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對作品或創作者的情感和態度。怎樣才能寫好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這里給大家提供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篇1
“人生就像一盒多味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么味道,哪一顆屬于你。”“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么不同,一點也沒有!”阿甘的母親這么說道。阿甘正坐在他故鄉的長椅上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阿甘和母親相依為命,更加不幸的是阿甘的智商僅僅只有75分,但是他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他帶著一副“魔法鞋”——腿支架,他走路的樣子很像一只鴨子,他做事很木訥,常常受到同學的欺凌和歧視。終于有一天,詹妮像一束陽光照進了他的生活,他奔跑起來了,上帝賜予了他一雙“飛毛腿”。他拿到了大學的畢業證、進了美國明星隊、參軍、與美國總統握手、跑遍全美國……成為了人生的“領跑者”,真正的成功者。
我被阿甘的誠實守信、善良和他那金子般的品質感動了,或許你并不優秀,或許你沒有一張美麗的面孔,可你可以擁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散發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阿甘的故事也讓我聯想到了《風雨哈弗路》里的利茲,她曾經被送入少兒托管班,是人人皆知的叛逆少女,但是她一直再為自己的目標奮斗——考進哈佛,她比別人用工一百倍,每次來的最早的是他,走得最晚的也是她,她用22個學習,在地鐵上睡覺,用兩年時間上完了中學至高中的所有課程,當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時候,她說道:“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你加倍努力,才可能抓住你的夢想。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不能安于現狀,我需要機會,我能創造奇跡!”
我們也正走在學習的路上,夢想之路,去做自己的領跑者,突破自己的極限,你才是成功的。追夢的路上或許會有很多坎坷和荊棘,可我們如果不奮力一搏回離夢越來越遠。
追夢就是一直努力,不曾放棄!
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篇2
最近閑下來時,一直在反反復復讀《阿甘正傳》這本書,也刷了幾遍電影,書上內容與電影有所出入,但是基本基調是一樣的,一個被所有人稱為"傻子"的人,最后成為好多聰明人不可企及的人。
阿甘,生下來就是白癡,智商相當于八歲孩子的低能兒,所有人對他態度惡劣,嘲笑他,對他不耐煩。但是阿甘卻不認為他的生活很糟糕,他認為他的生活過的很有意思。他唯一喜歡的女孩珍妮,也是從小到大唯一不討厭他的女孩。阿甘深深的愛著她,用盡所有愛著她。最后珍妮給他生了一個健康的兒子。
他為了戰友的承諾,退役后買船捕蝦,最后成為大富翁。他有一天突然想去跑步,他就不停的跑啊跑啊,最后成為意見領袖,追隨者逐漸增多,許多人跟著他,他成為別人的夢想。
跑步跑了幾年后,有記者采訪阿甘,"你為什么跑步?為世界和平嗎?婦女權益?保護環境?"好像持久去做一件事情必須要有意義才值得去做,人們好像已經習慣拿所謂的意義來標榜自己的人生,已經忘記了真實的自己。
像珍妮,她覺的人生的全部就是當一名著名的歌手,當不成就沒意義,就抑郁,自殺。丹中尉覺的人生的目標就是戰死沙場,沒死成,就徹底的放縱自己。只有阿甘,他做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為了一個結果,他生命的意義也不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來證明自己。他喜歡追求珍妮得到與否并不是全部,只是喜歡,喜歡和她在一起。買船捕蝦掙錢與否并不是全部,只是為了一個承諾。跑步更是因為想跑而跑,并沒有什么偉大的意義。
是呀,我們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是為這件事賦予了太多的意義,要么要有利潤,要么要有意義。什么時候我們能像阿甘一樣,什么都不為,只是想做,喜歡做而去做一件事。阿甘最后一句話是:"我認為:我永遠可以回顧過去,然后給自己說,起碼我的人生過的并不乏味”。
寫完上面的文字,突然好想做一個傻子,像阿甘一樣的傻子,喜歡寫文章,就不停的去寫,別管有沒有人看。作者:勵志的
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篇3
“啊?150分鐘!”
