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抗日電影心得體會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在這個日子里,我們更加緬懷千千萬萬犧牲的烈士和罹難的同胞,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更加堅定為民族復興而凝聚力量的理想信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5篇小學生抗日電影心得體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小學生抗日電影心得體會1
偶然看到了一部抗日電影———《抗日兒童團》,我想:這一定很好看,于是我就看了起來。
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抗日兒童團三次與鬼子戰斗經歷:玩游戲機智解脫;繞圈拖延時間,給女八路更多的時間逃跑;他們自己做武器,炸死鬼子。
在這里面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張根生。有一次他和小伙伴們在村口站崗放哨。為鄉親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和敵人拼死搏斗,勇敢完成組織交代的任務,幫助八路軍和武工隊消滅了敵人??吹竭@里我覺得很慚愧,在學習上,特別是數學,遇到不會的題不動腦,非常粗心。在生活上,媽媽讓我干家務,我要很長時間才干,有時直接忘了干。
但是看了這部電影后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學習,經常幫媽媽干家務,表現出更優秀的我。
小學生抗日電影心得體會2
抗日兒童團講述了偉大的抗日戰爭年代里,在我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以張根生為代表的抗日兒童團員們協助八路軍宣傳抗日、偵察敵情、站崗放哨,甚至執行任務保家衛國的故事。
回顧我國近代革命史,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戰勝外有強敵入侵、內有封建壓迫的生存危難,歷經艱辛先后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擁有了今天全民基本小康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的淚水是悲憫的,而不由仇恨產生的。我們的傷痛是永遠的,不是用仇恨能解決的。以人類災難作為民族前進的警世鐘比任何道理都要來得更加直觀強烈。
八年抗戰,團結和教育了全國人民,同時也培養了新一代中國的小主人。全國廣大少年兒童在黨的領導下,為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斗爭事跡,涌現了一大批值得永遠懷念和歌頌的少年英雄,小根生們利用自己年紀小,不被注意,不受敵人的威逼利誘,利用地勢地形同敵人斗智斗勇,英勇無畏的完成組織交代的任務,成功的幫助八路軍和武工隊消滅了敵人,為行河縣的抗日歷史涂抹下鮮艷壯麗的一筆。
自強才能自救,勇敢地面對曾經的傷痛才能更加勇敢地走下去。少年兒童是祖國為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電影《水面葫蘆》希望通過這樣深刻、感動、熱血的歷史再現,向世界展示那個艱苦的年代全中國上到80老人下到10來歲孩童對祖國的熱愛、對家園的守護、對正義的擁護,向社會展示以片中主人公為代表的青少年智勇雙全、面對生死、面對侵略者的無畏無懼,給予當代的兒童和青少年一番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和洗禮。
小學生抗日電影心得體會3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抗日兒童團》,在這里我就給大家講講看了這部電影之后的觀后感。
這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有一個八路軍女戰士潛入日本軍營偷取文件,不料被日本鬼子發現了,她帶著文件趕緊跑,可在逃跑過程中被日本鬼子打傷,掉入了懸崖不知生死。在河岔村活動的武工隊接到命令,營救被困的女八路軍,這事被兒童團長張根生偷聽到了,他死纏著武工隊隊長要把此任務交給兒童團,后經李隊長等仔細考慮后,就把此任務交給了兒童團。兒童團在張根生的帶領下,通過斗智斗勇,不怕犧牲,最后在八路軍的幫助下消滅了日本鬼子,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知道了我們美麗、繁榮、富強、和平的祖國來之不易,是由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希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加強鍛煉身體,長大以后用我們的雙手建設美好的祖國,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小學生抗日電影心得體會4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激發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別節目《海報里的英雄》,以我國優秀抗戰影片海報為切入點,帶領觀眾從光影中走入英雄的精神世界;山東鄒平市百余名中小學生走進抗戰遺址,聆聽抗戰老兵講述可歌可泣的故事;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人潮涌動,游客在這里重溫“八百壯士”的戰斗經歷……抗戰勝利76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各地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讓人們在跨越歷史的回望中,收獲心靈的洗禮、精神的升華。
76年前,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標志著中國人民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畫上了句號。這段歷史之所以不容忘記,不僅在于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更在于其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推動了中華民族覺醒和民族精神升華。冰天雪地里吃著草根、樹皮,楊靖宇“既有血,又有鐵,只待去沖鋒”;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張自忠“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14年抗戰,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以血肉之軀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譜寫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
對歷史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革命先烈的致敬,就是賡續他們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笨谷諔馉幩酆蜕A的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成為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的精神基因和制勝密碼。從滿目瘡痍、一窮二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兩彈一星挺起民族復興的脊梁,到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76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今天,傳承抗戰精神、弘揚家國情懷,依然是重大而現實的時代命題。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中,廣大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不論生死、不計得失,千千萬萬基層工作者不辭勞苦、日夜堅守在防控第一線。面對入汛以來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人民子弟兵聞訊而動、勇挑重擔,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合力抗災。正是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擔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堅毅篤行,構筑了護佑人民生命安全、國家繁榮富強的堅實堤壩。無論是戰爭年代抵抗外來侵略,還是和平年代戰風斗雨,愛國始終是中國人的公約數。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以精神偉力提升行動自覺,這是我們風雨無阻向前進的力量源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救亡圖存,是腥風血雨年代中國人的共同意志;對今天的我們而言,的使命擔當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前,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置身“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經歷著深刻變化的國內發展環境,“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感受更為明顯,“勇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的要求也更為迫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全體中國人民艱苦奮斗,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努力。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紀念抗戰勝利、致敬革命先烈,就要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將個人奮斗疊加為國家發展合力,在追夢圓夢的道路上實現“個人夢”與“中國夢”同頻共振。
小學生抗日電影心得體會5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周年?;厮菽嵌沃腥A兒女用鮮血凝結、頑強不屈的難忘歲月,我們既不能忘記曾經家國破碎、血染山河的悲壯和痛楚,更不能忘記革命先輩奮勇抵抗、前仆后繼的抗戰精神。正是依靠這一偉大的精神,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壯舉,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偉大的抗戰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國人刻骨銘記,并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代代傳承。
天下艱難際,時勢造英雄。在14年反抗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中,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海內外中華兒女以強烈的家國情懷,空前團結起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圖存的共同意志,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涌現出一大批抗日英烈等英雄群體。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都是抗戰英雄、民族英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戰爭勝利、為鑄就偉大的抗戰精神作出了重大貢獻。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在抗戰英雄的身上,充分展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的英雄氣概以及百折不撓的必勝信念。今天,我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就是要把這些可貴的精神融入血脈、發揚光大,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守衛和平、開創未來,實現無數先賢英烈振興中華的夙愿。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過去的苦難與輝煌,就要大力弘揚歷久彌新的抗戰精神。聚焦當下,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經歷深刻復雜之大變革、大調整。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各種問題多重疊加的困難挑戰,必須在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環境下謀發展。面對新時期的新任務、新戰斗,我們必須堅持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從中汲取力量、吸收智慧,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同心協力,勇闖改革發展道路上的重重關隘。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今日的中國,正發生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我們比歷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繼續弘揚英雄鑄就的抗戰精神等中華民族精神。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筑牢信仰的基石,以堅強的精神紐帶團結全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開拓進取,就一定能創造中華民族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