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
你可知道?“天宮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7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篇1
今天的午自修,我們看了宇航員阿姨叔叔給我們上的天宮課堂。上課的內容是那么神奇,時時刻刻吸引著我的眼球,讓我始終沉浸在好奇之中,它使我探索到了一個我完全不知道的嶄新的世界……
我印象最深刻的實驗要數雙球實驗了。只見阿姨從袋子里取出了一片水膜,就像一張透明的塑料膜。我想:這太不可思議了,水不是液體嗎?怎么變成水膜了呢?她將水膜放到一個支架上,支架由一根細鐵柱與把柄組成的,再將支架放在了桌子上。又拿來了一袋再生水,將水袋的水擠入了水膜中。我想:水不會流下嗎?這不可能呀?就在我這樣想誰,水球出現在了我的眼簾,出現在了屏幕上,這好神奇呀!隨后,她又將一支針管插入水球中,在里面弄個小氣泡。
我這是弄不明白,就在這時阿姨給我們解釋了水球的原理。原來在太空站中,水失重了,水的表面的擴張力大大增加了,就形成了水球,當你站在水球后時,同學們會看見一個正面的阿姨,一個反面的阿姨。這使我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我想:在太空中與在地面果真不一樣。
乒乓球試驗也引人入勝。阿姨將水瓶中倒一些水,將乒乓球放了下去,再用管子一壓,乒乓球沒有反上回來。我想:浮力難道消失了嗎?怎么乒乓球沒浮上來呢?這使我大吃一驚呀!在中國的各地同學做了一模一樣的試驗,乒乓球浮了起來,這叫作對比實驗,事實證明太空中乒乓球的浮力幾乎消失了。
其次喜歡的是旋轉實驗。在太空中葉叔叔想要旋轉,他嘗試了游泳式,甩手式,普通式等等,最終甩手式成功了,還有將手伸直與收攏的,伸直時旋轉速度慢,收攏時旋轉速度快一些。這跟地面上旋轉完全不一樣啊!太神奇了!我想。
這一次的天宮課堂讓我收獲多多,知道了許多在太空中的特殊現象,也讓我知道了許多科學知識??茖W,充滿著神秘,等著我們去探索。
“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篇2
中午吃完飯回來,陳老師給我們放了一個視頻,視頻的擺設非常奇特。到處都是把手,里面還站著三個人。
咦?這是什么?我懷著疑惑的心理繼續往下看,才知道原來這是天空課堂。是三個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今天這堂課是給我們講科學知識有多有趣。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乒乓球可以在杯子裝停留,并且不動。亞平老師讓正在看直播的同學在玻璃杯中到一半的水,然后把乒乓球放進水中,把浮起來的乒乓球用手指往下按,再松手。乒乓球全都扶起來了。于是亞萍老師也在杯子里倒水,固定住之后,就用棍子把乒乓球往下壓,再一松手,發現乒乓球停留在水中,不上也不下,不會像在地球上乒乓球一樣浮在水面,而是留在了杯子中央不上也不下,不動了。我頓時驚訝萬分:乒乓球怎么不上來了呢?難道牛頓說的地心引力失效了?但是當聽完亞萍老師的話以后,我就不這么驚訝了。原來太空中是沒有地心引力的,所以乒乓球才不會浮上來,我點了點頭,心想:原來是這樣啊!
看完這個科學小實驗之后,后面也有一個小實驗吸引了我的眼球。放大鏡還能這樣做?在太空中,水是不能在正常杯子里的,所以他們喝的是純凈水,并且裝在袋子里,還插了一根吸管。亞平老師用手擠出來了一點水,水成了一個個小水珠,不會掉落在地上,非常神奇。接下來,還有更讓我覺得新奇的東西。只見她拿了一個圈,放入水中做出了一個水鏡,從水鏡的對面看里面的東西,是放大并且倒著的。亞平老師說這是凹透鏡的原理。兩面都是水,還是橢圓形狀的,就形成了放大鏡。
等看完了天空課堂的第一堂課,我不禁感慨道:“原來科學還能這么有趣啊!"
“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篇3
小時候的我,就夢想著能夠乘著宇宙飛船,穿梭在令人神往的太空中,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那里沒有汽車排放的尾氣,沒有工廠排放的污水,沒有沙塵暴,到處都是風和日麗的景象。
2003年,中國的航天員楊利偉乘著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登上太空,實現了中國人的夢想。從那以后,中國的航天夢越來越壯闊。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夢里,我穿著航天服,神氣十足,駕駛著飛船,在神秘的太空中探索。
我一腳踏上了火星,當我正欣賞火星上的美景時,忽然看見北邊一片黃色,竟然是一場沙塵暴!它很快向我襲來,逐漸將我裹在了中間,我頓時覺得自己要飛起來了。沙塵暴好像是個急性子,來得快,去得也快。我看著遠去的沙塵暴,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下來。忽然,一個奇妙的想法浮現在腦海:我要在火星種上各種各樣的樹木,治理好沙塵,有朝一日,地球上的人們就可以移居到火星上。想著想著,我心里樂開了花……
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個夢,但無數科學家前輩已經用智慧架起了通往宇宙的天梯,我們也應立下志向,將來實現更偉大的航天夢!
