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影片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接觸到更多的電影作品和文化知識,從而擴展我們的視野和知識面。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感恩的影片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感恩的影片觀后感。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1
“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當你感到孤獨寂寞時不要抱怨世界的不公、自己命運的悲涼,也不要總等著他人帶給你溫暖與幸福。當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時,你就會慢慢發現,有更多的人在回報你曾給予他們的溫暖,有越來越多的幸福在不遠處等著你。
那次,我獨自去外面餐館里吃飯,看見一個大約八歲九歲的小女孩站在柜臺前,從她的眼神中就能體會出一種失落與沮喪的神情。我想要上前去打聽一下,沒想到一不小心就被地上的一團水滑倒了,我剛好摔倒在小女孩的背后,她聽見后面我摔倒的聲音后,立馬轉過身來扶我。“這位姐姐你沒事吧?”她與我對視了一下,用她那甜美的聲音向我問候道。“呃……我沒事,謝謝你,小妹妹。”我在她的幫助下堅強的站了起來,揉了揉膝蓋回答了她。我隱著疼痛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看她好像有什么心事,便問她:“你怎么了,站那干嘛?”
她走了過來對我小聲地說:“我想要買一碗面,可是阿姨說錢不夠。”她皺著眉頭,緊握手中那僅有的幾元錢,我掏了掏腰包,看還有20元,本想吃好一點,但我還是忍了忍嘴。我走到柜臺前,對柜臺的阿姨說:“給我來兩碗面。”然后轉過身問小女孩要打包還是帶走,她說她要帶回家給她爸爸吃。我瞬間被震撼了,原來這碗面是小女孩對她爸爸的一份愛。等面煮好了,我拿給她,她還好奇地問:“不給錢嗎?”我微笑著說:’“今天這面免費。”她半信半疑地還是走了。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我十分感動。回來吃面時,發現這次的面變多了。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 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既能溫暖他人,又能使自己感到一份幸福與快樂。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2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之后,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心存感恩、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愛我們的人!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都是盡心盡力的,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是怎樣對待我們的父母的呢?我們只知道索取,覺得父母給我們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可我們又給了父母什么呢?同學們,你為下了班的父母端過一杯熱茶,還是為父母洗過一次腳?記得民間有一句俗語: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都懂得感恩的含義,何況我們呢?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朋友、和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特別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您每天都在默默的奉獻著,為班里的事情操心著,多累呀!您從來都沒有抱怨過,我們還是總惹您生氣,不好好學習。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后會好好學習的,不會惹您生氣了。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要學會感恩去報答,感恩是沒有界限的!讓我們每個人都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吧,世界將變得更和諧,更友善!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3
周六的上午,我收看了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老師講的《感恩教育》,這個講座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1、孝心。孝心是一個人的重要品格,如果沒有孝心不管這個人多么優秀,他必須會被社會淘汰。在2004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中的田世國,因為他的怒親得了很嚴重的病,務必做植腎手術,田世國偷偷的把他的腎捐給了母親。還有賴樂進,他的父母都是盲人,他上學從不曠課,放學回家后他就跪著喂父母吃飯。正是于丹老師所說職責是一種外在的要求,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愿望。
2、感恩的信。在這個方面于丹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在小時候總是在一棵大樹底下玩,大樹也很高興,可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需要的越來越多,大樹也不斷滿足孩子的要求,當孩子已經老了,大樹已經變成了沒有用的老樹根,這件事告訴我們人要有感恩的信。
3、自強、自信。自強、自信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比如說登山,也許在登山的途中你會受傷,但如果你要堅持下來,到達山頂的時候,你會真正的感受到“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含義。我們要記住這世上知識很重要,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經驗,比經驗更重要的是悟性。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4
又是一個溫馨的母親節,又是一個粉色的母親節,又是一個不同的母親節。祝媽媽節日快樂!
我要向我的母親表示感謝。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一首詩,來描繪我對媽媽的愛;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我對媽媽的愛;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要用每個音符,譜寫著我對媽媽的愛,假如我是個……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貧乏的文字來描寫我對媽媽的愛、對媽媽的感謝。
今天,我想起了一首詩《愛的力量》:“有一種愛是不能缺少的,那就是媽媽的愛。這種愛是無限的,也是廣袤的,在我悲傷的時候,給予我慰藉;在我失望的時候,給予我信心;在我成功的時候,給予我祝福;在我怯懦的時候,給予我勇氣……”
媽媽,謝謝您在我失敗的時候給我安慰,謝謝您在我努力的時候給我信心,謝謝媽媽。
我的記憶中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幕:在我生病發燒躺在床上的時候,是媽媽拿著勺子一口一口喂我吃藥;在我遇到難題的時候,是媽媽坐在旁邊一直陪伴我到深夜;在我遇到挫折時,是媽媽給予我勇氣。謝謝媽媽。
媽媽,謝謝!媽媽,謝謝!多少謝謝也回報不了您對我傾盡的所有心血。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但是,媽媽給我的何止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啊!我能回報媽媽的,只有好好學習,力所能及地幫她干些家務。可是,有時我的任性、我的調皮、我的頂撞、我的不懂事,一次次讓媽媽傷心、失望、無奈、哭泣。媽媽,對不起,請原諒女兒的過錯。
