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
當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這樣可以記錄自己的思想活動。怎樣才能寫好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這里給大家提供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
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篇1
我第一次看《三體》是在去年冬天,那是一個周末。
媽媽其實很早就買了這套書,而且媽媽總說很快就看。我本來很期待和媽媽一起閱讀,但是媽媽總也不看,結果我等得不耐煩了,就自己先看了。
我最先看的是《三體3》,其實應該先看《三體1》的,但是我當時是閉著眼睛隨便抽了一本,結果就抽到了《三體3》。
《三體3》的女主角是程心,男主角我也不太確定。一開始,我認為是云天明。后來,我又以為和《三體2》的男主角一樣,是羅輯。再后來,我又認為是關一帆。其實,我一直都不太確定。
故事從程心收到一顆云天明送的星星開始,那顆星星的名字,哦不對,是編號,叫dx3906。對于這件事,有人衷心祝賀,有人卻嗤之以鼻。
為了探測三體艦隊超前的科學技術,需要把人類送到三體艦隊那里去。為此,程心想了一個辦法,叫“階梯計劃”,可以把一個人送到奧爾特星云去偵察三體艦隊。但有些不理解的人認為程心應該回到大一,去算算“推重比”的作業。不過看到這里,我就看不明白“推重比”是啥東西了。程心當時就反駁了那些人,又解釋了原理:先用普通的推進方式把飛船送到核彈軌道的邊緣,通過核彈推進,將人類最終送到三體。但實際上這種辦法只能承載很輕的重量,就是一個人的大腦,最終是送了云天明的大腦過去。
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云天明終于有了消息,三體為云天明復制了一個身體。這種方法如果真的可以實現的話,就可以用來治療那些得了絕癥的患者。如果在那些偉大的科學家身上使用這種技術,就可以讓他們永生,那么人類的科技發展一定會比現在快很多倍。
在《三體3》里,最終三體被毀掉了,而地球從三維降成了二維,在這兩個文明里見證最后一刻的只有三雙眼睛:女主角程心、關一帆,還有機器人——智子。程心和關一帆從智子建的小宇宙里回到了大宇宙,而他們留在小宇宙里的小魚生態球和小漂流瓶作為見證舊宇宙的眼睛,留給了將要來這里探索的未來智慧文明。
《三體》無疑是一套很偉大的作品,作家劉慈欣為我們構想了人類、宇宙的未來。看了《三體》之后,我感覺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我認為,《三體》里有很多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描述,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話,則是“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篇2
最初接觸《三體》是在同事的桌上看到的,當時只知道是本科幻類的書,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還覺得“三體”這個名字很奇怪,直到前段時間看高曉松的《曉說》節目,聽高曉松介紹《三體》,我才發現,這本書不僅是瑰麗燒腦的科幻作品,更是一本探索人性和直指人心的好作品,值得一看!
《三體》是科幻作家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我用了三天的時間看完了第一部,很過癮,很燒腦,很震撼,現在正在看第二部,忍不住要為大家推薦。
作者劉慈欣被高曉松稱為大劉,跟我父母同歲,但是寫出的故事,卻適合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看,因為他寫出了人類的共性,深刻挖掘了人性中的丑惡、美好、希望和恐懼。大劉住在山西一個小縣城。按照高曉松的說法,小縣城是出深刻作品的地方,比如高密的莫言,因為小縣城的人際關系是深刻而穩定的,便于作者長時間、深層次的觀察和發掘。
《三體》第一部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雨果獎,是公認的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國際科幻大獎,堪稱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大劉是該獎項自1953年設立以來的首位亞洲獲獎者。同年,大劉憑借《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并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云勛章。2017年《三體3: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三體》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故事要從一位叫汪淼的納米科學家說起,軍方和警方合作,希望他能打入一個叫“科學邊界”的組織內部,因為這個組織難以進入,且都是高端知識分子和具有影響力的人物。汪淼通過一個叫“三體”的游戲進入了這個組織內部,他發現組織的統帥是年老的女天文學家葉文潔。
葉文潔年輕的時候正是斗爭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她歷經劫難,失去了父親和妹妹,遠離了母親,因為被陷害被帶到軍方絕秘計劃“紅岸”。期間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余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后,龐大的三體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高曉松在《曉說》里的之后《三體》會描述地球與三體直接的斗爭和博弈,深刻揭示了人性的丑惡和罪惡,發人深思。
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發現了地球之外的生命,但是他們想要掠奪我們的家園,我們將失去我們的家人、土地、國家乃至地球,你,將會如何做出選擇?
