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了解其他觀眾的觀點和態度,從而更好地了解社會和文化背景。寫好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1
1976年7月28日的那個夜晚,在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7。8級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圍多達14個省、市、自治區。整個唐山市在23秒后變成了廢墟,共造成24。2萬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人民幣,地震罹難場面為世界罕見。
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發后,面對即將倒塌的樓房,丈夫方大強與妻子元妮搶著去救被困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危急時刻,方大強攔住了妻子,自己卻在營救時不幸遇難。這一切都發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們發現了廢墟下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但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若要營救,必定會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艱難的選擇——“救弟弟”。而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婦收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喜歡說話,因為方登擁有一段痛苦的記憶,并不是她不記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進入杭州醫學院學習,并與研究生楊志產生了感情。
方達雖然被救但卻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親無私的愛撫養方達成人。成年后的方達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業。
32年后,汶川地震讓這家人再次相遇。
在國外定居的方登聽說汶川地震,作為一名醫療志愿者只身前往。身為企業老板的方達也帶領員工參加了救援隊。在救援現場,姐姐在一旁聽弟弟與救援人員的述說后,姐弟終于相認。身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現場親眼目睹了一位母親,不忍心看到救援隊員再次受傷,忍痛鋸斷了女兒的.雙腿。她終于理解了母親當年“救弟弟”三個字的痛苦與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這個家庭,卻讓壓在水泥板下的女兒方登怨恨了母親32年。
影片的結尾,敘述母親得知女兒死而復生時內心的激動與感情的糾葛。當女兒踏進家門時,母親低垂著頭不敢正視女兒的眼神,包餃子的雙手不停地顫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兒時照片下依舊擺著幾個碩大的西紅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親答應第二天買西紅柿給她吃。而這一天卻足足等了32年。母親最后對自己當年的決定給親生女兒下跪認錯。
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子女,將最無私的愛給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親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時候,父母所做的決定不一定是正確的,但絕對是最無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訴說生命的真諦。
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2
下了陣暴雨,像是在廢墟中大聲喊叫親人名字的聲音。
在今天的語文晚自習上,我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廢墟中振撼人心的場景,也讓我們都流下了悲痛的淚水,最讓我心酸的畫面是:母親在最后斷然決定救兒子,當她的女兒聽到后,心涼了。在這個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是愛她的孩子的,但是,因為他們說只能救一個時,哭著求他們把兩個孩子都救出來,很讓人心酸的畫面。
也許在當她看見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邊時,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單吧,畢竟,她是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里的房子再也沒有蓋起來,三十二年守著廢墟過兒子。”——心靈的廢墟上,我們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盡管曾經的創傷無法讓生命變得完整,我們卻看到他們依然懷揣著希望在成長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許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燒紙時她都會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單的靈魂不認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愛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親人永遠是親人,就算陰陽兩隔,也是至親的人!
“沒了,才知道生命叫沒了。”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時所說的話。是由這一次的地震,而觸一動了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因為有了這種愛,才會讓世界變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內心深處依舊懷念著那段從前的時光,但是卻一去不復返……
“我不是想不起來,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時候對自己的養父說了這一句話。是的,有些東西是不遠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輩子忘掉。
災難的颶風過后,唯一留下的就是親情。就好像這些光亮,是支撐著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3
今天,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感受頗多,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吧!
