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
寫觀后感需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好的地方,同時也要提出不足之處和看法和建議形式。什么才算好的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供大家參考。
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篇1
今天我讀了《三十六計》里的《趁火打劫》里的第二個小故事?!抖酄栃柟フ贾性?。
多爾袞是清朝順治皇帝福林的叔叔,驍勇善戰。福林登上皇位的時候剛剛6歲,還不能處理朝中事務,多爾袞便代替皇帝來處理朝政。多爾袞一直想攻取中原,很想趁這個機會建立功業。
多爾袞趁著李自成兵敗的機會,李自成撤離北京城,逃往西安,不久就自殺了。于是多爾袞順利地攻占了中原。
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篇2
人人都知道,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在古代非常有名,我看了這本書之后也感同深受。
在孫子兵法之三十六計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了,智諜雙全,非常聰明。
在這里,我最講幾個例子如“諸葛亮草船借箭”講的是:軍隊要打水戰,但是箭不夠多,諸葛亮為了打勝戰,想出了“草船借箭”這個辦法,一次向敵軍“借”了十多萬只箭。還有“諸葛亮七擒孟獲”:最后孟獲用的藤甲兵用的好,可是還是被諸葛亮發現了弱點。
讀了這本書后讓我更加敬佩古人的智諜了。
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篇3
我看了《三十六計》里的“走為上”這一計,“走為上”告訴了我們:遇到強大的敵人,要把他們引到對自己有利的地形,再一舉消滅他們。
“走為上”這個故事主要內容是:楚莊王想拓展疆土,攻打了許多國家。這次進攻庸國,楚莊王好幾次都沒有攻打成功,師叔說:“他們現在必定驕傲自滿,我們把他們引到對我們有利的地形,消滅他們?!边@一戰,庸國果然上當,到了對楚莊王有利的地形,庸軍就被消滅了。
《三十六計》這本書還有許多計謀,同樣告訴了我深刻的道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有解決的辦法。
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篇4
人們都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下面就有我給大家講一講“走為上”吧!
“走為上”是非常精妙而有章法的戰略戰術。運用“走為上”主要是表現三種方面:1、善棄2、善跑3、工算。如同拳師打人一樣,先要把拳頭收回來。握緊,才能打出去。里面講的故事有:“楚莊王借勢滅庸”“晉文公城濮破楚”等許多的故事。
《三十六計》這本書的學問真多呀!
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篇5
今天我讀了,《三十六計》里的《唐太宗渡渤海》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了有了困難不要害怕,要想辦法克服。文中寫了一個叫薛仁貴的將軍,巧妙的讓唐太宗和他的文武百官們過了河。
唐太宗只覺得四面的帷幕被風吹得呼呼作響,嘩嘩的濤聲如雷轟鳴,心中十分疑惑。他命人打開帷幕觀看,之間外面是一望無際的滔滔海水,分不清東西南北,不由驚恐地問道:“這是什么地方?”
唐太宗發現自己位于大海上的時候,已經快到高麗國了。
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篇6
我讓媽媽給我買的《三十六計》,我讀完了,我感覺這本書挺好看的。好多妙計,有的人用妙計把敵人甩開或徹底打敗。其它的書我看過后,過不幾天就忘了,但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十六計》的獨特之處它使用了大量的成語、典故,讓我又學了許多新詞語,它剖析和解釋了古往今來的經典謀略,所列舉的事例也都是耳熟目詳、簡單易懂的,例如:《上屋抽梯》、《釜底抽薪》、《連環計》、《空城計》……
三十六計觀后感150字篇7
我讀完了三十六計,覺得樹上開花之計用的最妙了。當時曹操百萬大軍來到了長板橋,只見張飛一人站在橋上后面濃煙滾滾。張飛大叫一聲,曹操的侄兒就嚇死了。曹操嚇的趕緊逃,百萬大軍也跟著跑。
張飛之所以能嚇退曹軍就是靠樹上開花之計。
你們覺得三十六計哪一計最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