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
寫觀后感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泄,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那要怎么寫《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呢?這里提供一些《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篇1
在疫情期間。我們在過年,你們在幫我們過關這是春晚中朗誦《愛的橋梁》中的一段話,在這病毒肆虐春節,是白衣天使無所畏懼,一路向前。除夕夜,無數人在歸家路上,或已在家舉杯高歌,而我們的醫護人員逆流而行,下一站是武漢。我致敬,向奮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的逆行者。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場戰役是在湖北武漢為中心,向各個城市蔓延。我看到的不僅僅是疫情蔓延,更有愛心和奉獻的傳遞。
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驚人相似,到底哪個致命率更高,這成為當前人們的日常話題,也成了難以醒來的夢魘。有人說病毒是由武漢市的一家海鮮市場里非法售賣野生動物引起,還有人在責怪一只蝙蝠。目前,我們沒有明確的答案,我只看到很多醫務工作者前仆后繼,沖到一線。
在春晚抗肺炎的朗誦看哭了無數網友,演出明星紛紛送出祝福,展現人文情懷。隨后的十天里,我看到的是我們隔離的是病毒,我們絕不會隔離愛。全國各地紛紛伸起援助之手,向武漢支援。有經驗的醫生奔赴一線,有愛心的企業和個人捐助口罩,防護服等。國家建立雷神山,火神山,多所醫院派出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我知道無論過程多么艱難,我們總能迎來春天!
今日之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只說我在默默地感動,也不能只說一句致敬的話語。我要努力學習,成為明天有實力的擔當者!像鐘南山,像李蘭娟。今日之他們,明日之我們!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篇2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如期到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什么呢?帶著這份期待認真觀看了所呈現的內容,——“創造向未來”這一主題讓我們懷揣著夢想,充滿著希望和科學技術的主感觀!
第一堂課,被譽為“中國名片”的功夫明星——成龍為我們主講:夢想一課。
小時候勵志當一個英雄的成龍,六歲被送到了戲劇學院,這樣就踏上了他的演藝之路,在一次次的拍攝中一次次的受傷中,他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不言放棄,努力著戰勝一切困難,他腳踏實地努力著,實現個人和家國的夢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拼搏精神鑄就中國夢,要創造,要有夢想,還要敢拼搏!”。
已經64歲的成龍,還在繼續努力著,拼搏著,他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和帶動著有夢想的人,激勵著,鼓舞著我們青少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不管是什么職業,什么年齡,只要你有夢想,只要你肯努力,肯拼搏,實現自己的夢想,為家國、
后來小撒老師與孩子們和成龍做了一個游戲,做了一個成龍的人形板,讓成龍說出身體那個部位受過傷,就在人形板上用勛章做標注,讓人驚訝的是在人形板上超過了二十多個勛章!這說明了什么?說明:有夢想,多艱難都不能放棄,每一次受傷,每一次艱險,就是向著夢想的一次拼搏和靠近!
只有夢想才有創造的念頭,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基礎;夢想也是追求之路上樹立的一座燈塔;每一個人為自己的小夢想而努力,從而去成就大夢想!
不管是心算最厲害的王桐晶,還是演唱《墨梅》的“京劇少年”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還是C919的總設計師吳光輝,他們不光是表面的光環讓人去崇拜,更是因為他們有夢想,夢想給了他們動力,讓他們努力前行!王桐晶六歲開始學珠心算,現在為我們帶來了令人震撼的“障礙閃電珠心算”挑戰,在這稱奇的技能背后,王桐晶12年訓練生涯中驗算過的試卷可以鋪滿100間小學教室,這就是夢想與努力拼搏創造的奇跡!王泓翔熱愛京劇,學京劇,小小年紀唱出好京劇,“犀”背后的始發人,始發團不斷奮斗,創造出擬人歌姬團,“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清朗的歌聲,為夢想篇章做出最好的詮釋。吳光輝有夢想要做最好的飛機,他講述了“中國制造”背后的探索和努力,最終成為“國產第一架大飛機”C919的總設計師。有著夢想,照亮前行的路,敢于嘗試,不斷探索,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創造奇跡!