故事發生在1976年的唐山。那天晚上,天際閃出一道紫光,緊接著地震就來臨了。方登和他的弟弟方達以及父親母親也被卷入其中,他們的父親遇難了,姐弟倆也被壓在廢墟下。母親要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兩個孩子都壓在一塊石板下,救弟弟姐姐就要死,救姐姐弟弟就要死——母親無奈,只好選擇救弟弟。弟弟的左臂斷了,卻活著出來。而姐姐卻生死不明……
母親帶著弟弟方達走后,姐姐方登又在死人堆里奇跡般的活了起來,并由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就這樣,在風風雨雨后的2008年,汶川地震爆發,姐弟倆都堅決的加入了義務抗震救災的隊伍中。也就在這時,他們相遇了。母親、方登、方達在相隔32年后又團聚了。母女之間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解(方登以前恨母親沒有救她)。一家人又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這部影片的場景十分震撼人,尤其是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都被緊揪了起來。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這么渺小,這么無助。還有就是俗話說的“患難見真情”,在大災大難面前,所有的人都團結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工人、戰士、商人……他們都伸出同情的雙手。方登一家的故事正是所有唐山大地震中受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們用不屈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戰勝了困難。23秒的地震讓他們分隔了32年,中間有多少恩恩怨怨,恐怕沒人知道。
珍惜我們的生命吧!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4
對于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可以說看讓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當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摸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可以說已經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悲劇,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到了極點,什么事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只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單被激發到了最高點,太悲劇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人活著應該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有信心的戰勝這種困難,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只有自己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領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電影,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困難都是一時的,而面對困難大態度卻可以是永遠的。
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5
吃午飯的時候重溫了遍《唐山大地震》,剛開始便是震后滿目狼籍的景象,心里難受的要命,覺得飯也變得難以下咽。周沫和雅菲都不在家,我一個人看著電影,很快便投入劇情。
元妮為選擇救哪一個孩子而痛苦掙扎的時候我的眼淚也跟著流下來,奶奶要把方達接走元妮看著車離去我掉眼淚,奶奶于心不忍讓方達下車我流淚,方凳為了把孩子生下來寧愿放棄自己的大好前途我哭,后面母女相認時媽媽洗好了一盆西紅柿對已經中年的女兒說:“媽沒騙你。”的時候,難過的喉頭哽咽,簡直想放聲慟哭。還有最后打開女兒的墓地,里面放著給她的從小到大上學的課本。
影片寫實又殘酷,媽媽愛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愛。但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她總是更偏向兒子。只有一個西紅柿了,兩個孩子都想吃,媽媽卻直接拿給了弟弟,并對姐姐說:讓給弟弟吃,媽明天再給你買。但殊不知以為的明天卻是32年后。所以,當一塊水泥板一頭壓著一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時候,最后會被救的那個人是弟弟是早已經注定的事情了。但是,在媽媽面臨選擇的時候,姐姐還是充滿了希望,她一動不動的睜著眼睛在水泥板下等媽媽做那個決定,這個時候她在想什么呢?應該是想活下去吧,小孩子都是自戀的,她會覺得媽媽其實是愛自己更多一點的,媽媽應該會選我的吧。可是,媽媽說,救弟弟。姐姐絕望的閉上了眼睛。
人到底是什么啊?人為什么而活呢?生物書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人應該是主要以生存為目的吧?可是,這么說好像很對,但是又總覺得缺了點什么。一個人也可以生存啊,可那樣的生存還不如去死。人類還需要愛啊。我們辛苦奔波,痛苦掙扎,只是想要證明自己是更被愛的那一個。
可是不是,自己不是更被愛的那個,媽媽選擇了弟弟。我被拋棄了。
從此,這便成了方登一生的夢魘。
但是,她還是活了下去,帶著被遺棄的恐懼活了下去。被一個沒有孩子的軍人夫婦收做養女。他們待她很好,都很愛她,但養母是一個精明但卻不那么有安全感的人,她總是疑心這個領養的女兒長大了會不會離開,也擔心自己丈夫和這個養女會不會產生其他方面的感情。方登知道養母在想什么,所以某些時候她也要小心應付。
