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是一種記錄個人成長的方式,可以幫助你回顧自己看過的電影和電視劇,總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變化。這里提供優秀的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方便大家寫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參考。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1
今天,我做完了作業,無所事事,便在電腦上尋找有趣的電視或電影。突然,一個新奇的題目出現在我的眼前——"開講啦",我情不自禁地念出了聲。我好奇地打開其中的一集,沒想到竟看得入迷了。
這集的演講者可以說是全香港最勤奮的藝人之一,也是曾經的四大天王之一,他就是劉德華。他這次演講的題目是《給世界一個微笑》,其中有兩句話給我留下的印象尤為深刻。第一句是他說的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種。他原本很窮,可后來他和香港的無線電視臺簽約后,生活境況開始好了起來,他本人也紅了起來。1985年時,他拍完了《神雕俠侶》。
那時,他看到成龍、周潤發在電影上發展得很好,他很希望有機會去拍電影,他就和公司說:"我可不可每年拍一部電視劇,其它時間給我拍電影。"公司說不可以,于是他在兩者之間選擇,他選擇了拍電影。那時有人對他說:他的選擇太失敗了。他跟著他的感覺一直走,結果碰到了《法外情》,碰到了《旺角卡門》,碰到了《天若有情》。同一群人又對他說他當時的選擇很成功。所以,他明白:其實,成功很簡單,但是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道路,不要拷貝別人的例子,要做最真實的自己
第二句是給別人一個微笑,讓世界充滿愛。劉德華說:"每天早晨給你的家人一個微笑,給你的鄰居一個微笑,跑到街上給那些陌生人一個微笑,給那些失敗者一個微笑。這時你會發覺這個世界充滿愛。如果這個世界充滿愛,我們所有人離成功還會遠嗎?不會!有了愛,就算你失敗,你跑到街上也會有人給你一個微笑!所以,只要我有愛,我們將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成功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我這樣想。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2
最近看了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撒貝寧主持的央視青年公開課《開講啦》兩期節目,感覺真的是青年培訓難得的精品。特別適合當下的我們。建議讀者有時間好好看看,相信一定會收獲“正能量”。
開講的嘉賓有鄧亞萍、郎郎、陳坤、王朝歌、李少紅等文體界名人,也有著名企業家王石、馮侖,還有教授葛劍雄,新聞發言人趙啟正,航天員楊利偉。《開講啦》第一季主要講了人生經驗、理想、價值觀、主流、勵志,或者用最近流行的比較泛濫的說法叫“正能量”。在主流價值取向上,《開講啦》與傳統的演講一脈相乘,向上、勵志,講真善美。制片人吳曉斌說:“勵志永遠是人們愿意接受的,只不過以前可能 ‘勵’的方式不那么好,所以大多數人不接受,反過來給了非主流的東西一些存在的空間。本次,節目在在表達主流價值方面有所創新,特別在語態方面的創新,會讓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節目的最大的亮點就是直接互動,不再像以前的大規模集體接受感動和灌輸。吳曉斌說:“觀眾傾聽是傾聽了,我希望他們不是一邊倒的角色,聽完演講后講太棒了,你說的太好了,我們太贊同了。完全是請教式的那種。希望年輕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說這就是我的問題,而不是代表青年群體。
的時代,你能聽到太多的聲音,太多的觀點,怎么讓年輕人真正能夠認識到用自己的心智去判斷人生和未來,而不是在一種漸漸習慣的狀態當中,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周圍的人,這非常重要。”
企業家馮侖的'演講題目是“理想豐滿”,他講二三十年前中國人能談的理想只是領袖的理想,國家的理想、而現在,理想是個人的,比如高校學生畢業,會有這樣的場景,男生從宿舍掛下標語:三年變成“高、富、帥”,也會有女生不甘示弱:一定要做“白、富、美”。這也是理想,你不能說這不是個理想。”馮侖說,有理想,人會快樂,生命會簡單而不糾結。
著名的女導演,曾經和張藝謀共同執導零八年奧運會開幕式的王潮歌說,“大家的幸福感特別特別差,每個人都奔著成功的目的去了,怎么可能每個人都是億萬富翁,怎么可能都是名人呢?我是誰,就是要告訴年輕人,要設定自己的人生目的,為什么非要把別人的日子和別人的生活當成自己的呢?成功是什么,成功是自己感到幸福,感到生而有意義,感到我沒有那么多的挫敗,感到我這個人不錯。這叫成功。”大導演又對成功做了新定義。
《開講啦》節目看后感覺很新穎,成功人士的演講不教條,語言時代感很強,引人入勝。希望讀者有時間看看,我想對我們的培訓課堂會有幫助。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3
九月伊始,又是開學季。而陪伴激勵我多年的《開學第一課》也開講啦!作為一名“新初三”,節目中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關于“夢想”與“奮斗”的課堂。
走到初三年的起跑線,我們懷揣夢想,燃起奮斗之火。然而規劃終究只是規劃,關于如何實踐,我們還十分懵懂。
