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你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可以鍛煉你的文筆和表達能力。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1
《流浪地球》是一部有一點科幻感覺的國產(chǎn)大片。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太陽的體積開始慢慢增大,100年后將會吞掉地球,而300年后整個太陽系都將不復存在。所以人類決定離開太陽系到另一個星系找新家園。所以人們在地球上建了上萬個推進器。在途中因被木星的引力所吸,大部分轉(zhuǎn)向推進器都熄滅了,男主劉啟和一些人最后團結(jié)一致拯救地球的故事。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nèi)艘獔F結(jié)一致。比如電影中的有一個片段,是推發(fā)動機的“撞針”就有各國的救援隊一起推動最后才得以成功。人們得出要找新家園這個決定,也可以看出人們的團結(jié)。如果他們不團結(jié),就不會做出要找新家園這個決定,那么等待他們的就是毀滅。
我們還要有希望、有信心。平時不管干什么事我們都要有信心對自己有希望,這樣才能辦成功,如果自己對自己都沒信心那是不可能辦成功的。在社會上就有很多沒有希望、沒有信心的人,經(jīng)歷了一些小挫折就會感覺到自己不會成功,但是他如果感覺自己有希望、有信心我敢說他就會成功。就比如電影里面,如果男主有辦法也不敢去嘗試,地球終究還是會毀滅。所以我們做事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辦到。要多鼓勵自己。
我們平時要多在一些細節(jié),比如在電影中如果男主在回憶的時候沒有在意那個細節(jié),他們終究是沒有辦法挽回地球被毀滅的結(jié)局。就比如做數(shù)學題,如果你讀題只是簡簡單單的讀一遍,而不是把其中所有有用的信息提取出來,那么這道題你一定會做錯。
我們也要做勇敢、樂于嘗試的人,有時候你遇到困難了,想出了辦法,但是你不勇敢、不樂于嘗試那么這辦法只是想想而已了,就比如你想知道這一盆水的溫度,但是也不樂于嘗試你是不知道的。就比如電影中男主想出了辦法,但是他不敢嘗試、不勇敢那么地球迎來還是毀滅。
我們平時也要孝順父母,現(xiàn)在的社會上都有很多不孝順父母,還問父母要錢的人,畢竟百善孝為先。在電影中男主也是非常愛自己的姥爺?shù)模m然表面上不是,但是在上海的那一段可以充分看出他比較愛自己的老爺。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團結(jié)、做事情對自己有信心、細心、勇敢、樂于嘗試、孝順父母的人。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2
20__—20__年,《流浪地球》票房突破1億,好評如潮。這部電影是目前中國最成功的科幻電影,也向外國證明了中國可以拍好科幻電影。
看科幻電影從來不流淚,但是看完這部電影的后半部分,我?guī)缀跏菨裰劬赐甑摹W钭屛腋袆拥氖谴蠹乙黄鹫鹊厍虻淖詈笠荒弧?/p>
當時電臺廣播了聯(lián)合國放棄地球的決定。讓我們回家,和家人一起度過剩下的一天。雖然句子很溫暖,但語氣很懂事,很嚇人。其余的人聽了都放棄了。但劉啟、韓朵朵等年輕人不死心。他們?nèi)匀槐M最大努力爭取最終的成功。劉啟提出引爆木星拯救地球,但這個計劃遭到空間站電腦的堅決反對。它認為這個計劃的成功率為零。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知道這個計劃,不顧空間站的反對,用酒精燒掉了空間站的所有資料。劉啟號召其他救援隊一起拯救地球。最后大家都歡呼起來,一起推發(fā)動機。終于火出來了,但是離木星還很遠。就在所有人都認為真的沒有希望的時候,劉啟的父親英勇犧牲,彌補了這段巨大的距離。最后,地球終于得救了。作文劉啟等人為流浪地球爭取了時間。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他們最終沒有放棄地球,而是和地球一起流浪。其中,說明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返璞歸真,讓這部科幻大片更具情感色彩。這部電影不像某些好萊塢大片,因為無法生存,放棄了地球,去了另一個新家。他們永遠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和地球一起流浪。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一些類似的例子。雖然沒有電影那么偉大,但是拯救了地球,卻不得不讓人感嘆。比如《大江大河》的導演孔勝,不追求名利,只想拍好電視劇。他一直很堅定,很認真。還有真正的鋼琴大師朱曉玫,60多歲,從來沒有華麗的服裝。她為了練琴,甚至為別人做家務,歷盡艱辛。但是她沒有放棄。最后,一切都有回報。她的巴黎音樂廳爆滿,她演奏的巴赫堪稱自然!
