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1
公元前5世紀,雅典哲人柏拉圖以蘇格拉底的名義、以對話體的方式著述《理想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統地探尋人類正義問題的著作。柏拉圖不僅是古希臘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
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向往,并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并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么是正義的國家,究竟什么是正義?
柏拉圖首先詢問了他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說:正義就是欠債要還。還有的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柏拉圖對正義的討論,是從區分城邦正義、個人正義開始的。古希臘討論正義,都是把它視為個人的德行,屬當時普遍重視的四主德(正義、智慧、勇敢、節制)之一。柏拉圖感到個人的德行屬于微觀世界,較為抽象,不易說明,需要借助于一種顯明的、宏觀的事物來說明。柏拉圖采取的論證方法是,以城邦來比方個人,借助于闡明城邦正義來闡明個人正義。他認為真實的正義不是表現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在人的自身內部“各做各的事”。
這就是說,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相互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不正義應該就是三種部分之間的爭斗不和、相互間管閑事和相互干涉,靈魂的一個部分起而反對整個靈魂,企圖在內部取得領導地位。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2
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與人的辯論,很多地方叫人深有感觸。在第一部分蘇格拉底與賽弗拉(今譯克法洛斯)的一番關于老年和財產的辯論中,蘇格拉底的幾句話對于我們的生活與學習很有用。“蓋余素視高年人為已嘗經歷絕遠路程之旅行家,而此路程或亦為余將來所必至。故余對于過來人,深愿一詢此路程之難易險夷。”有一門學問是經驗學,在經驗中得來的東西,不是任何書本所能全部記載的。雖然,書本上的東西本來就是人類幾千年發展的經驗,但生活的經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時候一句話便能讓你受益匪淺。
人一生就像一條長河,我們和無數的人一樣同游那一條河,有人在前,有人在左,所經歷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但那些“過來人”,往往更高的時間層面或者僅僅是路程上就要比我們游得久、游得遠,認識的東西也不一樣,與老年人交談,尤其是睿智的老年人交談,總是一件受益的事兒。 賽弗拉對于老年人的一些觀點,很有智慧。他說曾經老年的索福克勒斯——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之一——曾有人向他問問題,“情欲之猶于老年時代有用乎,汝乃昔日之索福克勒斯乎?”索福克勒斯應答說:“居吾語汝,余甚喜余已脫離汝曹所謂情欲一端矣。余覺脫離乎此,宛如脫離一狂暴之主人。”而賽弗拉說,情欲既滅,別有一種清凈與自由之樂境,不只是脫離了一狂暴之主人,簡直就是脫離了無數的狂暴之主人。這段話相當的睿智。對于我們年輕人很難想象若有一天“情欲既滅”那會怎么樣,沒有情欲豈不是槁木死灰么。這是一種年齡境界上的思考,讀這樣的書,我們增長的不知是見識,還是一種生活境界、生命境界和情感境界的感悟。 賽弗拉還有一段關于老年人的話,也很有意義。“凡人至自知其將死時,輒有一種素所未有之恐怖及憂慮纏繞于其腦中,即來世之說與今世行為上所應得之刑罰是也。人固平日視此為笑譚者,然至此則頗認其說之非虛。于是疑惑驚悸,紛至沓來。使之不得不回憶曩所開罪于人者為幾何。人之所以至此時而有如是之景象者,大約以年老神衰之故。或又如飄泊扁舟將抵彼岸時,見解能較清晰耳。”一直以來,我們都很難說清楚到底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有生死輪回、前世今生的說法,而賽弗拉認為“人之所以至此時而有如是之景象者,大約以年老神衰之故。
或又如飄泊扁舟將抵彼岸時,見解能較清晰耳。”生命長河未到下游未到彼岸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真正的河流是什么樣的。對于人生的了解,見仁見智,但卻都有些盲人摸大象之嫌。而老年人,或許是頭眼昏花意識不清了,也或許是將抵彼岸了“見解能較清晰耳”。人在快去世之前,總是有很多奇怪現象這也是不能否認的。 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與人辯論,我們第一步的不感嘆蘇格拉底的才學,第二便是他對于事物的認識和思考方式,這對我們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是一個很大的擴展。而最后一個,便是他和各種不同的人之間的辯論,我們從他們的辯論中可以重新的思考“公道”、“政治”、“婚姻”和“教育”這些東西。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3
