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電影觀后感
致青春是一部很好看的青春電影,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電影致青春觀后感悟,歡迎閱讀!
致青春電影觀后感1
致青春》,好一部懷念青春的情感史,觀覽末了,它讓我真真切切,深深刻刻地感受到了兩件事。
第一,時間不等人,當你低下頭眨眼思緒,再抬頭仰望之時,你會發(fā)現(xiàn),記憶帶走了這許多年,連趙薇都從我們曾經(jīng)認識的一個青春演員演化成為了今天的導演。
第二,時間真的真的不等人,我們這代人已經(jīng)開始“老”了,此時此刻,我們已經(jīng)完完全全,在這個時代的舞臺中扮演起了中流砥柱的角色。那超過5億的票房紀錄很好地證實了這一點,70和80后的同學們啊,我們功不可沒。青春,究竟是怎樣一種回憶,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值得紀念的地方。
《致青春》之所以特別,特別在于它的視角是從一個女孩的成長史開始的,不說絕無僅有,但也算的上屈指可數(shù)。我想,作為觀眾群體的大眾之中,我們還是樂意普遍“屈”稱自己為屌絲或草根,一個小人物的艱辛履歷,最終實現(xiàn)大英雄主義的成長史,還是相當?shù)挠洗蟊姅M身化成就感的思想。正是如此,在此片中,女性視角的“另類”演繹,很好地展露了這位年輕女導演所要表達的情感思路,在一個“女性”英雄主義的戰(zhàn)爭史里,愛情這樣一個永恒的主題,也可以演繹的如此細膩動人,如此共鳴犀利。如果說片中從頭至尾反復強調的中心是懷念青春,倒不如說這是一部有血有肉可圈可點的愛情啟明片。在整部影片精湛的結尾處,弗如點化般的巧思劇情安排下,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這場女性角色英雄主義戰(zhàn)爭的結局不是團圓般的喜劇,而是略帶悲涼煽情而又無奈的感嘆。
我同意,“在愛情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是瞎子,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我才懂得,原來”滿天星”的花語是什么,那就是甘愿作配角。我能體會,愛情的力量真的偉大,因為它,讓許許多多的“爬行動物直立行走起來”。但是,我也有不同意,“其實愛一個人,應該像愛祖國,山川,河流”,這是多么“可笑”的說辭。還有在這部片子里,竟然沒有壞人,都是好人,幾乎從每一個主角到配角,都有你值得去學習,去欽佩的地方。
總之,《致青春》是一部佳作,是一段我們這輩人值得去欣賞和回憶的故事,它是一部比《那些年我們曾經(jīng)追過的女孩》還要青春,還有動人,還要深刻許多的好作品。
致青春電影觀后感2
在看《致青春》之前,我就在想著里面的各種情節(jié),該如何進行,當真的開始的時候,我就想這部電影會帶給我什么感悟,想著它每一個情節(jié),想著它的每一句臺詞,這是第一個我這么用心去看的電影,看完之后也是感慨頗多,久久不能釋懷,青春就像一列呼嘯而過的時間火車,帶走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但是我們都很感激,我們都曾乘坐過這趟列車,這就是致青春帶給我的最基本的感受。
電影的開始就是關于一個灰姑娘的童話故事,只是這個灰姑娘比較勇敢,然后就開始了青春的篇章。我最喜歡的莫過于那斑駁的陽光穿過郁蔥蔥的樹葉后那種通透的綠,就像我們的青春,生機勃勃,散發(fā)著生命之光。當我們的視覺隨著那排排綠葉前進時,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青春飛過。
其中有幾個人物,有幾處情節(jié)給我印象最為深刻,所以我要挨著寫出自己的感想吧。