寒假的一天,我們到上海迪士尼玩,我被爸爸拽到了一個叫做“極速光輪”的過山車那里玩,看著門口寫著的等待時間,再看看排隊的長龍,我被這么多游玩的人著實嚇了一大跳。
我猶豫了,退縮了,說這是迪士尼的鎮園之寶,還說什么到迪士尼不玩“極速光輪”非好漢。可是,每當聽到玩過山車的人鬼哭狼嚎的尖叫聲,我心里還是有些怕怕的。
在等候的時間里,我以各種理由告訴爸爸,我不想排隊、不想玩時,他總是說:“有些事情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有希望;有些事情不是因為喜歡了才去做,而是因為做了才喜歡。”
10分鐘,20分鐘,30分鐘,1個小時。看著邊上有些走快速通道的,心里真有些羨慕,不過我們漸漸地也離那扇門近了,近了!終于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進入了那扇門。可是,前方還有一列方陣擺在我們前面,我們只能咬牙排隊。
伴隨著大家的抱怨聲,我們又來到了第二扇門,不禁一陣欣喜;可向里面一看,又是一列長長的隊伍。剎那間,我崩潰了,像一只泄了氣的皮球,蹲坐在地上不想起來。前面有些人也像我一樣,站累了隨意坐在地上。我開始抱怨爸爸:“都是你,一定要玩這個排隊150分鐘的項目,現在我們足足排了180分鐘還沒輪到,其他項目估計能玩好幾個了……”
哪知爸爸卻說:“你忘了曾經看過的《阿甘正傳》了?”腦海中閃現出智商很低讓別人認為是白癡的阿甘,她雖不會像常人一樣,做每一件事都會經過重重思考,但她會執著于一個信念,把一件事堅持到底。爸爸讓我明白了阿甘之所以能有轟轟烈烈的一生,就是因為他做事堅持不懈,他想讓我學習阿甘這種精神。
我又重新站了起來,和爸爸一起等待,和爸爸一起堅持……
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篇4
生命就像空中那片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太空,或墜入深淵,阿甘的人生正是如此,雖然他是一個弱智兒,但他卻擁有一顆純潔而善良的心,他永遠記得的是媽媽的叮囑: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可能事先知道你將會嘗到的是什么味道。"
"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么不同,一點也沒有!"
阿甘看起來總是莽莽撞撞,傻里傻氣,說起話來也是癡癡呆呆的,因而總是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忽視。可是人生并沒有放棄他,賜給了他一雙天生的"飛毛腿",并且在珍妮的鼓勵下,他勇敢地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起,他拋棄了所有的雜念,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們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泥潭,跑過了乒乓球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最后跑到了人生中屬于自己的輝煌。
阿甘的一生可以說有太多的巧合,但那僅僅是巧合嗎?是他用誠實、守信、認真、勇敢換來的,他得到的東西讓太多的人羨慕和嫉妒,但他失去了多少又有多少人能夠明白呢?
他唯一的好友在戰斗中不幸身亡,為了完成好友的遺愿,阿甘竟然真的去買了一艘漁船,就像好友生前說的那樣,要捕好多好多的蝦,就在別人看來是不能做到的事,阿甘憑著自己的執著做到了,還因此賺了大錢,辦起了企業。為了紀念自己的好友,他把這個企業叫做吉布。甘企業,可是阿甘卻并不想享受這么多的財富,他把企業的一半股份給了好友的母親,自己去做了一份除草的工作。
阿甘就是這么一個誠實守信,重情輕財的人,雖然好友、親人、女友一個個離他而去,但他仍然帶著小阿甘堅強地活著,在常人看來,阿甘真的很笨,但他的人生是那么的純潔無瑕,他那顆金子般的心,折射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
那片潔白的羽毛又從阿甘的手中飛走了,它要去尋找一片新的天地,也許還會遭到風雨的襲擊,可能會再次掉入萬丈深淵,但他總是堅信,不幸的背后一定是一片蔚藍的天空,那片美麗的羽毛將永遠在阿甘心里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飛翔。
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篇5
很少看外國片,今天看了《阿甘正傳》,我不禁為阿甘的善良、淳樸感動,被阿甘的執著追求所折服,為阿甘的傳奇一生喝彩……
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人,他出生在阿拉巴馬州的綠茵鎮。阿甘的低智商注定他的.一生就是不尋常的。小時,他上的是特殊小學。在校車上,他遇見了珍妮,于是,他倆便成了一對好朋友。一次,三個男孩子騎自行車欺負阿甘,他本能逃跑。男孩子們窮追不舍。阿甘則越跑越快,他的運動潛能正在被激發出來。于是,他腳下生風,一口氣跑回了家。從此,跑,就成了阿甘人生最大的特點。青年時期,阿甘參加了橄欖球隊,并“跑”成了橄欖球明星;隨后,他入伍了,去越南打仗,“跑”來了榮譽和性命;中年時期,他跑遍了全美國,“跑”出了夢想與激情;他還在海上“跑”,成立了巴布·甘捕蝦公司,并“跑”出了愛情與財富。
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著,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著,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還有那平凡的生命里,突顯的不平凡人生。這樣的故事總是讓我們感動,然后讓我們難以忘記。
“跑,福雷斯,快跑!”是整個影片的經典語言。阿甘正是牢記這句話,所以跑出了不一樣的人生,可以說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可是很多時候,人們常常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就像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奔跑的方向,沒有奔跑的動力,沒有奔跑的熱情,沒有奔跑的斗志。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我們也可以像阿甘一樣去“奔跑”。比如:學習爭分奪秒,是在和時間跑;工作認真勤勞,是在和機會跑;心態樂觀向上,是在和命運跑……
我曾聽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人得了白血病,快死了,醫生斷定他活不過一個月,可是,他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又一直活了下去,并自學完成了大學的課程。這是他和病魔賽跑的結果。沒有哪一種生命的軌跡是偶然出現的,它的出現總是遵循著某些規律,準備好了,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出現了,就變成了奇跡。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跑步比賽,只要你能“跑”,你就會羸。
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篇6
這是一個勵志故事。
這是一段美國人的成長縮影。
這是一部經典絕倫、讓人看多少遍都有所感悟的影片!