最近選讀了一本由張子菁譯注的(2006年版),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心感略有所得,以記之。
柏拉圖,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出身雅典貴族家庭,年輕時師從蘇格拉底,后與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學基礎。他試圖實現他的貴族政治理想,一生著作頗豐,《理想國》集中了他主要的教學思想。他生活在雅典國家的衰落時期,混亂的局勢、人與人之間的廝殺、社會流行的瘟疫、城邦之間的戰爭等等。他熱愛自我的國家,傾向于維護雅典的貴族奴隸制社會,隨著蘇格拉底在民主政權的統治下被處于極刑,他親眼目睹了貴族政治墮落為寡頭政治的現實,深感到哲學走進政治與國家的重要性。因此,他心目中的《理想國》便隨之誕生了。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設計了一幅正義之邦的圖景,國家的規模適中,以站在城中高處能將全國盡收眼底、國人彼此相識為度。在他看來,國家起源于勞動分工,因此將理想國中的公民分成了治國的領導者、防衛的武士和勞動者這三個等級,他們分別代表了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種品性。領導者依靠自我的智慧和道德力量統治國家;武士們用忠誠和勇敢包圍國家的安全;勞動者則為全國帶給物質生活資料。大家各司其職,安分守己。每個人為了各自需要,就需要有一種聚集的群眾,相互作為伙伴或助手,構成一個公共生活區,這就是城邦。柏拉圖認為,城邦的農民、工人、商人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和推銷者,他們不適合于人事國家政務的管理,與國家政治生活相應的活動都就應有適合的管理層人員來擔任。在我看來,他心目中理想的國家就應是: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就應為治理國家和捍衛國家榮譽盡心盡力。城邦老百姓要用自我的勞動成果來供養領導人,領導人再拿出錢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同時,柏拉圖還極力提倡鞏固國家的治安、國防,以及教育事業。
在“理想國與理想政治”這一篇當中,就是以蘇格拉底與阿德曼托斯的辯論進行的、對于理想國家里正義本質來敘述柏拉圖心目中理想國家的演化。開始,最簡單的國家就只需要四五個人分別負責生產、建筑、織布等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人的欲望和精力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就會有人愿意騰出一些空閑的時間來干些他所感興趣的別的事情,比如做鐵匠、做羊毛牛皮、進出口經商、唱歌劇、制作香水、糕點······因此,一個國家由于勞動和生產的不斷擴大,所需的原材料、土地和勞動力就會越來越多,所以國家就要不斷擴充領地,就需要有更加專業的人員來各司其職管理好整個國家以持續正常運作。在柏拉圖的眼里,理想的國家“天下為公”,老有所福,有國家的力量和完善的法律,城邦婦女兒童各自有相應的公有制度,是無政府的正義世界,更加談及了女人和男人有著同樣的權利,存在著完全的平等,每個人就應去做自我的的事情而不要去打擾到他人。就像我國古代的“天下大同”。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4
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都是持懷疑態度的,懷疑自己是否能看懂。為時兩個星期整整14天才看完薄薄的一本《理想國》,很久沒有花這么長時間看一本書了,但收獲還是挺多的。
首先,豐富了我對正義的認知。在看此書時,我對正義的理解就是正義,無正義本身和正義的表象(暫且稱為表象)之分,我們追求正義,究竟就正義本身,還是由正義所帶來的榮譽、地位、權力?論及正義也僅僅是與道德和法律相聯系,但《理想國》所提及的則包含更多的內容,不僅是法和道德,還涉及了智慧、節制、愛,給我以更全面的了解。正義不單是恪守法律、公正審判;不止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還有明智的認知和判斷、對本性惡的有效節制、對社會、對國家的普遍愛的等等。
我認為,理想國中的守衛者們都是正義的化身。蘇格拉底說,不能用一般人所追求的幸福去衡量比較守衛者的幸福與否及其程度。構建一個全體幸福的國家,必須要某些公民出讓自己一部分的權利、利益。當然,守衛者也是靠公民來供養的,社會也是有回饋于他們的。
但我還是忍不住從自己的價值體系出發去評價這些守衛者,去尊敬他們,認為他們是偉大的。這是我要反省的地方,總是用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去評判別人。
此外,這本書是立足于理性的,這對于感性的我而言有莫大的幫助。讓我在看書過程中,在思考問題時,不自覺的優先運用理性思維去判斷是非,再用感性的思維去感知事物的價值。
此次閱讀僅有這些粗淺的理解也略感疲勞,希望下一次閱讀時能給我全新的感悟。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5
《理想國》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柏拉圖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這是對柏拉圖中期思想的總結。柏拉圖的《理想國》是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后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可以說這個城邦是歷史上“烏托邦”的開山鼻祖。
