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小編帶來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1
這個寒假中,我閱讀了一本名著《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頭“海怪”,并且有許多船只遭到攻擊。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及仆人孔塞伊受邀追捕。結果戰艦反被“海怪”襲擊,教授和同伴落水,被“海怪”——“鸚鵡螺”號所救,開始探尋海底的無限奧秘,歷盡艱辛和磨難,最后,大家設法逃走,重回陸地,而神秘的“鸚鵡螺”號也消失在海中,不知去向。
這本書的第二部分第三章——“一顆價值千萬的珍珠”,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這一章中阿羅納克斯教授和他的同伴跟隨尼摩艇長到馬納爾島去參觀采珠場,他們見到了數以萬計珍貴的珠母。幾個人走進一個洞里,發現一個寬兩米的巨型珠母,里面有一顆大如椰子的珍珠,晶瑩剔透。眾人出洞后,遇到一個采珠人被一條兇猛的鯊魚攻擊,在緊要關頭,尼摩艇長舉著匕首與鯊魚展開頑強的搏斗,最后內德·蘭德用捕鯨叉刺死鯊魚,讓尼摩船長脫離了危險。尼摩船長救起了采珠人,還送給他一袋珍珠,眾人回到船上。
在素未謀面的采珠人遇到危險時,尼摩艇長毫不猶豫,奮不顧身地沖向鯊魚,與它展開殊死搏斗。他在救人時義無反顧的勃發英姿令我十分震驚,因為尼摩艇長一慣沉著冷靜,而且面對危險仍然鎮定自若,毫不畏懼。他鋌而走險時的勇猛也使人驚嘆。尼摩船長那舍己為人的精神和面對強大勢力絕不低頭認輸的勇氣與智慧是最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的。他對被壓迫國家人民的同情與支持也使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加強大。
當看到尼摩船長與鯊魚僵持不下時,內德·蘭德十分勇敢,挺身而出,手持捕鯨叉,用閃電般的速度沖向鯊魚,憑借著自己多年來的專業捕鯨經驗,眼疾手快,一叉就刺中了鯊魚的要害,使它喪命,也幫助艇長與采珠人脫離了危險。雖然內德·蘭德平時暴脾氣,但在關鍵的時刻還是顯現出了英雄本色,冷靜應對,令人佩服。所以在與人交往時要從多方面去了解他人,不能妄下定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學會去發現他人的優點,并去學習才能夠不斷進步。
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2
海底,一個充滿幻想并且美麗的地方,一個充滿恐怖卻又令人好奇的地方。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鸚鵡螺號一起去探索那海底的世界,去發現她隱藏在深處的美麗。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一篇巨著,鸚鵡螺號是他虛構出來的一輛潛水艇。這部作品描繪了阿龍納斯等人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
海底的世界非常美妙,在“漫步海底平川”一章中,海里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而文章也不失驚險,其中在南極被困冰下的缺氧經歷寫得最為精彩。幾個人在海底無法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對缺氧癥狀的描寫都讓我不禁感到難受,開始大口大口的呼吸氧氣,也讓我由衷的感嘆:人能活著,真好!