對此,成龍先生分享了他的經歷:從6歲時渴望上臺,到接下來走上演藝之路,他對于實現夢想所做的奮斗都是一刻不停、點點堆積的。令我印象深刻的 ,是他盡管手指骨折卻依然按照劇本出拳、認真對待每一個鏡頭的態度——我想,這就是追夢的態度!主持人在這期間向他詢問身上所受過的傷,并一一標記在人形板上,最終我們看到,在成龍先生身上,從頭到腳,處處有過傷。
這告訴我,只要確定了夢想,就不要畏縮,全力以赴,把所有力量都傾注在夢想上。夢想的生命力源于不懈的追求,追夢,沒有休止符。記得幾年前鋼琴考級時,我的手指始終無法靈活地移動,也因此總有兩個小節充滿瑕疵。我狠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那兩個小節,連續3個小時,咬著牙對自己說:不把那段旋律成功地彈100遍就別停下來!從手酸到手抖再到關節疼痛,我硬是逼自己繼續。最終,我成功了!當手從鋼琴上放下時,四個指尖是通紅的,兩個指尖起了水泡;但我一點也不后悔,而是自豪、欣慰——我在不懈地努力后成功了!
然而,懷著一股拼勁向夢想進發時,總有無數障礙與挫折使我們氣餒、放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節目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的一段話:“我第一次考研數學只得了39分,第二次物理只考了39分;但是我對自己說,我不是也有考九十多分的科目嗎?…考研三次失敗,還考嗎?當然考!”這一段話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我在數學和物理上亦是有所欠缺,盡管我有心提高,也狠得下心給自己增加作業,可是“一挫就敗”,時常灰心喪氣;又缺乏恒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謂“鞏固練習”最終都不了了之。但從今往后,我會向薛副校長學習,越挫越勇,“笨鳥先飛”——多次失敗,不怕,從頭再來;天賦不夠,不慌,加倍刻苦!相信只要有一顆堅持、樂觀的心,我必能成功!
“中國少年要做海闊天空的追夢者,也要做腳踏實地的圓夢人。”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在金秋九月迎來新的起點。追夢,沒有休止符,我們必將整段青春付之以奮斗的烈火,燃燒出熱烈的少年夢,中國夢!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4
這次選修最大的收獲就是通過這個課程把《開講啦》這個節目推薦給了我。這是一檔給予中國青年現實討論、心靈滋養且傳遞著“正能量”的勵志節目。
開講的嘉賓有華人名片成龍大哥,亞洲神探李昌鈺博士,夢想實現家林志穎,平民導演馮小剛,黃金組合羽泉,奧運冠軍陳一冰等一些成功的,經歷過苦難的,精神世界充滿正能量的人。《開講啦》主要講述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并渲染了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面貌。
成龍大哥一直是我的偶像,他跟我們講沒有人能替你奮斗,就他這樣一個在全世界擁有3億影迷國際巨星,人們問他有沒有想到會有今天他也說沒有,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打過架,當過小偷,這在我們看來和現在他的身份根本聯系不到一起,可他就是一個人。成龍大哥講是現有興趣,然后是很注意細節,最后敢拼命和對別人負責的態度造就了現在的他。他用他滿身的傷痛,告訴了我們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把握,沒有人能替你奮斗。
林志穎一直是娛樂圈的'一個不老神話,但他同樣是一個夢想實現家,他到現在的簡歷據說震驚了,從十七歲出道到現在他是當紅明星,歌手,賽車得過世界冠軍,同時他也迷茫過曾經刻意的當憂郁小生,深陷對名利的追逐而撞車受傷,但他最后學會了做自己,追尋自己的夢想,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大家也會說他怎么有那么多的時間去了解做這么事情,有這么多的身份,有科技公司、網絡公司,他說這都是從一個興趣愛好而去了解,慢慢一步一步去逐夢、去實現它。
生活本該五彩繽紛,是你一直蒙著你的眼睛,相信自己,去做正確的事兒,你的未來一樣充滿可能。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5
青春路上,須有夢想;為之奮斗,毅然前行;努力探索,殷殷期盼;陽光正好,未來可期。
——題記
當熟悉的五個大字——開學第一課映入眼簾,我們不禁在活潑跳躍的音樂中產生了遐想。四大主題環環相扣,分別為——夢想,奮斗,探索和未來。在一個個獨具代表性的故事面前,我和電視里可愛的小朋友們一樣,向解海龍、王桐晶、吳光輝等人投去欽佩的目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共同書寫了“創造向未來”的篇章。
“每一次受傷,每一次挑戰艱險,都是向著夢想的一次拼搏與靠近。”這句話使我記憶猶新。夢想,是無比神圣與美好的。任何人都愿意為了夢想去奮斗,而更難得可貴的則是堅持的毅力和堅強的勇氣。一次失敗何妨,就當是給自己積累經驗;一次挑戰何妨,只有不斷挑戰,才能不固地自封,才能擁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
夢想總是與奮斗相掛鉤。俞洪敏老師告訴我們:奮斗,分為目標和努力。這二者缺一不可,如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般。定下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堅定不移地去努力,去實現。相信在奮斗的過程中,盡管會有挫折,但直到最后,無論結果如何,你都會自信地說:“我奮斗了,我的青春無憾!”