推薦閱讀《三體》,一本不止是科幻的小說。
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篇3
《三體》世界的前篇球狀閃電是一個小段篇,它只是切入《三體》的一個小小的預熱,還沒有觸及《三體》的時空觀。接下來我要介紹一下《三體》的主要,也是核心的猜想。接下來也包含劇透,所以閱此文甚。
《三體》中的外星文明“三體”文明是一個擁有三顆恒星的文明,他們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但是科技相較人類先進很多。
《三體》的核心思想是貫穿一二部的主角,面壁者羅緝,根據第一位向外星文明“三體”發送信息的人,葉文潔,的啟發:“每一個文明第一需要都是生存,但宇宙總物質一定”,而構建了一個宇宙社會的模型:整個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在發現另一個獵人后,因為總物質量是固定的,所以必須通過互相廝殺來獲得更多的資源。因此只要一個文明的位置一旦被公布,就會立刻被攻擊。羅緝依靠這個信息使得外星文明“三體”不敢輕舉妄動。之后人類開始了與“三體”文明互相交流發展的歷程。第一二部結束。
《三體》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雖然從劇情內容上來說,超越前兩部,但是我認為作者還是收筆太心急,前兩部的部分伏線來不及收。
《三體》的第三部講述的是人類文明還是被其他高級文明發現了,太陽系受到未知文明的未知攻擊,毫無反抗之力,攻擊方式是使太陽系整個三維空間轉換為二維空間,三維空間在二維中崩壞釋放,最后整塊三維空間消失為二維。
只有達到光速的飛船才能逃逸成功,幸存的少數人類也逐漸的窺見宇宙殘酷的真正面目:宇宙一開始是是高維的,可能是十維或者更高,而不同的文明之間戰斗,最有效率的攻擊方法便是維度攻擊,將維度降低,為了使這種攻擊不波及自身,使用這種技術的文明通常會把自身整個種族的維度降低。在這樣不間斷的戰斗中,宇宙的維度不斷降低,當維度回到0維時,宇宙將重新回歸到十維。重新開始新一輪輪回。
《三體》這部科幻小說從第一部開始,一步一步的把一個完整的時空呈現在讀者面前,當我看到書中的“黑暗森林”理論時,不禁想到,霍金曾經警告人類不要盲目的尋找外星文明,外星文明對人類文明將是一個災難!也許當時我不理解,在看完《三體》后,我身懷恐懼的深刻的理解到了這個。
我被作者嚴謹的羅緝思維所震撼,星空也許并不是人類想象的那么美好,人類文明還只是一個孩子,如果宇宙中真的有大量的不同文明,我想,過早的暴露人類文明的存在對人類文明將是滅頂之災!
一部好的小說將影響人的一身,在這學期的課外閱讀中,這本書給我的震撼十分大,作者環環相扣,并且會提及許多十分專業的知識,而流暢的敘事和淺顯易懂的描述使得就算是大一的學生也能理解深奧的量子物理知識,天文學,等等十分專業的知識,并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就在看到關于量子態的劇情后,專門上網查了一些量子物理的基本定理。
《三體》每一部的主線并不同,但是我認為它的隱藏主線都是完全相同的,就是“科學”!科學改變世界,改變人類,改變命運!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便是作者希望傳播一個核心思想,同時,我也希望把那份震撼傳達給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三體》給人心靈的洗滌與升華,所以,我在這里再次鄭重推薦這本書!
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篇4
一口氣讀完了三體,有了這樣的震撼,三體續集看不看都一樣了。
它不僅是一本科幻小說,更是一本哲學小說
結尾更是震撼人心,不是正常的反敗為勝,而是等待滅亡,面對高等文明的無力感
人類的未來,地球文明的未來,是不是也是這樣
他所解釋的真理絕對值得思考,這是一種濃的化不開的悲觀主義
他結合著中國的歷史和國情,從一個小小的立足點開始,包含了所有命題
不要簡單的看著爽爽,作者要透漏給讀者的信息必須得正視,不能玩笑對待
作為一本科幻小說,她的哲學理念,和大審視論是異曲同工的
那么是什么讓我們的思想走到一塊了呢,宏觀來說是時代,圍觀來說,人性中的非己權力無限性覆蓋的趨向對此可能有所解答
我們的思考是在極小的局限內的,作者所思考的問題也無法超越這個限制
我們共同所處的世界,從這里發出的思考以及從這里構造出的異世界,都是使用人腦這個纖維材料制成
但其他智慧生物的智慧方式不一定與地球人一樣,甚至對于智慧的意義也不一樣。這種機遇的無限擴展性與人類自身思考的無限局限性是相對的
人類根據環境先本能再刻意的構造智慧與文明,再根據自己的環境構造異世界,這些東西的最本源在于人類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決定了人類對超于自己自己智慧能力的猜測和方式不同,包括對異世界的構造,外星人電影中外星人不正是總和人類有相似的地方么。宇宙中似乎存在這一種能夠建造同一(注意不是統一)現象,這永遠都來自人類的臆測。
在人類與外星智慧,世界與宇宙后,在宇宙中所有智慧生物對宇宙的自行思考所造出來的臆測后,是否還存在著一種更高級的思維,這種思維甚至超過了智慧,這種東西超越了宇宙這個物質組成
在宇宙中自認高級的物種背后,存在著超于這種平行物種的存在,宇宙若是一維,那么二維三維是什么?