作者以超凡的想象力和諸多逼真的細節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奇幻瑰麗的海底世界,描繪了栩栩如生的奇觀異景。例如,探索海底森林和珊瑚王國,去南極點、捕殺章魚群、獨角鯨………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中,我們都能真真實實的感受到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竟能在潛艇未發明之前想象出潛艇的構造,電燈未問世前預料到未來生活,充分把科學與故事情節相結合,創造出一個充滿奧秘的深海世界。
作者塑造的尼摩船長用反抗的行動和不滿的言論,支持和喚醒被壓迫民族反抗殖民族統治的斗爭。表面他是一個時刻關注著世界海洋的科學家、他是一個與世隔絕,心如死灰的隱士,然而從他內心迸發出的熾熱感情,表明他是一個時刻關注著世界政治風云的科學戰士。他渴望的不是金錢和財富,而是人生的自由和幸福。他反對奴隸制、向往自由.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譴責了殖民主義者在印度次大陸的野蠻的擴張行為。
在這本書中我不僅深深地愛上了浩瀚的海洋,還懂得了保護海洋的重要性。我們要譴責那些污染海洋,隨意捕殺動物的人們。還要呼吁人們保護海洋,珍稀海洋,不要讓海洋成為幻想。
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3
最近我和爸爸一起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海底兩萬里》。它是由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這是一部描寫海底世界的科幻小說。全書共15章節,書中配有大量彩色插圖,便于我們理解書中的內容。故事跌宕起伏,情節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海底形形色色的生物讓人驚嘆不已。
《海底兩萬里》主要講的是1866年,海上的一個“大怪物”制造了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而引起了大家的恐慌。為了能夠捕捉到這個怪物,美國紐約組織了一支遠征隊,一艘名為“亞伯拉罕林肯”號的快速驅逐艦整裝待發。巴黎博物館教授阿龍納斯受邀將和他的仆人康賽爾一道前去探險。由于大家猜測這個怪物可能是一種大型海洋哺乳類動物,林肯號上還配備了能夠捕獲巨型鯨類的全部設備。林肯號上還有更好地“武器”,他就是捕鯨大王尼德﹒蘭。這個加拿大人身材魁梧,比較固執,當船上所有的人都相信怪物的存在時,他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不認為鯨魚能把輪船的鋼板穿透。當林肯號發現并攻擊怪物時,怪物卻意外的捕獲了阿龍納斯教授、康納爾和尼德.蘭。他們發現,所謂的怪物原來是潛水艇,于是別無選擇,只好跟著諾第留斯號艦艇的尼摩船長一起周游四海,開啟了一段驚心動魄、美妙壯觀的海底之旅。他們一起欣賞了紅海海底珊瑚的美景,參加了同行水手舉辦的海底葬禮,看到了多年前的海戰遺骸,消失的亞特蘭蒂斯,還經歷了南極冰蓋之險……后來,諾第留斯號遭到了某國戰艦的攻擊。再后來,有一天他們趁著大漩渦逃離了艦艇,驚險地回到了現實生活中。
讀完《海底兩萬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敬佩阿龍納斯教授的專業精神,他把海底的冒險經歷,所見所聞全部記錄于筆記本上,為日后的海洋探險者們提供了詳實的數據。盡管看上去不真實,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我相信,人類會逐步找到答案的,只是時間問題。
讀完《海底兩萬里》,我還明白一個道理: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難免會遇到挫折,只要我們不畏困難,積極面對,勇敢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4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我就受到這句名言的影響,先后讀過《作文九問》、《米小圈上學記》,讀過《天下奇聞》、《十萬個為什么》,還讀過《成語三百則》、《七色花》、《三十六計》……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海底兩萬里》。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龍納斯教授和尼德、康塞爾落入“鸚鵡螺號”潛艇中與尼摩船長進行了驚嘆不已的海底旅行,通過這次奇妙的旅行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個既神秘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也讓我認識到了堅持不懈的重要性,更讓我交到了許多海洋生物朋友:柔軟的海參在懶洋洋地蠕動;全身披甲的大龍蝦揮舞著大鉗子;像螢火蟲一樣的燈籠魚頂著“探照燈”游來游去。
以前我一直認為海洋是冰冰涼涼的,但是自從看了這本書后,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海底有像“黑煙囪”一樣的海底熱泉,它可以從直徑約12厘米的洞口噴射出高達350攝氏度的“黑煙”。這么高溫度的“黑煙”對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恐怖的,但對“雪人蟹”來說只是“小菜一碟”,它居然可以貼在海底熱泉的峭壁上伸出鉗子把微生物抓出來吃掉。
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伙伴們在探險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他們從未放棄,反而更加積極思考、尋找辦法,最終通過不懈努力攻克了道道難關。這也讓我不禁聯想到了我國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2012年6月,“蛟龍”載人潛水器下潛到了7062米,創造出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這樣的成績也是我國偉大科學家們相信科學、不怕失敗、堅持不懈、不斷進取的結果。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正所謂“世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數學難題,反復讀了幾遍始終毫無頭緒、一片空白,腦袋里就像一鍋粥;正準備放棄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阿龍納斯教授和科學家們攻克難關的情景,于是我又再次拿出了鉛筆和草稿紙,一邊畫圖、一邊思考、一邊演算,過了一會兒,我終于還是戰勝了這道題。
