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
寫觀后感時對于自己認為好的地方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對于不足之處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優秀的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1
<<羅馬假日>>講述的是大不列顛公主安娜在羅馬訪問期間,巧遇窮記者喬,并與喬相愛的24小時愛情故事.它于1953年拍攝完成,1987年才在中國上映,公映后的反響巨大,直到今天它都屹立在電影界的顛峰,不可逾越。
在我高中時期便聽聞此作是愛情電影的經典作品之一,其中的女主角奧黛麗·赫本更是一直被譽為最美麗的女人。初次觀影,發現影片是黑白膠卷所拍攝的,略有不習慣。但是看慣了這七彩色,沒有了繽紛,黑白反而是一種純粹,毫無矯柔做作之感的美;演員的眼里,仿佛只剩下了一種真摯和溫情.導演的巧妙安排,演員的真實演繹,將這部影片推崇到了奧斯卡金像獎的寶座,一部片子攬下三項大獎。
此次在中西愛情詩研究比較的課程中,再度觀看了這本經典之作。
愛情似乎總是來的突然彷徨,走的莫名其妙,除了措手不及這四個字,沒有別的可以來形容。而如何才能留住愛情,有一個說法便是在最美麗的時候戛然而止。
《羅馬假日》的劇情便做到了這一點。我們都期待過在最后的那人群散盡,格里高里獨自站在欄桿前的一幕,是否會有公主的出現。可是格里高頹然地插兜折返,整個空曠又奢華的教堂穹頂投在他頭上方,他英俊、憔損、無視世界地一步一步前進,直到走過了,一整段羅馬的時光。而恰恰本作的魅力就在于此,當人長大成熟后,便知道童話故事中的“王子與公主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并不是真正的結局。《羅馬假日》即歌頌了愛情擁有偉大力量,可以讓金錢權利瞬間失色。
然而從女主角公主方面,又將愛情提升到了另外一個更高的高度。雖然安雅看似回到了“國家”的牢籠中,但是公主卻因為一日所誕生的愛情而成長了,自由和愛情,責任和國家同時在“安雅”的身上得到了體現。
這就是西方的自由愛情觀,純真的那份感情深深的流露于其中,感動著每個觀影者。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2
羅馬假日,一直想看來著,沒到最后的時候真的很懷疑他真的有那么浪漫嗎,分明就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記者為了轉運而通過拍無知的公主賺錢的故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公主與記者的故事,還以為他們互相不知道各自的身份從而開啟的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呢,沒想到他倆之間卻是充滿了謊言與利用,公主隱瞞自己的身份,記者利用公主賺錢。話說這樣說實在就是有點現實,可事實就是這樣啊,如果那個記者不知道公主的真實身份,他還會搭理她嗎,還會有后來的故事么?而且后來發生的故事中記者也總是在想著怎樣才能拍出照片,總是拿五千美元來說服他的搭檔,電影看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我對于那個記者的市儈很是氣憤,認為他根本就不配與公主在一起的,直到最后,或許是因為他們共同經歷的與特務的斗爭,又或許是因為他們這二十四小時在一起,更或者是因為公主的純真與善良打動了他,反正他是愛上了公主,應該說是互相愛慕上了,反正外國人之間的愛情很奇怪,就一個眼神的事,愛對眼了就行。
雖然他們之間有了愛情,但為了她的國家,公主不得不回去,回去繼續做一個傀儡,她要求他目送她離開,“我現在必須要離開你了。我會走到那個?拐角,然后轉彎。你就留在車里把車開走。答應我,別看我拐彎。你把車開走,離開我,就如同我離開你一樣。”——《羅馬假日》這個時候他們之間的愛情是無奈的,注定是錯過的。公主回去了,在第二天的記者發布會上,他們再次見面了,這一次應該是最后的訣別吧,公主以想跟媒體人認識為由,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和名字,與他握手訣別。
最后的最后,依舊是記者目送公主離開,直到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的走了出來。他沒有用公主的照片去賺錢,沒有實現他飛回美國的夢想,相反倒是欠了很多的債務。這也算是他對公主愛意的表達吧。
不明白的是為什么1939年的亂世佳人可以拍成彩色的,1953年的羅馬假日只能是黑白的呢?