當看到那幼小的“小茶缸”時,作為彰顯未來風范的探索成果之一,科學家們身上的精神,也正是和C919的設計師們的不斷探索,永不放棄的精神相契合。10年成就一架展現中國力量的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的一頭黑發也白了,多少心血,多少個不為人知的日日夜夜,一次次重新來過,終于成功了。我相信參與的每一個人都是無比感激的,因為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他們學到了更為寶貴的東西。
開學第一課——意味著從這一堂課開始,我又將步入一個全新的學期。我想我一定會帶著開學第一課所教給我的勇氣、毅力、努力、夢想等等,踏出全新的',堅實的,自信的第一步,去迎接未來。
來吧!以夢為馬,趁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前行,前行!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6
這個周末,應老師的建議,我觀看了《開講啦》這個節目,它是以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的形式展現給我們的。這個節目有很多期,我選擇了近期的蔣昌建——在悲情中認識自己這一期。
蔣昌建老師是從復旦大學畢業畢業的,他畢業后選擇了留校做一民人民教師。20年后,他又逆襲主持界,成為了《最強大腦》的主持人。雖然早已年過半百,但這位老師仍然不放棄自己的人生,頑強地和命運、疾病做斗爭,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我覺得蔣昌建老師講的很好的一句名言是“面對苦難的生活,最好的救濟方法就是幻想”。這是高爾基在《我的大學》中說的一句話。他說“面對尷尬困窘,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陷入一種悲情。”當你覺得生活中沒有什么比這更難堪的時候,你就會發奮努力。只有把生活中每一次失敗當做自己最痛苦、最尷尬的時候,你才會對今后更加憧憬,更加努力。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在初三的學習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遇到挫折、坎坷的時候,我要告訴我自己,這是我人生中最最悲慘的時候,經過這一劫,我今后一定會站起來,一定會實現我自己的夢想。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失敗才能體現出我當前的不足和缺失。我要把每一次失敗的原由填補起來,這樣面對半年后的“無硝煙的戰爭”,我才能游刃有余,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當一位學生問蔣昌建老師是喜歡白開水般的教師生活,還是喜歡火鍋般的名人生活時,蔣老師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白開水”般的教師生活。對于老師來說,他更加喜歡自由、舒心的生活。也許很多人都喜歡眾心捧月的生活,但其實當你真正到了這個地位時,你會發現你失去了當時的自由、無拘無束。以后的生活,也許不用非常積極地去爭取第一,力爭最好,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許多的東西會自然而然的找上你。
看了這一期的“開講啦”,我受益匪淺。“我們用黑白兩色的眼睛,看到的是這個世界上五色斑斕的風景”。這些素質卓越的名人,有著比我們更多的人生閱歷,我們要虛心去傾聽,去做,才能有益于我們今后的人生。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7
睡前泡腳,無意中打開了主講嘉賓李彥宏的視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陸續看了鄭淵潔、陳奕迅、李昌鈺、譚盾、馬未都這些我感興趣的人物的演講。勵志是這個節目的一大主題,演講嘉賓似乎有著類似的成長曲線--從苦到甜。其實我們大多數人誰不是呢?只不過他們比我們平常的大多數夢想更清晰一點、多堅持了一點、想得多了一點、做得早了一點、或許也憑借一點運氣,所以今天是我們看著臺上的他們。這是他們應得的,在如今勵志似乎泛濫的'時代,從他們身上依然可以汲取到我們所需要的營養,這個節目就沒有白看,就沒有白被勵志。
所以,我決定寫點什么。否則一點點的營養輸著,而沒有記錄下什么影響,不應該。
