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
透過日記泛黃的扉頁,依稀可以看見1949年1月15日的字樣,那是克雷芒馬修先生來到“池塘畔底”寄宿學校當老師的日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1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闭\哉斯言,好的教育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對靈魂的喚醒、對精神的塑造!
對于“放牛班”的孩子們來說,馬修給予了作為老師全部的愛,他猶如牧師一般,引領孩子們走向光明。由此可見,教育,要從愛開始。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君知否?張玉滾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五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君知否?格桑德吉十二年在極危險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為了孩子們不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毅然上路。在她的努力下,孩子們都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
扁擔窄窄,道路險險,是愛讓孩子們成長。他們像馬修一樣用愛去喚醒、感染學生,春風十里,桃香李艷。
夢隨風萬里,一池浮萍碎。好的教育,是引領孩子向上的動力。
汝可知?支月英在只有十九歲的年紀,獨自一人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當教師,三十六年始終堅守在偏遠山區,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兩代人。汝可知?王丹霞是一名職業技術學校烹飪專業教師,“讓每個學生樹立自信”是她的追求,她經常教育學生說:“上帝為我們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為我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上職業學校同樣有廣闊的前景?!?/p>
其實,真正的教育并不只是一味地教授課本知識,而是要像馬修老師一樣,正確引導,因材施教,使之走向成功的彼岸。
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節,一陣陣柔和的春風拂過面頰,綠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詮釋著春天的絢麗多彩。只要有愛的包圍,即使是“放牛班”的孩子,也依然可以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沒有比愛更好的教育方法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里的“心”是對學生的關心、對教育的愛心。讓我們永遠記?。航逃瑥膼坶_始!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2
在國慶的八天長假里,我看了許多部電影,有《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但最讓我意猶未盡的是《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
看完電影,我才知道“放牛班”不是真正的放牛,而是指一幫有問題的少年,他們的性格、脾氣都表現了他們對這個學校有多恨,對這個學校的院長有多恨!而“春天”在這里指“重新”的意思。就像冬天離開了,春天又來了,萬物復蘇的情景。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克來蒙·馬修是一位失業的音樂家,來到了一所名叫“池塘畔底”的學校,這是一所由粗暴殘忍的哈善院長、一幫有問題的少年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教師組成的平靜而又冷漠的學校。這個學校有一條規矩:一犯錯,就處罰。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為三次逃學,經常被院長打罵,最后跳樓自殺了。
馬修老師改變了這一切,他在自己的班級里組了一個音樂合唱團。在調查學生是否會唱歌時,一句都不會唱的貝比諾做了他的指揮助理;一位五音不全的同學被光榮的任命為“樂譜架”。
馬修老師對自班學生犯錯的處罰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一次,班級里有一位學生刺傷了麥神父的眼角,馬修老師沒有把這位學生的姓名告訴院長,而是叫這個學生每天都陪在麥神父的身邊,直到他的傷全愈合才行。
這部影片深深地感觸了我,讓我懂得了:打、罵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而是用愛或其他方式去凈化孩子們的心靈。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要給予他陽光、土壤和水分,他就能迸發力量破土而出,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而這些陽光、土壤、水分則是愛,是鼓勵、是尊重、是寬容……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3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馬修的老師用自己的真心感化了塘底的問題少年,傾情付出幫助每一位少年發掘了自己的特長,改變了他們的一生?!斗排0喟嗟拇禾臁分械鸟R修老師讓我聯想到了《死亡詩社》的基丁老師。馬修老師和基丁老師是多么的相似,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普通教師,過著普通平淡的生活,但他們都相同地用自己的愛去教導學生。