首先,我不得不提的是鄭微這個人物,她帶給我的是新奇,剛開始覺得或許是獨生女的原因,很多時候她不考慮別人的感覺,比較自私,突然想到了自己,自己有時不也這樣嗎?但是這種性格是如何養(yǎng)成的呢?不過不同的是她會將她的內心通過發(fā)泄或者去追逐的方式來表達出來,而我所做的一直只是發(fā)泄,所以我很佩服鄭微,她討厭阮莞,她會發(fā)泄,直到她對愛情的美好幻想破滅,她醒了,與阮莞成為了好朋友。她喜歡陳孝正,那個有些潔癖,性格乖僻的悶騷男人,她可以為了他付出很多,突然想到自己,自己喜歡的那個人,自己為他做過什么?只是不敢,沒有勇氣,這不該是我的借口,即使性格所致。她表白被拒,不放棄,依然追著,即使被罵神經(jīng)病。但是后來一件又一件事情發(fā)生時,她的心慢慢冷了下來,她殊不知,她曾經(jīng)一系列的舉動已經(jīng)打動了陳孝正的心。他們在一起,愛了,只是沒有去想過結局,她是那一厘米誤差,會被糾正。
陳孝正,沒有太多感觸吧,悶騷,不善于表達自己的內心,只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向上攀爬著。即使有一個自己深愛的女孩,也可以毅然放棄,只是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成功了,卻突然意識到這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突然想起自己認識的一個朋友,覺得和他好像,也推薦給他看了,電影里的陳孝正有機會再重新去愛鄭微,而現(xiàn)實中的你會嗎?所以在做每一個重大決定時一定要思考清楚。
阮莞,這個女孩兒我要寫的是,她一生就愛過那么一個人,中途其男友因為“善良”而誤讓同班女生懷孕,阮莞的理智大氣讓我敬佩,當那個懷孕的女同學說,趙永昌配不上你的時候,似乎也預見到了結局,是,他們沒有在一起,最后,卻也因為他害死了即將做新娘的她,當“砰”的一聲想起時,阮莞就像一只飄散的蝴蝶無聲息的落在地上般,一朵美麗的花在她生命最燦爛的時光凋謝。那震撼的`響聲讓我至今難以忘記。她就這么靜靜的離去了,至死她也不知道有個人默默的愛著她。
張開,這個包貝爾塑造的人物,一直是一個笑點,讓人很開心,我覺得不管前面是悲劇或是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只要他一出現(xiàn),整個場面就很歡樂,一度以為他沒有煩惱,一度以為他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當阮莞離開后,他拿著一束滿天星送過去的時候,淚順著我的臉龐無聲息的滑下來,原來那個一直不留名的送花的人是他,突然想到自己,和他好像,表面無所謂,嘻嘻哈哈,其實內心是如此的細膩。只是卻永遠只是一個配角。
整場電影看下來,我的臉上掛滿了淚水,青春,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在逐漸遠去,當它形成一部電影,一場一場在我們的腦海中滑過時,我們是感傷,我們是快樂,我們是感慨?我們該感激它曾經(jīng)存在于我們的生命長河中!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致青春電影觀后感3
我相信很多人在趙薇要拍這部電影之前都看過這部小說,很不幸,由于拖延癥我一直沒看完整部小說,但看完電影之后,我還是有興趣再去把小說看一遍。
看完電影之后,給我的感覺是這個青春不是小說作者寫的那個青春,而更像是導演趙薇的青春,電影中鄭薇大學的年代被趙薇提前了,提起到了一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的大學生活,這樣的改動是我不喜歡的,也許這樣的大學生活趙薇更加熟悉,拍的更得心應手,但這樣時代的提前卻造成了與大學畢業(yè)后的時代落差感,給我一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畢業(yè)就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感覺。
整部電影的校園時代是拍的很好的一個部分,校園的生活,鄭微的愛情,同學之間的友情,從入學到畢業(yè),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笑料不斷,當陳孝正對鄭薇說出那句“你神經(jīng)病啊”,配合趙又廷的動作更是爆笑全場,趙薇對校園時代的把握的卻不錯,情節(jié)順暢沒差錯,也比較符合小說的節(jié)奏,礙于審查,趙薇把多處少兒不宜的地方都改動了。
