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還能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要怎么寫清明祭英烈觀后感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清明祭英烈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1
自鴉片戰爭以來,滿皇沒落,軍閥混戰,夷人入侵,百姓深受其害,民不聊生,而吾之有今日之生活,皆倚君為革命流盡最后一滴血,奮血筑城,方才有今日,吾今懷感恩之心,以簡書一封以謝之。
適英軍犯羊城,攻鎮江,破南京。滿清腐朽,八旗驕奢。道光忽戰忽和。致使東南沿海一帶怨聲四起。農民大眾、革命群眾皆自發成流,前有三元里抗英,后有虎門一役,均以保衛民族而英勇抗擊夷人而戰。雖敗猶勝,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氣勢不可阻擋,如同決堤一般。宣統三年,皇室既覆,眾望安定,然則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國家動蕩不安。孫逸仙為求民族獨立自強,幾經赴海東渡,改同盟會,建黃埔,揮東征,誓破炯明叛軍。二四年,英魂仙逝。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須努力。今北洋軍政混戰連年。士大夫文不能治國,近代新軍武無力安邦。茍捐雜稅,民不堪其苦,統一中國,舉兵北伐,如弦上之箭,不可不發!
時革命先烈攻賀汀,收漢口,破江陵。橫掃妖氛驚四海,幾經中原大戰,方才統一中國。然斯時可樂否?日寇興邊,金兵未滅,何以為家?諸革命先烈再次挺身而出,歷經八年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后因中正反革命,搶奪抗日果實,興內戰。諸先輩為尋共和,保民主,到處奔走。珠海橋一事,沒者萬千記。經三大戰役,終占南京,方之有今日太平盛事。可見創業之艱。
百年蒼桑民受苦,是汝不破樓蘭終不還,諸君為革命流盡最后一滴血,此之奉獻之恩情,吾不可忘,亦不能忘。往事猶耳充聞,歷歷在目,須牢記歷史,豈因今日之繁華而玩物喪志?
諸先烈敢為天下人先,為中華崛起而斗爭,吾實牢記其恩德;諸先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獻身為國之精神,吾望塵莫及,而又何述乎?今覽小詩幾句獻于諸先烈:
大渡河流急且長,梯山萬眾亦倉皇,
今日太平世界里,猶感當年諸先烈;
無論場地,可國可家可天下,
尋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破竹;
揚鞭而威震六合,一世奇勛,有如兩岸高山,千秋巍巍,
奮戰定千秋萬業,百年滄桑,恰似九曲連環,萬古滔滔;
風飄云涌多事秋,振臂揮師一馬先,
黃花墜地香隕盡,百年追憶懷先輩,
喝水不忘挖井人,出師猶記開路人,
先烈功成名就事,激勵后輩勇向前。
荷城學子猶感先烈當年之拯救萬民于水火中之大義,謹以此文以獻之!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2
如果沒有革命英雄,就沒有我們的幸福。我們要好好紀念拯救我們祖國的革命英雄。
革命英雄們像我們一樣也是一個個中國人,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全,革命英雄們愿意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由于英雄們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了祖國這天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安定祥和。因此我們更加要珍惜這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多學本領將來為祖國多做有益的事。
我們就說說董存瑞吧:1948年5月,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遭到敵人一隱蔽的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進攻受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由于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我覺得董存瑞為了新中國,而不惜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太偉大了!