馬修老師的出現好比一縷曙光,給學生們原本昏暗無光的生活帶來了光明和溫暖,融化了學生們冰封的心靈。其實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著夢想,成為航天員、消防員,都是年輕的孩子們常?;孟氲?,只不過由于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被埋藏在了心底,馬修老師為了喚醒學生們的夢想可謂煞費苦心,甚至重新做起了自己曾立下誓言不再接觸的音樂。居中校長那一句責怪馬修自大,一直做不喜歡的事深深觸動了我,我不知道這需要多大的決心,但我感受到了馬修老師的真誠,就是這樣一份真誠的心才能夠走進學生們的心房。
其實從這部電影中我們也能借此反思當今社會對老師的態度,其實一位用心用愛去教學的老師他所流露出來的影響生命的地方往往不能被世人所理解,就像馬修老師和基丁老師最后都被校長開除的結局一樣,正因此許多優秀的老師可能就這樣泯然于眾人中,一生都不為人所知,但他們可能是學生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
從另一個角度我們或許也需要反省當今的教育制度,當然我們無法否認這樣的制度是最為全面的制度,但這樣也可能掩埋一些有天賦的人,這或許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4
一群被世人厭惡的孩子,遇到一個天使般的老師,救贖的靈魂找到了心中的夢想,終于唱出了來自天堂的聲音,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熱愛音樂有著音樂天賦的代課教師用他對孩子們的愛感化了這一班問題少年冰冷、殘酷的心……
電影中孩子們憂郁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始終印在我的腦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諾,他的那雙明亮的眼睛卻時刻顯露出憂郁與期盼,他每天都會靠在大門的鐵柵欄上,目光眺望著遠方,他是多么希望父親的身影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啊!可是事實已是無法改變的了。孩子們的心靈被鐵血校長嚴重扭曲,他們沒有四季。在他們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從這一天開始,一切都變了,一位名叫馬修的老師來學校代課。這里的大部分學生都很頑劣,院長一見到孩子犯錯就會把他拉去關禁閉,可馬修老師不喜歡院長的這種教育方式,他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孩子極強的自尊心。這些孩子中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莫郎——,他經常捉弄別人,還侮辱院長、老師,干了數不清的壞事。然而,馬修老師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他,終于,他發現莫郎在獨唱方面有著極大的天賦,他的歌聲簡直是來自天堂的聲音。于是,馬修老師耐心輔導莫郎,最終老師的愛還是感化了他頑固的心靈,他感受到了溫暖,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著名的音樂家。
看完電影很長時間后,孩子們那純潔的天籟之音還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這就是法國影片的那種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長的味道,使人的心靈受到震動,也受到了洗滌。憂郁的小佩皮諾最終也跟著馬修老師離開了學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溫暖。讓人喜悅和感傷。當馬修老師離開池塘之底,看著那一轉身的憂傷,潛在中卻孕育了更大的喜悅。因此,我們會為這樣的故事結局多少有些傷感,但同時卻又感到了溫暖和希望,甚至是某種前進的動力。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5
我看完了老師推薦的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非常感動。這是一部老師用心去感化頑劣學生的題材。雖然題材已經很舊了,但不得不說這是我看過的這種題材里最好的一部!
片頭,兩位滄桑的老人(也就是主角長大后的樣子),翻看兒時一位重要老師的日記,引出了這么一段回憶。
1949年1月,馬修因為在別的職業領域碰壁,只好來到了廣告上說的行為偏差的青少年輔育院。在沒進大門之前馬修就深信即將面臨最悲慘的未來。
一開始,馬修老師都寬容了學生們的過錯。在無意間,他聽到了學生們編的罵自己的歌,馬修老師非但沒有生氣,而且還發現幾個音樂底子好的學生。他打算建立一支合唱團,去向院長申請時不但被拒絕,還聽到很多刻薄的話。但他沒有就此罷休,只好建立秘密合唱團。
一天伯爵夫人來參觀的時候,指名要欣賞馬修老師組織的合唱團的時候,這位院長卻完全變了態度,組織合唱團成了他自己的主意,而且對此還到處吹噓說是自己的人性化教學,是自己對教學法所做的新貢獻。這就是人性的丑惡。
最后,校長差點就能升遷,但由于學校的一次意外火災,他的愿望泡湯。他決定辭退了馬修以泄憤。最殘酷的是臨行前,校長還不讓學生們去送馬修。當馬修老師走到校門外時,忽然不斷有紙飛機從窗口上飛下來,每一個紙飛機上都有孩子們寫給馬修老師的臨別贈言,陽光下還有孩子們從小窗口伸出的整齊地揮舞著的手臂。馬修老師已經給池塘底帶來了春天。最終小不點比皮諾逃了出來,和馬修老師在屬于他的禮拜六下午走了。
有時候,呵斥與板子并非最好的教育良方,善良、體貼、理解和尊重才是靈丹妙藥。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這樣的心理去對任何一個人、去做任何一件事,那么,每一天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樂趣。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