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職場挑戰。優秀的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
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篇1
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舍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里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并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占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么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篇2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于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蕩,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為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斗,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筑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為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占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衛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凄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衛上海的英勇行為,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持,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丑陋罪惡行為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斗,“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斗,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卷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只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衛民族尊嚴。雖無名于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
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篇3
今天,我來到了電影院,看了電影《八佰》。
這是一部抗日片,根據保護上海四行倉庫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電影剛開始的時候介紹了上海四行倉庫,由420位官兵來守護。
剛開始日本兵來攻打的時候,中國士兵用伏擊戰把日本兵給打了回去,把尸體扔到樓房外的水里。為了鍛煉新兵,長官讓幾個新兵近距離將日本的俘虜給擊斃,新兵們嚇得都不敢拿槍,戰爭的殘酷,鮮血使他們心里崩潰,但是沒有辦法避免。日本人的武器比中國先進得多,開著防彈車和一個大型機器拆掉三個窗戶,企圖強攻,然后呢,中國士兵無奈之下,背著炸藥包,然后從樓上跳下去,每跳一個人,都會高喊著:“我叫__×”,隨之與裝甲車同歸于盡。看到這個場面,觀眾們無不流淚,我們的戰士,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對抗日軍的先進武器,把日本軍打得魂飛魄散。記住吧,每一位英靈的名字,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他們,那一個個名字寫進了歷史,刻在我們心上。
為了死守上海最后一塊陣地,只有420人的第一營,號稱“800”人,雖然失敗了,但還是完成了任務,達到了預期吸引日軍注意,掩護主力撤退的效果。
升旗那個場面,同樣讓我們淚流滿面,同時熱血沸騰,在明知道升旗會引起日本人瘋狂的報復和更激烈的攻擊,為了喚醒每一個中國人,他們用血肉之軀,把旗子高高升起。一邊流血奮戰,一邊卻歌舞升平,當時的民眾,還沒有意識到戰爭的危險和民族的危機。
耳邊至今還響起團長謝晉元說的話:“雖然我這場戰斗注定是失敗的,但是我要用自己的鮮血喚醒全國四萬萬同胞的覺醒。”
英國租界同意說讓中國士兵從租界撤離,本來是中國自己的土地,卻變成英租界,冒著槍林彈雨過了橋,卻被迫被解除了武裝,這是多么恥辱!后來,撤離了的士兵們大多結局悲慘。
在電影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湖北,小湖北還是個小孩,他很害怕戰爭,但是隨著他在老兵的帶領下,越來越不害怕了,奮勇殺敵,在戰爭中成長,在血的洗禮下勇敢。
看完這個電影后,我知道了,我們的今天來之不易,無數的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中國,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應該努力向上,不能做平庸之輩,讓中國強大,傲立于世界。
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篇4
戰火綿延,硝煙彌漫,人仰馬翻,血染中華大地······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老鴰在尸橫遍野的土地上凄慘地叫著,陣陣喘息聲在四行倉庫蔓延·······從而四行倉庫成了最后的希望······
對面是天堂,而我們這兒是地獄,對面租界歌樓的商女在唱戲,對面租界的富家太太在打麻將,對面租界的叫賣聲徹夜未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獄唱后庭花。”所有人都迷住了,“快,快,加固南墻防御·······”對面的光照亮這里的夜,相顧無言,卻勝似萬語千言,他們不得不被拉回現實,“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出過縣城,就想看一眼上海長什么樣。”“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了什么什么都沒有了。”很多人害怕著,但山河破碎,男兒許國,日本人宣言稱三小時內完勝倉庫,可他們奮不顧身綁著炸藥,用自身的重量砸進日方鋼板陣來阻止形成,看到這兒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想到現在我們的小康社會都是他們先前在負重前行,他們肩上不止有家庭還有身后幾十萬百姓同胞們。
“明天,我們將接受更猛烈的攻擊”他們決定在第二日一早升上國旗,背水一戰!“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國旗不倒,只要人在,國旗就不能倒!中華人民就不屈服!“國人皆此,倭寇何敢?”
記得,有一個片段,租界為倉庫送來物資,當時女記者問:“再這樣抵抗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委員長之所以讓你們留守至今,本來就是給西方諸國看的!”洋人們知道這次戰斗中國人根本不可能贏,但他們依舊被國人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打動。
他的名字叫“端午”,家人一定有個讓他安康的祈愿,家鄉的晚稻還沒收,他卻永遠留在四行倉庫。家書會泛黃,相片會暗淡,唯有那些曾用生命守護過去,會誓守在時光中,始終榮耀········英雄不死,祖國無殤,故土燃燒,戰士誓衛家園。手足同心,共享和平之夢!