我們就應為有這樣的生活感到驕傲、自豪。我們以后要為祖國多做有益的事,來紀念死去的英雄!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3
春風又一次吹綠橋頭,時光車輪不休的向前疾駛,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當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聚在這里,看著我們生活的地方——藤子溝水庫被清秀的群山環抱,大寨坎崢嶸俊秀,校園四處散發鳥語花香,幾處農家小院屋頂炊煙裊裊。橋頭寧靜而美麗,無時無處不綻放著和諧的韻律。
可是,當大家在感受春意盎然時你們可曾想過,在這片寧靜詳和的土地上也曾上演過炮火硝煙、血雨腥風。
那是1950年2月25日(農歷臘月29日)凌晨五時許,潛伏在橋頭的國民黨殘余制造了震驚川東的橋頭“臘月29”土匪暴亂。在原國民黨區長余德瑜和中統特務陳益壽的精心策劃下,土匪頭子譚紹奎、毛世玉等率匪眾百余人,包圍了橋頭區公所。區公所38名干部、戰士和縣大隊一中隊一起,與土匪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由于敵人人數眾多,我們的戰士且戰且退,在戰斗中解放軍戰士左漢春、劉福元、劉洪恩,征糧隊戰士馬德寬,一中隊戰士譚正興在此英勇犧牲。次日凌晨,縣委第一副書記查海波帶領解放軍108團兩個連及炮兵,縣大隊一個中隊,火速抵達橋頭,土匪被一擊而潰,四下逃散。至3月15日,繳獲土匪槍支百余支,活捉匪眾120余人。在強大的軍事追繳和政治攻勢下,土匪紛紛繳械投降,被裹脅的群眾也都回家投入生產,匪患得以平息。
其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左漢春、劉福元、劉洪恩均系解放軍二野三十一師九十一團的征糧戰士,他們不是橋頭人卻為我們橋頭而犧牲,后被追為烈士。
正是這些英雄,這些烈士用生命為我們譜寫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樂章,當我們在享受安靜的學習和幸福的生活時,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今天旭日的英雄,不能忘記這些把生命余輝灑在我們橋頭的烈士。也正是我們沒有忘記,所以我們齊聚在這里沉痛追憶我們的革命烈士。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4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又是春天,又是四月,又到了緬懷英烈豐功偉績的時候。曾幾何時,有多少像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這樣的英雄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有的卻連姓名也沒有留下。但,他們都為了革命奮斗終生,在疆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時至今日,我們仍能感受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騰飛于九霄之外,華夏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的民族寫下了新的篇章,拉開了歷史新的一頁。先烈們為了中國的解放,在槍林彈雨中拋灑青春熱血,在疆場青絲變白發,在戰火中流下最后一滴鮮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悍不畏死的形象依然歷歷在目;狼牙山五壯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跳崖明志發出的吶喊仍然回蕩在耳邊;黃繼光舍生堵槍眼的事跡仍舊撞擊著我們的胸膛……
一批一批的烈士倒下了,但又無數的后來者站了起來!革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了下來。無論前進的道路有多么坎坷,有烈士們所賦予的力量,我們堅信:華夏兒女有勇氣、也有信心面對和戰勝我們所面對的一切困難!
老師們常說,我們少先隊員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小時候,我們還不太了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們長大了,也漸漸懂得了,正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生活和學習,健康地成長。雖然我們已經遠離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是我們一定會繼承先烈們的精神,隨時迎接困難和挑戰!
我們會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祖國博得更美好的明天,英烈精神會永駐我們心間!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將要來到,這是一個不一樣尋常的日子,它不像其他節日那樣熱鬧非凡,相反的是,清明節很悲涼。到這時,我們的情緒格外沉重。我們偉大的革命先烈們啊!我們已經走得很遠,但不能忘記當初是如何出發的。
是誰讓我們依偎在祖國的懷抱里的?是偉大的革命先烈!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打造出了一條血染的道路,使生活在此刻的我們有了幸福的生活。回首幾十年前,革命先烈們是怎樣為革命、為共和犧牲的呀!
革命先烈象一塊煤,象一捆柴,象全部身心投入焚燒舊世界通紅的爐火!他們讓敵人畏懼,使百姓光明。為了革命,為了人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革命烈士壯烈地獻出自我寶貴的生命。就像蠟燭,燃盡自我的身軀,但是留下的絕不是死灰一堆漫天飛舞,他們留下的是為革命、為中國奮斗的精神。草兒會為革命先烈變得更綠,花兒會為革命先烈開得更紅,而我們新中國的年輕一代,將更加茁壯成長。
如今,我們依偎在你們身旁,心潮激蕩,如果你們是晶瑩的水珠,正一路歌吟流向大海,那我們是無數顆小水滴,正跟在你們身后,沖破驚濤駭浪;如果你們是銀河系的星星,雖隕落了,但還會有無數顆小星星,在銀河系放射著自我微弱的光芒,崎嶇小路已踏平,金光大道要靠我們開通,理想的風帆已高高揚起,我們會沿著你們的足跡,去踏完你們來不及走完的路。
這天,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刻苦求學,明天我們將撐起理想的風帆,將改革開放的事業快速駛向共產主義天堂。