夢想,生在少年時代,生在青春,生在我們的生活時間里!青春年華的夢想更是光耀之環!青春飛揚,承載著夢想的船帆。青春是活力的象征,是奮斗的感官。我們青少年懷著祖國的夢想,活潑快樂,朝氣四射!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一定要有獨立的中國之夢,振興
我的夢,中國青少年的夢!我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以夢為馬,以心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咱們青少年一起“創造向未來”!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篇3
轉眼間,這個暑假已經結束了,我們迎來了又一開學日子,可以說心情非常激動。因為我們又可以觀看著《開學第一課》節目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
晚上8點準,我便早早的觀看著《開學第一課》節目,而著節目之所深受廣大中小學生們的喜愛,或許是授課的方式不一樣的吧,因為該節目總會播放各種有趣且蘊含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讓我們觀看。這不僅讓我們汲取了各種知識,還能在觀看節目中,更好的理解各個人生意義。進而加強廣大中小學生們愛國精神的理念,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愛國的理念是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理念,更何況是那些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家強。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需要大力弘揚愛國精神。
每次觀看著開學第一課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激勵著我們的不斷向前成長的,使得我們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進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定之心,更好的學習向上,為未來祖國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這也是為什么要安排這節目的原因了。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篇4
今天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夢想。正如王小丫姐姐說的一樣:“夢想是一個美妙的詞匯。”夢想像一片星辰,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
第一課是由“神十”航天員——王亞平講的。當她在太空中給孩子們講課的時候,我就在家里看著,那種感覺實在太刺激了!王亞平作為第七批女航天員,訓練十分刻苦,但是,她還是堅持了下來。終于,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她成為了航天員!
第二課是章子怡講的。有一次她和別人去英國,別人可以用英語自如的交流,而章子怡,卻只能眼巴巴的等,等人家說完。她一句英語都聽不懂,所以她晚上只能在被窩里抄寫單詞。
第三課是廖智講的。廖智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失去了父母,女兒,公公婆婆等一切親人。當她醒來時,她的身體痛得擰成一團。她覺得自己還可以跳舞,而別人,好像不這么想……但她決定,帶上假肢,繼續跳。經過她自己的努力,她可以跳舞,也適應了帶假肢的生活。
我們一定要朝著我們的夢想前進,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篇5
今年是2021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在這光榮的時刻里,我們心中除了自豪,更多的是為祖國這一路上的成長感到驕傲。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上的接班人。
在看了“七一勛章”獲得者、脫貧攻堅模范、抗疫先進人物、時代楷模、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00后”奧運健兒的英雄事跡之后,我們更加的熱愛自己的祖國了,也想要為祖國爭光。同時明白了熱愛祖國是我們青少年應有的責任。
愛國的形式有千萬種,譬如:岳飛馳騁沙場,精忠報國,是一種愛國;魯迅在民族遭受苦難之時,高聲吶喊,是一種愛國;在災難面前,國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亦是一種愛國的姿態。愛國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顆赤子之心,到處都是愛國的體現,愛國主義是永恒的話題。通過這次抗擊疫情,再次激發了全民愛國熱情。國難當頭團結一心,齊心合力共度難關,困難面前不屈不撓,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我們從小要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篇6
當我們吃著豪華大餐時;當我們悠閑地看著電視劇連播時;當我們穿著潔白整齊的校服去上學……都是黨給了我們這些,黨是一位母親,給了我們這奢華的生活。
我是一名少年先鋒隊隊員,我的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紅紅的鮮血染成的。
到現在,我還銘記著這些烈士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黨是偉大的:董存瑞手托炸藥包在敵人的碉堡下拉響了導火線;劉胡蘭在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黃繼光面對噴火的槍口,英勇地撲了上去……
黨在我心中,是一架機器,一架機器是由許多螺絲釘組成的一個整體。而我只是其中一個螺絲釘,我愿永遠做一個默默為黨付出的小螺絲釘。
黨啊!您偉大的功績將雕刻在歷史的豐碑上。作為新時代少年,在黨的關懷下,我們怎能辜負黨的期望呢?我們要努力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為社會作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愛黨的表現。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格式篇7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在當地要飯,聽說兒子在部隊當官享福,便氣沖沖找上山去。隊伍正好開飯,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她流淚了,提起籃子將自己要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為了歡迎這位母親的到來,戰士們演唱了自編的《牛皮腰帶歌》:“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干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這些可親可敬的戰士面前,她怎能不為之動情,為之自豪?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里緊緊攥著一塊白洋,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黨費。
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里驚呼這是前所未聞的神話。而遠涉中國的西方記者斯諾,則把這稱之為“東方魔力”。令他們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紅軍創造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奇跡?其實很簡單,就是頭頂上那顆鮮紅鮮紅的紅五
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輝的希望之光。這正是千百年來我們所固有的,具有強大凝聚力、鼓舞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的民族精魂。從孟子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歷史雄辯地證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在即將邁入新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并非那么艱難,那么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當輕歌曼舞的大款們狂飲“人頭馬”“XO”的時候;當某些達官貴人們大腹便便地剔著牙,瀟灑地鉆進锃明閃亮的“現代王”“藍鳥王”“公爵王”的時候,當你為酒綠燈紅而意亂神迷,當你美好絢爛的向往化為烏有……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把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帶入21世紀,這關系到當代中國的形象,關系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我們的紅軍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他們的骨頭無疑是最硬的。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們的性格無疑是最可寶貴的。在奔向21世紀的長征路上,我們同樣需要這種錚錚鐵骨的精神,同樣需要這種用黃河,用泰山塑造起來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當每個中國公民都具備長征的鐵骨精魂時,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會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并以此告慰長征路上那20幾萬不屈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