每個人心里都應該有一個夢想。這個夢充滿了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要努力去實現(xiàn),哪怕很累很苦。正如影片開頭所說,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和DIA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3
想必大家一定看過外國的科幻大片,一定憧憬過成為超級英雄拯救地球。看著電視屏上的歐美面孔,你是否有過失落?但在20__的新春,我可以激動、自豪地告訴你:終于輪到中國人來拯救地球啦!
中國人何德何能能擔上這樣的責任?其中不可能有空手套白狼的事。電影一開頭在講述完世界觀之后,便為我們呈現(xiàn)了在中國地下的景象:該打鬧的打鬧,該享樂的享樂,該過年的過年。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對生命的冷漠,對社會的不關心——畢竟地球危在旦夕!——但我卻不能茍同:其一,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就算心系天下,也不過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若表現(xiàn)出擔憂,不免會人心惶惶,亦不如淡然生活。老師從不停止教書育人的工作,廚師們也堅守在崗位上。各司其職,這也許就是他們能做到最好的了。這樣的大智慧,中國人已在無言中吸收了。
另一處令我深受震撼的,是在主人公劉啟逃亡過程中被強行征用后所發(fā)生的事。劉啟失去了他不是父親,勝似父親的人,盡管如此,他非但沒有排斥救援工作,反而投身于此。他明白:這是地球存亡的關鍵。因此果斷地拋下了家事,擔起了拯救地球的使命,而在之后的救援中,更是他靈機一動,與同伴共同努力,在不斷撤離的人群中逆流而上。就算只有一絲希望,他們也奮不顧身;盡管得不到一點幫助,他們也仍然履行自己的責任。他們,是中國人。
主人公的父親——劉培強中校在此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嘗試。他與空間站的智能機器人搏斗;與聯(lián)合國博弈;在最后的最后,他獨自一人帶著空間站駛向了木地交界處,點燃了木星,也拯救了地球。這樣的頑強,這樣的不畏強權,這樣的舍己為人,正是中國人在生死關卡所擁有的財富。
再說電影的制作,也許離頂尖的大片還遙遠,但相比之前已經(jīng)邁出了一大步了。只要在前進,中國人就無所畏懼。電影里如此,現(xiàn)實中更是如此,快速發(fā)展的中國勢如破竹,無人能擋!只要中國人依然在地球上;只要中國人的精神依然閃耀;只要那顆紅星永不墜落。拯救地球,輕而易舉。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4
這部片子在春節(jié)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個官方號的自媒體們,加入了討論,關于此片的從拍攝、到后期制作、到投資等各環(huán)節(jié)都有媒體進行過不少解說,雖然,有些解說資料也無從考證,但絲毫不影響媒體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剛看完《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這里僅分享幾點自己的《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
首先,說說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說特效,由于我所觀看的電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檔的,所以,觀影的整體效果肯定會打折扣,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觀完此片后,特效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吳京和俄國斯航天員,要出倉到外太空,奪取“領航號”的主控權。
他們在太空中的相互幫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國斯航天員被撞犧牲,都讓我想起了好萊塢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個人認為特效可以與之媲美。當然,此片一路走來,特效部分很多,相對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處的特效讓我最為深刻。整體來說,我個人對于此片的特效給予8分以上。
其次,說說情節(jié)。
科幻片的情節(jié),往往會被壓縮,近而讓整片的故事情節(jié)不怎么完整,觀眾會看得云里霧里,此片在開頭與結(jié)尾都進行旁白的解說,這樣就很好地將故事情節(jié)以更為完整和流暢的方式表達出來,并且,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觀眾,也能明白這片子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一句話概括:此片的故事情節(jié),很通俗易懂。
再者,說說情感。
網(wǎng)上現(xiàn)在也有些文章在說此片部分情節(jié)過于煽情,其實,這要看這個“情”煽的是很“硬”,還是比較(此處就不用“很”來修飾了)“軟”(即:合理),比如:吳京赴死時的煽情對話、韓朵朵的救援召喚,這些情節(jié)給我個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動了,稍微落了幾滴淚,并不是很尷尬的“硬”煽情。
無論怎樣,《流浪地球》這部國產(chǎn)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薦和肯定的好片,因為,此片讓國人看到了國產(chǎn)科幻片未來的希望。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5
22,去影院看的電影不多,在網(wǎng)絡上也沒怎么看過影片。