真實感覺就是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浪漫啊,誰讓那個記者開始的時候是不懷好意的呢……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3
從上周五就開始看羅馬假日,一遍看了近三天,還是漢譯版的,聲音和影片不大同步,姑且用這些給自我找個借口吧。
在這部影片里,我沒有看見感情的影子,厭倦了公式化生活的公主的一次出逃,就像我們,總是幻想去遠方,去做另一個人,過另一種生活,說的矯情點就是幻想自我是童話里的灰姑娘。
昏睡中的公主處于半昏睡半清醒間,為自我的出逃感到歡樂,同時讓我們看到作為公主的高貴、威嚴、純真。當然此時出場的記者也很善良,已經無錢付房租了,還拿出錢來叫司機送陌生少女回家。不明白在當下社會會不會有這樣的人。或者僅僅是導演或編劇為以后情節的一點過渡吧。
將公主帶回家睡覺的這段好搞笑,被公主搶了床后,絕不妥協,不能鳩占鵲巢,美女也不行。看來當時還不流行美女經濟,或者又是導演為了幽默一把,此情節和次日記者明白她的真實身份后,又把她抱上床,前后呼應。從中也似乎體現了權利的作用,如果僅僅是個鄰家女孩,估計他繼續工作,重復一向重復的生活,半夜撿個少女回家的事情,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吧,時間,遺忘。
公主清醒以后,有了戒備,有了謊言。我以為小丫頭睡醒后會急著回去,補救她一時任性闖出的禍。沒想到對她而言,這才是夢想的開始,從剪成一心想要的頭發開始,慢慢地滿足自我的夢想,實現自我的愿望。作為一個公主還要去做灰姑娘的夢,這句臺詞有點不合時宜吧。
還是很佩服的,職責、壓力那么大,還有勇氣去放肆一下。
男主角開始時對金錢的渴望,采取的一步步計劃,欺騙及明白被騙的反欺騙。故事中有歡笑、有……我不想提感情,我不懂感情。
我認為僅僅是公主的一次任性,一次想做另外一個人的夢想成真的故事,她枯燥生活中的一束浪花而已。結尾時當公主明白他的身份時的緊張,平靜的掩飾,心里肯定波濤洶涌吧,對自我的任性行為被公之于眾的擔憂,尤其是看見微型照相機之后。她不聲不響,高貴的笑容下選擇主動出擊。一反既定的安排,與記者們握手問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調查他的身份,甚至隱含著威脅吧。
此處又想反駁些什么,就算他們之間有什么,那么男二號主動遞交照片的動機是什么呢?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4
《羅馬假日》在上任單位的時候就期盼著觀看了,第一次知道《羅馬假日》這片影片是在上任單位的內部網里看到劇照,美麗的赫本,帥氣的派克,優美的羅馬風光,無一不增添著她的魅力,于是看《羅馬假日》成了我的一個心愿,可種種原因直到幾年后的今天才如愿。
電影的內容很簡單:安公主出使意大利,耐不住寂寞,溜出皇宮,意外地遇到了記者祖布什,記者第二天認出公主,并謊稱假日帶公主游玩,偷拍了很多公主的照片,想借此穩賺一筆,其間遇到了尋找公主的保安人員,都被記者巧妙的躲避,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公主要走了,這時,他們才發現彼此相互愛慕,然而,公主畢竟是公主,平民終究是平民,在最后的記者會上,兩人一語雙關,以示告別,照片成了最好的禮物。
昨天是第一遍看《羅馬假日》,我太多的是被其中搞笑的內容所吸引了,但看到最后安妮公主看記者的最后一眼的時候、大廳上的人都散盡了,只剩下滿眼惆悵的祖布什的時候,在大門口,他依依不舍地會望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心跟著她一起疼痛,咫尺卻如天涯遙遠。。。自由,一部“向往”自由及愛情的電影。想過,如果它真的成了一部大團圓,也許就不會如此精典,令人回味了。或許美麗故事的開始,悲劇就在倒記時!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5
“我將會永生永世珍惜我訪問此地留下的回憶。”這是公主離開前最后的話。雖然很希望公主能夠和布萊德利走在一起,可是卻又不得不承認對他們來說這應該是最好的結局。席慕容說:為什么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為什么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好的時光,為什么…是啊,為什么,為什么讓兩個人相愛卻有那么多無奈?難道這就是最完美的愛情?微笑著,然后離開…太多的事例告訴我們對兩個相愛的人來說,在一起并不是最好的結局,亦不是最后的結局。細節打敗愛情,距離則產生美,生活不是電視劇可以在最幸福的時候收尾。安徒生總是在童話的結尾寫上: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遠。只是,童話終究是童話,他戶口了生活中的瑣碎,王子和公主走在一起是幸福,可是當兩個人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幸福又是否能夠繼續下去?安徒生沒有深究,因為他怕破壞了那一份美。可是,我們卻無法對生活的瑣碎忽略不計…生活在繼續,每一個故事都在不停地書寫著續集,我們面對的麻煩就像水中的瓢一樣,按下去,再浮起…劉易陽尚且對童佳倩說:“我們的愛情被細節打敗了,”我們又拿什么來預言公主和布萊德利走在一起就會幸福呢?