勿忘國恥,為國所用!
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篇5
電影《八佰》取材于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抗日歷史故事。實際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參加了戰斗,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副團長對外號稱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壯士”的由來,就是這“八百壯士”用智慧和勇氣抵抗日軍四天四夜進攻的故事。
隨著一聲警報聲響起,一支來自民間的保安團的隊伍從田地里走出,到達上海。這時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閘北已經變成一片廢墟。電影開始了,戰斗也打響了。
四行倉庫的一邊是富麗堂皇、聲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邊是戰火紛飛、一片狼藉的“地獄”戰場,中間隔著蘇州河,一座橋把兩邊連了起來。
在戰斗中,日軍為了尋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護下,拼命的挖掘墻洞,企圖在墻內安裝炸藥把墻炸開進入四行倉庫。戰士們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軍開火,還是無法讓日軍的坦克停止,四行倉庫瞬間危在旦夕。陳樹生發現如此危險的境況,為了阻止日軍爆破墻壁,他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樓上縱身一躍跳下與敵人同歸于盡。“舍生取義,兒所愿也。”這就是陳樹生留給母親的最后的話。后面的戰士也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他們保衛了四行倉庫的第一步入口處,他們用生命來守衛著四行倉庫,為祖國而戰。
在租界的人們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們勇敢戰斗的場面,被戰士們的勇敢、忠誠而折服,他們把家里的很多東西都送入四行倉庫,藥物、食品等源源不斷的送來。
伴隨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著,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著軍禮。突然,日軍的戰斗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戰士前仆后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里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著我的眼淚。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國的頑強斗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篇6
因為疫情,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進電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媽媽觀看了2020年的第一場電影——《八佰》。
通過觀影介紹,我得知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歡的演員鄭凱和俞灝明,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
對歷史沒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媽媽的初步講解當中,大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這部電影由管虎導演執導,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報出虛假人員800人,這才有了“800壯士”之說。在生與死的決擇中,“800壯士”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上海,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
電影的開頭是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借,河這邊斷壁殘桓,滿目蒼夷;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升平,影片一開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進入,這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自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團。
這些人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卻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軍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條,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了這場戰斗。
“兄弟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東北淪陷,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段臺詞,簡直將現場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淚點激發到了極致,全場充滿了嚶嚶的抽泣聲,中國正是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強大。
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悲痛的情緒中默默地離開,這樣的場景是我沒有見過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沒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沒有真正的英雄,畢竟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只是凡胎肉體,是父母細心呵護養育長大的。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讓自己更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吾輩應當自強自立!
八佰觀后感800字左右篇7
電影《八佰》票房已經突破__億,點燃了剛剛重啟的國內電影市場,同樣也收獲了許多好評。電影的上映也引發了網絡上關于那段慘痛歷史的熱議,故事原型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遺址紀念館也隨著電影的上映引來了大批市民前來參觀。
《八佰》是什么?
電影從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開始,講述在謝晉元團長的指揮下,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日軍進攻達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跡,呈現出抗日戰爭的艱苦卓絕和八百壯士的英勇形象。《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是一條河間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
電影里中國軍人堅守倉庫英勇抵抗與一河之隔的租界里的歌舞升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的確如此。1937年的大部分國人并沒有覺醒,他們不認為這個國家的戰爭跟他們有任何關系。很多人認為保家衛國流血犧牲那是軍人的事情,就算日本人已經轟炸了上海,摧毀了這個城市,也依舊炸不醒租界里的人們。在他們看來,日本人是不敢進入英國租界的,生意繼續做,大戲繼續聽,日子一切如常。就連支援淞滬會戰的地方保安團的民兵,都琢磨著趕緊溜號回家,好把家里的那幾畝麥子給收了。
四行倉庫保衛戰讓租界的國人看到了什么是戰爭,什么是舍生取義,倉庫對岸的蕓蕓眾生也最終完成了從麻木到奮起抗爭的轉變。
在收獲好評的同時,電影《八佰》的熱映也引來了網絡上的不同看法,認為影片夸大了真實的戰況,美化了國民革命軍隊,掩蓋了主力軍隊潰敗撤退的事實。這些批評大多是基于對抗戰初期國民革命軍抵抗不利的不滿情緒。不過,也許對于這部電影大可不必如此苛刻,以電影的形式還原歷史,本身就需要不少的藝術加工。更何況在《八佰》之前,許多人并不了解淞滬會戰這段慘烈的歷史,這部電影起碼讓人們知道了四行倉庫,也知道了上海晉元中學是為了紀念哪位民族英雄。這難道不是《八佰》最大的意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