這一生嗎?很多聲音會說,憑什么要犧牲我,人類文明延續不延續跟我有什么關系?
我一直悲觀地認為,當下世界的年輕人是屬于躺平的`一代,這些人甚至連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們會在乎以后會不會還有人類文明?
其實可以思考一下,人類文明的存在,是為了部分個體的滿足還是為了廣大人類群體的幸福?危機來臨,是選擇犧牲一部分人的生命,來保障少數人的生活質量,還是說為了絕大多數個體的存活,而犧牲少數人的生活質量?
劉慈欣老師的這句話值得深思: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