畢竟公主有她要肩負的重任,而布萊德利只是單純地為了生活而活著的人,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兩個本不該交集的人生,相遇已是一場意外,想要相守又談何容易?不在一起是煎熬,在一起卻是痛苦的繼續,雖然我替公主和布萊德利感到惋惜,因為他們都錯過了一個愛自己的人,但是卻又慶幸他們可以擁有最美好的回憶,可以不用看著自己的愛情被生活,被細節所打敗,雖然沒能在一起,卻可以如此深愛。有人說,理智多一點,愛就少一點。可是我們就該憑借著他們理智的選擇分開來否定他們彼此的相愛?愛,依舊還在,只不過埋得很深很深,埋在心底守護起來,不輕易打開……把愛埋在心底,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出更多的愛,最后滿是愛。很喜歡唐禹哲的那首《最溫柔的懸念》,公主和布萊德利的愛又何嘗不是那曲最溫柔的懸念?“…思念讓一個人變得更強,只要我呼吸的一天,你是我最溫柔的懸念,懸在心中牽動我所有的感覺。真愛不只是擁抱那么淺,不管你在不在我身邊,都是我最溫柔的懸念…曾和你創造的回憶夠我度過沒有你的時光…愛你是最溫柔的懸念,懸在心上我和你有了連接,什么都會改變,只有我的愛不會變。”試想,若干年后,紅顏變白發,布萊德利依舊會說:“安妮是我一生中最愛的人。”
而公主也會珍藏那些記憶的照片知道永遠,或許他們沒能在一起是一種遺憾,可是卻讓他們的愛情更加美麗動人。可以不用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愛情被生活消光磨凈,被細節所打敗,可以不用小心翼翼的守護卻無能為力的看著那份美好一點點的充滿裂痕,直至破碎,更不用眼睜睜的望著枕邊人離自己越來越遠而自己卻無力挽回…原來,離開也是一種深愛。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6
很早就開始想看《羅馬假日》了,這天我最終如愿以償欣賞了這部幽雅的作品。看完《羅馬假日》卻很是惆悵。作為這樣一部傳世名著,或許中間的情節我們能夠簡單猜到,我一向好奇的是影片如何結尾。于是在我的翹首以盼中,joe沉重地邁著步子緩緩離開。說好了不說再見的,說好了不好回頭的,可是,joe怎樣做得到所有人散去,空曠的大廳,回蕩著的是他和她的感情。凝住淚眼才敢細看,只因你的背影太好看,太好看。
不明白該稱之為陰差陽錯,還是機緣巧合,他們就是相遇了,一個是高貴的公主,一個是平民記者,他們攜手進行了羅馬一日游,經過這一天的相處,他們相愛了。即使喬在最初是出于功利的私心,可是,從他放下把照片交給報館的老板以邀功能夠看出,他是真的愛上了那個天真清純而又美麗的公主,他要保護她的形象!可是最終,安妮公主和喬并未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公主清楚她對國和家的職責,她回到大使館去了,而喬也明白,并尊重她。他們真的只用了一天的時刻就愛上了彼此,從此,他們卻要用一生去忘懷了。或許他們不會選取忘記,這樣他們就不用應對一個一生的難題。他們只會把那一天的完美永存心底,在各自的人生中各安天命。