我們都能在物質和精神上做永遠的審視論,只是傳統政權把一個個源泉的終端設置的太低,在一定的位置上擱一片膜,人類的智慧流到這,就阻過去了。傳統政權再利用人性的弊端宏觀控制這個總體現象,人類太快的把一些東西定位終端,也就更堅定的加厚這層膜。當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加厚這層膜,當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加厚這層膜,那么這對人類的未來的危害不異于太陽撞地球。
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篇5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在距地球大約4。22光年的地方,有一個由三顆恒星組成的恒星系。那里的人因三顆恒星無規律的運動而苦惱,所以他們為生存而奮斗……這就是劉慈欣的《三體》中三體人的生存環境。
《三體》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講的是葉文潔不顧一個三體人的警告,向他們發送的消息,導致發射源坐標定位,三體人防止地球科技把他們文明消滅,所以他們用智子鎖死了人類科技,人類所有的東西都一覽無余,以至于在末日戰役中,地球軍隊全軍覆沒,三體人攻占了地球。但是“萬有引力”號啟動的宇宙廣播,兩個文明遭到不同的打擊,最后人類只剩下程心和關一帆,三體只剩下了智子。
面壁者羅輯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則,用“咒語”讓187j3x1星系毀滅起到了威懾作用,還創建了“威懾博弈學”,說出了最狠的威懾——與敵人同歸于盡,這讓我看了大聲叫好。
“萬有引力”號啟動了宇宙廣播沒幾天,三體文明遭到黑暗森林打擊,即人類竟冷靜了起來,人類問智子(三體大使)如何防止黑暗森林打擊時,智子只說了一句:“我們如同被聚光燈照亮的小鳥,打擊可能來自各個方向。”這讓我覺得宇宙是多么的殘酷。
這里有一個情節要提一下,當人類遭到打擊的時候,程心和AA去博物館領取人類遺產精華時,為何博物館在冥王星呢?我認為,公元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雖然大家極其不滿,但是也有苦說不出。劉慈欣把博物館放在冥王星,有絕妙的反諷之意。
茫茫宇宙中充滿殺機,真正的星際戰爭沒人見過,戰爭的范圍和武器超出了人類的想象,目睹戰場之日,即是滅亡之時。
比起充滿了仇恨、欺騙、戰爭的宇宙,我們地球是多么的美好,地球是多么的舒適,沒有“亂紀元”,地球是多么的安全,沒有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正反物質湮滅的情況,地球是多么的和平,沒有大規模沖突、滅絕種族的戰斗……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三體》告訴我們,要珍惜、愛護地球。
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篇6
第一次花了這么長時間看了一本電子書,一本科幻書,但是非常值得,真的是好書,讓人腦洞大開,不過之后還是不能想象出,很多名詞也不理解,感慨作者的想象力太驚人了!格局不是一般的大,看完以后,我都認為是真的了,我的思路也開闊多了,人生多一份超然淡泊的心態了。
技巧不多說,前后呼應,細節伏筆。
最關鍵的是人性的剖析和刻畫,讓人去思考,去批評最后去自責,但是仍然覺得不能失去美好!
作者塑造的女性角色都不怎么樣,莊顏從頭到尾就是個道具,是個祭品似的人物,卻不斷強調著她是多么的真善美,卻不能讓我發自內心的感覺到真善美,而是填鴨式的告訴我,感覺沒法認同。
還有程心這個主角,我也曾是無腦噴中的一個,對于她一次次的選擇,一次次的犯錯,總要罵幾句吧,心里舒坦點,讓她背個黑鍋吧!我覺得作者的塑造這個形象為了推進時間的走向,宇宙的走向,真的不是個特別有血有肉的人物,畢竟是個科幻小說,還有就是我覺得她真的是一個普通人,雖然一次次讓她僅次于上帝的位置,但是她所有的選擇,就是普通的你我她的選擇,除了云天明的大腦那一次。所以恨她罵她其實就是罵自己,罵平凡的卻有愛的我們。不過因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我們不需要承擔那么多的責任。而她錯在去競選執劍人,有德無能害死人!
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塑造的很好,章北海,邏輯,維德,云天明,各有特色,但是總體有一點,都是特別堅強,堅定,堅毅!有軟弱的我們向往的很多品質在,我們有程心的軟弱,雖然不想承認,但是確實如此。
還有感慨一點,就是選擇太重要啦,就像蝴蝶效應一般,我們的選擇也是對我們的人生有太多的影響,所以,一念之間,可能滄海桑田,讓心主導!
