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
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篇1
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一場大火打破了這里原本寧靜的夜晚。
這場森林火災經過一天一夜的撲救也沒有停息。在3月31日下午,當撲火人員還在轉場途中時,山間的風力突變瞬間反生了改變,致使山火突發爆燃,包括楊達瓦、鄒平、捌斤在內的30名撲火英雄犧牲。
據統計,四川涼山火災中,僅森林消防支隊就有27人犧牲,其中還包括24名90后和2名00后。
森林防火,不如主動放火
在美國黃石公園,因為公園管理局對森林火災采取“零容忍”政策,所以導致樹木數量的增長速度加快。
結果就是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死掉的樹木導致森林里到處是灌木、樹枝和落葉。而因為這些易燃物質,也使得黃石公園的森林處于一種極其不穩定的狀態:一旦爆發火災,很快就會蔓延到整個區域,無法有效控制。
如今,公園的防火政策是禁止一切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但如果是自然發生的火災,只要火勢沒有失控,沒有威脅到人類和建筑,他們就會聽任這些火苗自生自滅。甚至,公園的工作人員會故意把一部分存在火災隱患的死亡樹木燒掉,人為地燒出來一些隔離帶。
因此,防范森林火災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地先放一把火。
加班VS死亡,你會如何選擇?
正常的職場工作中,你或許有加班、有應酬、有爭吵、有哭泣……可是應該沒有直面生死的危險,而那些奮斗在一線的消防員卻有。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加班的痛苦,可是卻沒想過這些犧牲的消防戰士死亡前的笑容。
面對無法選擇的死亡,你尚且如此。那么,人為的加班也就不足影響到很大的范圍了。
這時,回想現實的工作,你們是多么的幸福。至少有親人的陪伴,多了一些呼吸時的凝想,少了許多未完成的遺憾。
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篇2
今晚,我觀看了20__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的頒獎典禮中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大家,感動中華兒女。
在感動中國節目中,帶領科學家團研究科學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棄在城市生活、到貴州山區支教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帶領鄉親們啟程為南水北調工程做出巨大奉獻的趙久富;為災區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張記清;為了自己兒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愛陶艷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艷波。
陶艷波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要陪伴在兒子楊乃彬一起學習。因為有一次發高燒導致耳膜出血,失去了聽力能力。這給陶艷波和一家人很大打擊。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走過很多的地方,但醫生的結論始終讓他們失望。她給兒子去學唇語,然后一點點地教兒子說話、識字。就這樣,陶艷波辭職陪著孩子一起上學,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母子一起學習。經過不斷學習,楊乃彬也能比較正常地和人交流。現在他希望通過自己努力來回報幫助他們的人。
看完這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點一滴,也能變得很偉大,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應該做出對社會有用的事,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
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國夢,感染我們視覺,給我們心靈上的洗滌,精華我們的心靈。為了中國夢的實現,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我們實現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夢。
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篇3
有一種感動讓我們心潮澎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為之鼓掌。2021年2月21日,黨支部組織觀看了《感動中國》之后,我接近了那些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情。
作為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身患絕癥的張定宇同志忠誠履職、勇于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沖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沖鋒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學習他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學習他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
張定宇同志雖患絕癥卻仍不下火線,也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漸凍癥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繼日地奮力與病毒賽跑著。疫情發生以來,張定宇同志一直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帶領全院醫護人員連續奮戰30多天。他曾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p>
張定宇同志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共產黨員、院長、醫生,這是張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他和同事們的身影,總是會出現在重大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現場。張定宇同志曾說:“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我們學習張定宇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敢于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黨員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質要求。
張定宇同志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張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絕癥、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堅守抗擊疫情最前線30余天,他的感人事跡贏得社會各方人士點贊。當有公益基金人員聯系張定宇,表示將向他和他家人捐贈100萬救助金時,卻被張定宇婉言謝絕。張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幫助的醫護人員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作為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守平凡崗位。
英雄張定宇豎起了新時代的一面鏡子,映照了平凡中的偉大,點燃了新時代奮進的火種,激勵著我們前行。他用質樸的心靈創造感動時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書寫自己傳奇的人生。這樣的精神是一種財富,也是一種資源,推動著社會更好更健康的發展,更是我們年輕黨員同志的榜樣。
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篇4
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正帶著伙伴們用鋼釬和斧頭鑿開巖石挖出一道長長的水渠,讓村里的老百姓終于喝上了甘甜的清水??吹竭@一畫面,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是《感動中國2017》里面黃大發帶領村民挖水渠中的場面。
2017年度的《感動中國》給我們講述了十多個感人的故事,有舍己救人的消防員,有一心報效祖國的科學家,還有做了一輩子好事不留名的醫生…其中,令我刻骨銘心的莫過于黃大發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村子里一直很窮,唯一的原因是缺水。雖然有一口老井,但水已經渾濁不清,黃大發發誓要讓大家喝上干凈的水。于是,黃大發就帶著村民們去挖水渠。雖然后來挖了快一年的水渠廢了,但他也沒有放棄,繼續帶領大家另辟蹊徑,挖到懸崖了,他第一個跳下去挖。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水到渠成。
我敬佩他,我敬佩他的勇氣、堅持、自力更生、一諾千金!我要向他學習!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堅持:環衛工人在堅持清潔,警察在堅持指揮交通,出租車司機在堅持送大家出行……
我向黃大年致敬!向所有為社會默默堅持付出的人致敬!