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議下,一起去影院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慣了文藝生活主題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開始,我被其中各種復雜的畫面與特效鏡頭弄得頭暈乎乎,大概二十分鐘后,慢慢適應影片風格。
因為臨時購票,我們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熒幕太近,不過沒影響觀影心情,近三小時的沉浸式樣靜坐,完全被各種情節(jié)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節(jié)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劉培強的愛情線索,一條是圖恒宇的親情線索。線索多,內(nèi)容豐,錯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開始“流浪”之前,展現(xiàn)太陽危機初期,人類攜起手來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經(jīng)歷,真可堪稱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脈脈溫情,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家、對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國的世界主義與人道情懷。
我對該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復用鏗鏘有力的語調(diào),一字一字蹦出來的“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有這樣幾個情節(jié)特別難忘:
沙溢飾演的張鵬,看著旁邊舉起手報名的年輕飛行員,對方回報以堅定的目光。作為隊長的張鵬拉下了他的手,對方疑惑的看著他。他懟過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們的。隨后跨出隊伍大喊一聲:中國航天中隊,50歲以上的,出列!隊伍里瞬間站出多位符合年齡的飛行員。和張鵬共同作戰(zhàn)過多次的諾夫一看,急眼了:也跟著呼吁50歲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國都開始號召超過年齡的隊員站出來,而站出來的每個人,都沒有絲毫猶疑,而且他們很清楚這樣的選擇,只有單程去票沒有歸程,當他們親手啟動引爆器,自己也將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讓他們做出這樣的大義選擇呢?我們都知道答案“責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飛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絕境,老羚羊以身體做為年輕羚羊飛躍的墊腳石,情愿筆直墜入懸崖,為跳躍延長兩米距離,這2米,就是整個羊群的生機。
讓年輕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們的使命,也更是我們?nèi)祟惖氖姑?/p>
建設地球美好家園,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難當前,唯有責任”。我想,這可能也是影片獲得高票房記錄的一個重要看點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6
在年前我就聽說有一部電影叫《流浪地球》一聽到它的名字我就十分好奇。地球為什么要流浪?流浪地球到底是什么?于是它剛上映沒幾天,我就帶著種種疑問去觀看了這場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在未來太陽快速老化,劇烈膨脹時,科學家們預測人類再過三百年將會滅亡,為了讓人類生存下去,聯(lián)合政府決定讓地球遷往另一個星系,以使人類可以繼續(xù)活下去,這個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
接著講述了主角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為了執(zhí)行流浪地球計劃要離開他的兒子17年,所以把照顧劉啟的任務便交給了他的姥爺。同時由于地面溫度急速下降無法使人們存活,聯(lián)合政府就在各國地下建立了地下城,并在地下城的上方建造了行星發(fā)動機,以供地球飛行另一個星系時能夠產(chǎn)生足夠的動力。
漸漸地劉啟長大了,長大后的他非常憎恨他的爸爸,錯誤的認為他媽媽的死就是因為他的爸爸造成的。有一年春節(jié)劉啟帶著妹妹朵朵去地面玩時,突然行星發(fā)動機停止了,他迫不得已的要和救援隊一起給行星發(fā)動機補充能源……在地球快與木星相撞時,我看到了他們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敢于嘗試,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成功的希望。
當看到劉培強最后一次和他兒子對話的情景時,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深深地父子之情再次打動了我。讓我突然也想到了我和爸爸,我們也是好久才能見到一次,在我的記憶里爸爸從來都沒有打罵過我,但他的每句話我都牢記在心,我以后再也不埋怨爸爸陪我的時間少了,爸爸我愛你。
在這部影片中更突出的是他們對家人之間的那份親情和關懷。我很敬佩劉培強一家和救援隊的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在生命垂危時刻仍然想著要保護地球這個家及世界上的所有人類。還讓我看到了世界各國人民在地球危難時刻,團結(jié)一心,堅持到底的決心。
我以后也要像影片中的劉啟一樣,敢于嘗試、不怕困難、深愛家人,做一個品行優(yōu)秀的人。
銘記影片中的一句話: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7