此片的成功決非偶然。有這樣精彩的劇本、外加主創人員精湛的演技和獨樹一幟的導演制片、通過一個“傻子”的成長歷程為主線、依附美國那段特殊的時期為背景,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是一部震撼心靈的經典佳片。
誰說這個世界聰明人比笨人活得好!
阿甘就是個例子。雖然天生智商只有75,但在珍妮的大聲吶喊“RUN”之后,便在自己的人生中不停的奔跑,而且每次奔跑都是有始有終、每次奔跑都跑到了他人生那個時期的頂端。
為什么一個傻子可以成為優秀的橄欖球員進入大學!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兵、一名矯健的運動員、一個影響全國的長跑領軍人物、和一名成功的企業家……阿甘在每一個時期都只是一根筋。那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其他一概不想。就因為一根筋,就因為他的執著,從而成就了他傳奇性的人生。
而聰明人就是想得太多了,顧慮太多、算計太多……聰明過頭了,隨之而來的煩惱也會增多,從而會影響自己的判斷能力、情緒、情商等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不能專一專心的生活、工作,聰明反被聰明誤。
可能有人會說這畢竟是個故事,一個傻子能夠成功是藝術形式的必要體現。影片中的阿甘運氣的確不錯,但也需要不懈的堅持和超強的毅力才能成功。
阿甘其實代表了如今腳踏實地做事、活在當下的一類人。未來充滿變數,再聰明的頭腦也不能預知未來,何不做個“傻子”。只想著當下的事情,盡情盡力做好當下的工作;只享受當下的生活,但仍然對未來抱有希望……這樣可能會帶來不同的心情,也可能迎來意想不到的機遇。
像阿甘一樣認真努力、積極樂觀的活著!至少,不會虛度光陰~再簡單無聊的工作也會變得充實,再不堪的生活也會變得多姿。堅持到底,相信下一個好運就會降臨在未來的你身邊。
有關阿甘正傳觀后感篇7
每一個看過《阿甘正傳》影片的,可能都會有一份獨屬于自己的感想和收獲,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且是獨一無二的。正如阿甘媽媽所說“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Forrest.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媽媽還說,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并沒有什么不同,沒有。
媽媽還說,我只是告訴自己,當我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要盡力去做好它,比如我這輩子做了你的媽媽,這是我無法選擇的事,上帝把你給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須盡力做好你的母親,我做到了。
阿甘的母親給阿甘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飽含著人生哲理的大智慧。這也許是西方的智慧,但同樣的哲理在東方早已無人不知,只不過很多人知道但卻體味不深,這種大智慧就是“隨遇而安”。
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解釋,“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遇,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順從,遇指遭遇。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阿甘的一生,你可以說是在不停奔跑的一生,也可以說是隨遇而安的一生。真正要做到隨遇而安,有兩點必須先做到:一是心無雜念,一是活在當下。
阿甘就是一個心無雜念的人。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起,他拋棄了所有的雜念,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們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__泥潭,跑過了乒乓球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最后跑到了人生中屬于自己的輝煌。
阿甘還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形容他,就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無論生活如何對他,他都會積極面對生活,快樂生活。從不會像丹上尉那樣抱怨生活,抱怨老天,甚至抱怨阿甘救了他。不會像丹上尉那樣活在過去的榮光里,活在對未來的恐懼中。阿甘努力活好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影片用隨風飄蕩的一片羽毛開始和結束,意境深遠,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份獨屬于自己的解讀。在我看來,我們每個人就是那片羽毛,“隨遇、隨緣、隨安、隨喜”就是我們人生的縮影,只要我們順其自然的盡人事以聽天命,隨遇而安的活著,都會像阿甘一樣收獲獨屬于自己的精彩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