李彥宏那期,我記下了他說的一句話:“大丈夫何患無妻!”結合自己的情況,我接了下句:“小女子何患無夫!”告訴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該來的總會來的。
陳亦迅那期,見識了這位男神的幽默、真實、無厘頭,用幽默和真實面對生活,也許很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最起碼會讓自己輕松很多。
鄭淵潔那期,鄭淵潔是我兒時的男神,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收齊他所有的童話,不過對于那時候的我,是個天文數字。所以《蛇王淘金》、《魯西西傳》、《罐頭小人》、《309暗室》等等精典童話我讀了一遍又一遍。至今一些情節已經被我當成寶貝做為記憶收藏:魯西西桌子上的木紋像個小女孩,魯西西就跟著她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一個奶油王國,梳子、桌子、人都是奶油做的。還有一個艦長能捕捉到人內心的嫉妒,他們就像暗礁一樣長在人的心里,艦長的任務就是把它們炸掉。那時我多想艦長也幫我炸一炸呀!長大了,錯過了讀他的童話的最好年齡,真得很遺憾。這期里,鄭淵潔說他至今每天堅持早起寫6000字,絕對是我的榜樣。他還說好的老師是教1個孩子用50種方法,不好的老師是用1種方法教50個學生。如果老師能力有限,最起碼要做到用心。他的話讓教了9年書的我相當汗顏啊!好在我一直努力中。
李昌鈺那期,第一次目睹了這位華人神探的風采。青年代表中有一對夫妻,分別是警員和警嫂。警員的身不由己,警嫂的默默付出令人感動。很多次問自己,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會怎么辦呢?面對長時間飛入菜花無處尋的不理,我真得很難做到淡定。但是如果我能感覺到你的心,你讓我覺得你是那個可以終身倚靠的人,我愿意默默付出。不過,首先,請先有誠意地讓我感覺到,好嗎?
譚盾那期,面對音樂這門藝術,我只有抬頭仰望。我沒有多少音樂細胞,但是我有豐富的內心和情感。音樂是種形式或載體,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東西。我不想因為自己的不懂而自卑,相信譚盾先生這樣的大家也不會歧視一顆雖然不懂但及其向往的心。藝術都是相通的,我相信隨著自己慢慢的打開,我會更好地擁抱音樂。就像現在我無意間打開一個歌劇去聽,聽不懂歌詞,不清楚曲調,但是我覺得能聽懂演唱者的情感,他是歡喜還是憂郁,她是憤懣還是平和,我還是能感受到一點的。
今早跑步機上40分鐘8.0速跑,正好看完了馬未都先生那期,從中我了解了讀書三階段和人生三階段。又查查了他的相關介紹,又一次覺得每一個能站在《開講啦》的人,都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
《開講啦》還會繼續看下去。接下來要繼續過好自己的尋常日子,在尋常中追隨自己的心。這就是我的一點不尋常之處了吧!好好呵護它,培養它,但愿它會漸漸長大。
400字開講啦的觀后感篇8
李連杰,多次全國武術冠軍,一次意外導致他的腿骨骨折,從此退出了武術團,而16歲那一年,他參加了第一部電影《少林寺》,一夜之間,他走紅了大江南北,從此李連杰開辟了他的影視道路,從一個小明星到風靡全球的功夫明星,而這期間他受了大大小小很多處傷在這基礎上,也成就了他的事業成功,而現在身為中老年的他從事了公益事業,創辦了公益組織――壹基金,他對外界說他是慈善家這個說法提出了否認,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壹基金里的一名義工,只是一個細胞,他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老百姓。
他認為慈善是更多的感性而慈善是更多的理性,在此,他將壹基金做的十分成功,而現在,他與一些企業家們推廣起太極禪,他認為所有人都在追求快的時候,又可能面對著一個失衡,而太極禪是人們去找到有用的信息,有用的生活方式,是找到那個平衡的途徑,太極禪推廣的是健康,快樂,而堅持的有三樣東西,感恩,承擔,分享,當我們生命開始和結束都需要他人來幫忙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感恩,而生命中間你要承擔,承擔做兒女的責任,承擔你做一個大學生的責任,將來你做老板,你也可以承擔一些東西,承擔是我們堅信非常有必要的事,當你快樂或悲傷的時候,會向他人說出你的喜悅或向他人傾訴你的悲傷,所以分享也是十分重要的。
觀看過后對我們有著很大的觸動和啟發,身為大學生更應該明白這樣道理,作一個積極向上,健康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