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1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連長把蘋果切成小片,送到每個戰士的手中。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啊!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我從今往后一定會學習八連的“上甘嶺精神”,和同學們友好相處!
讓我們重新撿回那些已經被我們忽視了的東西,讓“上甘嶺精神”一直發揚下去吧!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一切困難,想想上甘嶺精神,還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困難呢?我們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在學習生涯上留下閃光的一筆!為學校增光,為祖國增光!
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2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首《我的祖國》是我昨天晚上看的紅色經典電影《上甘嶺》里的插曲。《上甘嶺》講述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志愿軍戰士,在上甘嶺的坑道里與美帝國主義英勇戰斗一個月,并最終戰勝敵人的故事。
坑道里條件十分艱苦,外面被敵人重重包圍,戰士們又饑又餓。送物資的戰士一個個倒在了路上,只有一個老戰士送來了兩個蘋果。但是戰士們都把蘋果讓給了別的戰士,最后蘋果又回到了連長手里。當衛生員王蘭帶頭唱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那動人的歌聲激勵著每一位戰士,也讓我眼眶濕潤。
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中,志愿軍叔叔為什么還能舍己為人、團結互助、樂觀向上,并取得最后勝利呢?就是因為他們對祖國無比的熱愛,愛國是他們戰斗到底的精神動力和源泉。
從他們身上,我又聯想到了最近爸爸媽媽聊天時說起我們的外交部長楊部長,他在與美國人談判時,義正言辭地對美國人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地對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幾十年前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只能在坑道里與美國人戰斗,現在祖國強大了。正是無數先輩犧牲和奮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我們小學生才能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聽老師講課。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祖國更加熱愛了,對我們小學生來說,首先我們要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努力學習本領,天天向上,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
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3
“轟轟轟!”炮彈炸響了,戰爭的硝煙彌漫了一片……這是1952年的一天,美國想朝鮮發起攻擊,勇敢的朝鮮人民自己的團結和毅力,向美國迎戰。他們將生死直之身外,這部電影是多么感人肺腑啊!
以前的我并不愛看抗戰電影,可是今天看了這《上甘嶺》,我改變了看法,我不禁深深投入其中,我并不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精彩,而是因為那一個個中彈而倒下的戰士們黯然神傷;因著那一枚枚打向敵人的炮彈而歡呼雀躍;因著戰士們頑強的毅力和團結而感動……
這部電影處處感人,可有一個情節讓我深之不忘:一位戰士冒著炮火給坑洞的戰友送糧食,師長特地讓他帶兩個蘋果給連長。連長卻把它留給了傷病員,蘋果從一個傷病員的手中傳到另一個手中,大家只是放在鼻子下聞了又聞,卻沒有一個人吃一口,就這樣蘋果在坑道里轉了一圈,紋絲未動又轉了回來……
這兩個蘋果雖說小,但它包含著一種什么樣的精神?什么樣的謙讓啊?戰士們將生死直之身外,而卻選擇了忍饑挨餓,把機會讓給了同生共死的同伴,他們換來的是戰斗的勝利。他們為的是什么?他們為的是祖國的和平,為的是后代人的幸福,為的是明天的美好!難道擁有前人給的一切的我們就不應該珍惜這一切嗎?好好學習雖說微不足道,但好好學習的背后是什么?它是祖國繁榮的決定,它是創造社會幸福的使者,就讓我們好好學習去報答前人給的一切吧!
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4
今天,我看了電影《上甘嶺》。我被深深的震撼了,那么幾個戰士十幾天不喝水,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呀!眼睛受傷的指導員為了使沒有受傷的戰士多喝一點水,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當時沒有水,戰士們都是在靠著信念活著,有水時,戰士們都只喝很少的一點水,把水留給其他的戰友喝,互相關心互相關愛。
當敵人把毒氣包扔進防炮洞里時,護士員王蘭,為了讓戰士們都戴上口罩,使自己中毒了。特別讓我震撼的是,小楊與另一名戰士沖上山頂,身負了重傷也還頑強地匍匐前進把爆破筒插進敵人的洞里,為了防止爆破筒被扔出,用身體擋住了洞口壯烈犧牲了。
這些犧牲的戰士為了勝利,而決定犧牲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呀!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
他們是那么的團結,為了集體為了勝利,甘愿犧牲小我。《上甘嶺》這部電影流露出了一種罕見的友誼、堅強的意志。這是我們很多人所缺乏的。
在現在這個環境里,許多人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丟了品德,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要團結,我們長大后,祖國發展的重任就交給我們了,我們團結了祖國也就團結了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
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5
八月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重溫了電影《上甘嶺》。
電影《上甘嶺》的主要講了: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后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他們根據上級指示,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并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為之動容: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不能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否則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這部電影讓我真正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相應地,自己得到的也將會是最多的。
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6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看了一部叫《上甘嶺》的電影,這個片子主要講了發生在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義,說是敵人攻打上甘嶺主峰,我軍三營7連戰斗到最后幾個人,連長死了,指導員也被炮炸瞎了雙眼,堅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給了八連,最后八連在主峰堅持,眼看不敵,為了保留兵力,八連被迫退守坑道,在這坑道里八連和其他的友領坑道想辦法把敵人死死地困在那里,讓他們不能前進也不能后退,最后敵人把水源封死,讓坑道里的人不能喝水,但是在這樣的地步他們堅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步隊來了一個大反攻,消滅了美軍,美國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談判桌上。
我看了這部電影以后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和那種戰斗到最后一個都會向前沖的那種為了和平而不怕死的精神,他們7連的指導員雙眼瞎了但仍不想離開戰場,想多殺幾個敵人,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但我可能不會向他那樣去殺敵人,但我在以后的生活上、社會上,要有一個向前的人。
電影《上甘嶺》觀后有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