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而這些在《理想國》開始的時候并沒有直接提出來,柏拉圖是通過對正義的深入探討。
《理想國》在討論到城邦的建設的時候,首先說的就是人的正義問題,在柏拉圖的理解中,他認為我們如何去理解正義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個城邦的正義,如果我們,在我們一個直白的理解中,我們認為一個人的正義是最重要的。
就是說,有個人才有國家的一切,在一個認同個人主義的時代中,在自由主義的思想的指導下,這樣的想法是沒有什么不對的,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我們要知道柏拉圖寫作的背景和寫作的意圖,所以從一個城邦的建設意圖出發,城邦的正義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服從城邦的正義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時候,個人正義往往應該讓位給城邦的正義的,所以,我們在理解柏拉圖所說的“先寫大字,再寫小字”的言論是從城邦的理念出發的,因為他認為城邦才是最重要的,那個時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情況下,個人的一切才是有保障的,因此我們要把城邦的正義和個人的正義充分理解,如果我們僅僅是從個人正義的角度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的話,那樣的話,我們的理解是偏激、狹窄的,那樣的話就很容易誤解柏拉圖的意思,在當今社會,理解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是我們正確理解柏拉圖的一個重要因素。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6
《理想國》中也注重了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倡學習音樂,藝術,文學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從而使心靈更和善美好。“人的全面發展最本質的涵義是指人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自由的發展。與科學精神相比,人文精神更能體現和反映人全面發展的本質內涵,是人全面發展的價值坐標和精神動力。”科學與人文的結合更利于人的發展,學生也應體驗到生活的樂趣,藝術的陶冶從而使心靈更充實美好。
《理想國》中提出女子也應該接受教育。柏拉圖認為,一定要給女子和男子以同樣的教育,女子也要學習音樂、體操和軍事教育,因為“同樣的稟賦應該給以同樣職務”柏拉圖的這種思想打破了古代的傳統觀念,認為男女平等,天賦和才能相當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訓練,接受相同的職務,這就為婦女提供了學習和發展才能的機會,是很偉大的教育思想。
《理想國》中也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思想。柏拉圖將人出生到死亡的每個階段應學習的內容都做了規劃。他認為,先用五年的時間學習辯證法和體操訓練,然后用十五年的時間到“地洞”里接受考驗,積累經驗,到五十歲以上,那些通過了的優秀的人還要接受最后的考驗,要求他們講靈魂的目光轉移向上方,注視照亮一切事物的光源,這時候他們會看見善的本身,用它作原型來管理國家和人民,剩下的歲月里他們用大部分時間來研究哲學,走上統治者的崗位。可見,人的一生是要不斷的努力學習,磨練自己,不斷接受考驗最終才會看到善,走向頂峰。柏拉圖的終身教育論讓教育不僅僅局限與學校教育時間,在人一生中的所有時間都應該不斷學習和接受教育。這種觀點現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197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研究所主任達夫把終身教育理論概括為20條,使終身教育更加系統化和理論化。1994年,羅馬召開的首屆全球終身學習大會上,歐洲終身學習促進委員會為會議準備的報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這讓終身學習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也更受重視。終身教育的思想,讓我們有能力自身發展,學會認知、學會生存。 另外,我認為《理想國》中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柏拉圖認為,為了使城邦一直強大,就要控制他們下一代的出生,他認為,最好的男人必須和最好的女人盡多結合在一起,最好結合者的下一代必須培養成長,而最壞者的下一代則不予養育。他們的統治者首先要設計出抽簽的方法從而使優秀的男人和優秀的女人結合,他們為了保持治理者品種的純潔,對于優秀的者的孩子帶到托兒所進行撫養,竭力不讓母親認清自己的孩子,而對一般或其他人生下來有先天缺陷的孩子,他們將秘密加以處理,有關情況誰都不清楚。首先我對這種夫妻的結合方式不認同,這種結合方式對于人們并不公平,其次對于小孩的處理方式太過殘忍,生命本就是可貴的,一生下來就要被處理掉,我們沒有這樣的權利,而且這樣太過重視先天因素了,忽略了后天教育和環境影響的作用。還有,不讓親生母親照顧自己的孩子,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都缺乏親情和母愛,一個缺少愛的國家是很可怕的,而且這也違背了人的本能。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確實蘊藏了很多閃光的智慧和思想,它對后世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理想的國家中是存在很多理想的東西無法實現,但是柏拉圖同樣認為這是有價值的。就好比美麗畫中的風景人物并不真實存在,但我們不能說這幅畫的作家很糟糕,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國家不能在現實中管理得像描述的那樣好就否定這些理論。理想國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我們盡可能實現。