這部浪漫的感情喜劇影片堪稱經典之中的經典,多少年來屢映不衰,一代又一代的影迷為之傾倒。同時,這也是一部無法言說的迷人影片,語言在它面前失去了顏色。影片最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個美麗而不圓滿的感情,就像幾十年后的《泰坦尼克》一樣。感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轉瞬即逝和無可奈何。影片在成功的營造了一個喜劇氛圍之后,又轉回頭來成就了一個杯具結尾(當然,這也是別無選取的),兩者結合竟然如此成功,難怪會成為絕世經典。純粹的喜劇和單調的杯具都無法脫離自身的局限而上升一個檔次,這種笑過之后眼角帶著淚花的影片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世上的感情大多是不圓滿的,人世間的杯具莫過于此。在影片中這對男女來說,真正遺憾但又真正欣慰的是,兩個人都沒有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就像《大話西游》中悟空對紫霞一樣,僅有深深一吻。但兩個人心領神會的無限愛意和無奈又豈是語言所能表達的,這正是影片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關鍵。
在追求真愛的旅途中,我們要學會以一種成熟的心態應對感情,理智應對感情道路上的坎坷。在感情受挫的時候,想想我們的家人,我們有與生俱來的職責,對父母的職責。
如果無緣走在一齊,那就各安天命吧。把對她(他)的感情化為祝福,不管她(他)的幸福里有沒有你,只要那個人幸福了,你也會感到欣慰的,不是嗎?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7
20__年6月5日我參加了每日新報與左岸影城聯合舉辦的經典觀影活動。
很久就已經聽說這部經典的影片了,因為聽說是黑白片,所以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去看,但當我在影院看完時,我發現經典就是經典,兩位著名演員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表演徹底征服了我。先不說兩位偶像級的容貌,單單就兩位出色的表演就足以征服很多人。在那個年代就可以拍出那么精彩的影片,我由衷的佩服。
先說說整部影片的感覺吧,從開始不久,影片就給了我們一些笑點,像公主接見眾人時,不小心鞋子掉了,腳的動作很惹人發笑,還有后來她溜出住處,一個人躺在街上睡覺時,男主角與她交流時,她的那種高貴語氣令不知道她底細的人看來也很不自然,但還是很有意思的。還有她的那種單純無邪的樣子,都給人深刻的印象,相比那些市儈的人,她簡直很完美了。在后部分,公主還有男主角、理發師等一起大鬧水上舞會現場,同便衣扭打的鏡頭都堪稱經典,等等。
除了這些有些搞笑的地方之外呢,影片傳達的愛的含義也令人印象深刻。當孤獨的公主來到民間,除了第一個遇見并幫助她的男主角,她只能自己到街上游蕩,而有私心的男主角決定假裝一次偶遇,接著才發生了眾多有意思的事情,經過很多事情后,彼此產生了好感,并依依不舍的分開了。
發現愛上公主的男主角喬·布拉德雷最后認為不要公布那些偷拍的照片,并說服了他的朋友,在最后一次的記者見面會上送給了公主,他們交接照片時的會心一笑多么的傳神。但是那種感覺也只能埋藏在心底。這樣一段短暫的感情只能結束了!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8
奧黛麗赫本這個名字,很早以前就聽說過,可是由于工作繁忙,一向無暇去觀看她的影片。昨日,看過《羅馬假日》之后,我最終見到奧黛利赫本,確切的說,我最終見到了天使,見到什么是神!見到了歷史上最美麗最高貴的女神!就像是魔術一樣,她深深地攝住了我的魂魄!無可挑剔的美貌和演技深深震撼了我,令我為之傾倒,并最終居然倒導致了我的失眠!!而在此之前,這種感覺從未有過!