《海底兩萬里》不僅讓我認識了充滿神奇色彩的海洋世界,更激發了我對科學的熱愛與好奇。作為小學生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和眼界,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5
寒假里,我讀完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這本書生動有趣,也有很多驚心動魄。
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在海底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出現了一只被判定獨角鯨的巨大生物經常使船只失事。于是阿羅納克斯接受邀請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但是在追捕海怪的行動中卻不幸落水,被囚禁在了動物的體內。隨后,他發現這并不是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特的潛艇“鸚鵡螺號”。這艘潛艇船身堅固,并利用海洋發電,使阿羅納克斯教授贊嘆不已,艇長尼摩不吝嗇自己的船只,邀請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人進行海底旅行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在旅行的途中他們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途中他們經歷了擱淺、野蠻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和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在最后,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人與尼摩艇長不辭而別,回到了家鄉。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大海有了無限的想象,我會想到一個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
最令我敬佩的還是作者那豐富的想象力。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能在海里遨游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而凡爾納卻憑借他的文字創造出了能在海底深處探險的“鸚鵡螺號”潛水艇,直到很多年后,人們才發明出真實的潛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凡爾納的這種想象力使我深深的敬佩。
我還被《海底兩萬里》中的冰山這一節內容深深打動了。他們在南極地區航行,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最后在他們共同努力下,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多么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他們頭腦清醒,用智慧戰勝了困難。那我呢?我從小到大都很膽小,而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去戰勝它。而《海底兩萬里》給了我一些勇氣,我應該學習他們的那種不畏艱險的精神!
讀完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仿佛自己身臨奇境感受到被尼摩艇長帶著一起進行了一場海底的奇妙之旅。在這本書里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感受到了平時感受不到,想到了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東西。
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6
海底,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在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中,海底被描述成一個時而美妙,令人陶醉;時而驚險,千鈞一發;時而壯觀,氣勢磅礴;時而浪漫,絢麗多彩的另一個“世界”。
在現代社會中,學習,工作占用了人很多的時間,有些人甚至認為生活就像是陷入死循環的程序。其實,人生不一定只能在那一畝三分地里。當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外面世界的精彩。
走出去,就可能成功。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個名叫徐宏祖的人,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樣參加科舉,賺取功名。而是游樂于山水之間,不慕功名,不慕名利。二十歲開始,游歷大江南北,筆記如云。因其號霞客,他的筆記被稱為《徐霞客游記》,而他,就是明朝的地理學家、旅行家、探險家——徐霞客。
走出去,就可能快樂。每個暑假,我都會去旅游。見識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山峰直插云霄;河水清澈見底;原野一望無際;湖泊波光粼粼。見識一下各地的民俗風情,山歌清脆響亮;哈達潔白無瑕。教徒頂禮膜拜;牛羊遍布原野。這一切都會讓我心曠神怡,忘卻一個學期以來的緊張,得到真正的快樂。
走出去,不糾結于世俗的一切事物,醉情于山水之間,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生之路,如果蜷縮于方寸之間,就失去了意義;如果漫步于千里沃土,就得到了充實。天人合一,這才是充實的人生。
走出去,為了理想,為了快樂,為了忘卻悲傷,為了尋找人生兩萬里之路。
最新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篇7
我太欣賞尼摩船長了,因為,尼摩船長表面上非常自信冷峻,但是,在他冷酷的外表下,卻有著一顆火熱的心,而且,他也是一個充滿智慧、孤僻、偏激、助人為樂的神秘人物,他心中充滿了愛和仇恨,他愛自已的妻子,又愛自已的家人,愛自已的兩個兒子,但他們都死在了戰艦手里,所以,他建造了“鸚鵡螺”號來解除心里的仇恨,也為家人報了仇。
尼摩船長也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人,有一次,他帶著教授他們去海底世界尋寶,發現了一顆和椰子一樣大的珍珠,但是船長卻沒有采它,要讓它留在海底,自由生活。教授隨著尼摩船長來到了他的海底森林,我也被帶入了一個美麗神奇的海底世界,有像花朵一般的海葵;有色彩繽紛的魚兒;有又細又平整的沙灘;我還看到兇猛無比的鯊魚。跟著尼摩船長,我也到達了火山腹中,到達了南極,在尼摩船長的眼里,海洋就是取之不盡的寶藏,甚至利用海洋發電,供給“鸚鵡螺”號。
我長大后也要想他那樣,用科學的方法來利用海洋,讓海洋給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