在《理想國》的最后,柏拉圖給大家的忠言:“靈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惡和善。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我們自己的神和愛,無論是今世活在這里還是我們死后得到報酬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諸事順遂,無論今世在這里還是將來在我們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讓我們在靈魂上永遠保持一種向上的姿勢吧,隨時不忘心中的理想國,不忘我們肩上這份神圣的使命,傾聽柏拉圖的思想,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國家。越來越清晰的世界,我們還需要一直追尋!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7
今天終于把柏拉圖的《理想國》讀完了。讀《理想國》是一個煎熬的過程,讀的過程中幾次想要放棄但最終還是硬著頭皮把它啃了下來。然而,雖說是啃完了,但又確實說不出有什么體會或收獲來[
于是,想象如果十幾年前遇到這本書,情況應該不一樣吧。那時的我,讀《圣經》,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讀列寧的《國家與革命》,讀共五冊的《毛選》,甚至還搜羅背誦希特勒的語錄。當時的我相信一定有一把理想世界的金鑰匙,相信理想中的美好社會是可能實現的,相信人生應當奉獻給“人類最莊嚴的事業”。十幾歲時的我,曾經完全依據自己的思考而產生了國家管理一切社會生活,兒童公有是可以是解決諸多現實問題的想法。如今看來,倒是于柏拉圖不謀而合。如果十年前看到柏拉圖的《理想國》,想必會有如獲至寶之感,進而奉為圭臬吧。
然而,現在的我依然是曾讀過《1984》、《動物莊園》、《美麗新世界》,以及看其他該看或不該看的書的我了,已經是經過大學理性訓練的我了,已經是不會相信為著某個美好理想,憑著一腔熱血就能夠將天堂帶入人間而不是使人間墮入地獄的我了。
希望建設想象中的美好未來,而犧牲當下的幸福是不理性的。
想建設人間天堂的,沒有不造就人間地獄的。
沒有彼岸的烏托邦世界,并且不應幻想通過努力可以實現那個所謂的人間天堂,相信理性而非熱情,這是這十多年的讀書學習給我帶來的改變與財富。帶著強大偏見讀《理想國》的過程,正是幸福地體驗這種美好財富的過程。
理想國2000字讀書心得篇8
曾經以為智者哲人如柏拉圖者,其著作勢必是艱深、睿智、充滿智慧的火花因而很容易使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如我者迷了眼,如墜云端而不知所蹤。從來認為像《理想國》這樣的西方哲學史上有著如此虛無縹緲的書名的煌煌巨制一定也寫得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使人沒有讀下去的勇氣。曾經因為看莎士比亞文集,對幾乎是純對話的文體心存恐懼,覺得這樣的作品會因為情節的缺乏而造成興趣的缺乏,看著太累。
現在不知道是因為我長大了,對情節沒有過去那樣依賴,還是譯者的水平,還是柏拉圖語言中所達到的婦孺可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最高境界,還是我自己的愚昧無知歡樂多,讀同樣是對話體的理想國,第一卷下來我竟絲毫不感到乏味和疲勞。雖然幾乎沒有情節和場面的描寫,但從柏拉圖(盡管書中的主要談話者以蘇格拉底的名義出現,但由于柏拉圖是《理想國》的作者,我愿意將他當作柏拉圖。或者說,到底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談話中的思想。)有些俏皮但充滿思辨智慧的語言中,我卻仿佛看到柏拉圖和他的挑戰者們的唇槍舌劍的場景,看到柏拉圖一層層地將對手駁倒,看到一群啞口無言的人不甘心的眼神、面紅耳赤的模樣和柏拉圖有點壞壞的笑容,看到了他們的一笑一顰,一驚一怒。也可能是大一,大二時候看辯論賽的慣性吧,我居然很享受他們這樣的一種思維的碰撞,語言的交鋒。
肯定的,以我現在的閱歷經驗、知識結構和能力,我對理想國精神實質的理解是相當膚淺和粗陋的,甚至都沒有觸及問題的皮毛極可能是隔靴搔癢。我不可能有見地地發表對理想國的看法的,也沒有辦法很系統的說出它有什么好來,說出它的價值所在。我只是覺得很快樂罷了,因為覺得有意思所以笑了。
但是,給不同層次的人不同的理解空間,開卷有益,能領會到多少就是多少,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理想國,這也是許多傳世巨著的共性吧。盡管這是專業課的推薦書目,我卻不想讓自己的思維局限在此,這是說得好聽的,其實是說我的思維未必可以達到從專業或者哲學角度思考和分析的高度,我只想記敘自己對書中字句的一些理解以及由他們引起的一些聯想。純系感想,無關學術,如有雷同,實為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