媽媽,謝謝您!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5
有一天,我們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感恩演講視頻。
那是一位青年男子在一所中學做的演講。他的演講是包含著愛與恨。有時讓他高興,有時卻讓他悲傷。他的演講讓我們班上所有的同學都流下了眼淚。
我們人間到處都是有感恩的。記起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那次,有的讓我們感動,有的讓我們憤怒。大地震來臨時,有一個班正在上課。老師就讓同學們先跑。最后還有幾個學生沒有跑出去,那時又來不及了。老師就用她的身軀保護著下面幾個同學救援人員在挖出他們時,老師已經去世了。她下面的幾個學生還活著。那位老師把幾個學生用手抱的很緊,老師已經是全身僵硬了。想救出學生,不得不把老師的手鋸掉。看到這樣的場景時,人們都為這位老師感到驕傲和自豪。還有讓我們憤怒的老師。地震來臨時,老師丟下班里的所有學生,他自己跑出去了。就因為他跑了,所有他被取消了當老師的資格。
人們都知道,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可敬的,他們為了我們的生活花了不少精力。所有我們要更關心父母。但是還有人做出打父母的事。他不敢打他的父親,就去打母親。有一次他向他母親要錢。他要的錢數目巨大,所以母親不給他。在他向母親要了很多次,他母親都說:“不給”。于是他就用東西打他的母親。把他的母親打的偏體鱗傷,把所有的錢都拿走,然后就離家出走了。人們都說:“應該把他送到看守所里去。”
不管別人有沒有幫助我們,我們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他人,關愛他人。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6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了自己的人生。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后談到“仁”。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
最后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人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一種信念和鼓勵,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靈。在人群中學會愛,在山水中發現永恒,在社會的規則中勇于承擔,在這一切之中。這樣的一個孩子,站在一個起點上,我們才有理由去祝福他們所有的未來。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7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人間處處有感恩,感謝你,感謝我,感謝他,感謝我們周圍的一切。
枯黃的落葉在樹下譜寫著美好的旋律,那是在感恩大樹對它的滋養;彎著腰與大地親吻的小草,那是在感恩大地給予它的營養;成熟的麥穗兒低著頭和麥桿說著悄悄話,那是在感恩麥桿把它撐起;小鳥在樹枝上深情歌唱,那是在感恩茂盛的枝葉給了它安家入戶的地方。是什么創造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是什么建立了真摯的友情?又是什么讓社會充滿著和諧寬容?是感恩!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看待世界,你才能對社會有更好的認識和更多的感觸。
感恩老師,是這些辛勤的園丁,教誨著我們一步步走在前進的道路上,陪著我們一步步走向成熟。
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幼小的生命,讓我們能在這美好的世界上活蹦亂跳,呵護著我們從弱小的小樹苗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
感恩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歡笑和快樂,驅逐著我們心中的孤單和難過,在內心烏云密布時,朋友的關懷在黑暗中撒下了燦爛的陽光。
人生的旅途還很遠,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當你遇到困難時,有人為你伸出援助之手;當你想半途而廢時,有人給予你鼓勵;當你做了某些好事驕傲自滿時,有人提醒你“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當你做錯題目時,有人為你指點,你是否一甩手,大聲抱怨他“多管閑事”呢?在你這樣做后,有沒有感到羞愧呢?我相信,還有人正在理直氣壯地說:“不會!”人生的道路還很漫長,你現在這樣,以后沒有人敢對你提出意見,做錯做對,全由你自己決定,無人為你指點迷津,未來,在不久的將來,你該怎樣面對更多的人和事?
一位同學在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讀了這則小故事,我特別感動,這位同學僅有9歲,卻有如此之大的孝心和感恩之情!
人們常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事實真的只是缺少了一雙明亮的眼睛嗎?不,不是,還有人們裝滿愛的心。只要我們心中多一點愛,多一點感恩之情,這個世界將更加美好!
“感恩的心,感恩有你……”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來吧,讓我們用自己充滿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圍,看待世界的一切,讓地球更加美好!
感恩的影片觀后感篇8
前幾天,我去東勝大酒店看了《感恩的心》,這部電影讓我覺得很真實,很感動、感人。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有一個很好的家庭,那位阿姨是一名非常有名的歌手,可是為了她丈夫的事業,他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捧他當歌星。
阿姨在不斷的努力下,終于讓自己的丈夫作了歌星。可他萬萬沒想到,她丈夫卻拋棄了她,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到后來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可是她丈夫卻讓他把孩子打掉,她不肯,最后離開了這座城市。去了一個旅游村,在朋友家介紹的旅游村打工。在后來的日子里,她每天干活干得很累,突然有一天,她肚子疼要生孩子了,她一步一步地上樓梯,腿上留了很多血,一直到后來她都抱病在身,是因為產后大出血。可是為了孩子,她依然堅持著。后來,他爸爸找到了他就去了爸爸家,可是還在想媽媽,就一個人跑出去找媽媽,他害怕媽媽說,就在山上等媽媽,下了一夜的雨,可是他媽媽依然在找他,直到早上,看他在山上睡著,才放心,可是下樓梯時:因為勞累的原因,昏倒了,就坐上了輪椅。小男孩期盼著媽媽的到來,他每天都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最后媽媽回到了他的身邊。
在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母親給與我們生命,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母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愛”。從我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母親就開始照顧我們、看護我們、愛護我們、給與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了。只要我們健康、開心,母親就會比我們更開心。母親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她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何在社會生存。所以我們都是受母親的直接影響,才會有開心的今天、安逸的今天。
父親給與我們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技巧,教會我們要堅強、要率真、要有毅力。所以我們今天的堅強、毅力、生存之道都有父親的影響。
讓我們以感恩的心來回報我們親愛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