三體閱讀感受或心得體會篇7
最恐懼的,莫過于對宇宙之黑的未知。
我記得第一次看完三體的晚上,想起三體1封面帶給我在無人之時的震撼,仰望著夜空,恰好是書中的一句話:“黑,真---黑啊。”恍惚許久,恐懼在心中滋生。
最近買了一本三聯書店的《三體的x種讀法》,里面有很多對三體所展現的內容的深刻揭示,但我想以完全不學科的方式去漫談這部令人“心事浩茫如連宇”的小說。
超脫俗世,超脫規則,超脫地球,發現宇宙。我們只是宇宙的一粒塵埃,在太陽籠罩下的政治和人文,幾萬年與幾千年的歷史與文明都顯得那么渺小的無以復加,我的腦子里只浮現了人類產生、發展、滅亡的一個快進圖,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只有宇宙,無限的宇宙是真實的,無論小說中談論了多少人文宏大的矛盾,但始終表達的僅此而已。大劉的黑暗森林理論可能不盡然,我們并不知曉這是對或錯,但是我知道,這并非是科幻,對于情節和理論的批判先擱置一邊,從另一個距離現實很遠的層面來說,這也是現實。但悲哀的是,我們在感受完如此宏大之后,還是要接受現實的支配,淡忘曾經讓自己將自己當做浮塵無窮無盡的關于宇宙的恐懼、震撼、躁動。這可能是一個圈鏈,在所謂的現實與真正的現實之間兜兜轉轉,思緒萬千。
縮小無窮個層面,我在想三體中所反映的一個很突出并出現很多次的問題:“真正的惡魔,是無限膨脹的民意。”
我們每一個人,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上講話,受外界信息誘導的蒙騙,而當千千萬萬這樣的人在一起,沖動變成了理性,錯誤變成了正確,放于一事一物一人上,足以改變所有。畢竟,“法不責眾”。我們始終站在利益場上,如果沒有人觸犯自己的利益,就一切安好,禮笑相迎,如果觸犯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事情的發展就不可遏制了。由此,社會主義國家的妙處便凸顯了出來,只有領導者強硬,長遠的計劃與宏觀的調控才可以實現。民眾是思考眼前的,即便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民眾,知道長遠發展的群眾,還是知而犯,因為保護切身及家人的利益是收尾的,沒有人愿意或者很少人愿意在和平年代為了所謂的宏觀的角度而貢獻自己的利益。
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在未知的情況下,便成為了猜疑鏈,這或許可以放在任何一個黑暗森林里成為通用的法則。這里的黑暗森林可以放在任何一個層面和領域。我需要生存,你也需要生存,可是生存資料并不夠我們兩個使用,怎么辦?這就成為了黑暗森林的法則: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宇宙中總物質是有限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是恒定的弱肉強食。
但是是否正確?在三體中,大劉用了很多的筆墨來描寫人性。其中“善良”“憐憫”“責任”“救贖”不乏其中,我們的社會到底是由獸性造成的,還是人性造成的?我們是否應該出于自身的陰暗而對人性徹底失望?
人類是擁有感情的。《三體》中有一段了此。法則是恒定的,但情感,或稱隨機擾動都是永遠不可操控的,就像三體人永遠也不知道人類所想的一樣。我們無可否認的是,在歷史的洪流中,人性的閃光點不計其數。是人類對善的趨向,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從奴隸到封建,從封建到資本(社會),錯誤的、鉗制的被否決,自由緩慢而堅定。
在葉文潔的思想中,高科技=高文明=高道德,于是在紅岸基地中選擇讓三體人清蕩被葉文潔認為無可救藥的人類,而ETO的最初成員中,也是這個原因加入ETO。
在《三體》最開始的時候,愛因斯坦對紹琳的父親講:“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落地,因為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可能大劉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也被證實是正確的思想:思想的解放,是社會進步的前提。在大低谷之后的時代也證實了這一理論。那么,由此我們是否就可以得出:思想的解放是人類趨于善的表現,而由此導致的社會進步也是人類趨善的結果。在歷史的反抗、躁動、思潮之中,我隱隱的看見了它。
從另一方面來說,“善”也是底線,對于善并未有同意的標準,它可能是底線,是規則,是根植與思想中,令惡人也遵守的,仿佛由歷史所掌控的,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社會。
最偉大的,相較于定律、法則、規律的,是無機的擾動,是一剎那突然產生的思想,是我統稱為“情感”的事物,它悄然把握著所有。
大劉的《三體》已經超越了單純科幻的范疇,他討論了更多東西。大劉的《三體》已經結束,而現實的《三體》還在持續,“死神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