不一樣于瑪麗蓮夢露的性感于張揚,赫本美貌、高尚、善良、慈愛、賢淑、端莊、穩重、不朽,身上的和風甘露祥瑞之氣,以及她所釋放出來的兼收并蓄包容萬物的寬宏氣場,足以打動你,打動任何一個人!她被人們稱為永恒天使、凡間的精靈、優雅的公主、千年難覓的瑰寶。毫不夸張地說,當你看過《羅馬假日》,之后,你就會深深愛上劇中的公主,愛上了赫本。我就是如此,因為應對這樣的天使,又有誰不會愛上她呢?!
擁有無數頭銜和稱號的奧黛麗,不但美貌,并且人品極佳,晚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為關心婦女兒童而奔波于各大洲,曾多次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款直到1993年辭世。
赫本的墓地位于瑞士的日內瓦湖邊一個叫TOLOCHENAZ的小村莊。心痛沒有與她于同一時代。盼望著有那么一天,我能夠親自前往,為她獻一束鮮花,表達我的敬意!這或許是我的一個不切實際的愿望,可是期望有一天它能夠實現。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神,如果有的話,她的名字就叫奧黛麗赫本!
羅馬假日觀后感100字篇9
羅馬假日這部影片是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放的,大家坐在一起聚精會神地看.看完后我記住了女主角的一句有很重語音的話:Thank you!那是她習慣說的,讓人感覺到他的善良,純真.她雖然有美貌,有地位,有財富,但她失去了自由,愛情,快樂,這是她悲傷的原由.她有對全體國民的責任,可又有誰理解她,包容她.
不禁想:有多少人羨慕她無上的權利,華貴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同情她的憂愁、她的寂寞,更有多少人嘆息生命的無奈。
因此想對那些心生嫉妒的人說:不要貪戀一時的紙醉金迷而讓生命虛無暗淡,只有心中有愛才會讓心靈永遠溫暖;想對那些忍耐、無助的人說,坦然面對現實,你的犧牲會帶給更多人幸福,因而贏他們的尊重和感激。你的人生從另一方面來說是充盈豐厚的。
無須嘆息,只要微笑,現在你能回答我的問題嗎:來世,你愿意選擇做一個公主嗎? what a wonderful one
但愿,很多年以后,我都能記得這個鏡頭:含笑點頭的赫本(安妮公主)秋波流轉笑中有淚,然后在眾人擁簇下轉身離去,Tall and Strong(劇中赫本語)的派克(喬布拉德利)在眾記者離去之后,孤獨地站立凝視赫本離去的那個門口,然后——或者就是奇跡的出現大團圓結局后來赫本和派克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奇跡終究幸好沒有出現——,派克轉身一步一步走向鏡頭,TheEnd。
幸好,世界上只有一個奧黛麗赫本,尤其是短發的赫本。金枝玉葉,這個譯名簡直perfect。金枝派克,玉葉赫本。
什么叫做俊男仙女,什么叫做此情不渝,什么叫做海枯石爛,什么叫做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師奶殺手格里高利派克,型!老男少男憨男殺手奧黛里赫本,正!
很喜歡直到現在才開始有機會欣賞這部被稱為經典的電影。我的印象就是男女主人公都很可愛。尤其是赫本,導致電影邏輯有時候不那么順暢??很喜歡赫本獨特韻味的英語。很有中國人親近的感覺,香港開場并一直貫穿全片的“no thank you”俏皮至極,又不失高貴。
悅目的愛情也許電影屏幕上在也不會出現像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這么完美的熒幕情侶了。
流年暗換,時光流轉。時尚會變,潮流會變,赫本的美麗在時光的隧道里,永遠都會蓋上自由通行的鋼戳。不像夢露的美那樣咄咄逼人,也不像費雯麗的美帶有致命的毒性。
英俊,挺拔,幽默,還有那么一點點雅皮士的調皮,也許派克得唯一缺點就是太過完美。
僅僅只是一部黑白片,《羅馬假日》里公主和雅皮溫馨悅目的愛情卻把影片潤色得鮮艷明麗。
還好人生不是電影,也許大熒幕上再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完美情侶,生活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