安息吧,敬愛的革命先烈們,郁郁蒼松為您們守靈,咚咚春雨為您們吟唱!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6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是祭掃陸墓,緬懷古人的節日。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__周年,我們應當緬懷的除了故去的親人,還有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戰的英勇戰斗,向灑疆場的民族英烈。他們拼命的戰斗不正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用雙腳走過無數泥濘不堪的道路,他們并沒有松懈,也沒有被堅苦的條件擊倒,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正是為了美麗的新中國嗎?沒有他們,哪里會有如今的美好家園,哪里會有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造者,他們用生命為我們創造了未來,因此尊敬他們是理所英當的。多少年來,無數人贊揚他們百折不撫的精神,他們為了革命的斗爭光榮殉職,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當天中午人員到齊之后,大家便排著隊伍向山上出發了。在出發之前我有幸可以抬著送于烈士的鮮花上山。當天的氣溫并不像往常一樣,反倒是太陽高掛在空中,對著我們釋放著他的溫度。沒走多長時間,所有人便都已汗流浹背。但高溫并沒有打散我們熱切的心情,反而更堅定了我們祭奠烈士的決心。舉著手中并不算特別沉重的鮮花,密密麻麻的汗珠早已布滿了額頭,但我的心中并沒有感到勞累,反而是無比的激動。在登上一座不算太高的小山后,我們到達了位于山頂的烈土陸園。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前已擺放了很多的鮮花,高大的紀念碑就矗立在那里,遙望著山下飛速發展的吉首,相信地下的烈土看到這樣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心中也會無限的歡喜。在紀念碑的下半部雕滿了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畫面,戰士們的臉上顯現著與敵人抗爭到底的表情,手中的刀槍更表現了戰們的英勇與威猛這浮雕并不單展顯了戰士的激烈,更彰示了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同敵人戰斗到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非常感動。
在祭奠儀式中,任志君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團課,在課上,他為我們講述了共產黨如何建立,如何發展,是如何為新中國的成立而不斷奮斗的,團課結束后,我進行了思索,緊接著便聽到了院黨委書記能書記的講話,他主要講述了自身與黨的關聯以及自身的發展經歷。在他們的介紹下,我更加地了解中國共產黨也更加想成為名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他們的發言更加堅定了我為國家發展盡力的決心。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7
4月5日這一天,我跟著我媽媽回到了我姥姥家。
坐在車上,老爸提議:“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幾個去烈士紀念館吧,既不無聊,又可以向先烈們表達我們的敬意。”容不得我反抗,大家就同意了。
“烈士紀念館真是一個冷清的地方,連清明節這一天都不例外。”我想。往前走不遠,便看見了一個龐然大物,令我著實一驚。“一座寫滿名字的大碑!”我驚奇地說到。我沒有見過這么大的碑,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我知道這些名字的主人已經不在了,我知道他們已經完成了使命,但是他們,為我們祖國做出的貢獻讓我們把他們銘記于心,讓我們對他們這種崇高的精神產生了一種從心底的敬意。
再往前走不遠,就會遇上幾位英雄豪杰的生平簡介。小聲地念著下面幾行短短的字,我的心中也激蕩著一股愛國的豪情和對烈士的崇敬。話說我也學過不少英雄的故事和課文,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擋炮彈,董存瑞炸碉堡,毛岸英......可是感觸就是沒有那么深。而在烈士陵園,我卻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他們當年的豪情壯志,課文中沒有覺得有那么多的敬意,我在烈士陵園卻感受到了。所以,雖然烈士陵園人跡稀少,可我卻覺得這是一個寶地。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一個下午過去了,到了要走的時間了,離開時的心情卻和來時的心情截然相反,我帶著敬意之情離開了。
烈士陵園的一下午,讓我感受到了很多,我們在清明這一天緬懷先烈,不僅是為了表達我們對前輩們的敬意,也是為了繼承他們的志愿,發揚下去。4月5日是清明節,我們在這一天懷念親人,也想起了那些為我們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人物。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篇8
太陽撫摸著我的臉,暖洋洋的,可我的心卻凄涼極了。啊!革命烈士,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
4月3日,一個使我陷入深思的日子,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一個意味深長的日子,一個……
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一排又一排高大挺拔的松樹,在烈日下持守著這個神圣的地方,毫不放松,此時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戰士們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奮不顧身的身影,啊,那松樹就是他們的化身。接著,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烈士紀念碑,高約14.5米,上面刻著洪學智題寫的“瑞安革命烈士紀念碑”九個鎦金大字。這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好像在告訴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當隊歌奏響時,同學們的目光都聚在碑上,心中仿佛在吶喊:英勇的革命烈士,放心吧!我們會一心一意地做你們的接班人。當少先隊員獻上花圈的時候,同學們凝視著花圈,哦,這花代表著我們對革命的尊敬。當默哀的時候,同學們一個個低著頭,十分傷心,是啊!多少戰士為了我們現在的和平而犧牲,多少戰士是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而倒下。儀式完畢后,我們又去參觀了戰士的遺物和事跡,我輕輕地走在陳列館里,專心致志地記下保含著熱血和生命的名字:蔡雄、張賢、戴毅、葉文卿、李英長……。我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一首首讓人震撼的題詞。“苦雨腥云盡血腥,鋼筋鐵骨冷如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念著這首蔡雄的絕筆。
是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們是為了我們今日的幸福和維護國土的尊嚴才獻出了他們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呢?沒有一代代的抗日英雄前仆后繼地捍衛祖國,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我們也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報效祖國,為國家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