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篇5
讀書一天用一根蠟燭
在劉伯珍的記憶中,弟弟伯明是個勤奮刻苦的人?!八细咧袝r,每天天不亮就上學去,晚上披著星星回來。那時候,家里經常停電,他就點蠟燭學習,頭一天晚上燃掉半根蠟燭后睡覺,第二天天不亮就起來接著點蠟燭學習。說起來,當時一根蠟燭得花1毛多錢,一天用掉一根蠟燭還是挺貴的?!?/p>
張福林是劉伯明在依安縣一中念高三時的班主任。他告訴記者,伯明上高中時是班級里最能吃苦的&39;。雖然家與學校很遠,可他從來沒有遲到過?!皬募依锏綄W校20多里地的路程大概得用40多分鐘。尤其到了冬天,騎到學校時,棉帽子和棉襖后面全掛滿了霜,整個人就像‘雪人’一樣,看了都讓人心疼。”
“他平時話不多,但好學好問,學習比較有方法,在班里學習成績一直在前兩名?!睆埜A址浅?隙ǖ卣f:“即使不考‘飛’,伯明也能考上大學??梢哉f,是他這種頑強的毅力、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讓他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孩子走上了‘航天路’?!?/p>
自古以來,齊齊哈爾市都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城市,抗擊沙俄侵略的壽山將軍、打響中國武裝抗日第一槍的馬占山將軍、在全國叫響的馬恒昌小組、殉職的養鶴姑娘徐秀娟……在齊齊哈爾市歷史畫卷上續寫下了一頁頁輝煌。這種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蘊所凝聚的英雄情結,無形中也在影響著翟志剛、劉伯明的人生軌跡:生在英雄的城市,更要擁有遠大的理想,要踏著英雄的步伐向前邁進。
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篇6
缺胳膊缺腿但從不缺“鈣”,殘軀不足30公斤卻意志如鋼。濟南軍區原某師戰士、一級傷殘軍人朱彥夫謝絕特級護理,在沂蒙山一個異常貧瘠的小山村干成了一番事業。3月下旬,記者采訪時,人們用3句話概括他的傳奇人生:參加戰斗上百次,失去四肢和左眼;擔任村支書25載,治山治水拔窮根;宣講千余場,著述兩部書。
朱彥夫出生于1933年7月,14歲入伍,16歲入黨,先后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戰役戰斗上百次,3次榮立戰功。1950年12月,在異常慘烈的長津湖戰役中,朱彥夫所在連打退敵人多次進攻后,全連僅剩下一個彈傷遍體的朱彥夫。歷經47次手術、93天昏迷后,朱彥夫雖然醒了過來,但膝蓋以下、肘部以下和左眼珠全沒了,成了一根名副其實的“肉轱轆”。
重度傷殘,信念依舊。1956年初,剛學會穿戴假肢行走的朱彥夫,毅然回到家鄉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第二年,朱彥夫被推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25年。期間,他帶領群眾在石山中打出3眼深水井和3個大口井,修建引水渠,徹底解決了祖祖輩輩吃水難問題;帶領鄉親填平3條大溝,平整出近200畝旱澇保收的平原,年增產糧食數萬公斤;帶領群眾種樹、種果,綠化荒山800余畝,經濟效益持續釋放。現任黨支部書記劉文合對記者說:“老支書是個大能人,在他帶領下,俺們村在全縣第一個有了拖拉機、第一個實現平均畝產300公斤、第一個通了電……”
1982年,身患多種疾病的朱彥夫辭去村支書,鄉親們以為他要頤養天年了,不料他又開辟了另一個戰場:傳播我黨我軍光榮傳統。間,他到軍營、企業、學校,作傳統報告1000多場,聽眾超過百萬人次。期間,沒有上過一天學的朱彥夫,翻爛4本字典,閱讀大量經典名著,用嘴含筆、用殘臂夾筆,撰寫出版了33萬字的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他作傳統報告時突發腦梗塞,從此半身癱瘓。出院后,他又口述了24萬字的傳記文學《男兒無悔》。
81歲高齡的朱彥夫曾有多個身份:戰士、支書、作家,而他最看中的是“戰士”這個身份。他說:“戰士就意味著沖鋒,生命不息沖鋒不止。”今年3月,濟南軍區黨委和山東省委分別作出《關于深入開展向朱彥夫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2023感動中國觀后感600字篇7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時代楷模張玉滾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收聽收看,大家反響強烈,紛紛表示,一定要見賢思齊,在奮進新時代中作表率、當先鋒。
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當扎根深山十八載,愿做大山深處一顆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山區孩子們求學道路的張玉滾老師走上頒獎臺時,現場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張玉滾不僅是河南的驕傲,更是南陽的出彩。張玉滾的精神已成為方城教師隊伍愛崗敬業的一種新動力。
觀看后,老師們紛紛表示:今天晚上再次聆聽張玉滾老師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副扁擔。在大山深處,他肩上的扁擔,挑起的是希望,腳下的山路印滿的是擔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學習張老師的這種春蠶、蠟炬的精神,把張老師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張玉滾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山區教育發展,堅守擔當、甘于犧牲的精神再次感動著每一個人。清華園學校校長楊道權說,張玉滾同志除了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感動人以外,他在18年的鄉村教學實踐中,還摸索出一套科學、務實、管用的教學方法,更是令人敬佩?!皭凼堑慕逃?,我覺得張校長就是在用愛來做教育,用對孩子們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來撐起黑虎廟的明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共同把我們的教育辦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