昨天,爸爸帶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會吞噬地球,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由空間站引導,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經(jīng)過2500年,去到新家園。但是在中途,由于幾臺推動器沒了燃料,導致7天后地球?qū)⑴c木星發(fā)生撞擊。為了生存,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他們憑借推動器,點燃了木星,逃離了危難,繼續(xù)征程……
“太宏偉了!”在走出影院時,我不禁感嘆。在過去兩個小時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親身游歷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龐大的推射器,一片廢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xiàn),雜而不亂。雖然整個故事發(fā)生在未來的時光里,但絲毫不影響現(xiàn)在的我們細細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電影中,面對著地球、木星相撞這一事實,無數(shù)人絕望了,他們有些低頭不語,有些唉聲嘆氣,還有些哀聲痛哭……可是,他們的行動改變不了任何現(xiàn)狀;有一小部分人還對脫險抱有希望,制定出了點燃木星的計劃,當聯(lián)合政府聲明對這個計劃不抱希望時,他們依然希望滿滿;當他們的計劃眼見就要失敗時,他們不絕望,仍然耐心堅持,奮斗到底,最終拯救了整個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條坎坷的路,也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飯,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過去,并引導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道。但是這還不夠,要想成功,還應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卻很難。
人人都懂“舍身取義”“舍己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電影中,由于推動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產(chǎn)生的火力不足以讓木星被點燃,與此同時在空間站里還有30噸燃料,于是劉培強中校不顧生命危險,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使得木星被點燃,使地球脫離險境,他也因此喪生了。人人都說“舍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連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難,何況是性命?
舍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因為它不是單單為了自己,更多時候,它是為了顧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從大局出發(fā),多為他人著想。
這部科幻片的不僅情節(jié)扣人心弦,而且告訴我了許多道理。此次觀影,我受益匪淺。
流浪地球觀后感850字篇8
從20__一直火到20__的《流浪地球》票房過億,好評如潮。這部電影是我國目前來說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同時也向外國證明中國也能拍好科幻片。
看科幻片從不流淚的我,看這部電影后半部分時,幾乎是濕著眼眶看完的。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后面大家共同拯救地球的情景。
當時廣播中播送著聯(lián)合國放棄地球的決定——“大家都回家吧,剩下的幾天時間陪陪自己的家人。”語句雖然溫暖,但語氣卻理智的讓人害怕。其余的人聽到后,放棄了。但劉啟,韓朵朵等青年不放棄,他們?nèi)越弑M全力去爭取最后的成功。劉啟提出引爆木星,從而拯救地球,但這個計劃遭到了空間站電腦的堅決反對。它認為這一計劃的成功率為零。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知道了這個計劃,并且不顧空間站的反對,用酒精把空間站的資料全燒了。劉啟他們號召其他救援隊一起去拯救地球。最終大家都振作起來了,一起推動發(fā)動器。終于火噴出來了,但離木星還是有一段距離。就在大家認為真的沒有任何希望的時候,劉啟的父親壯烈犧牲,補上了這段偉大的距離。終于,地球終于獲救了。劉啟等人為地球流浪又爭取了時間。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是到最后他們沒有放棄地球,而是帶著地球一起流浪。這中間體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落葉歸根,讓這部科幻大片更富有情感。這部電影也沒有像有些好萊塢大片那樣,因為無法生存,而放棄了地球,去往另一個新的家園。他們始終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帶著地球一起流浪。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一些類似的例子。雖不及電影中那般偉大,拯救了地球,但也不得不讓人感嘆。比如說《大江大河》的導演孔笙,他不追求名利,只是一心想要拍好電視劇,他一直堅守著踏實和認真。還有真正的鋼琴大師朱曉玫,她60多歲了,從來沒有華麗的演出服,為了練琴歷經(jīng)艱辛,甚至還給人做家務。但她沒有放棄,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巴黎演奏會場場爆滿,她演奏的巴赫堪稱天籟!
每個人心中都應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飽含了希望,只要有希望,我們都應該竭盡全力去實現(xiàn),哪怕再苦再累。正如電影開頭所說“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鉆石一樣寶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