“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篇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是偉大的,或是平凡的,要問我的夢想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夢想著自己有一天成為航天員。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把那神秘無窮的太空世界探個究竟。
從小我就對航天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浩瀚的宇宙充滿著好奇,爸爸經常給我買一些科普書籍,在書上,我看到了許多科普知識,同時,爸爸還告訴我,宇宙中還有許多奧秘,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探索研究,聽了爸爸的話,我夢想著在不久的將來,自己能成為一名航天員,去太空進行探索,去解開這些奧秘。
曾經有人說我是癡人說夢,也有人笑話我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假如人類沒有飛天的夢想,萊特兄弟就不會制造發明飛機,現在,我們的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如此迅速,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振奮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的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劉洋成了中華女子飛天第一人,我激動不已,欽佩和羨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女航天員必須有強壯的體魄,科學的頭腦,超人的毅力,但我認為要想實現我的航天夢,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為我深知:“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此時,我讀了《放飛夢想》這本書之后,我的夢想之火越燃越猛烈,劉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精神,更加堅定了我要成為一名航天員的決心。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像劉洋大姐姐一樣駕駛著宇宙飛船去太空訪問,我首先來到月球上,嫦娥阿姨熱情地接待了我,令我在月球上到處參觀,并詳細地給我介紹了月球上的情況,接著,我又去了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許多星球,這些星球雖然離地球遙遠,每個星球上的生存環境也各不相同,但外星人對地球人非常地友好,我正高興的與外星人交談著,一陣清脆的鈴聲驚醒了我,我感到很可惜,真想跟外星人多交談一會。
我把夢中的情景告訴了爸爸,爸爸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說:“你有一個遠大而美好的夢想,要實現你的這個夢想,不但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有為之奮斗的人,才會取得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承載著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為了自己的航天夢想,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我美好的夢想成為現實,讓祖國為我們這一代人而驕傲!
“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篇5
太空授課更在于營造出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社會氛圍。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接受采訪時所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科學永無止境,探索不斷前行,在一個未知的廣袤領域,只有以謙卑的姿態、勇往直前的力量才能探索出那神奇的奧妙。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當代中國人的重大歷史責任。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啃硬骨頭、涉險灘。要堅持推進創新,使科技創新成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要堅持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包容創新育人才,方能廣納賢才,為創新提供堅實支撐??茖W永遠是一個國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熱愛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會理解、支持這項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歷史的潮流在呼喚年輕一代為科學而努力探索,但鼓勵他們奮發前行卻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太空授課的深層次意義便在于此。
探索任重道遠,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個民族才有希望。激發學子對于未知世界的求知欲與渴望,樹立全社會為創新而奮斗不息的信念,讓夢想張力無限。尋夢過程,無疑體現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默默奉獻、堅定頑強的民族精神。
“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篇6
太空,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太空,是一個充滿想象的地方,太空,是每一個人都想要去的地方。
今天,我們榮幸地通過連接網絡跟著王亞平、葉光富和霍志剛三個宇航員"來到”了天宮空間站,迎來了王亞平老師給我們上的第一堂課。王老師(王亞平老師)帶著電視機前的同學們參觀了宇航員的房間,廚房和體操室。王老師還跟我們講解了宇航員的生活習慣。我們觀察到王老師帶我們參觀天宮空間站時總是飄起來。王老師好像知道會讀心術,開口說:其實,在飛船中漂浮的感覺還挺舒服呢!
激動人心的問答環節開始了。在現場觀看的同學問了好多個問題,可最讓我感興趣的問題是:宇航員在太空怎么喝水呢?王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解答。只見王亞平老師拿出一個“太空專用水帶”,里面裝滿了可以食用的水,然后用力-擠,好多小水珠就從水帶里歡快地“蹦”了出來,漂浮在半空中。王老師把飄浮在半空的“水晶球”含在嘴里,之后吞了下去。啊,原來宇航員在太空是這樣喝水的呀。
同學們正意猶未盡呢,電視里的小朋友已經和王亞平老師說再見了。嗯,這真是一節有趣的太空授課呀!
“天宮課堂”2022第三課觀看感悟篇7
我今天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三課,有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老師,他們都是神舟十四號的航天員。
首先____介紹了他們生活工作的地方,展示出問天實驗艙的一些神奇設備,包括科學手套箱、生命生態實驗柜、生物技術實驗柜和變重力實驗柜等,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么東西都有,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很舒適。
之后__老師向我們展示了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這些實驗都太深奧了,我還不懂,但是看太空趣味飲水,我知道了在空間站里是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正常喝水的。
毛細效應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象;水球變“懶”實驗:探究在微重力環境下,液體與液固混合體在相同沖擊作用下的振動表現;太空趣味飲水、扳手旋轉翻轉、植物生長都很神奇,很有趣。
我感嘆科學的力量真強大,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