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6
無論是在網上、報刊上、人們的談話中都對《唐山大地震》贊不絕口,說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媽媽、外婆,乘著老爸的車子去電影院,一路上老媽說“這部電影非常地傷感情。”老爸開玩笑地說:“把這些餐巾紙帶去,免得我們家醒醒哭得慘。”我說:“放心吧,我不會哭得很慘的。”老媽說:“不用擔心,那里有餐巾紙發的。”外婆說:“我們家醒醒看《金剛》時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動得流了許多淚,不知這次會怎樣?”我說:“這次肯定不會的。”
車到電影院,我提前調整了心態,變得開開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著,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廣告,上面畫著的是一個小女孩站在一堆尸體上,四處張望著,眼神里充滿著迷茫和痛苦。我們來到影院里,剛坐好電影就開始播放了。
電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現了地震的預兆,昆蟲、蛇都爬出來拼命地逃,雞飛狗跳,連池塘里的魚都要蹦出來逃生了,一會地光出現了,接著就發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間,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塊成塊地塌陷,還在睡覺來不及逃生的人被石頭壓在廢墟下,跳樓逃生的人許多被砸死,哭叫聲、呼喊聲、呻吟聲響成一片,只有少數人幸存下來。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變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萬生靈的廢墟,死氣沉沉,慘不忍睹。
有一位母親為了拯救孩子,在廢墟里用手不停地挖著石頭,砸傷的手臂上不停地流著鮮血,突然,工人們發現了她的女兒和兒子,問她救哪個,她說道:“兩個都救,兩個都救!”那位工人說:“只能救一個。”因為救姐姐會壓死弟弟,救弟弟會壓死姐姐。這苦澀的選擇,令這位母親十分痛苦,最后媽媽狠下心來說道“救弟弟。”這幾個字讓姐姐方登原來在用石頭敲擊地面的聲音突然停了下來,眼里閃動著淚花,這個場景真令人心酸。過了一會弟弟被救出來了,可是那位母親還在哭,大聲斥責老天爺“你混蛋!”工人們勸母親快帶著孩子去醫療站,否則兩個孩子一個都得不到。母親絕望地把姐姐的“尸體”抱出來放在她爸爸的尸身邊。過了一會下起了滂沱大雨,從死亡邊緣醒過來的方登爬起來,看了看四周,發現全部都是尸體,她一個人走出這個地方,她站在門口,望著走來走去的軍人,希望有一個人能收留她,一個軍人走過來問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搖了搖頭,那位軍人便把她收養了。
32年過去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來到了抗震救災現場。在一次偶然的時候,姐弟倆相聚了,弟弟談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壓在一塊石頭底下只能救一個人的事,這才使姐弟倆相認。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場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邊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淚,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著。在這間廳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還大聲地哭了出來,因為他們的心被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觸到了這廠地震的悲慘和這部電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體會到: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家園,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們一定要為祖國繁榮富強作出應有的貢獻,不要讓大自然重演這痛苦和悲慘的一幕。
參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7
日出東海,又是一個大晴天。我懷著高興的興情走進民光電影院,又懷著悲傷沉重的心情走出播放大廳。為什么呢?因為,這部名為《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實在拍得太感人了。
它講的是一名叫大強的司機,和老婆一起在工地上工作。突然,大強發現天空變成了紫色,電線桿開始漏電,大地搖晃著裂開,周圍的一切開始攤塌。大強為了救自己的龍鳳胎兒女,被磚頭活活壓死,短短的二十三秒,二十四萬人們失去了生命,1976年7月28日。
地震過后,救援隊員發現了兩個孩子,可是只能選擇救其中的一個孩子,最后大強的老婆終于艱難痛苦的說出,救弟弟…這樣弟弟得救了,但因傷勢過重失去了一只手裝上了假肢,生活在杭州。后來,姐姐也得救了,被好心人收養,最后定居在加拿大的溫哥華。這次汶川地震又讓他們姐弟在幾十年后的今天,相遇!
地震時,媽媽說:“救弟弟”。讓姐姐對自己的媽媽記恨了整整三十二年。但就在這次救援過程中,她終于明白了很多事情是迫不得已的。
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我就在地圖上查起了地震帶,還有書架上的《懷斯曼》生存手冊,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寧波不在那幾條地震帶的包圍圈里,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開心!生命很脆弱,請讓我們大家一起珍惜生命,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