到了畢業(yè)后,趙薇在剪輯上就沒有處理好,過于林亂,韓庚這個角色不夠飽滿,畢業(yè)后的劇情應該很催淚,但實際效果并不好。
演員的選擇上趙又廷表現(xiàn)不錯,韓庚礙于戲份差一點,楊子姍就是一年輕版的趙薇,也不失望。
最后對于趙薇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我想說的是趙薇很幸運,她比其他第一次拍電影的人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但很多地方對于趙薇來說也是沒有做好的,比如電影中的配樂,比如后半部分的剪輯。
致青春電影觀后感4
這是一個關于少年少女們在青春時期的選擇的故事。之所以說是“選擇”而不僅僅說它是一部愛情片是因為一個人的青春里不可能只有戀愛而沒有其他,學業(yè)、愛好、精彩的課余生活、個人價值觀的推翻與重塑等等,這些同樣都是青春的組成部分。
同樣是青春,有些人會選擇讓“追逐向往的愛情”占據(jù)生活的幾乎全部,比如說女主角鄭微,以及片中另一個配角施潔;有些人會選擇通過努力學業(yè)為自己的將來鋪路,而不愿讓其他事比如說戀愛這種事影響自己的前途,比如說男主角陳孝正(其經(jīng)典名言:“我的人生是只能建造一次的大廈,不可以有一厘米的誤差。”)。在我看來,無論當初選擇了什么,只要在做抉擇時覺得值得,就已經(jīng)足夠了;畢竟欲望是個無底洞,能夠知足常樂太過難得,得到了這個之后還想要同時得到為之失去的那個,無論選擇了什么都會有遺憾。我們不難聽到有混得還不錯的人抱怨“真后悔大學期間沒有正經(jīng)談一場戀愛,就忙著學習忙著找工作了”,其實都一樣的,但凡當初沒有得到的必定會在將來以另一種形式作為果報得到償還,何因生何果。
影片中反映的一些事很真實,比如說朱小北在被誤會后進行辯解時被商店老板冷嘲熱諷“喲,還人格尊嚴哪”。為她被侵犯后的那種憤怒情緒惻然。
青春總是會和"遺憾"、"傷痛"、"做了錯誤的選擇"聯(lián)系在一起。而回憶總是會美化事實,若干年后時過境遷,無論當初的所做所選造成了多大的創(chuàng)傷多大的遺憾,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說"青春是美好的"。
致青春電影觀后感5
“我懷揣著對你的愛,就像懷揣著贓物的竊賊一樣,從不敢把自己暴露的光天化日之下。”這是電影《致青春》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夜應該是深了,窗外樓下,橘黃的路燈顯得特別的明亮,細風會輕輕的拂在臉上,有一點點涼,這點涼,把燈光襯的特別像月光,濕潤的路面照的也很清楚,偶爾遠處會傳來汽車駛過的聲音,早已沒有人走動,特別安靜和涼爽。站在窗前,我倒非常想下去走走,看看自己的影子能拉多長。
剛把致青春看完,恍然間我才知道,我連青春的尾巴都抓不到了,一切怎么就過得那么快,三十歲已經(jīng)來了。青春還在的時候怎么就沒去好好珍惜呢,大把的揮霍著,現(xiàn)在剩下的也只有回憶了。說到珍惜,往往都是這樣,當這些東西觸手可及,我們活在其中,不知道去珍惜,也不明白怎么去珍惜,稀里糊涂的等該逝去的逝去了,該失去的失去了,活在別處,回頭看看,才能體會到當時沒有察覺的美好。或許這也就是生活的魅力。
電影一開始就說青春就是懷念的。也用的是懷舊的色調,加上我下載的版本不是高清的,看起來更像是一部老電影。不去說電影中某些故事情節(jié)的突兀,起承轉合的混亂等等技術的問題,我想說她讓我溫暖的回憶了我的青春。
打開存在電腦里,很久沒看的照片,一張張翻看,一個班的,一宿舍的,玩的不錯的。有好些沒再見過,沒再打過電話。看著照片,想起散伙飯時,大家說的那些話,祝福,不舍,還有調侃。差不多都是男生,沒有女生煽情,互相笑著告別,或許當相互轉身的一剎那,心底有好多話,涌了上來,只是放在心底不說。沉甸甸的心里更加肯定了你這個朋友,像大話西游里邊,至尊寶最后離開時,故作瀟灑的用背影說再見,加上一句旁白“他好像條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